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分懸賞,頂
樓主誠心可嘉,愛國強烈,值得欽佩。
② 陳發樹的社會活動
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陳發樹以34億美元個人財富位列位第277位,仍為福建首富。 新華都陳發樹捐83億建國內最大個人慈善基金
2009年10月20日午間,新華都總裁兼CEO唐駿在做客騰訊嘉賓訪談時首次透露,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將在今天下午正式捐贈價值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組建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這筆資金將佔到陳發樹全部財產的45%。
按照規劃,基金定名為「新華都慈善基金」,採取的是企業化運作的模式,唐駿將同時「零薪水」擔任基金CEO一職。目前慈善基金已經有10多名員工。
唐駿透露,基金將考慮做到增值、保值,並通過幾種方式保證每年在慈善領域的投入,「第一通過收益權,因為基金中都是股票,當中會有分紅,每年會有相當可觀的數字,我們會捐獻出來;第二增量的部分也會拿出來,如果碰到重大的項目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減持的方式來投到慈善基金當中。」
他表示,雖然目前沒有精確計算,但至少將保證每年投入在慈善領域的資金過億。
慈善基金掛牌後也將同時宣布幾個教育領域的慈善項目,其中包括了希望小學、希望中學、大學生就業等方面。目前承擔建設的希望小學每所至少投入100萬人民幣。
唐駿表示,組建這一慈善基金其實已經醞釀多時。「去年四月份的時候,陳發樹正式跟我提出來說應該馬上成立一個慈善基金,通過這種方式把錢捐贈出去,這是在一年半之前在醞釀、在籌備。」隨後審批時間也進行了半年左右。
他認為,這也代表了中國企業家的進化,「海外富豪多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才開始捐獻,可是中國企業家在仍在創造財富的階段就已經開始了慈善捐獻。這對世界范圍也是正面的影響。」
唐駿表示,他也不排除在未來將自己的部分資產捐獻到這一基金中來。
2009年的冬天,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成立。有「打工皇帝」之稱、時任新華都集團總裁的唐駿說,這是「中國最大的民間基金會」;兩年半之後的時下,新華都基金會網站首頁的第一句話,仍是「陳發樹先生將其個人持有的市值83億人民幣的資產捐贈給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
此後兩年間,蒙牛創始人牛根生以境外信託方式實現股捐,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將價值35億元的股票成功捐給河仁慈善基金會。83億元,這筆迄今最大數額的股捐承諾,至今未到賬,也鮮有關於其進展的消息。
2010年1月,新華都慈善基金捐資5億元,成立閩江學院組建商學院。受贈方閩江學院黨委書記陳永正將「兩個之最」的美譽給予了這次捐贈——這是迄今國內民企單筆最大的捐資辦學項目,也是大陸高校接受單筆捐資金額最大的辦學項目。
在新華都基金會誕生半年之際,陳發樹再次來到北京,"開創中國教育界歷史性的壯舉"--聘請諾貝爾獎得主擔任新華都商學院院長,他是首位出任中國商學院院長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2011年4月26日,榮獲2011中國慈善排行榜十大慈善家 稱號。
首次公布累計捐助6億元
半年裡,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捐助的項目包括籌建10所中小學、數百位大學生獎學金、感動中國獎學金、260所希望圖書館、組建新華都商學院等。基金會相關人員對以上捐助的構成做出解釋:"6億多元包括一些分紅,也有減持股權的所得。".
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捐資5億元,成立閩江學院組建商學院時,受贈方閩江學院黨委書記陳永正將"兩個之最"的美譽給予了這次捐贈--這是迄今國內民企單筆最大的捐資辦學項目,也是大陸高校接受單筆捐資金額最大的辦學項目。
在新華都基金會成立之前,中國的非公募基金會已經有643家,其中三分之二是企業設立--從2004年之後,南都、萬科、蒙牛、萬通等遍布地產、乳業、礦山等行業的重量級企業開始設立基金會,捐獻數額從數億一路飆升至數十億,甚至出現了股權全部捐贈的"裸捐"案例。不同的是,新華都基金會還承諾將捐贈83億有價證券,這個數字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家非公募基金會。
關於陳發樹,時任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曾這樣公開表示:我非常歡迎股權捐贈,慈善要大發展,非要走到捐股票那步不可。從全世界慈善事業發展中也可看出,必須有大數額股票捐贈,才能真正把慈善事業發展的聲勢做大,而且捐股票是慈善事業發達程度的標志。企業家不一定都要捐現款。 首富陳發樹前進了20位
查看福布斯公布的富豪榜,記者了解到共有32名閩商或其家族上榜,前百富有6個。
陳發樹在2008年財富大幅縮水近百億元,2010年晉級為福建富豪榜的首富,財富升值到218.5億元,排在中國富豪榜第11位,去年相比前進了20位。受資本市場轉暖影響,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家族、安踏集團的丁世忠家族身家都比2008年翻番;曹德旺家族更是以112.7億的資產名列前40富行列,排名第33位,較去年前進了9位。
紫金礦業成富豪孵化器
2003年12月,紫金礦業將股票面值由1元拆細為0.1元在香港發行H股。2003年~2006年連續四個年度內,公司累計進行了三次10股轉增10股、一次10股轉增2.5股的股本擴充,總股本在H股上市之初的13.14億股基礎上整整翻了10倍。
2008年4月,紫金礦業回歸A股市場,陳發樹個人及其通過新華都集團持有的紫金礦業股權合計約為21.78億股(新華都工程和新華都百貨在回歸前進行了股權轉讓)。這部分股權若按7.13元每股的發行價計算,市值為155.29億元,較其在股改時投入的3359萬元,短短8年增長高達約460倍!投資收益令人嘆為觀止。
③ 普利茲克家族的對話影響
家族信託作為傳承家族財富的一種方式,在歐美已經比較普遍,而在亞洲的台灣和香港地區,很多企業家也紛紛設立各種信託基金,期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家族基業長青,永續經營。在中國,由於企業家創業時間相對較短,同時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信託這種方式並未被普遍採用,但是,有些先行者已經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如曹德旺家族成立的河仁慈善基金,陳逸飛家族名下的逸飛信託。
成立家族信託固然可以通過綁定不分散的股權這一方式來實現家族財富的傳承,但是正如普利茲克家族的案例所揭示的,這一方式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用法則,當家族內部出現紛爭和矛盾時,設計再復雜的信託也不會讓已經離心的家族成員重新凝聚。筆者與梁小菁博士對於216家家族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進行的研究發現,在家族成員眾多及容易發生摩擦的關鍵時刻,由家族信託控股的企業業績明顯差於由其他方式控股的企業;同時,在家族結構較為復雜時,由家族信託控股的企業在員工增長率、銷售增長率和長期資本支出等多項業績指標上表現顯著差於其他的企業。
上述結果和本文的案例都說明了家族信託這一傳承方式的雙刃劍效應,離開了和諧家庭關系,家族信託可能更多地成為摧毀家族基業的利刃。企業家們在考慮通過家族信託這一方式傳承財富時,需要謹慎地考慮家族和企業的特徵,並且需要相關的家庭和公司治理機制來確保家族信託發揮本來的作用。中國的家文化講究以和為貴,或許對於中國的企業家們來說,與其絞盡腦汁去學習西方的家族如何設立復雜的家族信託,倒不如多花點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言傳身教地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從而形成一個和諧的家庭。
④ 我在百度百科裡看美國家族問題時,偶然看到說:家族信託作為傳承家族財富的一種方式,在歐美已經比較普遍
家族信託在海外作為一種財富傳承和保護的重要工具,已經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回史。家族信託能夠更答好地幫助高凈值人群規劃「財富傳承」,也逐漸被中國富豪認可。⑤ 共同戰「疫」丨彼時,我們虎鬥龍爭;此刻,我們眾志成城!
寫在最後:
面對這場抗疫戰斗,車企們積極響應,迅速行動,以一己之力為武漢助力,為中華祈福。彼時,我們龍爭虎鬥,此刻,我們眾志成城。古人有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福雖未至,禍已遠離。我們相信,寒冬終將過去,曙光終會到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中國首富是誰他的資產到底有多少呢
一夜之間,中國首富便再度易主,這一次登頂的不是馬雲,也不是馬化騰,而是農夫山泉的創始人鍾睒睒。
不過話說回來,鍾睒睒的財富積累不僅僅只是在農夫山泉上,在大健康領域的布局也沒有落下身位。公開數據顯示,鍾睒睒控股的企業中有一個名為養生堂的,而這家企業控制了近80家子公司,其中便有較為知名的萬泰生物,鍾睒睒通過間接持股拿到74%的控股權,如果按照市值換算,大健康領域給鍾睒睒身價帶來640億的加成。
值得一提的是,鍾睒睒成為首富,某種程度上也讓馬雲當初的預言變成了現實。馬雲退休之後精力主要集中在公益和教育領域,可是退休前對阿里健康的布局如今開始枝繁葉茂,在阿里的帶入下,王健林和劉強東乃至許家印也抓緊時機入局,從而便有馬雲後來的預言,未來的首富將出現在大健康領域。
雖說此次鍾睒睒成為首富,對於大健康領域不是過度依賴,但是如此多的企業家准備在大健康領域一展身手,就是一個直觀的信號,況且鍾睒睒控股的萬泰生物還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的產品還在源源不斷的銷往海外,相信鍾睒睒以後的財富積累也離不開大健康領域的加持。
由此可見,富豪們之所以能成為富豪,不僅要擁有敏銳的商業嗅覺,而且還要有超群的眼光。具備了這兩點特質,說不定下一個首富就會是屏幕前的你。
⑦ 滬上皇秦奮他家干什麼的
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旦有了名氣之後,很快就會被大眾認知,尤其是在互聯網高速發達的時代提及知名的富二代,想必不少人會立即想到王思聰。因為這些年來,他的曝光度和話題度可以說是遠超其他富二代。除此之外,他除了擁有富二代這個身份外,自身也具有很強的做生意的能力。
與此同時,王思聰在敢於表達自己看法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影響力。在網路上被網友們戲稱「校長」,故而給人留下了不算差的印象,自然人們對他的關注度也就變得比較高了。不過你知道嗎?向來以敢說著稱的王校長,也有在被別人懟了以後不敢再發聲的時候。而這個人,就是富二代秦奮。
那麼,能懟得王思聰無言以對的秦奮,到底什麼來頭?
一、秦奮的出現。
可能提及秦奮的名字,很多人會表示沒聽說過。這倒不是因為他不太出名,而是因為他之前行事較為低調。不像王思聰一樣,到哪兒都說自己有錢,自己爸是王健林。也就這幾年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秦奮才逐漸被大家關注到。
再加上這些年他似乎一改以往的低調作風而變得張揚了些,故而人們對他的關注度就變得更高了。而讓他在某一段時間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物的原因,則是他在王思聰又一次炫富的時候直接用三個字就懟得他不敢再做任何回應。
二、秦奮的兩大愛好。
很多人都覺得,想知道一個人到底富不富,得看他擁有什麼樣的愛好。畢竟愛好這種東西是長期的,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味和身價。雖然這樣的觀點未必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但起碼在秦奮身上,卻算是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因為要知道,秦奮此生的兩大愛好真是讓他富二代的身份暴露無遺了。
首先,他非常喜歡收藏豪車。眾所周知,豪車的價格向來都不菲。而秦奮收藏的豪車不僅價值不菲,而且還都是限量款。稍有破損,甚至光修理費都得上千萬。
其次,愛購買名表。除了愛好收藏豪車之外,秦奮還非常喜歡購買名表。據說他手上戴的手錶,個個的價格都超過了百萬。而且這樣的表的數量之多,甚至夠秦奮每天不重樣地佩戴。若他並非是富二代,或者富裕程度遠不及王思聰的話,那還真的不會有人相信。畢竟再怎麼說,他擁有這些東西都是有據可查的,而若沒有那個經濟能力的話,他又怎麼可能會擁有這些東西和這樣的愛好呢?
當然了,之所以說他是富二代,而並非富一代,則主要跟他的年紀有較大的關系。假如此時的他已經有了些年紀,那自然會直接被人當成富一代看。但偏他年紀太輕了,即便說他是富一代,估計也不會有人相信。
三、人們對秦奮父親身份的猜測。
其實,除了猜測秦奮是富二代之外,人們還從身為秦奮的好朋友的王思聰嘴裡,得知了他確實是個富二代。因為據說有一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王思聰曾公開透露說秦奮的父親比他爸王健林還要有錢。而王思聰向來以敢說真話著稱,自然他透露出來的事情就不太可能存在虛假的情況了。
既然如此,自然又會對秦奮父親的身份產生好奇。據說有不少人曾猜測,秦奮的父親是全球某大型博彩中介公司的老大。當然了,也有不少人則認為,秦奮的父親身份應該更為高端一些,可能是紅二代的後人。
四、有關秦奮父親的信息。
雖然有關對秦奮父親的身份信息的猜測活動一直都未停止過,但到目前為止,卻仍無定論。不過,在眾多猜測之中,有一個猜測還算是更容易得到人們支持一些的,那就是認為秦奮的父親是一位從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的銀行家。
因為銀行家的經濟實力畢竟更為強悍一些,一看就並非王健林這樣的企業家能比得了的。故而這樣的猜測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算是合情合理。當然了,至於究竟秦奮的父親是不是銀行家,至今也並沒有個准信兒。
結語:
其實秦奮的父親到底是誰,並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情。畢竟再怎麼說,就算知道了事實,於我們而言也並沒有多大的好處。我們既不會因為知道了這個信息而變得富裕起來,也不會因為知道了這個信息而活得如秦奮那般瀟灑。
所以對於類似問題的討論,偶爾拿來當個談資也就罷了。太過於較真的話,反而會對我們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所以說,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豈不是很美?為何還要去關注別人家的事情呢?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