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興幫助你為你解答問題,疑問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指數寬幅震盪,券商股尾盤專拉升護盤,創業板則屬明顯疲軟。這一輪主升行情,盡管指數也上漲了不少,但是藍籌整體沒有太大表現,資金重點炒作的創業板短期內明顯上漲乏力,市場短線多將會出現二八分化的行情。
⑵ 融資融券什麼時候平倉
流動性方面,央行續作了到期的2695億元MLF,並增加500億元的額度,同時在公開市場上開展了7天專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並通屬過國庫現金定存,向市場投放500億元。引導資金利率下行,以應對節日備付、新股申購等對資金的需求。上海同業拆放利率中,短期利率開始下滑,而中長期利率繼續上升,資金需求依然較大,不排除央行下周繼續逆回購操作,各種工具的使用。
⑶ 請問有誰知道證券股為什麼會跌得這么厲害我買了中信證券,現在虧大了,很恐慌……請知情者回答……謝謝
1,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國外投行紛紛破產或者是被收購。作為國內的券商同樣會面臨不景氣。
2,中信證券的業績下滑,據暴跌其內部大部分下調了工資,而且部分地區不得不裁員。
3,融資融券即將退出,一方面不排除有機構估計打壓吸收,之後在公布實質性融資融券後借機撈一把。
4,關鍵還是全球以及國內的股市不景氣,那誰還買股票,而依靠經紀業生存的券商業績預期肯定大幅降溫。
個人認為,在去年的牛市中,券商打撈一筆,估計大大被抬高,而伴隨著熊市的來臨,券商股面臨較大風險。而唯一的操作機會,便是融資融券推出前的一個投機。
⑷ 股價下跌,融資余額在上升,為什麼
融資余額增加、股價下跌原因如下:多空看法分歧,市場中大戶、法人趁勢調節版持股,造成股價與融資余額呈現背權道而馳的現象。
其他情況如下:
融資余額減少、股價上漲:市場中大戶、法人積極買進,股價未受融資賣壓的影響,緩步趨堅。
融資余額增加、股價上漲:盤勢仍有上漲空間。此時,看漲的投資人比看跌的投資人多,股價有向上推升的實力,而融資余額與股價就容易出現同步上揚的現象。
融資余額減少、股價下跌:表示賣壓重,大戶與法人看淡後市,造成融資余額與股價同步滑落。
(4)融資融券下滑擴展閱讀:
融資余額的作用與應用
融資余額一般是銀行內部的說法 指銀行對企業融通資金(貸款、押匯、貼現等)方式帶來的資金融通數量 。
單只標的證券的融資余額或融券餘量達到該證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25%時,證券交易所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暫停其融資買入或融券賣出,並向市場公布。當降低至20%以下時,次一交易日再恢復。
單只標的證券的融資余額達到該證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25%時,證券交易所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暫停其融資買入,並向市場公布。當該標的證券的融資余額降低至20%以下時,證券交易所可以在次一日交易日恢復其融資買入,並向市場公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融資余額
⑸ 股票融資余額下降是利好還是利空
我個人覺得是利空,雖然這次股災是去杠杠資金造成的。但是,這撥牛市也回是剛剛資金拉升的答。所以,股票還想要拉升,沒有資金的話,除非股票自身的企業盈利能力強的外,否則股票價格是不會上升的。因為資金都是逐利的。沒有資金的話,市場可能會沿著慢牛在走。
⑹ 為什麼說融資融券推出後散戶數量均大幅下降甚至幾乎絕跡
融資是在市場上做多,融券是做空,這最終有利於股市雙邊市場的形成。
融資融券內的業務實施過容程:
融資融券業務,是指證券公司向客戶(券商)出借資金供其買入證券或出借證券供其賣出的業務活動。由融資融券業務產生的證券交易稱為融資融券交易。融資融券交易因證券公司與客戶(券商)之間發生資金和證券的借貸關系,又稱為信用交易,可分為融資交易和融券交易兩類。
客戶(券商)向證券公司借入資金買入證券,為融資交易;客戶(券商)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為融券交易。簡而言之,融資是借錢買證券,融券是借證券賣出,到期後按合同規定歸還所借資金或證券,並支付一定的利息費用。
融資融券業務中,投資者需要事先以現金或證券等自有資產向證券公司交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並將融資買入的證券或融券賣出所得資金交付證券公司,作為擔保物。與普通證券交易不同,融資融券交易中投資者如不能按時、足額償還資金或證券,證券公司有權進行強制平倉。
所以融資融券的門檻比較高,一般的散戶進不去的,只有資金龐大的機構、基金、券商才有能力的,所以散戶數量就會大幅下降甚至幾乎絕跡哦。
⑺ 融資融券余額多好還是少好
多好。因為,融資融券余額指融資買入股票額與償還融資額的差額,所以,融資融回券余額是多比較好一些的答。
融資融券余額是指投資者每日融資買進與歸還借款間的差額的累積。本日融資余額=前日融資余額+本日融資買入額-本日融資償還額。
融資融券余額的主要意義在於它能反應股票市場的流動性和繁榮程度,融資余額越高,說明大家都看漲,融券余額越多,則說明大家都看跌,所以說融資余額多好。
(7)融資融券下滑擴展閱讀:
融資和融券實際上都是一種借貸投資。融資余額指融資買入股票額與償還融資額的差額。融資余額若增加時,表示投資者心態偏向買方,市場人氣旺盛,屬強勢市場;反之則屬於弱勢市場。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
⑻ 股市裡兩融余額下降說明什麼問題
敢配資的人少了…
⑼ 股票融資余額下降到高峰的一半說明什麼意思
融資融券交易並非沒有門檻。
按照我國對融資融券交易的規定,在證券公司的賬戶里擁有50萬元資金,並需開戶交易18個月以上的客戶才能參與融資融券,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融資保證金比例不得低於50%;當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為50%,且擔保物全部為現金時,融資融券杠桿比例達到最大倍數3倍。若擔保物包含可充抵保證金證券時,擔保比例要低於3倍。同時,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於130%。當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時,應當通知客戶在約定的期限內追加擔保物,期限不得超過兩個交易日。
目前,證券公司給出的杠桿系數最低為一倍,更多的是1.2倍~3倍。所謂杠桿,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任何能夠擴大收益和損失的技術,杠桿越高,獲利越大,但伴隨的風險也就越高。
杠桿帶來的「誘惑」讓一些券商「忘記了風險」。從2013年開始,就有券商開始降低融資融券的准入門檻,從規定的50萬元下降到10萬~30萬元不等,在2014年12月,有的券商甚至把准入門檻降到了5萬元,並降低保證金的比例,放大杠桿系數。
「券商私自降低門檻其實根本不合規。」有業界人士把這一波牛市稱為杠桿牛市,但也意味著,融資所具備的杠桿效應會在股市的「上上下下」中愈發顯著。
這種顯著的效應在1·19股市震盪那天,就讓許多投資者嚇出了一身冷汗。
「一出一進,本金的一半沒了,投資的理念徹底起了變化,每天都忍受著這件事的折磨。兩融就是這么殘酷。」1月24日,一位投資者發表了一篇網路文章《我是怎麼被兩融打爆的》。據這位投資者的講述,他是把賬戶里所有的本金拿出來融資買入股票,但卻在1月19日當天面臨著被平倉的風險,因為無法追加擔保,只能在第二天拋售,以防出現更多的虧損。
其實,早在1·19股市暴跌之前,「昌九生化」股票的滑鐵盧,就已經顯現出融資融券這把雙刃劍的威力。
2013年11月,一直被投資者們認為會與贛州稀土重組的「昌九生化」,在被另外一家公司宣布與贛州稀土達成合作意向後,持續下跌,隨後停盤,令投資者損失慘重,成為2013年股市場里的「黑天鵝」事件之一。
當時「昌九生化」被納入到了兩融標的股,許多投資者通過融資方式大量買入。一位朱姓投資者在當時表示,自己用不到兩萬股的「昌九生化」折成67萬元保證金,並向券商以1∶1的杠桿系數融資到67萬元,然而,隨著「昌九生化」的一路下滑和停盤,讓他直接面臨著被平倉的風險。不僅自己的67萬元本金全部賠光,還在一夜之間倒欠證券公司12萬元。
該事件也讓券商措不及防。在當時,招商證券長沙公司的一位客戶經理表示,面對已經到了130%平倉線的客戶,證券公司也沒辦法,在「昌九生化」停牌前,證券公司就已經想平倉出貨了,可股市裡根本沒人接貨,只能壓在手裡。而向投資者追加擔保,投資者也表示拿不出來錢,一時間,券商和投資者都陷入了僵持的兩難局面。
股票下跌外加融資融券,「昌九生化」的風波至今還在延續。據媒體報道,去年10月,內蒙古恆泰證券將一位融資者告上法庭,要求其償還因爆倉所欠下的38萬元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