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裡有錢時怎麼樣理財最好
目前,個人投資理財產品類型比較多,有寶寶類貨幣基金、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國債、基金、黃金、信託、保險證券理財等,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需要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目標收益、流動性偏好的產品。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2. 我有一萬的錢,是存在銀行好還是拿去做理財
銀行存款利息肯定是一樣的!具體理財還是存款你需要先明白兩個問題:
1、存款收益低但是保本,理財也許,記著是「也許」收益高但是有風險。
2、你的錢是長期用不到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用,長期就投一些理財產品,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存定期,大不了提前按照活期利息支取。
忠告:不要買銀行的基金,因為基金收益不高風險並不小。不要買銀行保險,因為銀保收益往往還趕不上銀行存款!
3. 把錢給理財公司靠譜嗎
不清楚你說的理財公司是哪一家。
選取理財公司,有一些基本的原則:
1、這家理財公司是正規的。不要光看它的宣傳,你可以直接到當地的人民銀行去咨詢。正規的理財公司,在當地人民銀行是要備案的。如果沒有備案的,你就要小心了,騙錢的可能性極高。。前幾年那些非法集資的,或者搞傳銷的,也是打著理財公司的名義。像我住的小區門口,就曾經出現過一個「蓋網」實體店(這是什麼,你可以網路一下,非常有名的),隔三差五地在我們小區的業主群里做宣傳,煩都煩死了。然後,不到半年,它就關門了。
2、看對方承諾的收益。。當前的收益率都不是太高。如果對方敢承諾10%或者更高,那麼你也要小心。現在經濟形勢不好,那麼多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都做不了那麼高,一家普通的理財公司就敢說那麼高?這家理財公司涉嫌非法集資或者說騙人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3、理財有風險,要選取合適的品種,不能光聽理財公司的口頭宣傳。。收益率越高的理財產品,其風險系數越大,而且不保本的可能也更高。像這種高率的理財產品,就算正規的理財公司,也做不到100%保本。而且萬一你投的理財產品買到了黑天鵝,那真的就是血本無歸的。
4、如果實在不清楚的話,建議直接到銀行存定期。。這是最弱智的辦法。。。這段時間,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都已經很低了,我咨詢的多家銀行,其R2級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基本上和3年的定期存款持平,甚至比3年定期存款的利息還低。我現在的選擇就是這個。。。
5、注意一下,保險型理財這種產品。。。這種產品是一個坑,他實際上是將你的理財收益,變成了他自己的保險費收益。在規定時間內,你要退出的話,你連本金都是保不住的。超出了一定時間後,你才有收益,但收益相對單純的理財要低很多。。因為這中間的差額,就是你在向保險公司交保險費。。所以,除非你自己對於這種產品非常看好(比如說,你想節省一部分保險費),你可以考慮。。但這種保險,是有名目限制的,也不是全能的。
4. 把錢存理財風險大嗎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理財,什麼是投資。
理財≠投資
理財是保住你現有的資產不貶值,不流失,不受損失。
投資則是去創造你想要的財富。
一般來說,都是先保障你現有的,再去創造你想要的。
不是所有的錢都可以拿去投資。即便是損失了,對自己影響也不大的錢,才可以拿去投資。
理財則相反,損失了就會對自己生活會產生影響的錢,要做低風險最好是無風險的理財。
除了保險理財產品外,所有理財產品都有風險。甚至存銀行都有銀行破產、國家調整利率、收取各種稅費等風險。不要認為銀行不可能破產,前幾年金融危機歐美破產200多家銀行不是假的,可以網路一下98年海南發展銀行是怎麼倒閉的。
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另外人生的成本也要計算進去。
10000元存入一個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年回報6%,算高的吧。
10000元存入一個保險產品里,年收益在4%左右,現在平安萬能險利率就是4%的復利。
如果這一年內出現貓爪狗咬、磕磕碰碰等意外傷害,或出險發燒胃痛等疾病,要給醫院送多少錢?1年內不可能有,那10年呢?20年呢?你能保證以後都不會出現意外或疾病嗎?你的收益夠不夠給醫院的呢?
保險產品可以報銷這些費用且不影響收益,理財產品呢?沒到期你能拿出錢嗎?
根據科學的4321理財法則,
40%的收入拿去投資,去創造你想要的更多資產。
30%的收入留作家用,衣食住行。
20%的收入存入保險,用來保障資產不會流失貶值或直接損失。
10%的收入存入銀行備用。
我是中國平安的金融產品代理人,有問題可以問我,很樂意幫你解答。可以給你推薦一些不錯的保險理財產品。幫你做一些理財規劃。
5. 把錢交給銀行去理財,銀行需要擔風險嗎
當然,理財產品除了虧損的經營風險外,還有其他風險,銀行也不可能等閑視之。比如做好業務運營系統風險防範,以保證客戶電子交易數據的完善與准確,防範外部數據攻擊等;在人為道德風險的防範方面,如何有效管控虛假理財或飛單事件的發生,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還有合規風險等等,監管機構一次又一次的巨額罰單,為試圖違規經營理財產品的商業銀行敲響了警鍾。
6. 現在發工資就把錢轉入余額寶去理財怎麼樣
我一直是這么乾的,花錢的時候用信用卡;發錢的時候全轉余額寶,不過要記清還款日,在到期前把信用卡的帳單還清了。
7. 我的錢如何理財啊
您好,同為年青人,說說我的看法吧:
1、1萬以下,放余額寶或者微信的理財通就好了,買東西、還信用卡很方便,一年的收益在350左右;
2、1-10萬的部分,買貨幣基金(一萬一年有400-600)。想多賺一點又不怕冒險,最方便的就是買股票了(不過,進股市就像進原始森林,能獵到獵物,更有可能被獵物獵,還有食人族,事先得做好功課,備好鎧甲和弓箭,最好身邊有老獵人)。
3、10萬以上部分,除了前面說的,還應該給自己買份保險,以防不測。
4、最後,錢是別人認可我們做出的產品和服務(現在來說,就是工作結果)的一種憑證(同上學時的考試成績是一個道理的),事兒做好了,自然就會有的。
5、所以,相比理財,更重要的是,多跟會賺錢的有錢人在一起(包括領導和老闆),多觀察,多學習,往往面對同一件事兒,他們的看法和做法就跟一般人都不一樣,多想想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像手機系統一樣,不斷豐富、提升自己的腦袋,打造出更強大、更有魅力的自己,離有錢的日子就更近了!
另外,不知名的理財產品、股票型基金不建議碰。
理財產品:信息不完全公開透明,沒辦法判斷這個產品是干什麼的,更沒辦法判斷是不是個傀儡公司,即便略有介紹,運作的時候是不是老老實實這么操作,更沒人管,收益多少都由他說了算。平時想了解收益情況,連問話的地方都沒有,想維權都不知道去哪裡找同伴(就算是銀行裡面代售的,櫃員也是一知半解,行長怎麼教她,就怎麼說,所有的責任和風險都在霸王條款里撇清了,事後想找她的時候可能早都辭職了)。所以,那基本上是一錘子買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賣得差不多就換個名頭繼續做(不信的話,現在去銀行拿個理財產品的介紹,明年再去看看還在不在,影子都沒有了,那時賣的就是那些**2號、**3號...),這不跟土匪差不多嘛。
股票型基金:相比之下,好太多了,投進去的錢,買了哪些股,現在值多少錢,每天都能查的到,急用錢,隨時能出手,兩三天後,錢就到賬了。但是,還是不建議買它。一、大部分基金經理人水平很菜,賠錢又不用負責任,絕大多數都是這家混不下跑那家。二、發行時介紹的選股策略不會被認真執行,很多基金買了不相乾的股票,甚至多家風格完全不同的基金都買同一隻另類股,不值得把辛苦錢交給口是心非的人管。三、市場上這類基金太多了,都快趕上股票了,有那精力和能力去選好基,還不如直接去買股票。四、不管是賺是賠,都得定期給它交管理費,申購和贖回還得另外收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