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芯國際欲再投208億擴充產能,這個計劃可行性有多大
當下,晶元的緊缺,讓很多行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於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芯國際欲再投208億擴充產能。對於這一計劃,那是非常可行的,因為現在國際上晶元形勢非常的嚴峻。這個時候擴大產能,是可以很好地佔領市場的,2021年,在經歷過一個充滿疫情的2020年之後,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每個企業,都面臨著自身的困難,那對於我們而言,我們該如何化解這些困難,使得自己在這個時期平安度過。下面大家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當然,困難時期,困難的不僅僅只有我們,大家所有人都很困難,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能夠脫穎而出,相信,對於我們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
⑵ 中芯國際回應獲美供應許可:盡最大努力保證生產擴產不受影響,是真的嗎
3月2日晚間,中芯國際在上證e互動平台回應獲得供應許可時表示,"公司會盡最大努力,持續攜手全球產業鏈夥伴,保證公司生產連續性及擴產規劃不受影響。雖然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我們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有信心保證公司短期內生產經營不受重大不利影響。"
正確認識我們半導體產業鏈的弱勢,厚積薄發,才可能不被人卡脖子,千萬不能再讓「造不如買」重演,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從來不會停止,自主可控才是核心。
⑶ 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對此中芯國際會如何面對這次的危機
我認為這家公司在面對這一次危機的過程當中,必須要投入更多的資源研發自身所面臨的短板,這其實也是我們國家目前所擔心的一種事情,因為美國的制裁對於我們國家的產業已經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在未來國家應該給公司更多的支持,才能夠讓公司渡過難關,對於我們國家的產業鏈來說,也是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的。
一、公司應該投入資源進行研發中芯國際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其實就是被美國給制裁了,被美國制裁意味著自身的業務已經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在現如今的情況之下,中芯國際所能做的就是投入資源進行研發,只有研發才能夠抵抗美國的制裁,才能夠更好的促進自身的發展。
我認為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之下,必須要尋找外界的幫助,才能夠更好的度過難關,不僅僅要尋找國家資源的幫助,而且要從資本市場上想辦法在業務的合作當中應該和其他公司建立更好的合作關系,才能夠讓每一家公司都克服目前的困難,最主要的就是研發,如果沒有研發的話,那麼未來的缺陷依然是存在的,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中芯國際是目前世界第五大純晶圓廠,也是國內最大的、製造工藝最先進、生產線最齊全的晶圓廠。2018年,該公司的營收達到34億美元,在全球鑄造市場排名第五,在台積電(TSMC)的15億美元營收中排列第二,格羅豐德、聯電和三星。工藝技術是晶圓廠的核心競爭力。中芯國際可提供0.35um至28nm晶圓OEM及技術服務,包括28nm及以上邏輯晶元OEM服務、40nm及以上射頻晶元OEM服務、38nm NAND快閃記憶體OEM服務等。
公司整體產能利用水平較低。主要是自2018年第二季度以來,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持續下滑。到目前為止,這一趨勢仍在繼續。晶圓產品單價(ASP)受公司工藝水平的影響。一般來說,一個公司的流程水平與同行相比越高,其ASP水平就越高。台積電的先進製造工藝佔比較高的比重,所以整體ASP也處於比較高的水平,平均每片1200-1600美元。聯點和公司的ASP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平均每片600-800美元。華虹半導體由於其相對落後的製造工藝,其整體ASP相對較低,平均每塊晶元400-500美元。從整個晶元產業鏈來看,我國晶元製造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最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全球排名第五。回顧中芯國際的發展歷程,阻礙中芯國際發展的股權分置和先進技術問題正在得到解決。
⑸ 中芯國際A股資本火爆、點燃汽車晶元戰,中國車企憂大於喜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汽車晶元領域可謂是一個重量級選手,其發布的5G基帶晶元Balong5000,是全球首個支持V2X的多模晶元,未來可用於汽車端的車聯網、自動駕駛領域。
在半導體領域,比亞迪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選手,在今年拆分旗下半導體業務,成立獨立的「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將IGBT業務量擴大,讓IGBT的外供比例爭取超過50%。從技術角度講,比亞迪目前發展到了IGBT4.0(相當於國際第五代),國際上IGBT目前已經發展到7.5代,與巨頭相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今年4月,總投資10億元的比亞迪IGBT項目在長沙正式動工,該項目設計年產25萬片8英寸晶圓的生產線,投產後可滿足年裝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需求。
對於國際車企,寶馬、奧迪、特斯拉、英偉達早就打響了汽車晶元研發戰,以後另文介紹。
總結
汽車晶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加劇了競爭,也給新型公司帶來了機會,國產替代更是刻不容緩。一場車企、Tier1、晶元公司、互聯網科技公司、初創企業加入的晶元戰已經打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中芯國際股權結構
機構持股名單如下:
BrownWilliamTudor,UBSGroupAG,CitigroupInc,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版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清華大學。
中芯國權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元。
中芯國際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製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
榮獲《半導體國際》雜志頒發的"年度最佳半導體廠"獎項。
⑺ 中芯國際是外企為什麼總說中國芯
因為第一大股東為國資。在晶元行業,國外對中國的限制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對中專國的限制屬還是中國企業的限制,他們都有相關的協定。
因此,中國高科技企業只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是完全性的自主研發,即通過這種方式去突破相關的技術封鎖。第二就是在外國建立公司,例如開曼群島等等,然後再國資入場進行收購。
(7)中芯國際融資需求擴展閱讀
中芯國際是外企的原因還是因為國外對中國的禁令導致的,一方面冷戰結束之後,西方國家在美國的主導下簽署了《瓦森納協定》,這個協定限制了先進材料、電子器件、軍品等各種商品或技術的出口。
而我們就是禁運國家。另一方面中芯國際本身只有是外資企業才能購買相關設備和技術,不然拿不到美國的出口許可。
中芯國際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45/40納米晶元代工與技術服務。除了中芯國際高端的製造能力之外,我們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晶圓代工解決方案,以一站式服務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從光罩製造、IP研發及後段輔助設計服務到外包服務(包含凸塊服務、晶圓片探測,以及最終的封裝、終測等)。全面一體的晶圓代工解決方案務求能最有效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同時最大降低成本。
⑻ 中芯國際的業務范圍
中芯國際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45/40納米晶元代工與技術服務。除了中芯國際高端的製造能力之外,我們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晶圓代工解決方案,以一站式服務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從光罩製造、IP研發及後段輔助設計服務到外包服務(包含凸塊服務、晶圓片探測,以及最終的封裝、終測等)。全面一體的晶圓代工解決方案務求能最有效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同時最大降低成本。
公司與世界級設計服務、智能模塊、標准單元庫以及EDA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為客戶提供廣泛且高靈活度的設計支持。公司裝備了大陸最先進的光掩膜生產線,技術能力跨越0.5微米到45納米。我們的測試服務則針對邏輯電路、存儲器、混合信號電路等多種晶元。
為了更好地服務全球客戶,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和台灣地區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
作為提供高品質服務的一部分,中芯國際在上海的所有工廠在試產7個月內均以零缺陷率通過ISO9001認證。中芯國際的環保措施也獲得了ISO14001認證,員工安全衛生體系獲得了OHSAS18001認證。另外,中芯國際還取得了ISO/TS16949汽車業器件質量認證和TL9000電信業產品品質及可靠性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⑼ 中芯國際這公司怎麼樣
綜合來說,公司整體還算不錯的。
中芯國際公司老闆是台灣人,部門經理以上基本內都是台灣管理層,要晉容升挺難。我同學去那裡做過設備工程師崗位,本科的上海戶籍,2013年出來的當時工資5000多,年終獎金也只有幾千不到1萬。要高薪挺難的,所以跳槽了。不過這公司有雙休,但平時要加班,還有社保和公積金基本福利都有還算正規的。
⑽ 中芯國際不能融資買嗎
你在場外融資又沒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