Ⅰ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做理財看三點:收益、安全和流動。從這三點來看,相比其他理財渠道版,銀行理財都不太權好。
銀行理財大多為代銷基金、證券、信託、保險、二級市場等金融機構的產品和衍生品,本身這些產品和衍生品的收益就不高,銀行還對投資人收取託管費、銷售費(即代銷費)和管理費(超出預期部分歸銀行所有),以致給投資人的剩下的收益就沒有多少了,一般只有6%左右,無法抵禦通貨膨脹。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比較安全,一般從R1到R4的風險級別理財產品都可以保證本金,不過銀監會還是規定除存款外理財業務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因為只要投資就是有風險的,銀行有責任向消費者揭示任何潛在的風險。有少數較小的商業銀行,比如城商行會在風險揭示中說可以保證本金和收益,以吸引投資人,這是違反規定的。但是有一點你得清楚,銀行理財在風險揭示書中會寫,風險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流動性有目共睹,銀行理財中途不能贖回,而且需要募集期、贖回期之類的清算期,這些時期不給投資人收益,銀行白用你的錢。我有個同事做銀行理財,協議書上寫T+1贖回,結果等了一個星期才把錢打回來。
Ⅱ 銀行理財是什麼意思有風險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回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答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Ⅲ 銀行的理財風險是指什麼風險
銀行理財產復品的風險隨不同的產品制有不同的風險。在購買前不能只看其預期收益率,而要看它掛鉤什麼產品。如有掛鉤黃金的,那就與黃金價格的波動的風險是聯系的,如掛鉤外匯的,那就與外匯風險是聯系的。如果是一些固定收益型產品,如央票等,這樣的理財產品雖收益不高,但基本上是能達到並超過其收益的,風險相對很小。其實,一定要走出誤區,銀行理財產品不會虧錢的想法。有時,不僅過不到預期收益,甚至會蝕本金。
Ⅳ 銀行理財有哪些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包括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匯率風險與政策風險等多個方面。作為主流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的主要風險在於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投向交易性資產的產品包含市場風險;外幣產品對人民幣投資者而言存在匯率風險。不同產品的各類風險不同,不同銀行對各類風險的把控也各擅勝場,投資者宜在購買理財產品前對風險多加了解。
信用風險逐漸顯現由於固定收益率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隱含了銀行對預期收益的保證,因此,銀行的信用風險最為關鍵。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市場的信用風險逐漸提升,部分資金鏈緊張的企業、中小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等都面臨較大的資金問題。近期陸續出現信託產品兌付事件,特別是銀信合作項目,給市場敲響了警鍾,也暴露出銀行在風控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此外,銀行的經營壓力加碼、凈息差縮窄、不良貸款和不良率雙升、投資收益率下滑等,都將影響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銀行理財產品的競爭日趨激烈,部分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可能出現"道德風險",將部分理財資金投向風險較高的信託產品,加大資產池的信用風險。」
中信證券(600030)
分析師黃曉萍表示。
從理財產品規模與存款規模的比例來看,中小銀行理財產品佔比較高。
浦發銀行(600000)、平安銀行(000001)和民生銀行(600016)
理財產品占存款之比接近20%,
南京銀行(601009)
佔比超過30%。黃曉萍指出,這些銀行的理財杠桿偏大,信用風險相對較高。
中行和華夏銀行(600015)
理財產品占存款之比最低。
浦發銀行保本產品的比重最高,達76.4%;建行和平安銀行該佔比接近50%。
利率變動影響有限對於固定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說,如果理財期間市場利率上升,理財產品相對市場的收益將下滑,這是理財產品面臨的利率風險。根據中信證券統計,2012年,15家主要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的規模加權平均期限為116天,中位數僅為90天。期限較短的產品的利率風險不高。
黃曉萍認為,市場利率有望在未來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因此,利率變動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有限。
市場風險集中於結構性產品從類固定收益產品和結構性產品規模比重來看,
北京銀行(601169)
結構性產品比重最高,達62.1%,主要是「心喜」系列SHIBOR掛鉤產品。
工行結構性產品比重居次,為15%,多為黃金掛鉤產品。
光大銀行(601818)
結構性產品比例也超過10%,集中在「陽光理財A+計劃」。黃曉萍因此認為,這些銀行的非固定收益產品的市場風險相對較高。
從近年來產品到期收益率來看,投資風險主要集中在結構性產品。2012年,
股票掛鉤類產品發行量較少,低收益產品多為匯率或商品掛鉤產品。
外幣產品匯兌損失嚴重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對人民幣持有者來說,匯率波動可能導致外幣產品的匯兌損失。2012年,主要外幣兌人民幣全面貶值,其中,
歐元貶值7.8%,
美元貶值3.7%,曾經風光的澳元也只能勉強與人民幣持平。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的匯率風險敞口較高,外幣產品佔比約為10%;其次是交行,外幣產品約佔6%。2012年,外幣產品平均年化損失最大的
匯兌損失7%;北京銀行表現最好,全年平均匯兌損益為正。
Ⅳ 銀行的理財有風險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內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容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Ⅵ 銀行理財投資的風險有哪幾類
20世紀90年代以來,百富勤倒閉、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等事件的發生,都說明高風險已經滲透到投資銀行業務的所有領域和各個環節,收益越高的業務伴隨的風險也越高。從現有的風險管理手段和措施來看,單一的風險管理已經無法滿足防範的需要,要從系統的角度對所有可能的風險進行綜合管理,投資銀行需要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系統,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和模式,以促進投資銀行的順暢運行和健康發展。投資銀行運營中風險主要來源於環境的不確定性,構成風險的種類很多,按照風險誘發的具體原因,可以把投資銀行面臨的種種風險分為政策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五類。投資銀行在從事不同業務處理的過程中面臨不同層面的風險,主要包括證券承銷風險、證券經紀風險、證券自營風險、基金管理風險、兼並收購風險、信貸資產證券化風險和風險投資業務的風險。從風險性質和涉及的范圍角度而言,可以將其歸納為兩大類:一是系統風險;二是非系統風險。
Ⅶ 銀行投資理財有什麼風險
一般來情況下,目前基本上自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沒有註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