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李鬼銀行吸儲4億事件的介紹
張松濤介紹,這也是目前非法集資案的新特點,專業理財團隊操作,作案方式花樣翻新,令人防不勝防。「正如『假銀行案』一樣,非法集資犯罪的行為人往往採用合法交易的形式來掩蓋非法集資的目的,例如以養生、養老、醫療、保健等名義,並藉助廣告、名人效應及所謂政府扶持、慈善等進行非法集資。近年來,隨著國家新的金融政策的推行,投資理財活動的活躍,非法集資也向投資理財、股權私募、資金運作等新興領域擴展。行為人還通過網路眾籌等信息化手段,在降低投資門檻的同時,大大提高集資的效率。」
『貳』 1785年「項鏈事件」
鑽石項鏈事件
Affair of the Necklace
1785年發生於法王路易十六世宮闈中的丑聞,在法國大革命前夕對法國君主制的聲譽造成嚴重打擊。此事件肇始於女騙徒拉莫特(La Motte)伯爵夫人的一項陰謀。她聲稱為皇後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Antoinette)購買,而實則為自己及同謀攫取一條價值160萬利弗(livre)的鑽石項鏈。
這條項鏈屬巴黎珠寶商博埃梅(Boehmer)與巴桑熱(Bassenge)所有。他們曾向路易十五世推銷供其作為饋贈情婦巴里(Barry)夫人之禮物未果,後又期望路易十六世購贈皇後亦未能如願。伯爵夫人之計劃將享有盛名的史特拉斯堡羅昂(Rohan)樞機主教牽連在內。樞機主教於1772~1774年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期間,曾冒犯過皇後之母女皇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a),後又觸怒皇後瑪麗-安托瓦內特本人,故急於在法國宮廷中重獲恩寵。
伯爵夫人向樞機主教誑稱皇後希望秘密獲得這條項鏈,如果他能與珠寶商議價協助購買,則皇後准備正式與其復交。看過伯爵夫人偽造的皇後信函,並於夜暗時在凡爾賽宮花園與妓女喬裝的皇後短暫會晤後,樞機主教以其信譽擔保,與珠寶商簽訂分期付款之合約。但樞機主教未能籌足頭期款,致珠寶商直接向皇後訴怨,騙局遂被揭穿;並發現樞機主教認為應已在皇後手中的那條項鏈,已拆散在倫敦出售。
路易十六世非但不隱飾這項陰謀,還逮捕樞機主教囚禁於巴士底監獄中。樞機主教同一些據稱為其共犯者在巴黎高等法院受審,他最後雖被判無罪(1786.5.31),卻仍被剝奪所有職務,流放到奧弗涅(Auvergne)的拉謝斯迪約(La Chaise-Dieu)修道院;拉莫特伯爵夫人則被判處鞭笞、烙印和終身監禁於巴黎的沙比崔里(Salpetriere)監獄,她後來潛逃至英格蘭,於出版之回憶錄中對皇後極盡誹謗之能事。
瑪麗-安托瓦內特雖然無辜,但這次丑聞卻證實了人們認為她德行不謹為人輕浮的說法;樞機主教遭蠻橫逮捕,對其審判官所施加的壓力,以及後來對他的羞辱,均加深了人們關於國王軟弱和政府專制的印象。這次事件誠為導致舊王朝崩解與法國大革命諸因素之一。
『叄』 易珠寶理財有什麼風險
理財產品的風險基本都是一樣的,一是資金用途不明(被騙了),二是內本金利息無力償還(容違約)。防範第一條就是盡量找正規銀行,信託公司發行里理財產品。每個產品會先洗標注借款人資金用途利息,償還時間等信息,並且都會附上證明企業真實性的各種工商注冊文件。針對第二條就是找有明確的債務擔保的理財產品,基本上大額的理財產品都會有政府財政預算作為還款擔保風險較小,切忌因為利息高就找小貸公司或者私人放貸,本金一旦出現問題得不償失。
『肆』 易租寶事件太不公平了
每個抄理財產品都有風險襲,社會就是這樣,你既然認可他的收益,就必須承擔相應的風險。世間沒有百分百可靠的理財產品,包括銀行。這次易租寶事件金額眾多,錢都不知道去哪了,怎麼可能給你還回去。所以我覺得也沒有什麼不公平的,這些損失的錢,只能按情況給部分賠償的。
『伍』 理財的理財事件
重倉茅台基金經理「裸奔」
創業板的牛市,成就了2013年超80%的股票型私募基金取得飄紅的業績,可是否極泰基金卻以超50%的跌幅成為2013年的虧損王。
據否極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其核心持倉的只有貴州茅台一隻股票。被譽為A股價值投資典範的貴州茅台,自去2013年上半年起便被機構投資者集體拋棄,全年股價跌幅達到37%。
錢景財富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表示,真正讓其虧損嚴重的是,該基金是以高位融資買入的方式重倉貴州茅台,成本非常高,隨著貴州茅台股價下跌,否極泰的凈值會以更大幅度下跌,凈值僅有0.46元。媒體曾報道該基金經理董寶珍2013年9月與人打賭,若茅台市值跌破1500億元將裸奔30分鍾,2013年中秋節他也踐行了這個承諾。
白發股民展「遺書」
2013年12月19日上午,昌九生化的十多名投資者代表與贛州市國資委、贛州工投、昌九集團、昌九生化方面召開交流會,希望昌九生化股票能長期停牌,直至重組方案出台。小股東們因未被允許進入會場,在會場外口號不斷,一度引發肢體沖突。據南京的陳女士介紹,此次來贛州的170多位昌九生化投資者,持有昌九生化股票約3000萬股,以跌停一天計算,所持昌九生化股票市值縮水就超過4000萬元。一位滿頭白發、瀕臨絕望的昌九生化股東在現場向與會記者展示了其寫的「遺書」:「贛州做局讓我們昌九股民傾家盪產!我願以死喚醒中國證券市場的公平正義!」
「中國大媽」每克浮虧60元
2013年4月15日和16日,黃金出現斷崖式跳水,成為年度跌幅最大的兩天。市場有消息稱中國內地投資人狂購實物黃金300噸,約佔全球黃金年產量的10%。作為普通投資者的代表,「中國大媽」一詞登上黃金舞台,並使搶金潮從國內向國際蔓延,其抄底黃金的成本價每克大約為307.01元,此後金價持續下行,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菜百投資金條回購價格為243.6元/克,每克至少浮虧60元。
高位入市三天虧6萬
網友「我是技術專家」慨嘆:「希望朋友們遠離比特幣,別想著一夜暴富!」據他介紹,其投資10萬元虧損了6萬多。當時他在6500元的高位買了20個比特幣,沒想到遇上暴跌,僅僅兩三天價格狂跌到3000多元一枚。「沒別的選擇,只有清倉了。太驚心動魄了,不敢玩了,」他說,「辛辛苦苦賺的錢煙消雲散,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太貪心。」
分級債基月虧38.96%
2013年4月至5月份,海通證券[0.09% 資金研報]資管成立了多隻分級債基,均為限定性集合理財計劃。不過,截至12月2日,這些產品的虧損幅度均在40%至60%之間。虧損幅度最大的海通年年升風險級的凈值僅0.365元,海通年年鑫風險級、海通半年升風險級、海通半年鑫風險級、海通季季升風險級、海通月月升風險級、海通季季鑫風險級的凈值均在0.47~0.58元之間。而海通月月贏風險級和海通月月鑫風險級的凈值分別為0.6元和0.75元。從這些分級債基風險級凈值走勢來看,2013年11月以來的虧損幅度最大。數據顯示,這些風險級產品一個月的虧損幅度均在30%左右。其中,海通年年升風險級一個月的虧損幅度高達38.96%。
20萬元炒白銀只剩8毛8
年過古稀的李先生2012年經由天津全唐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業務員劉先生推薦而對貴金屬投資動心。在得知需上網操作後,不懂電腦的他打算作罷。「但當年小劉打保票說他幫我弄,當時行情也好能賺錢。」當年9月28日,李先生簽完《客戶協議書》便拿出20萬元積蓄投資白銀。
李先生幾個月後因用錢要求退資,但直到2013年8月仍未能拿到錢,此時他才發現賬戶余額成了8毛8分錢,「20萬元幾乎全賠了,小劉跟我承認是他做虧了。」隨即李先生向全唐提出賠償要求。
全唐方面表示,劉先生代客操盤確系違規,公司已和其解除勞動合同。對於李先生的索賠請求,全唐的答復內容是:「客戶損失主要因為沒有妥善保管賬戶密碼,公司正常履行合同義務,沒有過錯,所以不承擔賠償;其次,如果李先生要通過訴訟向劉先生追討損失,公司願提供交易明細等證據。」
200多萬元投資折損近半
浙江湖州投資者王先生2013年10月開始投資網貸,其投資的網貸平台有四家相繼宣布經營難以為繼,他投入的200多萬元難以追回,而其中有100多萬元是向身邊朋友借來的。王先生正在做最後的嘗試,跟受損投資者一起,一方面找平台協商回款,一方面找警方介入調查。平安銀行理財師對外界表示,從曝光的一系列案例來看,一些P2P平台不過是將此前的民間借貸換個P2P馬甲搬到了網上而已。民間借貸市場曾經出現的問題,在P2P上同樣會出現。投資者要想從已經關門的P2P平台上拿回自己的全部本金,恐怕機會不大。
信託產品抵押物被法院拍賣
2013年5月3日,「中信—舒斯貝爾特定資產收益權投資集合信託計劃」的抵押物——青島舒斯貝爾地產、青島乾正置業項下土地使用權在山東省法院司法拍賣廳進行第三次拍賣。原因很簡單,中信信託認為,舒斯貝爾對信託資金進行挪用,多處違規。於是在中信信託申請下,山東省高級法院對信託計劃中的上述兩個地塊進行查封,並作為中信信託產品抵押物進行首次拍賣。這一事件再次警醒信託的風險。
『陸』 易珠寶理財是騙子嗎
估計是傳銷,這個和傳銷是一個概念的!就是發傳單,忽悠人上當去存錢,現在被查封了吧,看來我預估的還是很準的。
『柒』 泛亞騙局事件
泛亞事件是由該交易所旗下一款產品「日金寶」所引發的。該產品是一款資金隨進隨出、年化約13%、每日結息實時到賬的項目,豐厚的收益吸引了眾多投資者。
然而從2015年4月開始,投資者的資金開始無法取回,泛亞逐步限制交易,到了2015年7月就連投資者存放在泛金所賬戶的個人資金也遭到「凍結」。隨後,泛亞事件不斷升級,其模式更暴露出龐氏騙局、不規范經營、挪用資金等質疑。
2015年12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發布通報稱,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在經營活動中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公安機關已依法立案偵查。
(7)易珠寶理財事件擴展閱讀: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紀的義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子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茲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沖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參考資料:龐氏騙局-網路
『捌』 易珠寶理財倒閉是什麼時間
網路黃金沒抄有發行機構,不屬於哪個國襲家或者公司,它存在於互聯網中,誰獲得歸誰.它是由前微軟工程師聯合7個國家的創始團隊共同研發,於2014年1月1日誕生,2014年5月16日面向全球啟動.
網路黃金,國際通用名E-GOLD,簡稱EGD。EGD是一種P2P形式的互聯網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EGD彌補了目前BTC的缺陷,讓家庭電腦可以輕松參與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