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信託產品虧本嗎
從理論上來說,會發生虧本的情況,但是這種概率極低。
1、信託產品都是信託公司發行的,是正規金融機構的產品;
2、信託產品背後為信託公司股東隱性兜底;
3、信託產品有自身的風險控制手段,保證本息的兌付;
補充:但是從投資角度來講,任何投資都會產生虧損,只是這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小。
Ⅱ 信託公司把委託人的資產投資虧損了,信託公司要賠償嗎,怎麼賠償
要分別來對待,如果信託公司在自各個環節都已盡到受託人的責任,那麼是不賠償的,比如私募基金類的,08年股市大跌,基本上所有的私募基金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但大多數跌幅都遠遠小於上證指數以及其他公募基金。作為私募基金經理以及受託人(信託公司)都已經盡職了,這個就不賠償。否則只要把錢放信託公司不就等於放保險箱了嘛,照去年那樣不是賠死啦!
如果受託人由於自己的失職造成的信託財產的損失,受託人要進行賠償,但以受託人自有資產為限,不足的部分仍由委託人自己承擔。
所以選信託產品前要先選有實力的信託公司,在投資前一定要知道自己買的信託計劃資金投向是什麼,風險有哪些,信託公司是通過什麼手段來規避這些風險的,如果風險控制手段是您認同的,再購買,如果風險控制手段您覺得根本控制不住存在的風險,最好謹慎考慮後再決定是否投資。
Ⅲ 請問把錢買信託會保險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好好回答下你的問題,請採納:回
信託:
風險控制較好,一答般剛性兌付,收益較高,起點100萬。通俗講,就是一個收益率10%左右的理財產品,其他的功能,就有點扯淡了,目前。
保險:
保險就是交錢買保障,天上沒有白掉的餡餅,不花錢買不可能給你賠償;每個客戶都賠償?那也不可能。通俗的講,保險就是意外保障,出意外了,錢「賺到了」;沒出意外,「賠錢了」。如果說保險還能理財,那就好比說,吃飯桌子能睡覺一樣,不現實,做不到。保險的收益率一般都低的可憐,比活期還低!
Ⅳ 信託虧錢了怎麼辦 個人購買信託,收益保證上有沒有「底限」以及「封頂」和「分紅」
一般的固定收益類信託目前好像還沒有出現虧錢的,除非是一些浮動收益類的信託。
Ⅳ 什麼是信託賠償准備金
信託賠償准抄備金是信託公司交給信託業協會的風險准備金。防止項目出現問題的時候。沒發給投資人交待。所以信託業協會專門成立了這樣一個基金來保護信託產品。相當於給信託產品買了一個保險。一般是需要信託公司向信託業協會交產品規模的1%做為准備金。項目結束的時候,退給信託公司。
Ⅵ 理財產品的信託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虧錢了信託人和銀行都有責任嗎如果是單方面的失誤是否賠償
信託又稱「相信委託」,它是以資財為核心、信任為基礎、委託為方式的一種財產管理制度。有財產的人為了自己的或第三者的利益,把自己不能很好管理和運用的財產交給所信任的人去進行管理或處理。受託財產權的人要收取一定的費用。 信託業務的成立具備下述條件:一是必須有委託人(信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三方信託關系人;二是必須有信託關系人共同訂立的信託合同;三是信託的財產或資金必須是確屬委託人所有。 金融信託產品是指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產品。信託投資作為一種風險和收益介於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基金股票之間的理財方式,正憑借其較高且穩定的收益水平和高安全保障措施,受到廣大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青睞。 在投資方式上,信託產品同儲蓄、國債類似,一般有相對固定的期限,明確的收益率(信託為預計收益率)。投資者購買信託產品後,一般到期便可領取收益及本金,省時、省心。品種主要有:1. 貸款信託類貸款信託是指通過信託方式吸收資金用來發放貸款的信託方式。這種類型的信託產品,是目前數量最多的一種。2. 權益信託類這一類型的信託產品,是通過對能帶來現金流的權益設置信託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其突出優點就是實現了公司無形資產的變現,從而加快了權益擁有公司資金的周轉,實現了不同成長性資產的置換,有利於公司把握有利的投資機會,迅速介入,實現公司價值的最大化。3. 融資租賃信託4. 不動產信託土地與地上或地下的各種建築設施統稱為不動產。惠三方理財網是專業的信託產品網站,可參考。(惠三方網)
Ⅶ 信託產品真的不賠錢嗎
預期投資收率要比銀行高,但是在沒有異常事件的發生的情況下,比銀行存款收益要高,但也不排除,達不到投資收益,並損失本金的可能。
一般建議一開始買短線的保本的理財產品,一般來說保本的同時,收益也相對可觀
投資方式有三種,分別是:
做長線的投資,資金大的可以做房地產、礦產資源、股票。資金小的可以做分紅保險等,優點是相對穩定,風險較小,缺點:按年分紅,利潤不高,周期長。
做中線的投資,資金大小都可以選股票和基金,優點是股市行情相對較成熟,證券公司的發展良好,收入較高。缺點:風險較高,時間周期較長,受外界消息的影響很大,最近兩年經濟發展有點通貨膨脹,股票市場比較低迷,沒經驗的投資者謹慎入市;
做短線的投資可以選:資金大小都可以選:現貨、期貨,優點:實行保證金制度,可以小搏大,有的可以24小時雙向交易,日盈利收益顯著,並且風險較小,有夜盤,比較適合做短線的上班族投資。缺點:現貨(現貨現在主要指農副產品、能源和有色金屬等)市場還在發展中,參與的人不是很多,雖然,現在政府正大力鼓勵和推廣,但只有那些在投資領域前沿的,具有敏銳洞察力、有豐富經驗的人才能淘到一大桶金,大多數對投資不專業的人,明明知道股票賺錢的機率很小,但還是喜歡傳統的股票投資。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1、購買銀行自己推出得理財產品,90-180天
2、通過銀行購買基金定投,每月固定若干元
3、購買社會上投資公司等推出的理財產品,回報率大致在12%左右,有一定的風險
**理財產品很多,現在各大銀行都推出理財產品,但是一般來說投資收益都不是很高,封存期也長,不過銀行的理財一般不會有什麼風險。
如果你追求高回報的,可以去證券公司,或者理財機構咨詢,據我所知證券公司有一個叫質押式回購的產品風險較小,回報也比較高,無封存期,比較靈活。
**粗線條分配如下
依你的資金的情況適當分配:
1存款
2基金定投
3貨幣資金
4債券
看些理財書也許會有啟發
可以去看看
1《理財聖經》,台灣的黃培源著,中國商務出版社;
2《一生的理財計劃》,王在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3《巴比倫富翁的理財課》,喬治.克拉森,比爾李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4)《財商百分百,個人理財與致富的常識與規則》,司馬長川,中國檔案出版社。
這幾本書通俗易懂,觀點鮮明,對金融從業人員也是不錯的理財入門書。
希望能幫助到你!
希望採納
Ⅷ 買信託產品安全嗎
轉自網路:
一:法律層面
1,《信託法》第16條規定,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抵債不能被清算,具有債務隔離功能;
2,存在銀行的錢一旦發生債務糾紛,錢就不是自己的啦!(其它資產,如股票、基金、黃金、住房等等,全部要抵債的)
二:收益的實際兌現情況
1,自2001年《信託法》成立以來至今,信託業對投資者100%兌現收益,即使2011、2012年度,媒體不斷炒作房地產信託兌現壓力大,風險高,但實際上房地產信託的收益全部兌現!去網路搜下,看看哪個信託的購買者說自己買信託虧了?找不到!而其它金融產品,都可以搜到不少投資者虧損的。
2,再去去網路下就可以搜到2010年銀行一共38款理財產品沒有兌現預期收益!(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1011/2691084.shtml)
3,今年以來還不時爆出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比如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財風波,比如中信銀行鄭州黃河路支行上百人血本無歸的理財風波,再比如有客戶王女士在深發展理財,180萬被理成1萬(50萬理成1萬);雖然最後查出客戶買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自己推出的,而是銀行業務員私下代理的黃金交易產品,高風險的,交易對手是家普通的投資公司,所以,即使在銀行買理財也要小心再小心。
4,股市就不用提了,哀鴻遍野。
三,從對風險的控制來看
1,信託類融資有幾個條件:A,融資人的資企資質,信用評估;B,還款來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蓋本息?C,過去的經營業績如何?項目是否有較高的復合增長率?D,抵押物凈值如何?變現能力如何?一旦融資人還不起錢,是否可以及時變現抵押物?
2,銀行的風控指標呢?大同小異。銀行同樣也遇到融資人(借款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銀行的做法是處理抵押物,銀行的抵押率是70%,信託基本是50%以下。大不了銀行當做不良資產自己買單,信託也一樣。
請問:風控過程和指標一樣,做法同樣,抵押率信託更低,憑什麼說信託風險高?
四、從收益的分配來看
1,銀行給了大家低的利率,自己去賺大錢,利潤高到不好意思說,可以200米就開一家;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裡面7家是銀行,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超過了其它2200多家上市公司。
2.騰訊財經圖片報告《萬億銀行理財與龐氏騙局》(原報道鏈接:http://t.qq.com/p/t/150353055164216)揭秘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主要來自信託與城投債,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再買信託,不做產品研發與設計,輕松賺錢收益差。看騰訊財經報道的下圖:
Ⅸ 買信託什麼情況會導致退款
一、熱售的信託產品募集臨近收尾階段,額度打超了信託公司按照「時間優先」原則退款
1、 有些投資者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希望等到信託產品即將成立起息之前打款,這導致信託產品在臨近收尾階段出現項目所剩額度不多,但是投資者打款又非常集中的情況。可能會出現打款金額超過項目預定募集金額的超募情況,這種情況下信託公司只能按照時間優先的原則,將打款時間排在後面的,超出募集金額部分的投資者的資金返還給投資者。
2、 信託產品分期發行時,每期募集時一般都會規定具體的封賬時間。如果投資者在封賬時間之後打款,將面臨資金算入下一期或是返還資金的選擇。
二、在沒有確定額度的情況下打款
信託產品對認購金額在300萬以下的自然人投資者有50個名額的限制,所以募集金額較大的信託產品一般對認購金額300萬以下的自然人投資者的進款設置一定的限制條件(比如說大小額的配比),機構投資者則不受此名額限制。如果投資者在沒有確定好額度的情況下打款,將面臨信託公司要求退款的可能。
三、投資者打款的時候沒有正確填寫打款賬戶名或賬號
投資者在匯款或是轉賬的時候,由於一時的疏忽,沒有正確填寫賬戶。將產生兩種可能,根本就沒有投資者填寫的那個賬號,銀行系統將自動將資金返還到投資者的打款賬戶,這種情況一般即時退回。二、投資者填寫的賬戶是信託公司的其他賬號,這種情況,投資者需要和信託公司溝通,向公司申請退還該筆資金。
四、未按合同要求打款
1、信託產品募集時,合同會規定打款資金超過100萬以上的按10萬的整數倍遞增(也有很少部分是按1萬遞增),假如投資者打款105萬,信託公司會要求全額退款或是退回5萬元或是增加5萬元。
2、有的投資者由於銀行轉賬有單筆最高額度的限制,需要分筆多次轉賬。這種情況下,信託公司要求所有的轉賬都是通過同一賬戶轉出,如果投資者使用不同的銀行賬戶轉賬,信託公司將要求返還投資者的資金。
五、未能及時提交資料
信託公司在資金募集結束之後都需要到監管部門報備,走成立流程,此時需要提供所有投資者的身份證、銀行卡、打款憑證的信息;如果有個別投資者的信息未能及時提供,影響到這個項目的成立進程,信託公司會要求將該投資者的資金算入下一期或是返還投資者的資金。
六、項目募集失敗
1、信託項目一般都會設置成立條件,在推介期滿之日,項目未能達到成立條件,導致信託計劃未能成立,則信託公司公司會將認購資金返還給投資者。
2、還有一種概率很低的情況是,在項目發行期間,由於融資人的財務狀況或經營狀況出現突然的惡化,信託公司認為繼續發行該項目可能會出現風險,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提前終止該項目的發行,將已打款的投資者的資金返還給投資者。
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導致退款,投資者的資金肯定是安全,只是往往需要走一些必要的流程和提供相應的材料,可能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針對以上幾種可能會退款的情形,有人總結了如下幾種防範措施:
1、合理的安排打款時間,不刻意趕在項目即將成立之前打款。
2、通過正規的理財機構預約額度。
3、認真核對打款賬號並正確填寫。
4、打完款後,配合自己的理財經理,及時提交相應資料。
打款是認購信託產品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投資者一定要認真正確的處理,才能確保投資行為的順利進行,防止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