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荷包理財安全嗎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切忌盲目追求收益而忽視產品風險,應樹立科學、理性的投資觀念,增強自身的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
任何網貸平台都有風險,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網貸公司的信用風險
由於資金流量規模較小,多數銀行並不給予P2P網貸公司資金託管服務,這便給部分惡意創辦的網貸平台提供了利用管理不嚴的資金託管機構進行欺詐的機會。
(2)激烈競爭下的經營風險
由於網貸平台創立初期往往難以盈利,運營成本較高,加之目前激烈的行業競爭更是延長了「燒錢」的階段,長期難以盈利的平台將不得不面臨關閉的命運。
(3)擔保杠桿過高引致市場風險
《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風險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擔保機構擔保責任余額一般不超過擔保機構自身實收資本的5倍,最高不超過10倍。而網貸公司擔保倍數突破10倍警戒線是業內常態,一旦發生系統性風險,大面積的違約將拖垮網貸平台。
⑵ 荷包理財安全嗎
互聯網平台理財都不太安全,不過主要看有木有監管單位和他們的投資標的
⑶ 荷包理財是否是騙局
現在荷包的形抄式,在金融法律中並不能認定為金融詐騙,但是它存在利用合同漏洞欺詐投資者的行為,具體會不會被認定為是一種新的欺詐行為,還有待官方認證。
實際上荷包是採用了一種套路,它把你的投資分成十份,分散給十個借貸人,每個借貸人的借貸期限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按照合同,你需要等到十份全部回款,才能取回投資。而在其中幾分借貸回款的情況下,荷包又根據所謂的合同,不讓你的資金閑置,再次將已回籠的資金放貸,造成十份投資永遠不會同時到期的情況,你的資金就會「合理合法」的留在資金池內,你也沒有辦法和證據告他欺詐。而且荷包的很多信息都沒有公示,其資金去向和投資的形式,都是荷包官方自說自話而已,具體的資金流向成迷。
目前來看,只能等待官方對荷包這種所謂的「分散投資形式」如何認定,算不算欺詐。還有就是如果投資人想要撤資,回籠的資金是否進行等待,是否由荷包或者第三方收購或者墊付債權,這些都沒有明確的規定。
挺聰明的一群人,可惜不幹好事。
⑷ 荷包金融理財產品安全嗎
先來看看數據,根據官網信息,截至3月24日,荷包金融成交規模已超過140億元,注冊用戶超過338萬人。當然,目前在荷包金融官網已經找不到當前成交規模的數據,只有注冊用戶數據。
下面是荷包金融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的一組數據:2015年12月,上線9個月,用戶數量突破150萬人,交易量接近70億元。2016年1月,上線10個月,用戶數量突破200萬人,交易量突破100億元。2016年2月,上線11個月,用戶數量突破295萬人,交易量突破136億元。
一看數據發現,荷包金融最近3個月注冊用戶數從150萬激增180多萬到338萬,交易規模翻番凈增近70億,這個速度堪比火箭升天。作為一個行業新手,短時間內用戶數、成交量就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增長,有點不正常。>>>荷包金融是真是假?
荷包金融這家位於深圳前海的平台官網頁面設計簡潔干凈。不過,跟多數移動端理財平台一樣,官網和微信端只提供基本信息服務,投資入口都導向App。實話實說,荷包金融App做的確實不錯,頁面簡潔,體驗流暢。此外,UI精美程度、設計水準在行業內應該屬於頂級。不過在投資時用戶查看投資協議做的很隱蔽,這個投資協議放在右上方,投資前很容易忽略,投資後反而找不到入口查看(反正我找了半天沒找到)。
荷包金融產品設計很有特色,基本一水兒的短期,最長投資期限是88天。除了零錢包外,還有28天、58天、88天三種定期產品。零錢包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為8%,每周上漲0.5%,最高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10.88%;此外還有鎖定期28天的零錢包定期,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12.88%。其它的定期產品有企業荷包貸、物業荷包貸、保單荷包貸和小荷包貸4種,期限58天的歷史預期年化收益13.88%,期限88天的歷史預期年化收益15.68%。(這個公司的老闆一定天天想著發財,這么多「8」)
總體來看,荷包金融產品期限較短,預期年化收益較高。雖然網上有聲音懷疑平台高管造假和龐氏騙局,甚至有人直呼騙子平台,但荷包金融仍是一標難求,一般發標後30秒內就被搶光。基於這樣的情況,覺得還是謹慎點為好,畢竟這個時代,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您覺得呢?
⑸ 荷包理財怎麼樣安全嗎
真是垃圾,大家千萬別上當,小荷包說是七天,到時候想轉出要兩個多月!弄個百分條,一天轉出進度漲1%,最多2%。強大的一比!等到你黃花菜涼涼的!切身體會,痛苦的一逼!
⑹ 大家覺得荷包這個理財app 靠譜嗎
告訴大家荷包就是坑人的!假如你定投88天,到期後想轉出至少要兩個多月!垃圾的要命!千萬別放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