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會計處理

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會計處理

發布時間:2021-05-24 19:09:14

① 什麼是售後租回怎樣進行會計處理

售後租回交易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租賃業務,是指賣主(即承租人)將一項自製或外購的資產出售後,又將該項資產從買主(即出租人)租回,習慣稱之為"回租"。在售後租回方式下,賣主同時是承租人,買主同時是出租人。通過售後租回交易,資產的原所有者(即承租人)在保留對資產的佔有權、使用權和控制權的前提下,將固定資產轉化為貨幣資本,在出售時可取得全部價款的現金,而租金則是分期支付的,從而獲得了所需的資金;而資產的新所有者(即出租人)通過售後租回交易,找了一個風險小、回報有保障的投資機會。

一、售後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原則
(1)售後租回交易形成融資租賃
賣方(承租人)出售資產時,不確認收益。
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售價-資產賬面價值
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的分攤:按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即按與該項租賃資產所採用的折舊率相同的比例進行分攤,調整各期的折舊費用。
(2)售後租回交易形成經營租賃
①有確鑿證據表明售後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價值達成的,銷售的商品按照售價確認收入,並按照賬面價值結轉成本。銷售的固定資產按照售價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之間差額確認營業外支出。
②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售後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價值達成的:
·售價低於公允價值的,應確認當期損益,如果損失將由低於市價的未來租賃付款額補償的,應將其遞延,並按租賃付款比例分攤於預計的資產使用期限內。
·售價高於公允價值的,其高出公允價值的部分應予遞延,並在預計的資產使用期限內攤銷。售後租回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益。
二、售後租回交易的具體會計處理
1.出售資產
(1)出售資產時
借: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固定資產清理
貸:固定資產
(2)收到出售資產價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貸或借):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2.租回資產
(1)租回資產形成一項融資租賃
①租回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②租回資產以後各期:
·支付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
·分攤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借(或貸):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貸(或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等
(2)租回資產形成一項經營租賃
①租回資產時——不用賬務處理,只需作備查登記。
②租回資產以後各期
③支付租金時:
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等
貸:銀行存款
④分攤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借(或貸):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貸(或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等

② 售後租回交易的賬務處理

售後租回交易的賬務處理
簡介
對於售後租回交易,無論是承租人還是出租人,均應按照會計准則的規定,將售後租回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或經營租賃。對於出租人來講,售後租回交易(無論是融資租賃還是經營租賃的售後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沒有什麼區別。而對於承租人來講,由於其既是資產的承租人同時又是資產的出售者,因此,售後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有所不同。因此,會計准則對售後租回交易的規定實際上是從承租人(即賣主)的角度做出的。
售後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應根據其所形成的租賃類型而定,可按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分別進行賬務處理。
(一)售後租回交易形成融資租賃的賬務處理
如果售後租回交易滿足了會計准則規定的5條標准中的任何一條或數條,則應將該項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這種交易實質上轉移了買主(即出租人)所保留的與該項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是出租人提供資金給承租人並以該項資產作為擔保,因此,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於資產賬面價值還是低於資產賬面價值)在會計上均未實現,其實質是,售價高於資產賬面價值實際上在出售時高估了資產的價值,而售價低於資產賬面價值實際上在出售時低估了資產的價值,因此,賣主(即承租人)應將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於資產賬面價值還是售價低於資產賬面價值)予以遞延,並按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其賬務處理為:
⒈出售資產時,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產成品"等科目。
⒉收到出售資產的價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借記或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
(二)售後租回交易形成經營租賃的賬務處理
如果售後租回交易沒有滿足會計准則規定的5條標准中的任何一條,則應將該項交易認定為經營租賃。與形成融資租賃的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的會計處理相一致,為使承租人各期損益均衡,賣主(即承租人)應將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於資產賬面價值還是低於資產賬面價值)予以遞延,並在租賃期內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攤。也就是說,對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採用了與形成融資租賃的售後租回交易同樣的會計處理原則,而沒有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將售價低於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立即確認為損失。其賬務處理為:
⒈出售資產時,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產成品"等科目。
⒉收到出售資產的價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借記或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經營租賃)"科目。
(三)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分攤的賬務處理
⒈在融資租賃下,承租人應設置"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以單獨核算的在售後租回交易中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於資產賬面價值還是低於資產賬面價值)。
融資租賃
在融資租賃下,按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分攤的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應作為當期折舊費用的調整項目。這是因為租賃雙方可能會通過故意提高或壓低各期租金產生銷售損益,從而造成資產虛增或虛減,各期折舊費用虛增或虛減,為使各期損益均衡,分攤的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應調整折舊費用。按折舊進度進行分攤是指在對該項租賃資產計提折舊時,按與該項資產計提折舊所採用的折舊率相同的比例對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進行分攤。其賬務處理為: 各期根據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分攤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時,借記或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貸記或借記"製造費用--折舊費"、"營業費用--折舊費"、"管理費用--折舊費用"等科目。
經營租賃
⒉在經營租賃下,承租人應設置"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經營租賃)",以單獨核算在售後租回交易中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於資產賬面價值還是低於資產賬面價值)。
在經營租賃下,在租賃期內按租金支付比例分攤的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應作為當期租金費用的調整項目;按租金支付比例進行分攤是指在確認當期該項租賃資產的租金費用時,按與確認當期該期租金費用的支付比例相同的比例對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進行分攤。其賬務處理為:
各期根據該項租賃資產的租金支付比例分攤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時,借記或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經營租賃)"科目,貸記或借記"製造費用--租賃費"、"營業費用--租賃費"、"管理費用--租賃費"等科目。

③ 談售後租回形成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售後租回交易,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租賃業務,是指賣主(承租人)將一項自製或外購的資產出售後,又將該資產部分或全部從買主(出租人)處租回。通過售後租回交易,資產的原所有者(賣主/承租人)在保留對資產的佔有權、使用權、控制權的前提下,將資產出售,獲得全部現金,而租金則在租賃期內分期支付,實現融資目的。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租賃》(以下簡稱《租賃准則》)將售後租回交易分為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和售後租回形成經營租賃兩類。對於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國際會計准則第17號——租賃》(IAS17)、《美國財務會計准則第13號——租賃會計》(FAS13)和我國《租賃准則》都對出售資產的損益予以遞延並分期攤銷。而對於售後租回形成經營租賃的出售資產的損益,各准則處理方式差異較大。本文對售後租回形成經營租賃時賣主(承租人)的會計處理作如下探討。
一、現行准則對出售資產的損益的處理
在售後租回交易中,資產的售價和租金是相互關聯的,一般以一攬子方式談判和計算,因此資產的出售和租回實質上是同一項交易,即售後租回實質上是一項融資行為,而不是銷售行為,出售資產的損益不應在當期確認。同時,為了避免企業利用售後租回在各會計期間進行利潤操縱,我國《租賃准則》規定:如果售後租回交易形成一項經營租賃,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差額應予以遞延,並在租賃期內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攤,作為租金費用的調整。FAS13亦持類似的觀點。
但據此進行分攤存在不合理之處。在有些售後租回交易中,銷售收益大於租回的租金總額(如租回資產的租賃期很短,或租回的資產僅占出售資產的一小部分)時,出售資產的損益在租賃期內分攤將會形成租金為負的情況。其實質是將出售資產的損益提前在租賃期內確認。《美國財務會計准則第28號-不同回租條件下售後回租的會計處理》(FAS28)為解決因分攤形成負租金的問題,規定了兩種情況下的處理辦法:①銷售方(承租人)讓渡了已售資產的剩餘的全部實際使用權(僅保留了小部分使用權)時,銷售和回租應根據各自條款作為相互獨立的交易處理。②銷售方(承租人)保留了資產的非小部分但非所有實質部分的使用權,並且如果回租租賃為經營租賃,超過最低租賃款(實質為各期租金之和)現值的銷售收益應在銷售當期確認。
這兩種處理方法雖解決了負租金問題,卻帶來了新的問題。對於第①種情況,將出售資產的損益全部在當期確認,易讓賣主(承租人)利用售後租回提前實現出售資產的全部損益,進行利潤操縱。對於第②種情況,明顯是從數學的角度解決負租金問題,對超過最低租賃款現值的銷售收益進行當期確認缺乏合理解釋。
IAS17對出售租賃資產的損益處理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准,對於售價高於公允價值的部分予以遞延,而對於售價低於或等於公允價值的情況,其出售資產的損益予以立即確認。其實質是將資產的出售和租回看做兩個相互獨立的交易,而賣主(承租人)在租賃期的售後租回並非融資行為,這樣處理為賣主(承租人)利用售後租回形成經營租賃而進行利潤操縱提供了較大空間。
二、出售資產的損益的處理建議
出售資產的損益等於售價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為分析方便,將其分為兩部分,即:出售資產的損益=售價-賬面價值=(售價-公允價值)+(公允價值-賬面價值)。
1.售價與公允價值之間差額的處理
在售後租回交易中,資產的售價和租金是相互關聯的,一般以一攬子方式談判和計算。對單個企業而言,正常情況下,資產的售價應以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準,與資產的賬面價值無關。在不考慮最終由賣主(承租人)負擔的租賃資產的維護費及管理費等構成租金的情況下,公允租金的確定應由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在租賃期內的收回金額和租賃期內的利息決定,與賣主(承租人)的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無關。即:賣主(承租人)如以公允價值出售資產,其租回時支付的租金亦應是該資產的市價租金(公允租金);如資產的售價高於公允價值,對於售價與公允價值之間差額,買主(出租人)將以高於市價租金的形式予以補償;如資產的售價低於公允價值,對於售價與公允價值之間差額,賣主(承租人)將要求出租人以低於市價租金的形式予以補償。故售價與公允價值之間差額應作為租金費用的調整項,在租賃期內分攤。另外,售價高於或低於公允價值的部分,實質上為賣主(承租人)高於公允價值或低於公允價值的融資金額,在租賃期內各期使用的凈融資額(售價+利息-累計已支付的租金)最終決定了租金中的利息金額。租賃期內,累計已支付的租金越多,當期應承擔的租金費用越少。故作為租金費用的調整項,售價與公允價值之間差額可按租金的支付比例分攤。IAS17即採用了此方法。
2.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額的處理
(1)公允價值高於賬面價值。資產的公允價值超過賬面價值的部分,可認為是在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內,由於使用該資產預期可帶來的現金流入的折現值超過賬面價值的部分。故代表公允價值超過賬面價值部分的未來現金流入的受益期應是資產的整個預計使用年限,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額應在資產的整個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攤。因資產的未來現金流入隨著資產的有形和無形耗損而逐步減少,故分攤差額時應視為自有資產,依據折舊程度進行。
為了處理的簡便,也可以將差額在各期平均分攤。租賃期內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額的每年攤銷額=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額÷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但在售後租回形成經營租賃的情況下,由於租賃期結束時資產的使用權、控制權已轉讓給買主(出租人),賣主(承租人)將資產剩餘的未來現金流入收益轉讓給買主(出租人),因此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額的尚未分攤部分應全部轉化為租賃期結束時的當期損益。租賃期結束時確認的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額×(1-租賃期÷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額-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差額在租賃期內已分攤部分。
(2)公允價值低於賬面價值。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賬面價值,往往預示著因損壞、技術陳舊或其他經濟原因,使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這部分損失通常不能在資產今後的使用過程中得到補償。因此,公允價值低於賬面價值的部分應作為資產的減值損失,不應在租賃期內進行攤銷,而應在資產出售時立即予以確認。這既符合謹慎原則,又符合我國《企業會計制度》關於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規定。FAS28和IAS17對此也持相同的觀點。

④ 售後回租形成融資租賃如何賬務處理

答:貴公司從事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向融資公司出售固定資產時,資產的所有權和與其相關的風險都沒有轉移,相關折舊也由貴公司扣除。實質上屬於以等額還款方式向融資公司貸款。貴公司的會計處理可適當簡化,分錄如下:租賃開始日 向融資公司出售資產 借:固定資產——融資性售後回租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在用固定資產 借:銀行存款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支付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計提融資租賃資產的折舊 借:管理費用等相關科目 貸:累計折舊 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期滿時 借:固定資產——在用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融資性售後回租固定資產。稅務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2010年第13號公告)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是指承租方以融資為目的將資產出售給經批准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後,又將該項資產從該融資租賃企業租回的行為。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時,資產所有權以及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報酬和風險並未完全轉移。 一、增值稅和營業稅 根據現行增值稅和營業稅有關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的行為,不屬於增值稅和營業稅徵收范圍,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二、企業所得稅 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收入確定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出售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租賃期間,承租人支付的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 因此,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貨物資產,不徵收增值稅。承租人出售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租賃期間,承租人支付的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

⑤ 請教:融資租賃性質的售後租回會計分錄,具體的

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無論售價高於或低於資產賬面價值,都予以遞延,以後回期間沖抵折舊。
第一步,結答轉出售固定資產成本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固定資產
第二部,出售固定資產
借:銀行存款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售價低於賬面)
貸:固定資產清理
遞延收益-為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售價高於賬面)
第三部,融資租賃固定資產入賬
借:固定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第四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等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未實現收益按直線法分期計入管理費)
貸:累計折舊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⑥ 售後租回屬於融資租賃會計處理

售後租回,是企業盤活資金的一種手段。企業把正在使用的固定資產賣出去收回價款,以解決急需的資金。然後又將固定資產租回來繼續使用,實際上在此過程中固定資產並沒有離開原企業。這類似於把資產作「抵押」或「典當」。當然,這樣做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即給出租方支付租金、利息和手續費等,同時也給出租方所擁有的資金提供了增值的機會。
所以,售後租回交易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租賃業務。在售後租回交易中,資產的銷售價格和支付的租金是相互關聯的,在實際工作中是通過一攬子談判的方式,一並計算出來的。所以,資產的出售和租回實質上是一筆業務。基於此,出售資產的損益應按期進行攤銷,而不應確認為出售當期的損益。如果將售後租回損益一次確認為出售當期損益,可能會產生操縱各期利潤的現象。
如果售後租回交易屬於融資租賃,這種交易實質上轉移了出租人所保留的與該項資產的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所以,是出租人提供資金給承租人並以該項資產作為擔保。基於此,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在會計上均未實現,其實質是,售價高於資產賬面價值實際上是在出售時高估了資產價值,售價低於資產賬面價值實際上是在出售時低估了資產價值。所以,承租人應將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予以遞延,並按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
售後租回交易屬於融資租賃的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出售資產時,按其賬面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其已計提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其原價貸記「固定資產」科目。對已收到出售資產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並轉銷固定資產清理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借貸雙方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科目。
各期根據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分期攤銷未實現售後租回收益時,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科目,貸記「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營業費用」科目。若是分期攤銷未實現售後租回損失,則借記「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營業費用」科目,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科目。

⑦ 售後租回在會計上是如何處理的

1.出售資產

(1)出售資產時

借: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固定資產清理

貸:固定資產

(2)收到出售資產價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貸或借):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2.租回資產

(1)租回資產形成一項融資租賃

①租回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②租回資產以後各期:

·支付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貸:銀行存款

·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

·分攤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借(或貸):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貸(或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等

(2)租回資產形成一項經營租賃

①租回資產時——不用賬務處理,只需作備查登記。

②租回資產以後各期

③支付租金時:

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等

貸:銀行存款

④分攤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借(或貸):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貸(或借):管理費用或製造費用等

⑧ 售後租回的幾種情況以及相關的會計處理是什麼

(一)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
如果售後租回交易被認定為融資租賃,賣主(即承回租人)應將售價與資產賬面答價值的差額予以遞延,並按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按折舊進度進行分攤是指在對該項租賃資產計提折舊時,按與該項資產計提折舊所採用的折舊率相同的比例對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進行分攤。
(二)售後租回形成經營租賃
售後租回交易認定為經營租賃的,應當分別情況處理: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售後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價值達成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售後租回交易不是按照公允價值達成的,有關損益應於當期確認;但若該損失將由低於市價的未來租賃付款額補償,應將其遞延,並按與確認租金費用相一致的方法分攤於預計的資產使用期限內;售價高於公允價值的,其高出公允價值的部分應予遞延,並在預計的使用期限內攤銷。

⑨ 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業務在會計上不確認收入,為什麼是不體現實質重於形式要求

既是實質重於形式,也是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因為資產仍然受本單位控制和使用。這個業務的實質是融資,所以不確認為收入。同理,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也不確認為收入。

商品售後租回實際上是融資性質,在企業現金流不足的時候,或者說需要這方面的財務管理的時候,減少當時的現金流出。

在實際工作中,交易或事項的外在形式或人為形式並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其實質內容。所以會計信息擬反映的交易或事項,必須根據交易或事項的實質和經濟現實,而非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

(9)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會計處理擴展閱讀:

回租租賃的優點在於:

一是承租人既擁有原來設備的使用權,又能獲得一筆資金;

二是由於所有權不歸承租人,租賃期滿後根據需要決定續租還是停租,從而提高承租人對市場的應變能力;

三是回租租賃後,使用權沒有改變,承租人的設備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對設備很熟悉,可以節省時間和培訓費用。設備所有者可將出售設備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其他投資,把資金用活,而少部分用於繳納租金。回租租賃業務主要用於已使用過的設備。

⑩ 售後回租融資租賃會計處理是怎樣的

貴公抄司從事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向融資公司出售固定資產時,資產的所有權和與其相關的風險都沒有轉移,相關折舊也由貴公司扣除。實質上屬於以等額還款方式向融資公司貸款。貴公司的會計處理可適當簡化,分錄如下:
租賃開始日
向融資公司出售資產
借:固定資產——融資性售後回租固定資產
貸:固定資產——在用固定資產
借:銀行存款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的稅務處理:
(1)增值稅和營業稅
根據現行增值稅和營業稅有關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的行為,不屬於增值稅和營業稅徵收范圍,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2)企業所得稅
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收入確定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出售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

閱讀全文

與售後租回形成融資租賃會計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
外匯穩嗎 瀏覽:631
股票趨勢圖怎麼畫 瀏覽:466
原油期貨現在是多少 瀏覽:15
銀行房產抵押貸款40萬還款5年 瀏覽:525
股指期貨交割是促使股指期貨 瀏覽:287
2018中公教育股票歷史價格 瀏覽:76
中國彩票股票 瀏覽: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