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族信託應該占總資產比例多少
看你設置這個家族信託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純粹為了增值保值。那40%的比例不錯。
如果為了傳承。那麼比例還可以上浮。
B. 信託項目中的抵押率是什麼意思一般為多少的
抵押率就是融資額占抵押物或者質押物的總值的比例,比如你融資2個億,抵押內物為4個億,容抵押率就是50%,抵押物為5個億,就是40%,抵押率越低,風險相對就越小。根據產品的不同,抵押率一般在30到60%之間,當然也不能僅從抵押物來判斷信託的好壞,要綜合來看的
C. 信託配比是什麼意思1:1配比和1:3配比的區別,麻煩解釋的明晰些,謝謝。
1:1的意思是你有一個億,信託幫你募集一個億。1:3的意思是 你有一個億,信託幫你募集3個億。
D. 信託公司杠桿率是什麼意思
不止是信託抄公司有杠桿襲率,期貨公司,證券公司都有。
杠桿顧名思義。利用杠桿原理。一個支點能夠撬動地球。利用較少的資金,博取更高的收益。
一般信託公司會涉及結構化的產品。
舉例。一個產品優先資金1億,劣後級5000萬。加起來就是1.5億。如果這個1.5億拿去投資。虧是先虧後面5000萬,前面優先資金1億,一般就只要一個固定的利息。劣後的5000萬,雖然虧損是先虧,但是賺了以後,分的大頭。這個5000萬就可以說是加了一倍的杠桿。
E. 信託受益權分為優先順序受益權與次級受益權,比例為3:1,這3:1是什麼意思
好比一個億的信託,優先順序和次級的比為3:1,就是優先順序募集7500萬,次後級版募集2500萬,在優先順序投資者權拿回本金和收益前,次後級投資者是不能拿錢的,好比信託結束的時候,只收回了10000萬元,那麼優先順序可以拿到本金7500萬,加上利息例如10%,就是750萬,這樣次後級就只剩下了1750萬,這主要是一種增信措施,之所以有次後級,一般是有資金十分看好這項目或者融資方的關聯方來出資的,不過對普通的優先順序投資者都是利好的,優先次後的比例越大,安全性越高。
F. 信託中優先順序與次級比例設計的高低有什麼用意嗎
信託中,優先順序來的源比例越高,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保障程度越高。例如,一個億的信託,優先順序和次級的比為4:1,就是優先順序募集8000萬,次後級募集2000萬,在優先順序投資者拿回本金和收益前,次級投資者是拿不到錢的。如果信託結束時,只收回了1億元,那麼優先順序可以拿到本金8000萬,如果優先順序的回報率是10%,就需要另外支付優先順序投資者利息800萬,這樣次級就只剩下了1200萬.這主要是一種增信措施,之所以有次級,一般是有資金十分看好這項目或者融資方的關聯方來出資的,不過對普通的優先順序投資者都是利好的,次級的比例越大,對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來講安全性越高。
G. 信託為什麼要大小額配比
信託分為大抄合同和小合同,大合同是300W以上的,沒有數額限制,小合同是100W-300W的,每個集合類的項目只能有50,因此比較稀缺。所以很多機構會要求進小合同的同時要帶上大合同進行配比,保證項目大小合同的平衡。
H. 保監會 松綁 信託 比例
2007-2012年,67加信託公司的控股股東可分為4類:地方政府背景29%、央企國企背景19%、金融機構背景10%和民營企業背景9%。地方政府背景包括地方財政廳、地方政府投融資主體及具備國有資產經營資格的企業。金融機構指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審批監管的金融機構,以及當初因處置銀行不良資產而成立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
整體上仍可看出國有資本獨大、民營資本勢單的格局。在控股比例方面,金融機構以較高的平均持股比例控股信託;地方政府和央企控股信託比例次之,意圖於打造為己所用的資金平台,民營企業更多的持股意圖在於分享信託盈利,控股股東持股比例低。
中信信託屬於金融機構控股背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I. 信託大小額配比是什麼意思
信託分為大合同和小合同,大合同是300W以上的,沒有數額限制,小合同是100W-300W的,每個集合類的項目只能有50,因此比較稀缺,因此很多機構會要求進小合同的同時要帶上大合同進行配比,保證項目大小合同的平衡
J. 信託100萬 提成多少
一般為5000至1萬,行復業制信託銷售提點為0.5%—1%
關鍵要看以下幾點:
1、發行的信託公司是哪家,不同信託公司銷售渠道費不一樣
2、信託類型,比如地產信託比政信要高,因為成本不一樣
3、三方公司分銷還是信託公司財富中心直銷
等等,都是要看參考的,沒有明確具體信息,因此只能給出大致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