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金融資產對賭

金融資產對賭

發布時間:2021-05-22 00:23:37

A. 美國次貸危機是如何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的

2008年夏末美國爆發的這場金融危機,被看做是次貸危機的「升級版」,那麼,二者之間的關鍵聯結點在哪裡?為何美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在危機中深受詬病?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國內的相關專家和學者。
危機本質:美國過度透支消費
「美國的每一個角落裡都是債務。」經濟學家謝國忠這樣形容美國的消費膨脹。
宏源證券(18.15,-2.02,-10.01%,吧)結構融資部總經理宋鴻兵告訴本報記者,2006年美國的總負債還是48萬億,到今年已經達到53萬億。由於其每年GDP的增加值不抵債務增量,所以這個債務會一直增加下去。現在美國必須每天吸納25億美元的國外資本,才能維持自身的流動性,而且這一數字也在變得越來越大。
而其儲蓄率在近20年來卻逐年下降,自2005年之後美國就一直處在負儲蓄狀態。
「全國都不儲蓄,花的錢比掙的錢多,而且已經積累了很大的債務,這就是問題的本質。」宋鴻兵說,美國以負債為代價,借外國人的儲蓄來消費。但一直透支別的國家的儲蓄,能透支多少年?真金白銀越來越少,債務越來越大,形成一個巨大的債務泡沫。當透支到不能再透支的時候,當負債足夠沉重且沒人借錢給你的時候,危機必然會爆發。
在透支消費的過程中,看起來美國成了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實際上卻積累了大量的系統性風險。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中國產能畸形龐大的問題。宋鴻兵認為,美國危機從源頭上講,是全球經濟的嚴重不匹配,即「以美國為代表的資產膨脹型過度消費模式」和「以中國為代表的過剩生產型增長模式」的經濟結構失衡。從更深層次上講,此次危機在本質上是對全球經濟失衡的調整,是對需求方過度消費能力、供給方過剩生產能力的總調整。
百姓違約 引發信貸危機
53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的4到5倍,這個數字意味著平均每個居民都有20萬美元負債。
資料顯示,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和房價暴漲是誘致美國家庭過度負債的主要原因。美國家庭房產占名義GDP之比2005年達到頂峰,家庭債務與資產之比從2001年起急劇上升,過去7年家庭債務與收入之比超過之前39年的水平。但房價不能無限上漲、在債務系統撐不住之後,債務回歸也將導致美國過度消費能力的回歸。
專家指出,百姓是否違約主要是看收入情況。伴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當收入確實負擔不了消費的時候,百姓的違約案件開始增多。其中信用最差的次級貸款也就最早出現了問題。
資料顯示,在美國房屋抵押貸款過程中,根據借款人不同等級的信用水平,分為次級貸款、次優貸款和優質貸款三個級別。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在針對次貸危機的調研報告中指出,與優級貸款發放機構不同,次級貸款發放機構大部分缺乏銷售網點,大多以經紀人、客戶代理為銷售渠道,而且這些機構大多不能吸收公眾存款,而是依賴於貸款的二級市場和信貸資產證券化來獲得流動性。相關的代理機構缺乏類似於金融機構貸款審查和風險管理制度,他們在利益驅動下,盲目發展客戶市場,忽視借款人風險,成為孕育危機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大型商業銀行直接捲入次級貸款的不多,因此遭受的直接影響也不大。但是,一些商業銀行投資於與次級貸款相關的各種證券化產品,則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在剛剛過去的6、7、8月份中,由於利率大規模重設,百姓債務負擔也迅速上升,導致了美國優質借款人也開始出現大規模違約。這個時候,美國危機就變得很不一樣了。
美聯儲再調降利息已不管用了,因為貨幣政策調降只能對金融機構管用,它的資金成本有所下降。但普通老百姓違不違約,則取決於每個家庭的收入情況。2008年美國百姓的收入7年來出現的第一次下降,糧油消費品價格卻在暴漲,生活成本在上升,加之面臨調息高峰,幾方面因素促成了包括優質借款人在內的大規模違約。
宋鴻兵說,房地美和房利美出問題就代表優質客戶的違約大量出現,因為「兩房」95%以上的貸款都是優級貸款,次優級和次級非常少。然而從2006年到目前「兩房」的貸款違約率卻漲了7倍。
信用衍生品,
將信貸危機引至金融領域
「華爾街的種種高風險金融衍生品已經成為『金融領域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沃倫·巴菲特2003年發出的這一警告,在剛剛過去的這個9月得以應驗,華爾街第一次讓全球領教了金融衍生品的殺傷力。
次貸危機本來是信貸市場的問題,但經過復雜衍生品,最後變成了證券市場的問題。MBS(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就是次級貸款發放機構因為無法通過吸收存款來獲得資金,為獲得流動性而把次級貸款組成「資產池」,通過真實出售、破產隔離、信用增級等技術發行的證券化產品。後來,以MBS為基礎資產進一步發行ABS(資產支持證券),其中,又衍生出大量個性化的CDO(擔保債務憑證),以及進一步衍生出「CDO平方」、「CDO立方」等等。持續上漲的房價以及較低的利率水平使風險溢價較低,於是,這些產品成為機構投資者不惜以高杠桿借貸進行投資的對象。
因為次級貸款是上述信用衍生產品最初的基礎資產,所以次級貸款的運行狀況直接或間接決定著這些產品的市場運行。一旦次級貸款發生危機,上述產品的市場將很難倖免於難。
由於資產支持證券的反復衍生和杠桿交易,實體經濟的波動(如房地產市場的波動)使這些信用衍生品市場及相關的金融市場產生更為劇烈的波動。
對賭違約事件,
大型金融機構夢斷CDS
當優質借款人出現問題,「兩房」危機顯現時,拖垮包括貝爾斯登、雷曼、美林、AIG和「兩房」的CDS(信用違約掉期)浮出水面。
據了解,CDS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創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其中,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一般而言,買保險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資產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而賣信用違約保險的是保險公司、對沖基金,也包括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
從表面上看,信用違約掉期這種信用衍生品滿足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事實上,信用違約掉期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其規模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膨脹到2008年3月的62萬億美元。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至此,CDS早已不再是金融資產持有方為違約風險購買保險的保守范疇,它實際上已經異化為了信用保險合約買賣雙方的對賭行為。雙方其實都可以與需要信用保險的金融資產毫無關系,他們賭的就是信用違約事件是否出現。
而當違約事件大規模出現的時候,凡是跟這些相對應的金融衍生品的大型金融機,如貝爾斯登、雷曼、美林、兩美、AIG這些CDS「超級玩家」都接連倒台。
美國危機帶給世界的另一個教訓,是他們給予了市場過大的融資杠桿比例和過長的金融衍生品鏈條,過於復雜的衍生產品使監管變得非常困難,其中又涉及到混業經營和分業經營的問題,更容易出事。

B. 創始人不投錢的話,怎麼分股份

1、項目立項者:一般可以佔10%,如果立項人是創始人,則這個股份就是可加權;

2、擁有決定此項目核心影響力作用的資源、人脈等,佔10%-15%;

3、全盤操作項目的項目運營官,佔5%-15%

4、項目總資金明確後,餘下股份按投資額多少為比例;

5、一般都會保留5%-10%不等的團隊獎勵股權,這個空間可以獨立留出來,也可以直接歸到項目總操盤人的股份中。

如果能力不行、資源也沒有、還沒有資金,你就踏實地找份工作吧,別想著怎麼創業融資了:你若值錢,一切都是你的,你若不值錢,一切都和你很遠。

C. 金融衍生工具中信用違約掉期產品比較受到關注,你認為大量採用信用違約掉期產品對風險控制有什麼影響呢

信用違約掉期產品作為證券市場上的一個比較獨特的金融創新產品,表面上看起來是減少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但是作為一個次級衍生品,它自身就具有高杠桿的作用,帶來利潤的同時也存在著放大風險的潛在性。因為CDS得兩個自身特點決定了它只會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大的威脅和風險。
第一,完全是櫃台交易,沒有任何政府監管。導致規模無限制的膨脹,也會出現金融機構再將這些已經帶有巨大風險的信用違約掉期產品進行打包並出售,然後下一個買家再同樣操作,這樣循環下去的話,風險也會成倍的增加,最後一旦一環出現脫節也就是違約的話,那這個損失將是遠遠超過最初預計的范圍之內的。
第二,沒有中央清算系統,沒有集中交易的報價系統,沒有準備金保證要求,沒有風險對家的監控追蹤,一切都是在一個不透明的圈子裡,以一種信息不對稱的形式在運作,很明顯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易商們獲得最高的收益。
它不像次級抵押貸款那樣是用來購買房產的,如果借款人違約了,銀行仍然能夠通過沒收房產進行拍賣收回部分錢款。但如果信用違約掉期就不一樣了,它們是基於銀行破產這樣的事件而非房產這樣的實物。由於信用違約掉期看不見摸不著,一個買家背後可能存在著不止一個操作者,這樣是很難找到應該由誰來負責賠償,這時這種合約就像空頭支票一樣,根本不能兌現。這樣一旦出現違約,風險發生了,所有的相關的金融機構及投資者將都受到牽連,損失巨大。
在這個利益最大化的時代里,信用違約掉期早已不再是金融資產持有方為違約風險購買保險的保守范疇,它實際上已經異化為了信用保險合約買賣雙方的對賭行為。雙方其實都可以與需要信用保險的金融資產毫無關系,他們賭的就是信用違約事件是否出現。這種對賭的行為和規模早已遠遠超出信用違約掉期設計的初衷。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或者監管機構對此產品進行管制的話,這些超級賭徒無疑將面臨著巨大的債務額,然後這些債務將會通過信用違約掉期這種產品的杠桿效應一環接一環的傳下去,將風險擴大至很大的范圍,讓更多的投資者受到損失。
簡單的說,這種東西在現在這種信用已經嚴重貶值的社會里只會擴大風險,增加投資者的潛在風險。

以上東西希望對你有幫助哈~~~~~~~~

D. 協議收到業績補償款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A公司於2013年向C公司收購其持有的B公司57%的股權,並於年底前完成收購行為,A公司自2014年合並B公司報表,收購後C公司持有B公司43%股權。A、C不是關聯方,構成非同一控制下合並。
雙方在收購協議中約定,B公司2014年需完成凈利潤2000萬元,如未完成差額部分由C公司用現金向B公司補足。2014年B公司經審計後的凈利潤為1200萬,2015年3月C公司按約定將差額款800萬元用現金補足至B公司。
觀點一:根據對賭協議規定,A公司收到的補償款屬於或有對價范疇。按照企業合並准則講解規定,當企業合並合同或協議中提供了根據未來或有事項的發生而對合並成本進行調整時,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確認的支出也應作為企業合並成本的一部分。在購買日因未來事項發生的可能性較小、金額無法可靠計量等原因導致有關調整金額未包括在企業合並成本中,未來期間因合並合同或協議中約定的事項很可能發生、金額能夠可靠計量,符合有關確認條件的,應對企業合並成本進行相應調整。
觀點二:標的企業原股東補償給上市公司,其或有對價屬於《企業會計准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中的金融工具,應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化產生的利得和損失可按該准則規定計入當期損益。本案例對賭補償可視為看跌期權,在合並日其公允價值為0。2014年對賭未完成,則該看跌期權公允價值變為800萬。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2010年講解)第二十一章以及中國證監會《2012年上市公司執行會計准則監管報告》關於或有對價的規定,該或有對價形成的資產屬於金融工具,其後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化計入當期損益。標的企業原股東補償給標的企業與補償給上市公司,其實二者沒有本質區別。拋開法律主體,運用合並報表會計主體的整體觀,子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的部分包含在合並報表內。因此均應計入當期損益。
觀點三:根據財政部2008年發布的財會函【2008】60號、《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監管問答(2009第2期)》(證監會會計部函【2009】60號)、《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5號》第六條解答,控股股東和少數股東的業績補償視同權益性交易計入資本公積,其他非關聯方業績補償視同或有對價,該或有對價形成的資產屬於金融工具,其後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化計入當期損益。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3號-企業合並》正文第58段,「購買日後購買方所確認的或有對價公允價值的某些變動,可能是由於購買方在購買日後獲得了有關購買日就存在的事實和環境的信息。」這些屬於計量期間的調整。「然而,購買日後發生的事項導致的改變不屬於計量期間的調整,比如滿足特定收益目標、達到特定的股價或研發項目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等。」我們認為,案例中所述業績補償不屬於觀點一所述對企業合並成本進行調整的情況。
實務中,出於謹慎性考慮採用觀點三進行會計處理的上市公司較多。標的企業原股東置換股份後成為上市公司少數股東,根據對賭協議補償給上市公司,或者出售股份後雖然不是上市公司少數股東但仍是標的企業少數股東,根據對賭協議補償給標的企業,這兩種情況在實務中爭議較大。上市公司合並交易未完成之前,交易對手與上市公司並無關聯關系,之後才成為少數股東,其負有的補償義務與身份並無多大關系,更多的是基於對賭協議的約定。因為其身份的改變而否定其交易實質,理論依據似乎不夠充分。

E. 什麼是信用違約掉期(CDS)

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即信用違約互換,又稱信貸違約掉期,是進行場外交易的最主要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之一,是一種金融衍生產品,信貸衍生工具之一。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CDS合約將債務風險出售,合約價格就是保費。

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方,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方,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合同定義的違約事件(如金融資產的債務方破產清償、債務方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債務方違規招致的債權方要求召回債務本金和要求提前還款、債務重組等),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



(5)金融資產對賭擴展閱讀:

2008年,人們才清楚地認識到美國經濟就像在CDS市場上走鋼絲,搖搖晃晃隨時都有跌落的危險。9月份,美國政府注資850億美元,挽救了瀕臨崩潰的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這一緊急援助措施也挽救了那些背負著以該公司債券為保險對象的CDS產品的投資者;這樣,政府的干預就避免了一起信用違約事件的發生。

但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兩家住房抵押貸款巨頭在同一個月被聯邦政府接管的情況就不一樣了。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兩家公司被政府接管屬於信用違約事件。持有以兩家公司債券(或股票)為保險對象的CDS合約的投資者,有權根據合約條款要求得到賠償。

F. 投資公司的風控是做什麼的

金融投資公司是一個對金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出資額為限依法對金融企業行使出資版人權權利和履行出資人義務,實現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的投資公司,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種金融中介機構,將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投資於眾多證券或其他資產之中。

G. 求由於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質量導致的虧損或破產的公司案例!!!

一是新疆的 白糖生產公司 中糧屯河白糖套保騎虎難下 三季度浮虧過億.doc
二是 深南電 對賭上了美國的當。
三是華聯控股旗下子公司2008年逆市做多pta嚴重虧損。
等等,我有很多案例,不過沒系統化的整理。

H. 什麼是瘋狂的資本運作

距離美國舉例

華爾街,全部,悉數五大投行的全部瞬間倒閉的2007全球股災的金融風暴。

美國經濟,有一大部份,是要靠貨幣杠桿調整的餘量的不斷增加,而形成的低利益;高投資回報效應,產生的同時的推動和拉動效益,對經濟起積極的作用的。

但是,這種經濟運營模式的致命問題在於:
不斷增加的貨幣投放的寬松和投資,主張了經濟金融貨幣和金融資產,相對於社會製造業和其他實體經濟的事實生產和產出產品的實際價值的偏差。越來越,社會里的貨幣幣值,會越來越大於全社會產品價值的實際情況。於是,經濟泡沫產生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最終的清償,就是經濟危機爆發。!

縱觀人類歷史,還沒有發生過一個國家,所有主要金融機構全部倒閉的慘劇和慘況的慘狀。

於是,此次全球經濟危機,:
美國股市45萬億美元的損失;
全球股市和債市和期貨期指的賬面虛數遭到爆破的終局高達超過600萬億美元市值的債權權益損失。
成為資本主義世界,越發嚴重的成熟經濟模式里,的一隻,死亡喪鍾。!

於此,美國總統奧巴馬,一上台,就與其全部金融班底,出台了多達3000到6000頁的,禁止嚴重損害國家和市場和社會利益的所謂次級貸款的完全金融衍生貿易的純粹金融賭博游戲和對賭合同的法令。

回顧里,可以看到,剛剛宣布的我國人民幣幣值,幣值貶值了3%,是全球硬通貨美元,也是全球經濟最高舞台美國經濟復甦的全面恢復的事態。同期,石油貨幣的價格,美國本土;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期指,已經從最重度經濟危機時刻,我自己在供職全球第一大集團公司投資企業時,在2005年正確前瞻的全球經濟危機的最低谷里,全面復甦到恢復階段,原油單位單元每桶從高達瞬間的去200美元每桶,已經跌至完全接近經濟危機爆發前的每桶30美元的約40美元。每桶原油的價格,暴跌了100多美元更多。!

美國硬通貨
石油貨幣
兩種全球經濟底線指數的同時到位歸位,給瘋狂失控的老馬理論里,定義的所謂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死亡界別 - 垂死的資本主義,帶來了更加的不負存在的挑戰。?!
吹/垂而不死的超級大國的故事,再次浴火重生到鳳凰涅磐,展翅復生。

瘋狂的純粹金融賬面無使用價值產品介質的金融賭博,因為又一次,擊破全球硬通貨的商務平台的全部,而,遭到,更加嚴厲的限制和調整。純粹金融合同和合約的賭博,因為,無意於經濟進步和社會財富的提升,而遭到幾乎的悉數禁止。全部華爾街五大投行遭到倒閉重組。!在幾千家美國銀行倒閉的全民壓力里,金融游戲,在瘋狂的江湖大盜的演繹里,畫上了一個句號。想要鑽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空子的更聰明的人,還沒有發明更殘忍的泡沫游戲,來突破和突破日趨完美去向的超級大國的國家制度和法律法令禁令的禁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英雄的全民擁槍的美國人民每年的70億發子彈,再次戰勝了要倒閉他們生活的江陽大盜的道貌岸然的強奸和侵略禮遇,回歸了正常的生活方向。

因為,所謂的次貸危機,而倒閉重組的美國華爾街全部五大投行:
高盛-
美林-
-兄弟
貝爾-
摩根-

國歌
國際歌
國法庄嚴

I. 投資者投入的資金--是資產還是所有者權益

新的會計准則在2014年7月出了,在未出之前,我的立場是確認為權益,然後回購或者再注入的時候,站在這個視同對投資成本的調整,根據投資比例不同沖減相應投資成本,實務中也多以這個為例子。另外有一種意見,是認為應該將對賭協議分為兩個合同,一個是關於權益投資的主合同,一個是購買看跌期權的合同,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看做嵌入衍生工具,按照「以公允價值計量且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進行確認和計量。後一種意見的難處就是,對賭協議通常針對非上市公司或者准備上市公司,活躍市場並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很難計量,這很有可能不符合」以公允價值計量且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進行計量,另外要確認為金融負債,還有法律上的難處,稍後一起講。
但是在新准則出來之後,我認為確實很應該按照金融負債,而不是權益來定義對賭協議所涉及的確認、計量以及補償上的後續確認,即首先就不應該確認為權益工具,對賭協議觸發之後,確認為利息成本,原因就是根據新准則(22號),權益工具的確認要在金融負債之後,而不是兩個按照不同性質同時確認。所以你要看該協議首先是否符合金融負債的定義,這個順序是和確認優先股是否為權益工具還是負債工具是一樣的。
這兩條就是按照企業准則解釋第1號第4條,企業將發行的金融工具確認為權益性工具,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一)該金融工具應當不包括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給其他單位,或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單位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
(二)該金融工具須用或可用發行方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如為非衍生工具,該金融工具應當不包括交付非固定數量的發行方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合同義務;如為衍生工具,該金融工具只能通過交付固定數量的發行方自身權益工具換取固定數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進行結算。其中,所指的發行方自身權益工具不包括本身通過收取或交付企業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工具。
簡單來講,就是我確認權益工具的條件就是,我以後沒有無條件支付的義務,或者就算支付,支付的金額是事先就確定的固定金額,對賭無論後來支付資金還是股權補償,都已經不符合以上要求了,所以在初始確認的時候,應確認為金融負債。後續的利益補償,就當做是利息。
但這個純會計的說法問題在於和現行法規不合,根據「對賭協議」投資會計處理探討這個鏈接所說明的,股東的投資都是走完了所有股權投資的法律程序的,又不是金融衍生工具,是明明白白合同擺在那裡,會計不確認為權益,即與法律相悖。這實在是難題。希望有同行能分享下這個時候應該是遵循會計准則要求還是遵循相關法律形式要件。

J. 融資融券余額怎麼看

融資融券余額就是投資者每日融資買進與歸還借款間的差額的累積。

融資余額是融資買入股票額與償還融資額的差額,需要注意的是,融資余額若增加時,表示投資者心態偏向買方,市場人氣旺盛,屬強勢市場;反之則屬於弱勢市場。

融券余額是融券賣出額與每日償還融券額的差額,融券余額增加,表示市場趨向賣方市場;反之則趨向買方,融券交易是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在約定的期限內買入相同數量和品種的證券歸還券商並支付相應的融券費用。

(10)金融資產對賭擴展閱讀:

融券交易中,投資者向證券公司交納一定的保證金,整體作為其對證券公司所負債務的擔保物。融券交易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和規避風險的途徑;

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將更多信息融入證券價格,可以為市場提供方向相反的交易活動,當投資者認為股票價格過高和過低,可以通過融資的買入和融券的賣出促使股票價格趨於合理,有助於市場內在價格穩定機制的形成;

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資金和證券供求,增加市場的交易量,從而活躍證券市場,增加證券市場的流動性;

融資融券可以拓寬證券公司業務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的應用渠道,在實施轉流通後可以增加其他資金和證券融通配置方式,提高金融資產運用效率;

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不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清償債務,證券公司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執行強制平倉,由此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投資者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如果證券價格波動導致維持擔保比例低於最低維持擔保比例,證券公司將以合同約定的通知與送達方式,向投資者發送追加擔保物通知;

不能在約定的時間內足額追加擔保物,證券公司有權對投資者信用賬戶內資產執行強制平倉,投資者可能面臨損失;

需要注意的是,融資融券交易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新的交易方式,可以改變證券市場單邊式的方面,為投資者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

閱讀全文

與金融資產對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外匯交易培訓 瀏覽:699
黃金價格4月3日 瀏覽:735
什麼貸款軟體可以當天放款 瀏覽:748
匯添富科創解凍資金好久到賬 瀏覽:546
股票知識知乎 瀏覽:813
北京專業珠寶翡翠小企業貸款2016 瀏覽:935
富國中證指數分級基金凈值 瀏覽:196
通過c輪融資 瀏覽: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穩健 瀏覽:286
融資平台融資模式 瀏覽:321
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公司 瀏覽:937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
燃油價格和PTA有關聯嗎 瀏覽:958
銀融國際融資公司 瀏覽:966
2019年5月22日紙黃金價格 瀏覽:478
後門融資假說 瀏覽:367
中國銀行理財很低 瀏覽: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夥企業 瀏覽:683
金易國際期貨平台 瀏覽:397
做醫葯理財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