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借貸寶裸條事件大家怎麼看
分宏觀和微觀來看。
宏觀層面:這是民間借貸陽光化的必然呈現的結果,『裸貸』自古有之,只不過在黑暗中才更可怕。現代社會一定會發展出現代化金融,而這肯定會包涵民間借貸正式化、利率降低化。
微觀層面:女生是受害者,沒有社會常識,被騙。出借人是一群騙子和罪犯,他們的行為也的確是違法了。
❷ 許昌檯球桌
你好,許昌應該不會有賣檯球桌的地方,你要開檯球廳的話,可以到鄭州看看,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許昌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河南經濟強市,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中西部非省會強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許昌連續多年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現代工業體系齊全,非公有制經濟發達,擁有許昌新區和東城區、許昌經濟開發區3個現代化新城區;以電力和電子裝備製造業為主,是國家現代化機電研發基地。
在煙草種植上歷史悠久、深加工現代化,美譽「煙草王國」。蓮花被尊為市花,許昌又稱美麗「蓮城」。
許昌源自許國,「許」源於堯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於潁水之濱而得名。
許昌之門
許昌之門(3張)
夏都夏邑(陽翟),今許昌禹州。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華夏族群生活之根,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發源地和國都。
由夏以來,一直為郡縣治所。
三皇五帝,夏,殷商時期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禹州市境內),有熊氏(今長葛市境內),昆吾(今許昌縣境內),康(今禹州市境內)。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置潁川郡,治陽翟(音狄,今禹州市)。潁川郡轄12縣,許縣(今許昌縣)、陽翟縣(今禹州市)、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屬之。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治今魏都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治今長葛市老城)、鄢陵縣(治今鄢陵縣彭店鄉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
東漢時期
東漢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東漢京都洛陽迎獻帝,遷都許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漢朝末代都城。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魏五都之一。
魏國魏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而考其沿革,則更為悠久。
元明清時期
元代許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
許昌三國圓博園
許昌三國圓博園(8張)
,廢長社縣,並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許州、鈞州均隸開封府。萬曆三年(1575年)鈞州改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禹州改為均平府。清初,許州、禹州屬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屬之。鄢陵屬開封府。雍正十三年(1735)許州升為許州府,臨潁、郾城、襄城、長葛、密縣(今新密市)、新鄭屬之。許州府、開封府均隸河南省。
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後,許州改為許昌縣,改禹州為禹縣,與長葛縣均屬河南省豫東道。鄢陵縣直屬河南省。 1926年,廢道為區,許昌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今魏都區)。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治鄭縣(今鄭州市)。鄢陵直屬河南省。
1932年,許昌為河南省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駐許昌,轄許昌、鄢陵、襄城等9縣。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
1944年5月,長葛、許昌、鄢陵、禹縣先後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同年10月,八路軍進入豫西,開辟了禹密新、禹郟抗日根據地,建立了禹密新辦事處和禹郟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5月,八路軍冀魯豫部隊在鄢陵、扶溝交界處開辟了水西抗日根據地,建立鄢扶縣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日本投降,許昌復為國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駐許昌(今魏都區),轄許縣、鄢陵、襄城等9縣。長葛、禹縣仍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專區與五專區合並,成立許昌專區(專員公署駐許昌市今魏都區),轄許昌市(今魏都區)、許昌縣、長葛、鄢陵、臨潁、漯河市、郾城縣、舞陽、葉縣、襄城、禹縣、郟縣、寶豐、魯山、臨汝、扶溝、西華、商水、平頂山市等縣市。
建國後
1954年10月,臨汝縣改隸洛陽專區管轄。
文峰廣場
文峰廣場
1960年,撤銷許昌縣,並入許昌市(今魏都區)。
1964年3月,平頂山市改稱平頂山特區,從許昌專區劃出。
1965年5月,扶溝、西華、商水3縣劃入周口專區。
1979年,舞鋼區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地區。1982年11月復劃入平頂山市。
1983年10月,許昌地區所屬的魯山、寶豐、葉縣劃入平頂山市。
1986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許昌地區撤銷,升為地級市,轄魏都區、許昌縣、長葛縣、鄢陵縣、禹縣。襄城縣、郟縣劃歸平頂山市。舞陽縣、臨潁縣、郾城縣劃歸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縣改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長葛縣改為長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縣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市。[1]
2011年4月24日,許昌新區正式成立。
位置境域
許昌地處中國中東部腹地,北臨萬里黃河,西依伏牛山脈、中嶽嵩山,東、南接黃淮海大平原,介於東經112°42′-114°14′,北緯34°16′--34°58′之間。
地形地貌
許昌屬伏牛山余脈向豫東平原的過渡帶,東西長124公里,地勢由西向東傾斜。西部為伏牛山余脈的中低山丘陵地帶,最高海拔1150.6米。中部為基底構造緩慢上升和遭受剝蝕而形成的崗區,中東部均為黃淮沖積平原,最低海拔50.4米,境內75%的面積為平原,25%的面積為山崗,境內較大的河流有北汝河、穎河、雙洎河和清泥河,水資源總量年平均5.1億立方米。[3]
氣候特徵
許昌市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熱量資源豐富,雨量較多,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乾旱多風沙;夏季炎熱雨集中;秋季晴和氣爽日照長;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歷年1月份平均氣溫為0.7℃,7月份平均氣溫為27.1℃,日照2280小時,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無霜期217天。[4]
4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據1997年最新的統計數據,許昌市的土地總面積為49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521.2平方公里,丘陵和崗地836.8平方公里,平原3638平方公里。[5]
礦產資源
截止到1997年底,許昌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種30種,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煤、鐵礦、鋁釩土、水泥灰岩等,主要礦產探明的儲量:煤35億噸,鋁土礦4295萬噸,水泥灰岩1.99億噸。[5]
水資源
許昌市水資源總量年平均5.1億立方米;水面總面積4.2千公頃,其中可養殖面積2.6千公頃。截止到1997年底,市內共有大中小型水庫28座,其中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25座。[5]
5交通
航空
許昌航空客貨樞紐港產業園主要包括航空樞紐港核心區、空港商業
鄭州國際機場許昌航站樓
鄭州國際機場許昌航站樓(2張)
區、空港商務區、高檔生活區等4大功能區。項目選址在許昌市東城區,位於天寶路與新107國道交會處,總體開發面積約1048畝,總投資22億元以上,總建築面積110萬平方米以上。該項目計劃分兩個階段實施,總建設期為5年,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許昌的航空城和高端城市綜合體。按照框架協議,作為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在河南省建設的第一個異地航站樓-許昌異地航站樓。已建成並投入運營。乘飛機出行的旅客在許昌即可辦理所有登機手續,並可在3天之內免費乘坐大巴赴機場登機。
鐵路
3條設計時速350公里及以上的國家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京港客運專線(京廣客運
許昌新區
許昌新區(2張)
專線)、京昆客運專線(鄭渝客運專線)及鄭合客運專線,4條國家干線客貨運鐵路(京廣鐵路、淮海鐵路、孟平鐵路、平禹鐵路)、3條城際鐵路在建籌建(鄭州—許昌城際鐵路、許昌—漯河城際鐵路、許昌—平頂山城際鐵路)。許昌客運綜合樞紐站、許昌中心客運站、許昌東站分別是銜接京港高鐵(京廣高鐵)、京廣鐵路、京昆高鐵(鄭渝高鐵)、鄭合高鐵的綜合十字形高鐵樞紐站,禹州客運綜合樞紐站為銜接淮海鐵路客運站(禹州)的綜合樞紐站,鄢陵客運綜合樞紐站為銜接淮海鐵路客運站(鄢陵)的綜合樞紐站許昌--鄲城窄軌客運鐵路。[6]
公路
京港澳高速公路,距鄭州國際機場40公里,107國道貫穿南北,311國道橫穿東西,「米」字型高速公路網(許昌至北京、許昌至港澳、許昌至南陽、許昌至開封、許昌至洛陽、許昌至亳州)已經構成,一體化交通網路方便快捷。[6]
6經濟發展
綜述
2012年許昌市生產總值173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7.8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181億元,增長14.4%;第三產業增加值380.2億元,增長9.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40480元,增長12.3%。三次產業結構為10.2:67.9:21.9,二、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217.3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0%。
2012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簡稱CPI)比上年上漲2.6%,其中:城市上漲2.9%,農村上漲2.1%。居民消費(服務)八大類別價格呈「七升一降」格局,與上年相比,食品類上漲6.0%,煙酒及其用品類上漲4.9%,衣著類上漲0.9%,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0.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1.1%,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9%,居住類上漲2.6%,交通和通信類下降1.3%。[7]
第一產業
2012年許昌市糧食總面積653.5萬畝,比上年增加5.1萬畝,增長0.8%;棉花播種面積8.1萬畝,比上年減少3.3萬畝,下降28.9%;煙葉播種面積21.9萬畝,比上年增加1.4萬畝,增長6.7%;油料面積42.7萬畝,比上年下降0.1%;蔬菜面積76.7萬畝,比上年增加0.2萬畝,增長0.2%;花卉種植面積64.8萬畝,比上年減少0.4萬畝,下降0.7%;中葯材面積29.2萬畝,比上年增加0.2萬畝,增長0.6%。
2012年糧食總產量283.1萬噸,比上年增加5.9萬噸,增長2.1%;平均畝產433公斤,比上年增加5.7公斤,增長1.3%。棉花總產量0.5萬噸,下降29.5%;煙葉總產量4.6萬噸,增長6.5%;油料總產量9.5萬噸,增長11.2%;蔬菜總產量219.8萬噸,比上年增長1.9%。
2012年肉類總產量38.7萬噸,禽蛋產量23
印象許昌
印象許昌(6張)
.0萬噸,牛奶產量7.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4.4%、3.6%和4.2%。
2012年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369.4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7899台,小型拖拉機54468台。有效灌溉面積364.0萬畝,比上年新增2.9萬畝,節水灌溉面積239.3萬畝,比上年新增5.5萬畝。農村安全飲水達標人口185.0萬人,新增32.69萬人。[7]
第二產業
2012年許昌市工業增加值1107.4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1263家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增加值956.6億元,增長17.4%。產品產銷率98.3%。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加值328億元,增長15.8%,重工業增加值628.6億元,增長18.2%。國有企業增加值150.3億元,增長11.3%;集體企業增加值19.32億元,增長-2.8%;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30.7億元,增長17.8%;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35.5億元,增長19.5%。
34個行業中,21個行業增加值總量超過10億元,16個行業增加值總量超過20億元。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值121億元,增長1.3%;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117.2億元,增長15.1%;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增加值99.7億元,增長44.8%;煙草製品業增加值81.9億元,增長15.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67.4億元,增長38.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48.3億元,增長12.5%;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增加值45.2億元,增長12.4%;紡織業增加值42.4億元,增長18.5%;汽車製造業增加值37.6億元,增長24.6%;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加值34.1億元,增長26.4%;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增加值31.4億元,增長28.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加值30.8億元,增長16.3%;通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22.8億元,增長17.1%;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22.6億元,增長25.9%;造紙和紙製品業增加值21.7億元,增長13.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20.4億元,增長-1.0%。
201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原煤1877.7萬噸,比上年增長13.1%;發電量116.8萬千瓦時,增長-1.8%;小麥粉175.4萬噸,增長17.3%;鮮、冷藏肉119.1萬噸,增長31.1%;布4.1億米,增長2.1%;紗61.2萬噸,增長4.4%;卷煙428.5億支,增長0.9%;機制紙及紙板131.5萬噸,增長-9.1%;衛生陶瓷製品3662.9萬件,增長-50.4%;汽車配件3490.1萬件,增長42.2%。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5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實現利潤314.2億元,增長9.2%。19個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億元,12個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主營業務收入409.9億元,增長4.7%;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460.2億元,增長38.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主營業務收入357.3億元,增長24.8%;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主營業務收入238.4億元,增長26.6%;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主營業務收入227.1億元,增長3.1%;農副食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26.2億元,增長6.3%;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25.3億元,增長24.3%;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192.1億元,增長15.0%;紡織業主營業務收入143.0億元,增長4.0%;專用設備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116.8億元,增長8.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主營業務收入112.2億元,增長64.6%;煙草製品業主營業務收入108.8億元,增長19.1%。
2012年建築業增加值73.6億元,比上年增長14.0%。[7]
第三產業
2012年許昌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其中:城鎮市場零售額360億元,鄉村市場零售額122.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1%和16.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零售額396.7億元,增長16.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85.7億元,比2011年增長16.2%。
2012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25大類商品中,14類商品零售額增速超過20%。其中,金銀珠寶類、化妝品類和服裝類分別增長49.6%、47.1%和45.1%;傢具類和建築裝潢材料類分別增長43.9%和29.7%。
2012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5.3億元,比2011年增長8.3%。
2012年郵政局(所)114處,其中電子化支局104處,郵政儲蓄網點69個;信箱信筒278個。郵路22條,長度1595公里,其中,市縣二級郵路6條,縣鄉郵路16條,投遞線路292條。
2012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85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旅遊總收入43.7億元,增長15%,A級景區17家,其中,4A級景區3家,3A級景區5家。星級飯店21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6家,三星級飯店7家。旅行社72家,其中國內旅行社70家,國際旅行社分社2家。
2012年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188.2億元,比年初增加216.3億元,增長22.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43.3億元,比年初增加127.6億元,增長20.7%;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50.8億元,比年初增加153.6億元,增長22%,其中短期貸款587.7億元,比年初增加122.4億元,增長26.3%,中長期貸款230.3億元,比年初增加18.4億元,增長8.7%。
2012年年末年末境內上市公司4家;境外上市公司2家。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債券、租賃以及銀團貸款等多種形式直接融資90.54億元。有4家企業實現天交所掛牌交易,融資額3400萬元。
33家保險機構累計實現保費收入40.92億元,賠款支出累計5.79億元。[7]
7人口民族
人口
許昌市2010年常住人口為 4307199 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 189199 人,增長4.59 %。,年平均增長率0.45%。
許昌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155948 戶,家庭戶人口為 407001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 3.5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 3.61 人減少 0.09 人。
許昌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206488人,占 51.23 % ;女性人口為2100711人,占 48.7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7.16 下降為105.04。
許昌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848782人,占 19.71% ;15-64歲人口為 3076143人,占 71.42% ;65歲及以上人口為 382274人,佔8.8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5.05 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4.22 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0.84個百分點。[8]
民族
許昌市有34個少數民族,76072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65%。
生態許昌 宜居花城
生態許昌 宜居花城(47張)
其中回族73045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5%以上,滿族831人,蒙古族326人,其它31個少數民族共計1870人。在這些少數民族總人口中,農業人口50367人,非農業人口25705人。全市96個鄉(鎮、辦)均有少數民族居住,其中少數民族聚居村60個,少數民族千人以上的鄉(鎮、辦)28個,民族鄉(鎮)3個(禹州市山貨回族鄉、許昌縣艾庄回族鄉、襄城縣潁橋回族鎮),少數民族萬人以上的縣(市、區)3個(禹州市19165人、襄城縣18451人、魏都區15300人)。96個鄉(鎮、辦)均有少數民族居住,少數民族分布具有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許由墓
許由墓在鄢陵縣,在四千五百餘年前建造,為上古賢人許由之墓。
華佗墓
華佗墓在許昌縣蘇橋鄉石寨村,距許昌市15公里。華佗墓內安葬著三國時代傑出的醫學家華佗。墓高約5米,周圍30餘米,佔地500平方米,新徹有六角形花牆環墓一周。
漢張公祠
漢張公祠亦稱張公廟,清代又塑包公像於殿內,故又稱包公寨,位於許昌縣張潘古城西北部,距許昌市18公里。距張潘鎮漢魏故城遺址毓秀台1.5公里,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漢魏故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八龍冢
八龍冢位於許昌城北2公里陳庄村西,為東漢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八龍冢呈圓形,高約5米,周長約100米。
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景區位於許昌市老城中心的繁華地帶,是國內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東漢末年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也是許昌市重點旅遊項目。
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2張)
曹丞相府景區主體建築為仿漢代風格,景區主要有魏武游園、曹操塑像、藝術照壁、府衙、東西望樓、求賢堂、議事堂、賦詩樓、圍廊、藏兵洞、相府花園、青梅亭、宴樓、浴樓、珍寶館等標志性建築群構成,景區外圍有帝王街、將相街、才子街、佳人街、三國演義大舞台等旅遊配套項目與之相輔相成。
漢魏故城
位於許昌縣張潘鎮古城村,距許昌市18公里。1986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春秋樓
毓秀台
毓秀台
春秋樓古建築群,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後經多次修葺。1995年許昌市人民政府斥資1500萬元對春秋樓文物景區進行大規模修建,還新辟了春秋樓廣場。春秋樓現屬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灞陵橋
原名八里橋。橋旁有明末將領左良玉題寫的「漢關帝挑袍處」石碑。為推崇關羽忠義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橋西建關帝廟,設像以祀。此廟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毓秀台
毓秀台在張潘鎮漢魏故城西南隅,建於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為漢獻帝祭天所築,高約15米,面積為4000平方米,有台階99級,是用青磚鋪就的祭祀廣場。毓秀台比同為皇家祭天場所的北京天壇早建千餘年。
射鹿台
射鹿台位於城東北許昌縣許田村西。相傳為漢獻帝與曹操、劉備等狩獵射鹿處。台高約1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於射鹿台四周田野多為鹽鹼地,茫茫蒼蒼,似瑞雪初降之狀,故被後世稱為「許田積雪」,為許昌十景之一。
❸ 博愛檯球桌
全部配置全包括,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焦作市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博愛縣位於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與晉城市澤州縣毗鄰。東與焦作市區、武陟縣、修武縣接壤,西隔丹河與沁陽市相連,南與溫縣隔沁河相望。
博愛縣轄清化鎮、許良鎮、月山鎮、柏山鎮、磨頭鎮和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6鎮2鄉,總面積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30萬畝,人口38.5萬人。
博愛縣
1927年從沁陽析出,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中之博愛,設置博愛縣。[2]
夏朝隸屬覃懷地,商代屬畿內,周武王時屬野王邑,戰國時先後隸屬鄭、晉、魏、韓國,秦屬野王縣,西漢初屬殷國,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屬野王縣,東漢屬河內郡,三國時屬魏冀州河內郡,兩晉屬司州河南郡,隋朝屬河內縣,唐武德三年(620年)設太行縣(縣治清化鎮),武德四年廢太行縣並入河內縣,宋、元、明、清屬河內縣,民國2年(1913年)河內縣更名沁陽縣。
民國16年(1927年)8月馮玉祥主豫時,根據吉鴻昌將軍的呈請,將沁陽縣東北部丹河以東四鄉一十五圖和崇下鄉四圖的部分村莊劃出,增設博愛縣,縣治清化鎮,直屬河南省轄。
1938年至1945年日軍侵佔博愛時改為清化縣,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屬平原省新鄉地區轄。
1952年平原省撤銷,屬河南省新鄉地區轄。
1954年歸焦作市轄。
1960年10月並入焦作市,取消縣建置,設城關、陽廟、金城、界溝、紅旗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復博愛縣建置,仍舊歸河南省新鄉地區轄,"文革"期間一度有紅衛縣之稱。
1983年9月1日後歸焦作市轄。[3]
2005年,博愛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界溝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孝敬鎮管轄,孝敬鎮人民政府駐東界溝村;撤銷張茹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金城鄉管轄,金城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高廟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清化鎮管轄,清化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截止到2012年8月18日,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將博愛縣陽廟鎮劃歸焦作市山陽區管轄;10月28日,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將博愛縣蘇家作鄉整建制劃歸焦作市山陽區管轄。[4]
2地理環境
博愛
博愛(17張)
博愛縣自然資源豐富,風光秀麗,氣候適中,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系太行山余脈,山地、丘陵面積165.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4%,最高海拔950米;南部為沖積洪積平原,面積321.9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6%。境內有沁河、丹河、小丹河、大沙河、勒馬河、蔣溝河、泉組河、幸福河等主要河流8條,地表逕流總量0.73億立方米。
博愛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充裕,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縣內林木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2.4%,境內1.8萬畝竹林,為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竹林。[2]
3行政區劃
博愛縣轄6個鎮、2個鄉:清化鎮、柏山鎮、月山鎮、許良鎮、磨頭鎮、孝敬鎮、寨豁鄉、金城鄉。縣人民政府駐清化鎮中山路。[5]
4經濟發展
數據統計
截止到2012年,博愛縣生產總值完成187.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億元。
截止到2012年,博愛縣生產總值184.8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2億元,增長21.3%;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117億元,增長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億元,增長15.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億元,增長1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6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9574元,增長13.5%。[2]
三次產業比達到9.6∶73.1∶17.3,工業經濟比重較2006年提高7.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6.8億元,是2006年的2.6倍。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7286元、8433元,分別是2006年的2.1倍、1.8倍。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2.8億元,是2006年的1.9倍。縣財政五年民生支出25.6億元,占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54.6%。[6]
第一產業
胡錦濤視察博愛縣
胡錦濤視察博愛縣(4張)
博愛縣連續8年高產豐收,截止到2012年糧食總產達23.3萬噸,五年流轉土地3萬畝,新建大拱棚8000座,新增蔬菜標准化種植面積5萬畝,榮獲全國蔬菜標准化生產示範縣。新建、改建49個標准化養殖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48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8家,被列為焦作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工作試點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5家,完成16個農產品商標注冊、9個綠色食品認證。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田間工程等79項重點工程,新增節水灌溉面積8.7萬畝,解決了19.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小麥基本實現機械化收割,玉米機收率達到85%以上。平原植樹260萬株,山區造林15萬畝,在全市率先成為省級林業生態縣。[7]
第二產業
博愛縣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累計實施47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2億元。好友公司500萬套載重子午胎、制動器工業園、裕華公司18萬噸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等一批重點項目先後建成投產或開工建設。龍源電廠、南水北調等重大項目順利實施。
博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截止到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05.2億元、利潤41.6億元,分別是2006年的2.8倍、2.6倍。博愛縣高起點規劃了11.07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建成主幹道路39公里,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建成區面積達6.31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02家。培育了汽車零部件、生物化工、服裝紡織、食品加工四大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占工業總量的74%以上。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博愛縣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19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獲得科技成果獎12項,申報國家專利419件。萬元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3.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2.1%和20%。[6]
第三產業
博愛縣不斷完善景區軟硬體設施,青天河景區成功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旅遊綜合收入持續增長。中山大飯店、新宏大百貨等三產項目相繼投用;建成212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銷售家電、汽車、摩托車等下鄉補貼產品12.2萬台。高標准編制物流業發展規劃,煤炭物流園區開工建設。成功河南省優秀金融生態縣。組建了建投公司、聚晟投資公司等投融資平台。資本運作實現重大突破,新開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伊賽公司、博洋公司在天交所掛牌交易,裕華公司通過證監會上市審核。[6]
5資源
礦產
博愛縣總面積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區,擁有儲量豐富的粘土、鋁礬土、鐵礦、石灰石、硫鐵礦等二十餘種礦產資源。與煤炭大省山西毗鄰而居,是豫北地區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擁有蓄水量達2070萬立方米的青天河水庫,水資源供應充足。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兩個國家級重點工程均途經博愛。西氣東輸萬里管道第一個分輸站設在磨頭鎮。[2][8-9]
水資源
博愛縣屬黃河、海河兩大流域,主要有丹河與沁河兩大過境河流以及大沙河、幸福河、勒馬河、運糧河、南橫河、北橫河、南蔣溝、北蔣溝九大內澇河道。
沁河是流經博愛縣的最大河流,屬於黃河水系,由於受上游引水影響,來水量逐年減少,水源得不到保障。丹河屬於黃河二級支流,在博愛縣匯入沁河,水源主要來源於青天河水庫的三姑泉,水質較好,適合人畜飲用。丹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09億立方米。為了保障丹河的水源供給,1972年在月太鐵路橋上游1公里處修建了青天河水庫,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513平方公里,總庫容207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726萬立方米。
博愛縣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量為2.909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為1.6165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資源量多年平均為1.2938億立方米,重復量為2.8645億立方米。博愛縣地表水可利用量為0.7751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39億立方米,總計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1651億立方米。據分析計算,博愛縣工農業及生活用水平均年需2.273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生產佔60%,中旱年需2.6518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生產佔70%。[10]
6交通
博愛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干線四通八達,是晉煤外運的回喉要道和主要集散地。鄭太、焦枝、侯月三條鐵路在縣城北部交匯,月山車站是華北地區大型鐵路編組站之一,是以晉煤外運為主的億噸貨物通道。三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焦晉高速途經北部,長濟、焦溫高速在城南互通。鄭常、新濟、焦溫、焦克等4條省道縱橫交錯,交通區位優勢明顯。[2]
7社會
博愛縣基本實現全民醫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1%以內,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累計新增就業崗位4.3萬個,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萬人。妥善解決5600餘名原國有、集體企業職工社保遺留問題。
醫療衛生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4張)
博愛縣新建、改建12所敬老院,五保集中供養率達67%。改造12所鄉鎮衛生院,建成393所標准化村衛生室。實施城鎮居民醫保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2205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博愛縣有醫療衛生單位18個,其中縣直醫療單位6個,為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合管中心、縣疾病控制中心、縣衛生監督所,鄉鎮衛生院12個。村衛生所523所。服務面積100%。有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08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129人,大專學歷481人,中專學歷698人;正高職稱3人,副高職稱58人,中級職稱205人,初級職稱1042人。現有執業醫師686人,執業護士418人。博愛縣各醫療機構核定床位808張,實際床位數1093張。現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187台(件),5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5台,CT、三維彩超、核磁共振等百萬以上大型醫療設備8台。[11]
城市建設
博愛縣強力實施焦博一體化戰略,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3.5平方公里。完成縣城總體規劃和一批專項規劃編制。打通了群眾期盼已久的鄈城路、團結路、濱河路,拓寬改造了迎賓大道、玉祥路等5條道路,市人民路博愛段即將完工,搭建起「六縱六橫」城區路網。新建住宅小區22個。建成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建成體育廣場、中山廣場和12個街頭游園,新增綠地153萬平方米。完成上秦河、下秦河引水補源工程,啟動博愛公園、幸福湖公園、幸福河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干線公路和農村道路467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鄉通二級路、村村通硬化路。13個新農村示範村建設成效明顯,新建50棟安置樓,開工2個新型農村社區。[6]
教育
胡錦濤看望清化鎮高廟中學師生
胡錦濤看望清化鎮高廟中學師生(3張)
博愛縣有各級各類學校共112所,包括70所小學,34所普通初中,4所普通高中,2所職業中專,1所特殊教育學校和1所教師進修校。其中民辦學校11所。另有各類幼兒園60多所。共有在校生7萬余名,教職工3600餘名。至截止到2012年連續五年教育投入8.1億元,新建一中等34個重點項目,完成全縣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成功省職業教育強縣。[7][11]
文化
博愛縣舉辦了包括戲劇歌舞、街頭民間藝術匯演和赴市匯演。來自博愛縣各鄉鎮和部分縣直單位的80餘支代表隊上演了各具特色的文藝節目。其中,舞台戲劇歌舞匯演安排在南廣場舞台,共演出8天,節目18台。民間藝術匯演安排在鄈城路,共演出4天,參加演出的民間藝術團隊60餘個,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在赴市匯演中,博愛縣共組織好友輪胎公司、安江陵公司、八極文武學校等8個演出隊參與,演職人員達500餘人,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參賽的8個節目全部獲獎,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優秀獎2個。文化局獲優秀組織獎。文化館獲組織獎。
博愛縣許良鎮、陽廟鎮、磨頭鎮、柏山鎮、孝敬鎮、金城鄉、寨豁鄉等7個鄉鎮被列入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單位,這七個鄉鎮的綜合文化站基礎設施按標准要求建成。已建成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62個農家書屋、227個農村健身場所。[11]
8旅遊
青天河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博愛縣境內,繫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風景名勝區、河南省十大旅遊熱點景區,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由大壩、大泉湖、三姑泉、西峽、佛耳峽、靳家嶺、月山寺等七大游覽區、308個景點組成。[12]
大壩游覽區位於天井關古戰場至青天河水庫大壩之間,既是古時兵家對壘的古戰場,又是現代縱情藍天碧水的天然娛場。
丹河長虹:通往豫晉鐵路的丹河鐵路獨拱橋。它建於1959年,高80餘米,跨度130米,當時為「亞洲第一獨拱鐵路橋」。
古樹迎客:相傳此槐樹植於東漢,距今1900餘年歷史。樹高13米,樹圍3.2米,樹冠100平方米。
天井關古戰場:天井關古為豫晉要塞,是通往山西的關隘,史稱「太行八徑之一」,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戰國以來,在這里發生的大小戰役達十四次。
銀龍放歌:青天河水庫大壩始建於1966年,竣工於1983年,它是英雄的博愛人民肩扛擔挑、一石一框歷經17年工人建造而成。
三教聖殿建於宋代,殿內供奉有佛、道、儒三教祖師的塑像,象這樣把三個教派的祖師同時請到一起供奉的殿宇,在全國是比較罕見的。
高空滑索:一線連豫晉,瞬間行兩省。[2]
9特產小吃
鹵豬頭肉各地都有豬頭肉,但是博愛縣的豬頭肉集合了眾家特點,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色澤紅潤,香糯濃醇,咸甜適度,肥而不膩。剛出鍋的豬頭肉用當地的芝麻燒餅滿滿的夾起一個,咬一口,滿嘴流油,解饞飽肚。
牛肉丸用牛肉和紅薯澱粉及各種香料精製,干吃酥脆,用老湯煮食,連湯帶丸子舀起一碗,撒上香菜沫和蒜苗段,香氣撲鼻,令人垂涎。
燒雞博愛縣的燒雞,雞皮金黃,肉質白嫩,嫩而不柴,趁熱提起燒雞,稍稍抖動就可以使骨肉分離。
博愛生薑具有塊大、絲細、味道鮮、香辣可口、產量高、百煮不爛、抗逆力強、含水少、易加工、耐儲存等優點,用它加工成的"懷姜炸醬"、"姜辣醬"香辣可口,是不可多得的餐桌佐料。[13]
四大懷葯:山葯、牛膝、地黃、菊花四大中葯因產在古懷慶府最為珍貴,故被稱為四大懷葯。[14]
10著名人物
李岩(1606--1644)名信,號威,博愛縣孝敬鎮唐村人。出身貢生,精槍、拳、箭術,好施尚義。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入李自成起義軍,官制中營(中央)制將軍,成為李自成的謀主。
杜嚴(1875--1938),字友梅,博愛縣清化鎮二街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二甲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後留學日本政法大學。
劉聚奎(1919--1984),博愛縣柏山鎮柏山村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豫北工委委員,中共人民解放軍178師政委,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委委員、省政府黨組書記,西安國營八四四廠黨委書記兼廠長,政協陝西省副主席、黨組成員等職。
❹ 保定和石家莊庄那個強
我就覺得保定比石家莊好多了 我來自浙江,不是保定人,但從小生活在這里,算是半個保定人吧,不過我現在在石家莊上大學,保定以前是省會,但現在石家莊是,客觀評價,我感覺石家莊馬路和高大的建築物比保定建造的好,畢竟是省會,高消費的地方也比保定多,但空氣質量和水。。。就不感恭維了,保定雖然建造的沒石家莊好,但在這方面確實比石家莊強,天空到冬天不會總灰濛蒙一片,水喝起來不會總覺得有強烈的漂白粉味,難以下咽。。。保定也是古城,雖然缺乏建造,但卻多了名勝古跡,保定總督府,古蓮花池。。也別有風味,保定三保「鐵球,面醬,春不老」。
論人嘛,哪裡都有好人也會有垃圾人,我宿舍就有幾個保定和石家莊的同學,我反而和石家莊的朋友比較合的來,保定縣里來的不好接觸,心眼多,石家莊村裡來的同學反而友善,哪裡人好也說不準,我在保定以前的同學還是蠻好的,處的來,也講義氣!!---------石家莊保定名人大PK
評委:現在pk開始,每方派一人挑戰,另一方必須派同一領域內人物應戰,由評委會決定
哪方勝出,現在比賽開始。
石家莊:戰國名將樂毅。
保定:三國名將張飛。
評委:同為名將,雖然張飛名氣更大,但似乎有藉助《三國演義》小說之嫌,這一輪平。
石家莊: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徵。
保定:漢代著名政治家盧植。
評委:同為名相,魏徵名氣更大一些,石家莊小勝。
石家莊隊員(對著鏡頭):耶!……
石家莊:數學家李冶。
保定:數學家祖沖之。
評委:不是一個級別的,保定勝出。
石家莊:奚嘯伯,北京人,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中國京劇「四大須生」之一。
評委:等等,怎麼北京人也來了?
石家莊:擔任過石家莊京劇團團長。
保定:蓋叫天。
評委:保定勝。
石家莊:賈大山,著名作家。
保定:孫犁。
評委:保定勝。
石家莊:孫敬之,深澤人,中國人民大學、蘭州大學教授、著名的經濟地理學家。
保定:搞地理的我們也有,酈道元。
評委:一千年後會有人知道孫敬之嗎?保定勝。
石家莊:任桂林,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著名戲曲藝術家、作家。
保定:我們是出王實甫還是關漢卿呢?
評委:出誰都是欺負人家。拽什麼,你們贏就是了。
石家莊:王德恆。
評委:這位是……
石家莊:1984年2月15日,一小學生不慎落入石家莊動物園沉綠湖冰窟內,河北省國防工業建築工程公司工人王德恆和幾十名游園群眾奮力搶救,使落水兒童獲救。王德恆為搶救
落水兒童英勇犧牲,年僅28歲。
保定:我們有狼牙山五壯士……
評委:保定勝。
石家莊:大詩人劉禹錫。
保定:這個……
石家莊:嘿嘿,不行了吧。
劉禹錫從保定的隊列走出:各位評委,我祖籍中山,也就是河北定縣,算是半個保定人,生在洛陽,另一半算是河南人,可是石家莊老拿我出去矇事,對了,石家莊是什麼東東?
聽名字是個村子呀。
評委:說了你也不懂,你死了一千多年以後才有的石家莊。石家莊作弊,黃牌警告。
趙雲(真定人):俺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劉備(涿州人):何人喧嘩?
趙雲:主公,你也來了?那我先閃了。
趙穎慧:我代表石家莊挑戰保定體育界人士……
楊晉英:丫頭,做人不能忘本呀!
評委:這位老太太是……?
趙穎慧(哭):媽,我也不想啊,可石家莊拿金錢房子戶口待遇誘惑我,我對不起家鄉人……(哭著跑下去)
評委:好了下面由保定派人挑戰。
佟麟閣(高陽人):我是抗日名將。
何基灃(藁城人):我也是抗日名將。
佟麟閣:我是軍長。
何基灃:我……後來也是軍長。
佟麟閣:我殉國的時候你是什麼?
何基灃:旅……旅長。
佟麟閣:何基灃!
何基灃:到!
佟麟閣:職務!
何基灃:國民革命軍37師109旅副旅長。
佟麟閣:簡歷!
何基灃:1898年出生,1923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評委:好了好了,怎麼石家莊好容易出一個名將還是保定培養出來的?這一輪保定大勝。
保定:初唐四傑之盧照鄰。
石家莊:……
保定:竹林七賢之劉伶。
石家莊:……
保定:體育界的錢紅,齊寶香。
石家莊:……
保定:現役運動員郭晶晶,任潔,牛劍鋒,范曄,王克楠,史東鵬,王麗平……
石家莊(狂汗ing)。
評委:行了行了,比賽結束,我宣布,保定勝……
石家莊:不行,我們不服,其實我們不比保定差,保定有什麼我們也都有。
評委:是嗎?那我繼續評判一下。保定有什麼?
保定:我們有38軍。
石家莊:我們有27軍。
評委:38軍是十大王牌軍之首,保定勝出。
保定:我們有河北大學。
石家莊:我們有河北師范大學。
評委:一個是省部共建大學,一個是省重點,保定勝出。
保定:我們有長城汽車。
石家莊:我們有雙環汽車。
評委:保定長城在香港上市,成功融資數十億,保定勝出。
保定:我們有保定府。
石家莊:我們有正定府。
評委:保定為直隸總督署所在地,保定勝。
保定:我們有槐茂。
石家莊:我們有雙鳳……(另一人插嘴道)不是雙鳳是金鳳。
評委:自己連名字都叫不熟,算什麼名牌?保定勝。
保定:我們有樂凱。
石家莊:我們沒有樂凱,你們的樂凱也支撐不了多久。
保
定:如果中國失去樂凱,國內的消費者將再難買到低於國際市場價的膠卷。目前一卷36張裝的柯達金膠卷在中國的零售價為2美元,而同一產品,柯達在美國賣3
美元,在東歐賣5美元。柯達之所以這樣做,正是因為有價廉物美的樂凱超金100膠卷的存在。可以證實的是,由於樂凱不生產反轉片,柯達就把專業反轉片在中
國市場的售價撥高到美國市場的1.5倍。由於樂凱的存在,中國消費者每年在彩卷與相紙上的開支就節省10億元左右!
評委(鼓掌):說得好!保定勝。
保定:我們有華北電力大學。
石家莊:我們……有河北電力學校。
保定:我們有馬恩華。
石家莊:我們……有李真。
保定:我們有玉蘭香。
石家莊:我們……有大肚漢。
保定:我們有便捷的交通。
石家莊:我們有……我們有的是時間。
評委:好了好了,比賽結束。保定完勝。(對旁邊的人)這tm哪裡是pk,簡直是屠殺。
石家莊:我們有省會。
保定:省會是我們打跑的,要不你們也試試,敢嗎!
評委:好,石家莊沉默(唉,就只剩下個名分了),保定勝。
參考資料:保定蓮花論壇
❺ 團員如何做到八榮八恥的原則
(一)努力為基層營造寬松的工作環境。團區委堅持各項工作的安排都設身處地為基層著想,真心地把困難想到前面,把協調做到前面,把問題解決到前面,使基層想幹事、能幹事的同志能放開手腳,大膽實踐。特別注重加強與基層團委所在黨委的工作聯系與協調,為基層團委開展工作取得更為有力的支持。通過網站首頁的意見箱,建立了基層團委對團區委暢通的工作批評和建議提出機制。對基層的每一項批評和建議,團區委都認真研究和落實,並通過網站、上站會等形式給予公開回復,以確保團區委更好地為基層開展服務。為了使基層團組織有更好的資源服務社會、服務團員青年,團區委還積極聯系駐秦高校、市直團委,與我區團組織結對子,形成資源共享,這些都極大地調動了基層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完善,團幹部管理不斷規范。一是依託黨建帶團建,基層團組織規范化建設不斷加強。嚴格發展團員程序,把好入口關,在保障發展團員數量的同時,更加註重發展團員的質量。二是積極作好非公有制企業建團工作,並引導他們經常開展活動。三是以「全團帶基層,傳統帶新興,先進帶後進」為主線,在全區團組織中開展基層團建「一帶一」活動,以此改變薄弱領域和新興領域建團率不高的現狀。四是加強團幹部協管力度,通過團幹部分組、月上站、集中學習、信息考核等制度的完善,增強團幹部工作的責任感和積極性。五是開展團幹部輪流講團課、組織學習電腦網路、辦公自動化、公文寫作等實用知識,提高團幹部工作能力。
(三)選樹先進典型,激勵青年學先進、做先進。團區委認真組織開展各項團系統內的先進評選,選樹了一批先進單位和青年典型。團區委趙薇薇被評為全國十佳輔導員、園林局王志新同志被評為河北省保護母親河先進個人、發改局孟凡輝被評為秦皇島十大傑出青年、八中教師楊連印被評為秦皇島市優秀青年教師、公安分局孫環宇同志被評為秦皇島市優秀青年衛士等。團區委通過新聞媒體、網站等渠道積極宣傳先進的感人事跡,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推動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使全區廣大團員青年趕有目標、學有榜樣。極大地調動了我區廣大青年奮發進取、立志成才的積極性,也展示了我區青年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團系統作風建設不斷增強。一是不折不扣地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團區委每一項工作從籌劃到實施,都將出實招、求實效作為首要思考條件,都要將徵求基層意見、了解團員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放到前面,真正做到干一件成一件,不圖虛名,不走過場。對基層工作成績的認定和評選先進,更是強調實績,不遷就,不考慮平衡。團區委每周一上午都要召開碰頭會,總結、通報上周工作情況,安排本周工作,以形成工作合力,共促工作開展。二是不遺餘力地推進團系統的創新。我們一直注重用創新體現團組織的先進性,謀求在開拓中使工作更加貼近青年需求,在變革中更好地服務青年成長成才,始終要求團系統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做得與眾不同。一年來,創新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源泉。三是不懈地倡樹只爭朝夕的工作作風,努力在團系統形成時不我待、雷厲風行的工作準則。四是加強團隊理論學習與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用調研成果指導工作,努力增強團隊幹部對團隊工作發展趨勢的把握能力和推進工作上位的能力。五是按照廉政勤政的要求不斷規范工作,杜絕違反廉政規范的現象,為團員青年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