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財政融資中包括的金融債券部分,是只指政策性銀行發行的,還是也算上商業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
債券按付息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分期付息,一般每年付息一次;另一種是期滿時一次還本付息。
通常情況下,企業持有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公開報價的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券等,也就是一次還本付息型債券,可以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以及沒有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金融資產。通常包括一次還本付息型債券。
㈡ 政策性銀行是什麼
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政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我國政府目前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均直屬國務院領導。
㈢ 論述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的不同
1.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不同
2.性質與目標不同
3.職能與運行機制不同
4.融資原則不同
5.種類多少不同
6.資金來源渠道與結構不同。①從財政部、中央銀行、政府有關部門或機構、公共基金借入資金,還可以借入國外資金;②發行債券;③一般不吸收存款,少數情況下有條件地吸收有限種類的存款。
7.資金運用渠道與結構不同
8.在宏觀經濟金融控制調節中的地位與作用不同
9.與中央銀行及政府的關系不同
10.二者的經濟屬性不同
㈣ 政策性金融機構對一國金融與經濟有何意義
政策性金融機構對一國金融與經濟的意義具體如下:
政策性金融機構不以利潤最大化為其經營目標,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特定的社會經濟政策和意圖,在法律限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某種特殊政策性融資活動,從而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穩定、進行宏觀經濟調節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此外,政策性金融機構對重大的基礎性設施的投資具有其他商業性金融機構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國家產業政策的貫徹有重要的作用。政策性金融機構對商業性金融機構不願介入的收益低或者投資期限長但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一些重要產業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如農業、外貿及一些基本建設項目等。
(4)政策性金融融資擴展閱讀:
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其他介紹:
政策性金融機構雖然承擔了貫徹執行國家社會經濟政策的職能,但是它的本質是金融企業,無論政府賦予它多大的政策性職能,都無法改變其金融企業的屬性。
政策性金融機構是金融企業.它擁有一定的資本金,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業務活動的領域是金融領域,經營的對象是貨幣;它具有信用中介的職能,實現貨幣資金從貸出者到借入者的融通;它發放的貸款是有償的,是要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同樣對貸款對象和貸款項目擁有自主選擇權,在國家政策所限定的范圍內,它就有權利本著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原則對具體的貸款對象與貸款項目進行篩選.它與其他金融企業一樣要進行經濟核算,講求保本經營,實現政策性和效益性的統一。
㈤ 中國的政策性銀行的作用是什麼
為國家重點建設融通資金,保證關系國民經濟全局和社會發展的重點建設順利進行。同時把當時分散管理的國家投資基金集中起來,建立投資貸款審查制度,賦予銀行一定的投資貸款決策權,並要求其承擔相應的責任與風險,以防止盲目投資,重復建設。
國家開發銀行堅持開發性金融機構定位。中國進出口銀行改革要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要堅持以政策性業務為主體,通過對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實施分賬管理、分類核算,明確責任和風險補償機制,確立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約束機制,建立規范的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
(5)政策性金融融資擴展閱讀
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以及貫徹把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的原則,1994年,我國組建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均直屬國務院領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看來,20多年來,三家國家政策性銀行在既有功能定位的基礎上,在各自的政策性業務領域里都取得了相應的成績,也走上了各自的發展道路。
決策層可以增加對政策性銀行的流動性支持、甚至直接注資,進而鼓勵其對棚改、水利、鐵路及其他基建領域提供信貸支持。
㈥ 政策性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只不過在我國更為突出。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的實踐,有關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健全,各種融資渠道發育與互補較好。我國由於各種復雜的原因,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情況仍很嚴重。首先,我國市場經濟的體制建立和發展、金融市場開放及金融工具創新與中小企業的發展來比,仍然顯得緩慢;其次,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起來,社會誠信缺失嚴重,金融市場的利率還未完全放開,直接融資門檻較高,債券市場不是很發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性矛盾等問題,都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宏觀層面上的成因;再次,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雖然趨向多樣化,但各種渠道的暢通使用還有一個過程。目前銀行貸款作為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難度依然較大。中小企業融資的顯著特點是「信息不對稱旦供測佳爻簧詫偽超鐮」,由此帶來信貸市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為降低「道德風險」,必須加大審查監督的力度,而中小企業貸款數量少、頻次多的特點使商業銀行的審查監督成本和潛在收益不對稱,必然降低了它們在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的積極性
㈦ 政策性銀行和四大行有啥區別
什麼是政策性來銀行:源
政策性銀行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政策性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
我國政府目前設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均直屬國務院領導。
什麼是四大行?
中國五大銀行是指五個大型國有銀行,傳統意義上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四大行大行都是綜合性大型商業銀行,業務涵蓋面廣泛且多元,代表著中國金融界最雄厚的資本和實力。
㈧ 政策性融資擔保模式的定義,現狀,存在的問題,解決方式(求金融高手回答,分嫌少再加)
擔保業對來於緩解中小企業融資源難的重要作用日益被各級政府所重視,除了增加對擔保公司的補貼和稅收優惠,各級財政還出資設立了大量的政策性擔保公司。公共財政進入擔保業的邏輯在於,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風險高、收益低,屬於「准公共產品」。而另一方面,民營資本也在源源不斷的進入擔保業。 針對政策性和民營商業性兩種不同類型的擔保公司,北京信用擔保業協會會長李世奇認為,應該實行分類管理,政策性擔保公司應堅持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為主業,而民營商業性擔保公司只要做了一些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不管多少都應該給予扶持和鼓勵。 李世奇曾任北京市發改委中小企業處處長,2002年11月創立北京擔保協會,對擔保業有較深入的研究。 《21世紀》:怎樣才能既規范擔保業的發展,又能保持擔保業對民營資本的吸引力? 李世奇:主要的一個思路就是,針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出資主體的擔保機構實行有針對性的分類管理。在業務范圍上,政策性擔保公司應以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為主業,商業性擔保公司的業務范圍可更加靈活。 政府出資設立政策性擔保公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因此政策性擔保公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