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是表內業務還是表外業務
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是表外業務。
首先要了解一下表外業務的概念,表外業務是指不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之內的,銀行不承擔投資風險,但能給銀行帶來收益(例如傭金、手續費)的業務。大部分銀行選擇將債權轉移,實現資產從表內到表外的搬運。
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表外業務是指那些雖未列入資產負債表,但同表內的資產業務或負債業務關系密切的業務。廣義的表外業務除包括上述狹義的表外業務外,還包括結算、代理、咨詢等業務。表外項目也被稱為"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項目,或者叫"或有資產和負債"。
所謂表外業務(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是指商業銀行所從事的,按照通行的會計准則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影響其資產負債總額,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改變銀行資產報酬率的經營活動。
表外業務基本途徑有:
1、委託貸款:委託人是債權人,主要表現為同業買入返售等。
2、銀信、銀證、銀保合作:合作公司是債權人,主要表現為受益權轉讓。
3、發行理財產品:投資者是債權人。
4、資產證券化:投資者是債權人,主要通過SPV將資產打包成標准化產品(一般是債券)並在市場上掛牌出售。可以看出理財就是表外業務的一種。
(1)俠義理財擴展閱讀:
表外業務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的表外業務指那些未列入資產負債表,但同表內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關系密切,並在一定條件下會轉為表內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的經營活動。通常把這些經營活動稱為或有資產和或有負債,它們是有風險的經營活動,應當在會計報表的附註中予以揭示。
狹義的表外業務包括:
(1)貸款承諾,這種承諾又可分為可撤銷承諾和不可撤銷承諾兩種;
(2)擔保;
(3)金融衍生工具,如期貨、互換、期權、遠期合約、利率上下限等;
(4)投資銀行業務,包括證券代理、證券包銷和分銷、黃金交易等。
廣義的表外業務則除了包括狹義的表外業務,還包括結算、代理、咨詢等無風險的經營活動,所以廣義的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從事的所有不在資產負債表內反映的業務。按照巴塞爾委員會提出的要求,廣義的表外業務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或有債權(債務),即狹義的表外業務。
二是金融服務類業務,包括:
(1)信託與咨詢服務;
(2)支付與結算;
(3)代理人服務;
(4)與貸款有關的服務,如貸款組織、貸款審批、辛迪加貸款代理等;
(5)進出口服務,如代理行服務、貿易報單、出口保險業務等。
通常我們所說的表外業務一般是指狹義表外業務。
1.擔保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對第三方表外業務承擔責任的業務,包括擔保(保函)、備用信用證、跟單信用證、承兌等。
2.承諾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在未來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向客戶提供約定的信用業務,包括貸款承諾等。
3.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滿足客戶保值或自身頭寸管理等需要而進行的貨幣(包括外匯)和利率的遠期、掉期、期權等衍生交易業務。
2. 大家都是怎麼理財的呢我要從哪裡做起好。
如果是什麼都不太了解的話,開始理財還是要把錢給專家打理,就是說基金嘍!
基金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開放式基金可以直接在基金公司網站(需開通網銀)或通過各個銀行購買。封閉式基金必須開通股票帳戶,象買賣股票一樣購買。
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通過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基金本來就是追求長期收益的上選。如果是定投的方式,還可以抹平短期波動引起的收益損失,既然是追求長線收益,可選擇目標收益最高的品種,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本來就優選了標的,具有樣板代表意義的大盤藍籌股和行業優質股,由於具有一定的樣板數,就避免了個股風險。並且避免了經濟周期對單個行業的影響。由於是長期定投,用時間消化了高收益品種必然的高風險特徵。
建議選擇優質基金公司的產品。如華夏,易方達,南方等,建議指數選用滬深300和小盤指數。可通過證券公司,開個基金賬戶,讓專業投資經理為你服務,有些指數基金品種通過證券公司免手續費,更降低你的投資成本。
錢不多, 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時間復利為你賺錢,集中在一兩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選後端收費模式,分紅方式選紅利再投資就可以了.
3. 我們通常所說的融資分為狹義和廣義,那麼狹義的融資如何理解了
狹義的融資只指資金的融入;
從狹義理解,項目融資是以項目資產、預期收益或權益作抵押取得的無追索權或有限追索權的融資或貸款。
4. 怎麼投資理財VC代表什麼意思有個叫VC行業的,那VC是什麼意思
VC指的是風險投資或者是創業投資。
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是以權益資本(equity capital)的方式存在的一種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形式,其投資運作方式是投資公司(investor)投資於創業企業(venture companies)或高成長型企業(growth orientated enterprises),佔有被投資公司(investee)的股份,並在恰當的時候增值套現(cash out)。
創業投資公司只投資於還沒有公開上市的企業,他們的興趣不在於擁有和經營創業企業,其興趣在於最後退出並實現投資收益。由於創業投資的資本叫公共股票市場投資資本流通性要低很多,所以其追求的回報率也相對高一些。大部分創業投資公司為了減少風險,不謀求在企業的控股地位,只有在投資公司謀求控制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方向時才會刻意追求成為最大股東;投資公司管理人員一般也不參與被投資企業的日常管理,主要依賴於在投資前用一套詳細的項目可行性審查程序,評估投資的成功的可能性。分紅不是創業投資家經營運作追求的目標,創業投資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被投資企業的快速發展,來帶動它的投資增值,並在恰當的時候套現退出。退出的方式可以是公開上市(IPO)、出售股權給第三方(trade sale)、創業企業家回購(buy back)、或清盤結算(liquidation)。
資本投資市場可以分為四大塊:
公募債券 私募債權
公募股權 私募股權
創業投資是私募股權投資的一種,而私募股權是相對於共募股權(公眾股票市場)和私募債券(如銀行貸款)而言的。私募股權投資除了創業投資還有杠桿收購、並購、夾層投資(mezzanine)、和扭虧為盈(turn around)等形式。實際上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的區別並不那麼明顯,和多創業投資基金也常常參與MBO/MBI和企業重組的投資。
創業投資公司的投資對象(candidate)大多是初創或快速成長的高科技企業,偶爾他們也會投資於市場前景廣闊的傳統行業、具有新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的零售業或某些特殊的消費品行業。這些行業一般都提供高附加值的技術、產品或服務,並能獲得長期而且有保障的贏利。本文里所指的創業(venture)是企業通過技術、產品或管理的創新,使企業迅速發展的過程。除了創業型企業,創業投資公司也會對下面四種情況感興趣:
虧損企業(unprofitable company) 通過引入資金、管理和技術達到扭虧為盈(turn around)
管理層收購(MBO/MBI/Bimbos) 幫助公司內部的管理人員或(與)外部的管理團隊買下公司
杠桿收購(LBO/LBI) 內部融資收購或第三方融資收購
資本結構重組(refinancing) 股東變更、以股權置換債權以及股東部分套現
每一個創業投資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定位(positioning),其區別在於投資規模、區域側重、行業偏好、投資交易種類和在企業發展的哪個階段(stage)進行投資。專業的投資公司一般都有一個最小投資額的的限制,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和管理眾多的小項目。為了避免風險過於集中,他們同樣也有最高投資額的限制。
創業投資公司可以被看作資金的零售商,他們從大的基金(fund of fund)如退休基金、保險基金、大銀行、型上市公司或政府機構(我們可把這些基金看作資金的批發商)那裡融來資金(raise fund)並成立創業投資基金,然後創業投資公司再把錢投給有潛力的、高速發展的成長型企業(通常是高科技公司),並擁有這些被投資企業的股份。投入期一般在二到七年之間。
創業投資公司感興趣的是資金來源、有潛力的企業、和套現出路。創業投資公司的贏利方法(ways of making profit)主要是把先期投資的股權以高於原價的價錢售出。創業投資的退出主要有三種方式,就是股票上市、股份轉讓和清算。其中股份轉讓的接受方可以是其他投資公司、企業並購的買方,或創業企業家。
創業投資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投資資金,同時也代理其他基金的投資業務。對於代理投資業務,創業投資公司一般收取1.5-3%的代理費,另外再收取資金增值部分的20-25%。創業投資公司的收入來源除了增值轉讓股權和投資管理代理費外,可能還包括債券或債權的利息,股票投資收益,以及咨詢收入。
所以VC行業即為通過風險投資公司或者創業投資公司資金注入而進行發展的專業公司的類別統稱
5. 投資和融資有什麼區別
投資和融資的區別:
一.從定義上看:
融資的定義是: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投資的定義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二.從廣義和狹義看融資:
從狹義上講,融資(financing)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 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融資的解釋是: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現金的購貨款而採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採取的貨幣手段。
三.從特點上看:
1、投資是以讓渡其他資產而換取的另一項資產;
2、投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之外持有的資產;
3、投資是一種以權利為表現形式的資產;
4、投資是一種具有財務風險的資產。
5、投資周期很漫長一般為5-10年,不漫長的叫投機。
四.從形式上看融資形式:
銀行貸款
股票籌資
債券融資
融資租賃
海外融資
典當融資
五.從注意事項上看:
1、創始人股權分配平均,股權過於分散
2、關注錢而忽視了資金背後的投資人
3、兼職創業希望融到錢後再全職
4、團隊沒有磨合就融資
5、沒有測算自己成本就開始融資
6、在資金流快斷掉時才開始融資
7、同時向所有認識的投資人融資
8、外部股東控股
9、盲目樂觀估值過高
拓展資料: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
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投資是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的一種形式,是對項目產業化綜合體進行資本助推發展的經濟活動。
資料參照:投資--網路;如何區分投資和融資?----金融界
6. 我們應該怎麼理財
理財,分為"小白"理財和有一定理財基礎的成熟投資者兩大類。所以,小白和成熟投資者理財方式和方法就有一定的區別。當然,在不同階段更有不同的投資方略和方法。
要想理好財,先要弄清理財概念。所謂理財,就是個人或家庭,為了使自有資金或資產,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而進行的投資活動過程。可投資的領域,當前有傳統的銀行存款、債市債券幾項風險較小,相對穩定收益。再有,就是高風險的股票、基金、外匯、黃金、期貨、古董古玩錢幣、珠寶翡翠玉器瑪瑙及房地產等等的投資。
理財,初級階段,也就是小白時期。此時期是參與投資風險最大階段。理財的正確方法,在不同領域里,應在信得過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指導下展開投資實踐活動。小白到成熟投資者的過程,小白最易犯的錯誤。當一兩次投資成功以後,容易變的沖動,過分相信自己最終導致重大失敗。因此,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高風險的投入比例,都不可過大。切不可全部身家資金或資產,用於高風險投入。小白階段更不能負債或透資。任何階段的投資者,投資比例占個人資產最高,在60%到70%之間。超過這個比例就是賭博,而不是投資。
任何高風險投資領域,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5到10年時間以上的投資實踐過程,都不能說是成熟的投資者。因為投資是反復不斷改錯的過程,同時,更是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因此,小白到成熟這個階段沒有時間或實踐都是不可能成功的。這個階段更是沒有捷徑可走或者說是跳不過去的。
7. 有哪個超級理財達人給介紹幾本關於理財方面的書籍
看些理財書也許會有啟發
參考資料鏈接里有很多,可以去看看
《35歲前要上的33堂理財課》
《這樣理財最有效》
《唯我獨財-時尚女人理財經、攏財術》
*************
1、購買銀行自己推出得理財產品,90-180天
2、通過銀行購買基金定投,每月固定若干元
3、購買社會上投資公司等推出的理財產品,回報率大致在12%左右,有一定的風險
**理財產品很多,現在各大銀行都推出理財產品,但是一般來說投資收益都不是很高,封存期也長,不過銀行的理財一般不會有什麼風險。
如果你追求高回報的,可以去證券公司,或者理財機構咨詢,據我所知證券公司有一個叫質押式回購的產品風險較小,回報也比較高,無封存期,比較靈活。
希望可以幫到您。
8. 融資是什麼意思
從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公司籌集資金的動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通過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進行。我們通常講,企業籌集資金無非有三大目的:企業要擴張、企業要還債以及混合動機。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
無論是A輪、B輪還是C輪融資,平台都是為了上市做的准備,但A輪、B輪、C輪,沒有太嚴格的定義。基本上只有一個融資的想法時就可以叫天使或者種子,而達成了一定的商業模式,就叫A輪;A輪之後就是B輪;B輪之後就是C輪,一般來說就是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通常都是千萬美元級別甚至億元美元之間,這一輪的最主要作用是為了給你上市定一個價值。
詳細釋義
1、所謂融資是指企業運用各種方式向金融機構或金融中介機構籌集資金的一種業務活動。一般民用、航空、運輸業常用的融資技術包括貸款和租賃兩大類。
2、礦業權經營的實質是礦業權融資和礦業開發。
3、所謂融資是指貨幣的借貸和資金的有償籌集活動,礦業權融資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利用依法享有的礦業權,通過依法交易和自己開發籌集資金的活動。
4、 融資通常是指貨幣資金的持有者和需求者之間,直接或間接地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