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散戶怎麼融資融券,收哪些費用
滿足開戶要求即可開通融資融券,目前很多地方是要求開戶半年、資金20萬,詳細請咨詢當地營回業部答。
收費跟普通賬戶差不多,多了利息。融資融券客戶的授信期限最長只有半年,而且,最終是按照客戶實際借貸時間來計算費用的,例如投資者向券商融資,買入股票後,持有了10天就賣出了股票(賣出股票後資金自動歸還給券商),那麼將只計算這10天內的利息。融資利率不低於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
融資利息=實際使用資金金額×使用天數×融資年利率/360
融券費用=實際使用證券金額×使用天數×融券年費率/360
實際使用證券金額 = 實際使用證券數量×賣出成交價格
實際使用天數按自然日天數計算,算頭不算尾,不足一天的按一天計算。即T日實際使用開始收取,還款當日不收取;交易過程中T+0使用公司融資融券額度的,公司按照其所使用額度收取一天的利息或費用。
如在計息(費)期間遇利(費)率調整,分段計息。投資者新的融資融券交易的融資利息、融券費用等按照新的標准計算。
② 400億融資到手,這能夠讓猿輔導、作業幫燒多久
你以為那些互聯網業務公司都很有錢嗎?其實並不是這樣,很多看起來體量十分巨大的互聯網公司,如果沒有融資機構給他們“燒錢”,他們可能不出一個月就垮掉了。今年受到疫情的沖擊,很多教育輔導機構都不太好做,有些現金流直接斷裂的公司,比如學霸君等,更是瀕臨倒閉,等待破產清算。可以看到的是,在資本市場里,誰拿不到融資,誰無錢可燒,誰就會很快被淘汰出局。不過學霸君出局了,另外兩個互聯網教育機構大頭猿輔導、作業幫卻成功融資,拿到了400億人民幣,不過這400億,能夠支撐到他們扭虧為盈嗎?要我看的話,400億可能最多支持他們燒兩年。
互聯網教育市場這個紅海,入場券實在是太貴,後續需要燒的錢也是堆積如山,那麼到底誰才會勝出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③ 港股打新一手和兩手是什麼意思
港股打新一手融指的是當港股賬戶的現金不足一手入場費,仍然可以通過融資來申購一手新股。
比如一個新股A的入場費是八千港幣,可是假如賬上只有八百現金,你仍然可以在富途、艾德、友信、玖富、華盛等券商通過十倍融資來申購一手。
如果中簽的話,就欠了券商的錢(因為券商幫墊資申購了),會收到券商的提醒,補充資金,不過不補也沒有關系,只要在暗盤或者首日及時賣出就可以,只需多付一點點墊資利息而已。
大部分券商都是支持一手融的。當然,能用多少本金申請一手融是由融資倍數決定的。比如有的券商支持10倍融,那隻要800本金就可以申購。有的券商支持20倍融,那隻要400現金就可以申購
一般一手融的手續費是在50--100港幣不等,如果中簽了需要在暗盤或者上市首日及時賣出,不然如果新股下跌,就有可能平倉,導致本金受損,還得給券商補充墊資的錢。
④ 艾德證券打新港股認購倍數可以10倍一手融資打新嗎
艾德可以一手融,比如入場費1萬本金1千就可以融資打新一手。
⑤ 港股打新未中簽的話是否全額退回申購資金
不是,要收取認購手續費。通過港股賬戶打新,自有資金每次打新無論中簽與否,都要收費50港幣。
港股新股交易成本:
總費用= 港股新股認購費用+融資利息費用+股票買賣費用
以華盛資本證券為例,通過港股賬戶打新,自有資金每次打新無論中簽與否,收費50港幣。
中簽費用將在認購中簽時扣取,是1%。
⑥ 怪獸充電寶入場費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如果你是商家 在你不了解共享充電寶市場行情的時候 有可能會被業務員忽悠 在你的門店投放有進場費說明生意還可以 有需求量 那就應該跟他們談五五開 有更大的盈利空間 如果只求穩 一年兩三萬的進場費也不賴
⑦ 港股打新需要什麼費用
港股新股交易成本
總費用= 港股新股認購費用+融資利息費用+股票買賣費用
以華內盛資本證券容為例,通過港股賬戶打新,自有資金每次打新無論中簽與否,收費50港幣。
中簽費用將在認購中簽時扣取1%。
⑧ 我想知道哪裡可以買到股票看跌期權,一般的股票交易埠沒這個交易的,另外,有沒有最低入場費呢
你可以去Trader711,他們做的是小時數字期權
數字期權,也稱作固定收益期權或非全有即全無期權。基於一種資產(例如貨幣、股票或是像黃金這樣的商品)在規定時間內(例如未來的一小時)收盤價格是低於還是高於執行價格的結果,決定是否獲得收益。數字期權是一種簡化了的卻又令人激動的金融市場交易工具,如果預測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將贏得交易,並賺得可觀的投資回報—通常是投資金額的70%~81%。目前能夠提供數字期權交易的大平台是Trader711。
⑨ 投資可以去哪裡找投資人,軟體 平台 線下活動有哪些
好項目找不到投資人,說白了是一種投融資信息不對稱。傳統的靠自己的人脈關系找投資人方式越來越難。除非那種已經功成名就的人再次創業,比如快播王欣再次創業就拿了好友的一大筆錢,否則作為一個小白你身邊很難有現成的大量的投資人資源。
平台確實有蠻多的,但現在普遍的融資平台都是在對接投資人這一塊的服務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去幫助創業者對融資有一定的了解,要是光靠見投資人就能融到資的話那機構早就人山人海了。
線下活動各個平台每隔一段時間也會舉辦一些比賽,不過這樣真的比較費時費力,項目如果不是太符合市場融資條件,也就是交完入場費、演講完、聽評委講幾句這些流程走完也是對項目幫助不大。盡量選擇當地的一些創業大賽,孵化基地什麼的。
1、網上可以找早期投資機構,發PPT版BP到郵箱,效果不大。(發視頻BP會有優勢)
2、通過身邊融資成功的創業者來介紹。
3、可以直接找認識早期投資人的FA來服務,這樣更加機會大些。
當然說了這么多,前提還是要在項目有一定基礎之下再去做這融資一系列的事。創始人還是應該把重心放在項目上。項目想融資之前建議用飛鴿創服的免費視頻BP工具,會有投資人對項目進行點評反饋,看看項目是否是偽需求,值不值得堅持下去。能減少一些試錯成本,不要一昧的去找融資,要正確對待融資。不要腦海里一有想法就跳出要創業要融資做法,我這項目國內乃至全亞洲還沒對手,市場空白,3年市值破多少多少億這些從創業者口中會經常聽見的話。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祝您在融資道路上順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