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鉅盛華融資

鉅盛華融資

發布時間:2021-05-26 17:16:06

❶ 寶能系採取哪些措施完成收購萬科

1、三次舉牌,撬動現金240億元
截至8月26日,寶能系已連續三次舉牌。從寶能系舉牌的7月初到8月底,萬科市值在1600億(現在是1460億元,影響並不大,之前買入時基本都是1600億元。)左右浮動。這意味著,每購進萬科5%的股份,需用資80億元,寶能繫纍計舉牌三次,動用資金約240億元。
目前,寶能繫纍計持股15.04%,取代央企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打破了萬科近15年的股權平衡。
這里需要說一說所謂「寶能系」的背景。
代表寶能系舉牌的,有兩個賬號:前海人壽、鉅盛華。
寶能系的實際控制人是潮汕籍老闆姚振華,他通過寶能投資(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鉅盛華99%的股份,再通過鉅盛華持股前海人壽20%的股份。
寶能系旗下有6大板塊--綜合物業開發、現代物流、商業運營、金融業、文化旅遊業、民生產業,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地產和金融。前海人壽是寶能系在金融板塊的重要樁腳,鉅盛華是姚振華在資本市場操作時的「常用馬甲」。
2、加杠桿,實際耗資約130億元
即便寶能系腰纏萬貫,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湊足240億元巨資,也並非易事,更何況它還在資本市場多線作戰,同時買進南玻、華僑城等。
加杠桿是關鍵。在運用融資融券、收益互換等工具後,實際現金支出可能只有130億元。
也許你要問,這筆賬是怎麼算的?以下是計算全過程:
7月11日,第一次舉牌,前海人壽集中競價買入萬科5%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375元/股粗略估算,動用資金約80億元。(成交均價13.28~15.47元/股,成交股數552,716,065。)

7月25日,第二次舉牌,前海人壽集中競價買入萬科0.93%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375元/股粗略估算,動用資金約15億元。
鉅盛華集中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26%的股份。另外,鉅盛華還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3.81%的股份。若以當時披露的中間價14.635元/股計,直接買入耗資約4億元,收益互換部分杠桿以1:4計,收益互換部分耗資12億元。
(前海人壽買入成本13.28~15.47元/股,鉅盛華買入成本13.28-15.99元/股。前海人壽買入102,945,738股,佔比0.93%。鉅盛華買入28,040,510股,佔比0.26%;以收益互換持有421,574,550股,佔比3.81%。)

8月26日,第三次舉牌,前海人壽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73%股份,鉅盛華通過杠桿工具買入4.31%。若以8月26日13.25的收盤價計算,前海人壽直接耗資約10.6億元,鉅盛華融資融券部分耗資0.6億元,收益互換部分耗資12億元。
(公告沒有披露買入成本。前海人壽競價交易買入萬科0.73%的股份,鉅盛華通過融資融券的方式買入0.08%的股份,以收益互換的形式持有4.23%的股份。)

此處簡單介紹一下寶能系所使用的杠桿工具。
一是收益互換,類似於此前熱炒的配資業務。
某券商人士介紹,在使用收益互換工具時,機構只能使用現金來撬動杠桿,目前行業內很少使用股權、資產等。這意味著,寶能系目前動用的很可能仍是真金白銀,手中的股權、房產等並未派上用場。
能撬動多大的杠桿,主要由標的物和市場情況決定,一般為1:3。(以萬科為例,標的較好,杠桿可以適當加大,上述計算成本時,假設是1:4。)
使用時,券商會做一定對沖來平衡風險,雙方約定時限,期滿,券商收取固定收益,一般是8%左右的利息,機構收取浮動收益,即價差。後兩次舉牌,寶能系均動用了收益互換工具,公告稱,「在收益互換合約中,鉅盛華將現金形式的合格履約保障品轉入證券公司,證券公司按比例給予配資後買入股票,該股份收益權歸鉅盛華所有,鉅盛華按期支付利息,合同到期後,鉅盛華回購證券公司所持有股票或賣出股票獲得現金。」
二是融資融券,利息一般為8%,配資比例是1:1。
3、資金來源,寶能系「叩門」成本不低
從上述計算我們可清楚看到,前海人壽持股比例為6.66%,現金支出約105.6億元;鉅盛華持股比例8.38%,現金支出約28.6億元。
前海人壽的資金大部分來自於海利年年、聚富產品兩款萬能險。萬科公布的8月21日股東名錄顯示,前海人壽通過上述兩款保險產品持股4.75%。另外,自有資金持股1.38%,0.53%股份的資金來源暫時不明。
前海人壽的「子彈」雖然多來自險資,但成本並不低。最近兩月前海人壽披露的產品利率在5%~6%左右,除此之外,還需算上推廣、管理等費用。
鉅盛華的部分資金或來源於股票套現以及股權質押。去年,該公司在寶誠股份上套現約3億元。今年7月,該公司又將公司股權分別質押給華潤(深圳)有限公司、江蘇銀行深圳分行。
綜上所述,從上述資金來源不難發現,寶能系的資金成本不低,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險資增持,所以它進入萬科的所需要面對的問題,與生命人壽控股金地時有很大不同。
加之高風險、高利息的杠桿,以及收益互換的時間限制,寶能系能否長期持有,值得觀察。
可是,寶能系此前的資本運作一向彪悍,比如搶奪深振業控股權時,將已買入股份全部質押繼續增持。所以,我們認為,在姚振華還沒有祭出「大招」之前,很難說他會不會繼續買買買。
4、不動產,險資投資新興趣
在業內看來,寶能系三次兇猛舉牌萬科,可謂孤注一擲。根據上述計算,前海人壽耗資近100多億元。其中,約75億是保險產品的資金,約22億是自有資金,另有8億資金來源暫不明。
土豪級別的保險公司到底多有錢?公開數據顯示,保險行業去年全年保費收入突破2萬億元,行業總資產已突破10萬億元。截至2014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高達9.3萬億元。
前海人壽2014年年報透露,報告期內,該公司總資產560億元,其中涉及貨幣資金約43.8億元,投資性房地產約25.5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約115.2億元,按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與長期股權投資三者總額近百億元。
上述年報還提及,前海人壽截至去年底時旗下作為最大一筆負債項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約315.7億元,負債總額約501億元。
即使舉牌生猛如前海人壽,但依上述眾指標而論,前海人壽彼時資產負債率也已接近89.5%。
去年5月,中國保監會開始實施新的《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結合此前的《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險企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得以松綁,理論上,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比例提高至3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保監會所說的險資投資不動產,主要是指保險資金投資於土地、建築物及其它附著於土地上的定著物。上述辦法強調說,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不得使用各項准備金購置自用不動產或者從事對其他企業實現控股的股權投資。
也就是說,險資如果要控股一家企業,其資金來源中不得使用各項准備金,但並未提及使用其他資金。
上述通知也規定,保險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賬面余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0%,且重大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凈資產。
來看看前海人壽。截至今年7月份,前海人壽披露信息,今年4月份其通過競價交易系統購買中炬高新7250.5萬股,佔中炬高新總股本的9.1%,持有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股約2.49億股,佔南玻集團總股本的12.01%。
此外,前海人壽參與了華僑城今年4月份的定增,該定增方案獲批後將持股華僑城6.89%,擬參與南玻集團7月份定增1.12億股,佔南玻集團定增後總股本的4.99%。
具體落實到前海人壽,按照上述通知規定,經計算可知,其可供投資的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不得高於168億元,且重大股權投資賬面余額應不超過大約59億元。
這對前海人壽下一步舉牌萬科限制不小。增持至30%將是一個敏感點,按萬科當前股價測算,繼續增持5%需約65億,10%需要約130億,15%則近200億。這對於已配資百億增持萬科的寶能系來說,壓力山大。
總之,如果寶能系想要借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控制萬科,那麼資金成本、杠桿時間以及賬面資金,都將給它的目標帶來阻礙。

❷ 姚振華到底質押了多少股權給金融機構

萬科A13日稍晚發布公告稱,鉅盛華將萬科3735.73萬股無限售流通 A 股(約占總股本0.34%)通過質押式回購方式質押給了銀河證券。今日稍早,中國南玻集團也發公告稱,股東鉅盛華將持有該集團無限售流通A股質押給銀河證券,佔南玻集團當前總股本的2.87%。
如果以南玻A在7月11日收盤股價(11.36元/股)以及四折的質押率測算,鉅盛華此次質押股票給券商或可獲得2.7億元資金。但是公告沒有提及鉅盛華此次質押股票的用途和期限。
至於萬科的股份,如果按照五折的質押率和7月11日的收盤價計算,此次質押約可獲得3.4億元。
寶能系通過這兩輪股權質押,共補充了約6億元資金。
股東股權質押的基本情況:

周三尾盤,萬科A股突然發力,一改跌停頹勢,一度拉漲1.88%,收漲1.1%。

近期,寶能系的融資活動多次受阻。寶能系旗下公司深圳深業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筆26.2億元的私募債臨時取消發行,知情人士稱,此事與交易所的審慎態度有關。
另外,安信基金於去年12月18日、今年7月7日先後備案「安信基金信心增持1號資產管理計劃」和「安信基金信心增持2號資產管理計劃」,託管行均為浦發銀行深圳分行。後一個資管計劃在投資范圍中明確說明,主要投資於萬科A二級市場流通的A股普通股。這被市場解讀為,寶能系有彈葯用於托市。
但是經過求證,由於浦發銀行內部存在一定的疑慮,目前資管計劃賬戶暫時不能交易。這也增加了寶能系資金鏈的不確定性。
由於信息不透明,外界難以掌握寶能系資金杠桿的全貌。寶能系實際控制人姚振華此前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寶能系的杠桿率不超過2倍。但是根據監管部門初步測算,其杠桿應在4倍左右。但隨著寶能系繼續發債和質押籌措資金,其杠桿水平將進一步提高。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

❸ 深鐵成「白武士」後 什麼才是萬科股價「護城河」

因深鐵受讓恆大持有股份而短暫停牌後,萬科A於6月12日復牌。
復牌當日,萬科A股價持續上升,最高去到22.8元/股,隨後逐步回調,當日收市價為21.7元/股,漲幅3.98%。6月13日,萬科A股價繼續保持小幅增長,漲幅1.38%,至22元/股。
復牌後的12、13日,萬科A的換手率僅為0.97%、0.49%。從這一點來看,萬科A的籌碼非常集中且穩定。
寶能系最多可擁有兩席董事會席位
一位投資者表示,萬科股權爭奪戰進展至今,局勢已經明朗。在第一股東地位旁落後,寶能系是繼續留守還是禁售期一過即退出,值得關注。
據《證券法》及《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上市公司收購中,收購人持股在收購行為完成後12個月內不得轉讓。寶能系於2016年7月首次增持萬科A,隨後陸續買入,至25.4%。照此計算,在接下來的7、8、9三個月內,寶能系持有的大部分萬科A股份將陸續解禁。
深鐵還未成萬科最後的「白武士」之前,寶能系曾有意謀得萬科董事會席位,獲得發言權。但今非昔比,目前深鐵以總計持有萬科A29.38%股份,躍至第一大股東。寶能系以合計持股25.4%,退居第二大股東。
按照萬科有關章程,持股3%以上並連續持股180天以上的股東,可提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董事、監事候選人名單以提案的方式提請股東大會決議。目前具有提名資格的分別為深鐵、寶能系、萬科管理層、安邦。其中安邦很大可能不會提名。
資料顯示,萬科現有11名董事會成員,其中,萬科與華潤方各自分別有3個董事會席位。萬科系為王石、郁亮和萬科執行副總裁王文金,華潤系的分別為華潤集團首席戰略官陳鷹、華潤集團總會計師魏斌、華潤集團董事總經理喬世波。另外5個董事會席位中,1名是來自平安集團的外部董事孫堅一,4位為獨立董事。
分析人士認為,萬科董事會採取的是累計投票制,按目前寶能系持股25.4%、深鐵持股29.38%股份計算,寶能系通過自身所持萬科股份預計最多可以獲得兩席董事會席位。
另外,寶能系之前想控制萬科,合並報表,這一目的現在看來也無法達成了。
2016年9月,安邦曾與萬科聯合發表聲明,表達了支持萬科發展,明確希望萬科管理團隊、經營風格保持穩定的想法,萬科管理層更是對安邦表達了歡迎之意。這或許意味著,寶能系聯手安邦的可能性並不大。
事實上,今年1月13日,寶能也發表聲明稱,「歡迎深鐵投資萬科,願共同為深鐵及萬科發展而努力。寶能看好萬科,作為財務投資者,支持萬科健康穩定發展。」
過限售期賣是「大概率」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此種情況下,如果寶能系資金壓力不大,可以繼續持有萬科股票,但眼下寶能系缺錢,過限售期賣出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有數據顯示,加上H股部分,按歷次買入價格區間測算,寶能系買入萬科股票,總計投入資金約440億元。按寶能系第5次舉牌時,所持有的萬科A27.59億股股票計算,目前寶能系持有萬科A股份賬面市值近600億元,浮盈約160億元。
另值得補充的是,「寶能系」旗下鉅盛華、前海人壽兩家公司,分別持股萬科18.74%、6.66%。其中,鉅盛華直接持股8.39%,通過九個資管計劃間接持股10.35%。
據萬科2016年7月19日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鉅盛華九個資管計劃的利率區間為6.5%~7.2%,寶能購入萬科A股票的均價為18.89元/股,按平均利率以及已存續期8個月計算,考慮融資成本後的平均股價約19.83元/股。若按該持股成本計算,寶能系投資萬科A的浮盈僅約50億元。
萬科曾在公告中指出,寶能系對購買的萬科A股層層質押、高杠桿融資等手段帶來的金融鏈風險不容小覷,特別是首次買入使用的萬能險,具有層層循環、杠桿疊加,高成本、短期限等性質。
眾所周知,股權質押是融資方式之一。通過質押做法來擴大融資、獲取流動性資金,進而為企業自身的經營擴大資金補給。
寶能系有過多次將萬科股權質押的記錄,同時存在循環質押的情況。例如,2017年4月28日,寶能系旗下鉅盛華將9100萬股萬科股票質押給中信信託,而這部分股票此前被質押給鵬華資產,4月26日才解除質押。
關鍵問題來了,寶能系未來如果尋求減持萬科股份,接近28億股流入市場,勢必會對現有股價造成利空。以近期成交數據為例,萬科A平均成交量僅為數十萬股,換手率在1%上下浮動,持續處於較低流動性的狀態中。
5月27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減持新規》,新規在保持現行持股鎖定期、減持數量比例規范等相關制度規則不變的基礎上,對現行減持制度做進一步完善,有效規范股東減持股份行為。寶能系若減持萬科A股份,也受《減持新規》約束。
其中,新規明確:完善大宗交易制度,防範「過橋減持」;明確減持的信息披露要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轉讓股份的事前、事中和事後報告、備案、披露制度,防範和避免故意利用信息披露進行「精準式」減持等。
萬科股價「護城河」
對寶能系而言,如果選擇繼續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堅守,萬科A股價能否進一步上升是其所期待的。
「評價一家公司是否優秀和強大的指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股神巴菲特常說的護城河,它的深度到底有多深。」近期,一位基金經理談及其選股標准時發表了該意見。就地產公司而言,土地儲備和土地成本,以及持續創收的能力等是其「護城河」。
土儲方面,興業證券最新披露了萬科五月份銷售經營情況電話會議紀要,萬科在回答「今年的拿地計劃怎樣」時表示,前5個月公司拿地相對於銷售要保守一些,如果今年公司新增項目仍小於銷售,土地儲備進一步下降,對於未來的增長會有影響。考慮到目前激烈的競爭環境,獲取高地價項目會給企業帶來未來經營壓力,因此公司會根據市場情況去尋找能夠達到收益要求的項目。
雖然萬科的土地儲備不一定比其他規模型開發商多,但土地結構很好。其通過收、並購獲得的土地較多,相比單純的從土地市場去拿地成本要低。
創收方面,調控加碼背景下,剛過去的5月,萬科錄得今年以來月度最低銷售額,為358.9億元,同比減少1.35%,環比大跌14%,銷售面積242萬平方米。雖然萬科5月銷售額環比大跌,不過公司在2017年前5個月,累計銷售金額2280.5億元,同比增加54.43%,銷售面積1520.1萬平方米。
優秀的土儲結構和良好的業績,並未給萬科股價加分,其股價表現一般。被寶能系舉牌前,其股權一直較為分散,給資本進攻開了口子。因此,對於資本而言,不管是作為財務投資,還是謀得控股權,萬科都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標的。市場甚至有觀點認為,萬科股價低是其管理層喜聞樂見的,這也算是對萬科的另一種保護。
不過,上述基金經理也表示,「萬科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公司,但是若最好的成長期已經過了,可能就不見得是很好的投資品種了。」如此看來,萬科股價能否進一步提升,還得看未來萬科在銷售、創新業務等方面是否能給市場更多的驚喜。
實際上,市場期待的是,相比做了萬科15年大股東的華潤,沒有房企管理經驗的深鐵,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後,能給萬科帶來什麼新鮮的血液。
目前來看,「軌道+物業」的發展模式有助於萬科突破因為土地資源稀缺性而面臨的增長瓶頸。這也是目前深萬合作最大的亮點之一。
據悉,深圳地鐵集團已完成深圳270公里地鐵建設,目前在推進和籌備階段的線路總長580公里。根據在開發項目規模估算,每1公里軌交建設約可帶來1萬平米土地資源。HBC 恆隆中心項目作為地鐵集團與萬科合作打造的第一個項目已經面世,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項目合作落地。

股市「杠桿」和「去杠桿」分別是怎麼回事

股市「杠桿」和「去杠桿」分別是怎麼回事?杠桿股票是以借款方式取得資金來購買的股票,特別是指利用保證金信用交易而購買的股票。股票去杠桿指的是監管部門為了更好的治理和管理這個行業做出的舉動。

❺ 鉅盛華質押8.39%萬科股票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寶能系把8.39%的萬科股票質押進行融資的意思。
13日,萬科A發布公告稱,截至 2016年7月12日,鉅盛華通過普通證券賬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926070472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39%,累計質押股數為926070462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39%。公告顯示,萬科接到公司股東鉅盛華《告知函》,2016年7月12日,鉅盛華將持有的萬科37,357,300股無限售流通A股通過質押式回購方式質押給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並已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完成股權質押登記手續,該部分股權質押期限自2016年7月12日起至質押解除之日止。而這一質押意味著,「寶能系」的鉅盛華從2015年10月15日至今,除10股外,已質押其所持所有股份。而質權人則分別為鵬華資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和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❻ 建行與工商銀行前海人壽保險一樣嗎

是一樣的。
在各大銀行出售的保險產品均不是銀行的產品,銀行只是保險的代理機構。各大保險公司可以與銀行進行合作,在銀行銷售保險產品,然後按照一定的銷售比例給予提成等。銀行銷售保險的人員是銀行的員工,銷售報銷是可以拿到提成的。
到銀行存錢,銀行工作人員只能夠按照存款人的意願辦理,對於辦理業務的員工來說是沒有額外提成的。但是如果銷售出一份保險,那麼就可以根據金額多少獲得提成收入了。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現在銀行的利息在不斷的下降,使到銀行存款獲得的利息還沒有通貨膨脹來得快,所以把錢放在銀行是在不斷貶值的。這個道理誰都知道,銀行為了拉攏客戶就會開展多項業務來吸引客戶前來。保險業務就是其中的一項。

❼ 藉助金融杠桿 寶能系300億圍獵萬科

姚振華

在1994年那場A股市場里程碑式的「君萬之爭」中,萬科就和「野蠻人」君安證券有過一次驚心動魄的較量。而11年後,這位「野蠻人」卻悄悄變成了頗具神秘色彩的「寶能系」。

「寶能系」從深圳的一家小公司起家,在「掌舵者」姚振華的帶領下漸漸成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而在這場吸引整個市場矚目的萬科股權爭奪戰中,寶能系利用旗下的主要平台鉅盛華多次舉牌萬科,其籌資的手法也是多種多樣,展現出一個資本玩家的身手。

蔬菜實業起家的「商業帝國」

寶能系雖然近兩年頻繁出現在資本市場的舞台,並構築了一個集地產、保險、物流、醫療、農業等眾多產業的龐大商業帝國,但其走向前台的進程並非像其他集團陣營一樣讓人娓娓道來,反倒有些神秘的色彩。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寶能集團」),是「寶能系」的核心公司。而根據工商部門的公開資料,寶能集團為姚振華獨有,而他也是「寶能系」背後的掌舵者。

寶能集團官網顯示,集團旗下包括綜合物業開發、金融、現代物流、文化旅遊、民生產業等五大板塊,下轄寶能地產、前海人壽、鉅盛華、廣東雲信資信評估、粵商小額貸款、深圳寶時惠電子商務、深圳民鮮農產品等多家子公司。

根據萬科發布的權益變動報告書,除了上述寶能集團旗下子公司外,「寶能系」的資產還包括深圳深業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邦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建業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

以深業物流為例,該公司成立於1983年,當時由國資背景的深業集團與寶能集團合資運作。這也反映了寶能系的一個特點,即寶能系在發展過程中,與相當數量的國有企業「打過交道」。

目前,深業物流股東為創邦集團與鉅盛華,屬寶能系全資所有。深業物流的法定代表人,為姚振華的弟弟姚建輝。

近年屢屢參股上市公司

在奪得萬科大股東之前,寶能系早已「捕獵」過多家上市公司,總投入超過500億。

2014年以來,利用鉅盛華、前海人壽兩大核心平台,寶能系通過舉牌或參與定增入股的上市公司包括華僑城、中炬高新、韶能股份、明星電力、南寧百貨、合肥百貨、南玻A等。

除了萬科,寶能系舉牌耗資最多的是南玻A。公開信息顯示,自去年12月開始,前海人壽、鉅盛華等通過二級市場及定增,到今年12月初,累計買入南玻A股5.29億股,B股3554萬股,持股比例達到25.05%,成為大股東。保守估計,前海人壽、鉅盛華買入南玻A,累計動用資金已達50億元以上。

同樣,前海人壽還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的方式連續三次舉牌韶能股份,共買入1.62億股,前後耗資約達14億元。

此外,從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壽還累計買入中炬高新1.6億股,持股比例20.11%,動用資金23億元左右。

公開信息顯示,前海人壽還分別持有明星電力、南寧百貨、合肥百貨三家公司1625萬股、5244萬股、5451萬股。據買入價格區間大致計算,前海人壽增持上述公司,合計動用資金約10億元。

祭「高杠桿」圍獵萬科

根據萬科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從2015年7月至12月,包括鉅盛華、前海人壽在內的「寶能系」曾先後四次舉牌萬科,並藉此超越華潤,坐上萬科的第一大股東之位。舉牌所耗資金超過300億元。

萬科12月披露的一份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鉅盛華總資產為283.13億元,總負債達到96.3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34%,全年凈利潤僅為2.62億元。這樣的數據,顯然很難與爭奪萬科股權的角色相匹配。

如此龐大的資金究竟何來。據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在這輪耗資300億元的舉牌中,寶能系的資金來源除了自有資金及前海人壽的保險資金外,鉅盛華還動用了融資融券及收益互換等杠桿工具。

12月10日,深交所發出關注函,向鉅盛華詢問資金來源等9個問題。鉅盛華在15日表明,在最近的一次舉牌中,通過7個資管計劃購入萬科4.97%股份,共費資約96.52億元,其實際出資額為32.17億元。如此一來,這7個資管計劃的總資金杠桿達到3倍。

除了上述的資管計劃,鉅盛華籌資的方式還有融資融券、收益互換和股權質押等。其中,萬科11月11日的公告表明,鉅盛華已經將其持有的7.28億股質押給了鵬華資產,該部分股權占萬科總股本的6.59%。

而另一份發於11月20日的權益變動公告顯示,鉅盛華在7月和8月通過融資融券的方式買入了萬科0.34%股權,通過收益互換的方式買入了8.04%股權,其中通過收益互換買入的部分是通過華泰、銀河、中信和國信4家券商完成。

新京報記者 陳鵬 羅超

■ 人物

寶能系「掌門」姚振華:低調的「92派」

作為寶能系「掌門人」,潮汕商人姚振華始終保持著低調與神秘。「江湖」上關於他的傳說卻寥寥無幾。

公開信息顯示,姚振華1988年考入華南理工大學。在學校期間,姚振華就比別人更加努力。當時,華南理工大學開設了第二專業,姚振華成為最早選擇攻讀第二專業的學生之一,同時進修工業工程管理和食品工程專業,這讓他不得不比別人多修30多門課程,也比別人面對了更大的壓力。

1992年,姚振華完成了學業。這一年正是鄧小平南巡講話吹起改革春風的一年,剛走出校園的姚振華響應號召來到深圳,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成為「92派」企業家中的一員。

1997年,姚振華成立了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後來,新保康成為了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市場因此有傳言稱姚振華是靠「賣蔬菜」起家。

時至今日,隨著寶能集團業務范圍的壯大,姚振華的地位也逐漸樹立起來,他還擔任過廣東潮聯會名譽會長、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等多個職位。

新京報記者 羅超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1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❽ 萬科A創出歷史天量的背後,究竟有何看點

萬科與寶能的股權之爭事件,當屬最近一段時期的熱門話題。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這一股權之爭,卻給市場帶來了不少的看點。
2016年7月4日,停牌時間長達6個多月的萬科A,終於迎來了復牌的時間點。正如市場預期一樣,萬科A股在復牌後兩個交易日內均出現了接連跌停的表現,而後在7月6日即復牌後的第三個交易日內,出現了巨幅波動的走勢,收盤時以微漲1分錢報收。
不過,在萬科A復牌後這短短的三個交易日中,萬科A的交易數據卻出乎了市場的意料。
其中,在復牌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內,萬科A全天換手率僅有0.04%,而全天成交金額僅有9382萬元,而當天萬科A股票的跌停封單就達到了777萬手。而後在7月5日,即萬科A復牌的第二個交易日中,雖然股價繼續呈現出一字跌停板的走勢,但全天換手率卻增加至2.05%,而全天成交金額也提升至39.4億元,至於全天跌停封單則縮小至507萬手。不過,在7月5日尾盤的交易時間段內,萬科A的表現卻出現明顯的異動表現,而尾盤跌停封單的快速縮減,這也為7月6日的股價異動表現,帶來了不少的看點。
7月6日,即萬科A復牌後的第三個交易日,萬科A終於打開了跌停板,且盤中震盪幅度巨大,但在這一個交易日內,萬科A的市場數據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中,收盤時萬科A股全天換手率達到10.6%,全天成交金額更是創出了單日201億元的歷史天量水平。
面對這一歷史天量,確實引發了市場的深思。但是,對於近期萬科A交易數據的異動表現,市場卻把更多的眼光關注到寶能系的身上。
在萬科股權之爭事件中,寶能系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其資金來源,杠桿率比例以及入駐萬科A股票的主因至今仍然受到市場的紛紛熱議。但是,對於復牌前後萬科A股價的異動表現,卻離不開寶能系資金的身影。
其中,截至7月5日晚間的數據顯示,當天寶能系購入萬科A股達到14.9億元,而這一進駐比例達到了萬科A股票總股本的0.682%,而鉅盛華以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萬科股份達到24.972%。與此同時,從7月6日晚間的數據顯示,寶能系合計持股比例已經增至25%,但晚間公告強調了此次權益變動不觸及要約收購,且未導致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化的情況。
顯然,對於寶能系的強勢介入,確實引起市場各方的高度關注。然而,面對復牌之後寶能系繼續大舉增持的舉措,也足以引起市場的思考。不過,時至今日,市場討論最為激烈的還是有這幾個觀點。
其一、因存在沉重的杠桿資金壓力,萬科A股票復牌之後,寶能系卻接連出現大舉增持的行為,是否存在自救的嫌疑。
確實,對於寶能系疑似高杠桿收購的行為,早已引起市場的質疑,而復牌之後的萬科A股票,若繼續任由其走出接連跌停的走勢,或將逐步逼近寶能系的平均持倉成本,甚至還可能會威脅到寶能系資金的平倉風險。但是,衡量其是否屬於自救行為,還得觀察其真實的持倉成本、潛在的資金規模以及杠桿比例等因素。換一種角度來看,如果寶能系可動用的資金比較龐大,則寶能系可承受風險的能力就大大增強,則其自救的論點也就顯得不那麼充分。
其二、寶能系大舉增持萬科A股票,是否志在長遠?或許市場輕視了寶能系的真實意圖?
或許,對於市場而言,面對寶能系的強勢介入,其目的或在於加強財務投資,以滿足更好的資產保值增值需求。但是,從最近一兩年時間內,寶能系的接連增持行為,似乎已有充分的准備。或許,站在寶能系的角度來看,其並不在於階段性的套利行為,而是看中了萬科A股票的長期股權投資魅力,而後通過獲得控制權等方式來尋求更進一步的布局目標。但,就目前而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隨著萬科股權之爭的持續深入,估計其真相或將很快浮出水面。
除此以外,對於市場而言,更關注的問題,還是在於寶能系會否觸發要約收購的事宜。
實際上,截至目前,寶能系合計持股比例已經增至25%,已經涉及到舉牌線的位置。由此一來,因相關規則的約束,短期寶能系的增持速度或有所影響。但是,如果在隨後的交易時間段內,寶能系持有萬科A股票的股份比例達到或超過30%,仍將可能會觸發要約收購的問題。
或許,站在寶能系的角度來思考,可能會有幾種選擇。
其中,在規定約束下,寶能系或巧妙規避要約收購紅線,盡量保持在可控的持股比例范圍之內。不過,有規則強調,即使持股比例達到或超過30%,但只要每年增持不超過2%,也可以滿足其自由增持股份的需求,而這一種模式也被市場稱為「爬行條款」,但按照這一規則要求,寶能系要達到更高的持股比例,或許有比較漫長的時間,以及受到的約束限制還是相對較多的。
退一步來說,假如寶能系在未來的時間里,真的觸發到要約收購的紅線,其既可以採取每年增持不超過2%的股份給予迴避要約收購的風險,也可以發起要約收購,但繼續增持股份,也可以分別採取全面要約或者是部分要約的策略。不過,就目前而言,仍存在不少的變數,我們暫且邊走邊看。
但是,筆者認為,從這一次鬧得沸沸揚揚的萬科股權之爭事件中,卻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思考。
很顯然,對於企業而言,上市無疑就是一把雙刃劍,企業追高融資效果、追求擴張能力無可厚非,但是在發展的同時,更需要注重控制權的把控,且時刻具有反收購的意識。退一步來說,即使企業自身的管理團隊非常優秀,但缺乏對企業控制權的牢牢把控,則在外部力量強勢介入之際,將會給整個企業的發展構成致命性的沖擊,至於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也會由此受到影響。
由此可見,對於上市企業,尤其是那些大股東長期持股很低,且屬於典型大眾持股模式的上市企業來說,確實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不能輕易把企業控制權、主導權拱手相讓,而這也是值得上市企業深刻反思的重要問題之一。

❾ 寶能系為什麼要買萬科,寶能系的資金是哪裡來的

這是一場正發生的激戰,評判並不容易。市場上的聲音也大相徑庭,支持萬科的人說,寶能就是門口的野蠻人,惡意杠桿收購,不是沒有問題,只是問題還沒有被暴露而已。支持寶能的人說,我們按市場規則辦事,談情懷還得按市場規則辦事。
本專題從多個角度為讀者提供這場正在進行的「激戰」各種信息和分析,其中市場關注的焦點是寶能的資金來源,本專題有翔實的調查。再就是對雙方下一棋落地的空間分析。但是,我們更應看到,這個事件並非個案,險資在二級市場上越來越兇悍,在政策層面的分析本專題同樣有多篇分析報道。「除了這7個資管計劃,寶能系在上周末還獲得數筆帶有杠桿的資管計劃融資批復。」自6月至今,平安銀行為寶能系旗下企業深業物流、鉅盛華提供了約27億元貸款。
萬科、寶能公告互相指責「口水戰」背後,是已准備「上膛」的資金。
除銀行信貸、債券、股權質押等傳統資金來源,寶能系近期通過資管計劃以1∶2杠桿融資,成為其「狙擊」萬科資金的主要來源。
在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盛華」)12月15日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披露,以自有資金認購資管計劃劣後級後,其優先順序資金來源備受關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鉅盛華為增持萬科所設立的7個資管計劃中,優先順序資金較大概率來自銀行理財資金。平安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為上述7個資管計劃的託管銀行。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發現,一款南方資本廣鉅2號資產管理計劃於2015年12月14日完成備案,該資管計劃初始規模30億元。其在投資者數量、管理人、託管人、投資范圍等項目上,均與此前的南方資本廣鉅1號資產管理計劃相同。
深圳一位銀行業內人士透露,除已披露的7個資管計劃,寶能系在12月12日左右還獲得數筆帶有杠桿的資管計劃融資批復。8u4法律法規網
杠桿資金或來自理財新資管計劃已成立
截至12月11日,寶能系合計持有萬科24.81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22.45%。
萬科15日公告,鉅盛華就其11月27日至12月4日通過7個資管計劃購入萬科A股4.97%股份做了披露。
公告顯示,鉅盛華是通過南方資本、泰信基金、西部利得3家公司的7個資管計劃合計買入萬科A股5.49億股。備案信息顯示,7個資管計劃規模總計在187.5億。
通過7個帶杠桿的資管計劃,鉅盛華完成對萬科的增持,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舉牌資金來源,誰為鉅盛華提供了優先順序資金?鉅盛華在答復深交所關注函中表示,增持萬科所耗費的96.5億資金中,鉅盛華直接出資32億元,優先順序委託人出資64億元。資管計劃杠桿為1∶2,鉅盛華認購劣後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位銀行業內人士認為,「認購資管計劃優先順序資金的,很可能來自於銀行理財資金;一方面,銀行理財急於尋找資產,另一方面,從融資角度看,銀行理財成本相對較低,對於融資方而言,成本在7%左右」。根據上述7個資管計劃的備案信息,南方資本旗下為安盛1號、安盛2號、安盛3號、廣鉅1號;西部利得旗下寶祿1號、金裕1號;泰信基金旗下為泰信1號資管計劃。其中,存續期兩年的安盛1號、2號、3號資管計劃規模均為15億元,由平安銀行託管,均為分層交易結構,於11月24日報備;廣鉅1號存續期兩年,規模30億元,由廣發銀行託管,於11月26日報備;寶祿1號、金裕1號存續期3年,分三層交易結構,於12月2日報備,規模分別為30億元、45億元,均由建設銀行深圳分行託管;泰信1號存續期2年,分兩層交易結構,規模37.5億元,於11月30日報備,託管行為民生銀行。「一般而言,優先順序資金認購行會要求資管計劃託管在本行。」前述資管業內人士稱。一位不願具名的基金子公司人士透露,平安銀行此前與南方資本協商相關配資業務協議,以南方資本為通道,該業務在深圳分行落地,涉及資金逾50億元。接近於平安銀行的人士確認了上述信息,但對具體數額未做回應。根據回復函,鉅盛華確認了最後一次舉牌動用了3倍杠桿資金,而由平安銀行託管的安盛1、2、3號資管計劃總規模為45億元,相應優先順序資金則為30億元。「除了這7個資管計劃,寶能繫上周末還獲得數筆帶有杠桿的資管計劃融資批復。」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資管人士稱,但該人士拒絕透露涉及機構及資金規模。基金業協會報備信息顯示,12月14日,南方資本旗下30億元的廣鉅2號資管計劃獲批,託管銀行為廣發銀行,期限2年並由兩級分層機構。
該資管計劃在起始規模、投資者數量、管理人、託管人、投資范圍等項目上均與此前的南方資本廣鉅1號相同。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無法核實該資管計劃是否投資於萬科A股。
一位華南城商行人士表示,投資標的為萬科的股票,2∶1的杠桿比例符合市場行情,同時也有私募人士分析稱,優先順序資金可能來自其他保險公司,即另有險資搭上鉅盛華的順風車入股萬科,但目前沒有證據指向任何一傢具體的保險公司。8u4法律法規網
銀行信貸資金馳援去年資產規模突漲數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自6月至今,平安銀行為寶能系旗下企業深業物流、鉅盛華提供了約27億元貸款。
另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兩份寶能系公司交易所公司債申報稿顯示,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鉅盛華在各類金融機構獲得總授信85億元,其中已提用67.76億元,未提用金額17.23億元。截至2015年5月末,對鉅盛華發放貸款最多的是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分別提供貸款21.54億元、10.5億元、7億元、6億元。渤海信託也向鉅盛華融資15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一份金融機構盡職調查報告顯示,寶能系的另一重要平台——寶能控股(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能控股」)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金融機構借款余額194.97億元。在寶能控股2015年獲得的5筆貸款當中,僅兩筆來自銀行,其餘則來自信託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其中來自平安信託的資金高達34.97億,利率12.5%。來自長城資產和浙江工商信託的資金分別為18億和9億,成本趨近平安信託。其餘兩筆貸款來自平安銀行和民生銀行,數量分別為10億和3.7億。
與寶能系獲得銀行貸款的同時,是其資產規模的迅速擴大。
以2014年觀察,鉅盛華、寶能控股資產規模迅速膨脹,且存貨金額都非常之大,存貨和投資性房地產的龐大數量,導致了寶能系資產規模的迅速膨脹。8u4法律法規網
「資產規模的增長,有利於寶能系獲得更多銀行貸款。」有當地金融界人士這樣評價。
以鉅盛華為例,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鉅盛華總資產359.47億,合並報表口徑資產負債率41.57%。而2012、2013、2014年,鉅盛華資產規模分別為85.96億、87.43億、283.13億。在2014年,鉅盛華實業「膨脹」了3倍多。
鉅盛華資產負債表顯示,投資性房地產高達172億元,長期股權投資22.58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11.49億元。資料中表述,受存貨轉入投資性房地產影響,投資性房地產金額較高,2015年二季度末,鉅盛華存貨周轉率為0.01,降至歷年來最低水平。
鉅盛華2012年、2013年、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93億元、2.07億元、2.92億和6.22億元。凈利潤主要來源於現代物流收入、金融投資收益等,即深業物流和前海人壽。
寶能控股存貨佔比亦非常之高。截至2015年5月末,寶能控股存貨高達261億。投資性房地191億。其他應收賬款101.5億。8u4法律法規網
截至2015年5月末,寶能控股未經審計的資產總額達到706.21億元,其中存貨335.30億元(含預付賬款),存貨占總資產的比例達到47.48%。總負債569.00億元,其中金融機構負債224.92億元。凈資產137.2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0.57%,扣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2.26%。
寶能控股201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3.58億元(與2013年度基本持平),利潤總額16.27億元,凈利潤7.53億元,主要系2014年起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火爆,寶能控股旗下的投資性房地產溢價較多所致。寶能控股過去三年(2012年到2014年)的總資產分別為246.42億元、342.32億元及578.48億元。同樣在2014年,寶能控股的資產規模膨脹了近1倍。
但進行盡調的金融機構認為這是寶能系優勢所在,其認為:存貨和投資性房地產占據了寶能控股資產的最大部分,超過75%,這符合寶能控股作為一家集物業開發與物業綜合運營於一體的房地產業務集大成者的特點。相對於一般的房地產企業集團,在深圳市擁有大量自持物業的寶能控股,其資產配置及質量無疑更為優質。
此外,寶能系還通過發債獲得資金「彈葯」補充。
9月14日,保監會官網顯示,同意前海人壽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10年期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人民幣58億元。前海人壽已於9月29日、11月17日和12月17日分三期用完該額度,每期發行規模分別為25億元、18億元和15億元,債券票息均為6.25%。
與此同時,寶能系還將「輸血」通道對准了交易所公司債。21世紀經濟報道獲得的兩份寶能系公司交易所公司債申報稿顯示,鉅盛華和寶能地產已分別於今年11月3日和10月20日向交易所提交「小公募」債發行申請,總額度為60億元。但截至發稿,交易所網站上尚未有這兩只債券的受理信息。

閱讀全文

與鉅盛華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存款證明嗎 瀏覽:980
比特幣價格今 瀏覽: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瀏覽:653
2018年中國股權投資年度排名 瀏覽:357
哇哇在線理財 瀏覽:158
國泰君安的資金賬戶忘記了 瀏覽:372
中融的助金資金池能買嗎 瀏覽:228
002600資金走向 瀏覽:19
羅紋價格換算 瀏覽:871
鳳凰醫療股票 瀏覽:561
3i基金理財 瀏覽:64
600826資金 瀏覽:512
2001年盧比與人民幣匯率 瀏覽:527
家庭理財頻道直播首頁 瀏覽:128
風生水起投資周記001 瀏覽:708
2015年香港黃金價格 瀏覽:711
綏化象嶼金谷玉米價格 瀏覽:202
昌樂外匯開戶 瀏覽:447
十大理財平台排行榜 瀏覽:638
山東省如意集團股票是多少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