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路818號眾城大廈1層
上海建設銀行江蘇回省信託答投資公司上海證券業務部
地址:上海市浦東嶗山東路320號
安徽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上海證券業務部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大道651弄16號
『貳』 國安公司准備投資購買東方信託公司的股票
內在價值42元,公司D/(K-g)=2×(1+5%)/(10%-5%),其中2×(1+5%)是今年的股利
『叄』 中國比較有名的信託公司有哪些啊
舊中國:國安信託公司、中國信託公司、新華信託儲蓄銀行、通匯信託公司、東方回信託公司、「答中央信託局」。 新中國第一家信託投資機構——榮毅仁先生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現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簡稱中信公司)。
『肆』 遼寧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天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整合重組四家證券公司(原遼寧東方證券、遼寧華盛證券、遼寧國投證券、遼寧信託)後新成立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伍』 中國東方信託投資公司撤銷後債券債務由誰承接了我託管那的股票還有戲嗎
是對的。
股票是復股份有限公司在制籌集資金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股票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想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分享收益,當然也得共擔投資風險。上面說的基金是契約性基金。我國大部分為契約性基金。
公司型基金又叫做共同基金,指基金本身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通過發行股票或受益憑證的方式來籌集資金。投資者購買了該家公司的股票,就成為該公司的股東,憑股票領取股息股息或紅利、分享投資所獲得的收益。
『陸』 東方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介紹
東方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6月,股東為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國有資產控股運營有限公司和渤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柒』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干什麼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對外投資;買賣有價證券。
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和向其它金融機構進行商業融資;破產管理;財務、投資、等 。拓展業務還有證券投資、金融租賃、信用評級、受託對酒店管理、託管清算、財務顧問等中間業務。
其擁有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外貿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邦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業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平台公司。
財政部撥款注冊成立的一個國有資產管理、經營、處置公司,屬於國有性質的單位,非銀行金融機構。至於業務,主要是存量不良資產經營。如對工建兩行可疑類資產進行有效處置和增值運作;對閩發證券進行託管清算;對新收購商業化資產採取短平快的經營處置等。
(7)東方信託投資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農業銀行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建設銀行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工商銀行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銀行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情況
截至2005年二季度末,公司累計處置資產1240億元,資產處置率為51.89%(不含債轉股),債權處置收現222.9億元。債轉股項目共192戶,總金額359億元,完成新公司注冊登記156戶,持股金額234億元,其中該公司牽頭項目56戶,總金額為163億元。
公司資產總額約5400億元,包括政策性資產1474億元(含債轉股),財政部委託處置的中國銀行損失類貸款1424億元,商業化收購中國建設銀行的可疑類貸款1289億元和商業化收購中國工商銀行的可疑類貸款1212億元。該公司是同業中掌握資產量最大的公司。
2004年11月,該公司與信達公司簽訂了1289億元原建行可疑類貸款轉讓協議,標志著公司商業化收購業務正式啟動。2005年6月,該公司在工行可疑類招標中一舉競得10個資產包,中標金額1212億元。
大部分資產包在東部和中部沿長江地區,資產質量相對較好,不少資產包是以次高價中標,拿得很有技術含量,是一次不冒進的理性博弈,此舉受到人民銀行、財政部和銀監會等部門的認可,展示了公司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極大地振奮了全轄員工的士氣。
2004年4月,受財政部委託,接收和處置中國銀行1424億元損失類貸款;受證監會委託,該公司自2004年10月起託管經營閩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受銀監會委託,該公司自2005年5月起對慶泰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停業整頓。
該公司擁有100億資本金,其中有以酒店為特色的數十億投資類資產,主要分布地沿海及內地大城市,三星級以上酒店近三十家,其中四星級酒店16家,五星級酒店7家。另有一些投資項目相對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大連、廣州、深圳等地,運作前景廣闊。
『捌』 有誰了解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經開」或「中經信」}(詳細)
南方都市報:從喧囂到沉寂 中經開是如何走向末路?
中經開一手導演了327國債事件、長虹配股事件,操縱東方電子,最後葬身於銀廣夏造假
中經開:從喧囂到沉寂
1、327國債事件一戰定江山
「這個事件對中國期貨業影響實在太大了,經歷過的人一輩子都忘不了。」說這話的人是廣東科德投資咨詢公司的執行總裁鄒建中,1997年以前,他是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廣聯所」)的副總裁,327國債期貨合約上驚心動魄的廝殺,對他來說依然歷歷在目。
國債期貨狂熱
鄒建中1993年進入廣聯所的時候,全國剛剛進入第一次期貨熱,鼎盛時期,全國70%的期貨經紀公司匯聚廣東,經過1994年整頓後,全國600多家期貨經紀公司還有一半在廣東。廣聯所是當時國內11家期貨交易所之中,交易量最大的一家。「當時的期貨市場管理很亂,證監會還沒有管到這一塊,成立期貨經紀公司只要到工商局登個記就可以開業。」鄒說。
1992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先向證券商自營推出了國債期貨交易,並於1993年10月向社會公眾開放,北京商品交易所也在期貨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國債期貨交易。當時,由於三年宏觀調控開始,作為抑制通貨膨脹的重要措施,鋼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貨品種相繼被暫停,加之股市低迷,大量資金撲向國債期貨市場,1994年到1995年間,國債期貨飛速發展。
1994年10月,廣聯所推出國債期貨品種之後,客戶蜂擁而來,門庭若市,日交易金額上百億元。鄒形容當時的盛況是:廣州市的各家銀行拉業務的踏破門檻,因為廣聯所平均每天沉澱的客戶保證金在10億元上下。
廣聯所交投的火爆也引來許多北方機構和客戶的資金,這些機構和客戶,雖然他們本身也都是有著深厚的背景,與北京、上海的市場大主力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選擇了避開上海、北京交易所里實力強勁的大莊家作為自己的交易對手。
327火爆日進千萬
327國債是指1992年發行,1995年6月30日到期兌換的3年期國債品種,總共240億元。
1994年,國內面臨兩位數高通脹的壓力,銀行儲蓄利率達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國債自然少人問津,據鄒建中回憶,年利率9·50%的327國債,到期兌付132元,1994年10月時的內在價值也就在124元左右,但是當時國債期貨市價還不到116元,為了保證新國債的順利發行,當時國家對已經發行的國債實行保值貼補,保值貼補率由財政部根據通脹指數每月公布,這就意味著327國債到期將以更高的價格兌付。因此對通貨膨脹率和保值補貼率的預期不同,就導致市場主力在多空上形成分歧。
鄒建中說,1994年10月,當時公布的保值貼補率為8%,而且每月都不斷上升,到12月突破兩位數,受此刺激,327國債期貨的價格開始直線上漲。從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漲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漲了20%多。當時國債期貨保證金的標準定在2·5%,繳納250萬保證金可以做1億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漲意味著在短短的三個月內,買入者已經有了相當於本金十餘倍的暴利!機構日進千萬,欣喜若狂。當時有這樣一個插曲:某北方機構客戶代表上午打電話回北京,要求再想辦法籌資,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萬進去,但過了一小時後,該客戶電話再次打回北京大本營,告訴那邊說:你那1000萬不用籌了,我這邊剛才已經賺出來了!
保值貼補率博弈
從1995年2月初開始,市場上開始傳聞財政部又將提高保值貼補率,327國債將會以148元兌付。面對傳聞,市場出現了急劇分化:權傾一時的國內證券界「教父」人物,時任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認為,宏觀調控三年的三大目標第一條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因此沒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貼補率,而且財政部也沒有必要為此多支付10多億元的利息,使財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觀點代表了當時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們把寶都押在做空上。
「當時的廣聯所客戶里只有幾家券商做空,後來也是只有他們損失慘重。」鄒建中說。
這個時候,中經開開始進場堅定地做多,中經開做多並沒有公開的原因,但中經開的背景市場都很清楚,作為財政部的擔負財政資金周轉任務的直屬機構,中經開在人事、資金、經營運作方面都與財政部有著密切的聯系。
當時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中小散戶和部分機構也做多,這其中就包括了與中經開有親密關聯的北方機構,當時他們的看法就是通貨膨脹短期內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貼補肯定會漲,327國債的兌付價也會跟著漲。2月中的時候,誰是敵誰是友市場界限已經清楚的劃出來了:滿山遍野的散戶和中小機構,跟著「多頭司令」中經開做多,萬國證券和遼國發高氏兄弟等一批機構做空。
2月23日之前,多空雙方在147元附近增持大量倉單對峙,當時萬國證券手中持有200萬口的倉單,已經遠遠超出上交所的規定,327合約每漲跌1元,萬國的賬面上就將浮動4億元的盈虧。有知情者後來評論說,其實這個時候,多空都已經沒有退路了,由對政策的預期差異變成資金眾寡的搏鬥。
2·23烈焰冰山之間
2月23日,財政部發布提高327國債利率的公告,百元面值的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
當天多空展開最後的生死廝殺,上午開盤後,多方在中經開的率領下,用300萬口的多單將前日的148·21元收盤價一舉推至150元,此時空方已經損失慘重,下午開市後,空頭主力萬國證券的同盟軍遼國發終於扛不住了,陣前倒戈空翻多,空方立即潰不成軍,327合約在1分鍾內竟上漲了2元。接近到152元,意味著多頭當天盈利95%以上!當時廣聯所內一片歡呼之聲,多頭欣喜若狂。
廣聯所的北方機構客戶,據說此時已飛回上海坐鎮指揮,根據其當時的說法是:下午4:22分,在收盤前的最後八分鍾,突然出現50萬口空單將多頭打了個措手不及,期價被打到150元,隨後連續幾個數十萬口將價格打回到148元。此時鄒建中在廣聯所內只看見價格一個勁地往下掉,卻根本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收市前最後時段竟然出現一筆730萬口的巨大賣單,把價位封死在147·50元,這意味著幾分鍾內多頭們不僅當天盈利全部虧光,而且連本金至少也虧掉一半以上,交易所內外一片目瞪口呆。北方機構當事人事後回憶,自己臉色刷地一下就白了,手足冰涼、全身麻木,有人甚至當場暈倒。事後統計,萬國證券最後八分鍾共拋出1056萬口賣單。
「1056萬口的空單意味著什麼?意味著2100億的總市值!當時327國債總共才240億,這樣的天量可謂空前絕後。」即使是數年之後,鄒說經歷過這次事件的當事人至今依然後怕,沒法接受那曾經的一幕:「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都膽戰心驚,不知如何是好,那個結局不知道多少人要傾家盪產!」
收市後半小時,就從上交所傳來消息:管金生輸紅了眼,1056萬口的空單需要52·8億保證金,萬國證券根本就拿不出這么多錢。當晚10點多鍾,上交所根據來自北京的命令,宣布最後七分鍾的交易無效,當天收盤價為151·30元。如果最後八分鍾交易有效,萬國證券賺42億,而現在變成虧16億。
許多人這一天內在千萬身家的暴發戶與債台高築的窮光蛋之間轉了個來回。
坐穩江湖地位
中經開做多是從1994年就開始了,但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327國債提高保值貼補卻是在最後時刻公布的,當時萬國的一位營業部經理說:「券商的不公平競爭是其中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像中經開這樣的公司在國債期貨上幾乎沒有虧錢,一直在賺,靠的是信息」。中經開的特殊身份難免讓市場有非議:當時中經開的董事長剛從財政部副部長的位置退下,總經理則是財政部綜合司司長。
2月23日一天的瘋狂,讓管金生和萬國證券付出承重代價:管金生因貪污、挪用公款被判17年徒刑,「證券王國」萬國證券損失14億元,元氣大傷,不久被申銀重組,327事件也讓剛剛起步的國債期貨半途夭折,當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緊急通知,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
當時的上交所也受到責難,為什麼沒有控制住持倉量?為什麼會出現200萬口甚至上千萬口的封單?事後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黯然去職。鄒建中說:「上交所內部控制是有些問題,沒有足夠保證金電腦怎麼可以下單?尉文淵栽就栽在這上面了。」
中經開在當天雖然同樣也有違規,卻是毫發無損,經此一役反而消滅了幾個強有力的對手,羽翼漸豐,而廣聯所的北方機構們,後來都身家數千萬,一些人卻從此告別期貨市場,甚至成為當地的知名的實業家,對於七年前發生的一切這些人至今諱莫如深。本報記者張國良
『玖』 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財政部撥款注冊成立的一個國有資產管理、經營、處置公司,屬於國有性質的單內位,非銀行金融機容構。
至於業務,主要是存量不良資產經營。如對工建兩行可疑類資產進行有效處置和增值運作;對閩發證券進行託管清算;對新收購商業化資產採取短平快的經營處置等。
拓展業務還有證券投資、金融租賃、信用評級、受託對酒店管理、託管清算、財務顧問等中間業務。
其擁有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外貿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邦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業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平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