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打車軟體融資

打車軟體融資

發布時間:2021-07-16 11:15:41

Ⅰ 騰訊為什麼要向滴滴打車融資

要先明白什麼是融資,什麼是投資。。
騰訊是對滴滴打車進行投資,投資是為了賺錢,賺錢前提是因看好這個,所以才會投資。

Ⅱ 為什麼滴滴出行一直在燒錢融資

迅速占據市場份額,因為打車這個行業是高壟斷行業,市場份額大了之後自然會形成對打車行業的控制。盈利自然就不在話下,望採納

Ⅲ 印度打車應用融資了多少

據北京時間10月3日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印度打車公司Ola獲得了新一輪融資20億美元,投資方其中包括軟銀集團和騰訊公司。這意味著Ola將獲得更為充裕資金,在印度市場上與最大的競爭對手Uber展開對決。

據匿名知情人士表示,參與這輪最新融資的還包括印度實業家拉坦·塔塔(Ratan Tata)和加州大學投資部門共同經營的風險投資基金,以及數家美國機構投資者。該公司融資後的估值目前尚不清楚。

Ola此前曾獲得來自其他投資機構的融資。但最新一輪現金流入,使之成為這家印度初創企業繼從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 Online Services Pvt獲得最大數額融資之後獲得的第二筆最大融資。知情人士表示,軟銀願景基金和騰訊在今年同時也向Flipkart投資了約40億美元。

據悉,Ola即將完成的這輪融資由軟銀旗下投資機構SIMI Holdings Inc參與,目前尚不清楚擁有9300億美元的軟銀願景基金是否會參與其中。軟銀還在考慮對Uber進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Ola之前的投資者包括老虎環球基金、DST全球、Accel和紅杉資本。

Ⅳ 為什麼移動打車 App 一直在燒錢,而投資人仍願意一輪一輪投入

第一輪,2010-2012年,「舶來品」的群雄並起;

這一輪打車熱潮的鼻祖是美國的Uber,09年成立,10年天使輪125萬美金,11年2月A輪1100萬美金;此時Uber僅僅覆蓋了舊金山一個城市;同年12月,Uber B輪融資3700萬美金,此時其服務涵蓋舊金山、西雅圖、芝加哥、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六個城市,並一舉成為當年最火熱的美國創新公司代表。(10年興起的O2O的概念也在11年找到了其最為有力的代表……)

而在國內,最早的Uber模仿者易到用車在10年9月正式上線,天使投資是徐小平老師,後又在11年8月獲得A輪融資,注意時間節點:11年8月,正好是Uber融資後大概半年;(當然我並不是說易到的融資完全是靠概念,其在初期的執行和模式創新還是讓很多人眼前一亮的)。

但也就此時關於「黑車」的討論讓很多創業者覺得繼續做這樣的模式可能直接風險太高,而與此同時另外一家名為Getaxi的公司進入人們的視野,10年7月成立獲得天使200萬美金,11年6月A輪800萬美金。

也就是在11年底,12年年初的那個時間點,國內的基於計程車的打車應用團隊開始非常活躍的出現,第一批的代表有:搖搖招車、打車助手、打車小秘(易到做的)、微打車、易達打車以及稍晚發布的嘀嘀打車等;

基本上你能聽過的名字的打車類軟體在那個時點都拿到了第一筆投資,無論多少;因為細分行業美國火,中國雖然有很多國情的限制(比如計程車行業封閉),但這並不能妨礙大家以一個天使期的價格參與這一市場。

就像打德州一樣,即便手裡牌很爛,但不少人依然會跟個1-2輪再決定是不是棄牌……
這個時間點幾家公司起步差不多,沒有誰在初期就表現出了能夠領先行業的態勢,所以只要團隊看上去還OK,就都能拿到錢;(很像當年的團購有沒有?)

大家雄心萬丈,瘋狂的跑馬圈地,但……

第二輪,2013年上半年,洗牌開始;

因為行業從業者眾多,除了瘋狂的補貼和砸錢之外,單純想依靠產品體驗獲取用戶和司機已經不可能;所以在2013年上半年在行業之外,大家開始討論打車軟體怎麼掙錢?與此同時由於政府管制的問題,在13年上半年,整個打車軟體的從業者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沖擊」……

而在沖擊中自然有人留下,有人被沖走,所以群雄紛爭的態勢開始出現寡頭;

在北京,嘀嘀開始顯現出強於其他團隊的執行能力,具體體現在PR、廣告投放、瘋狂的補貼策略,而所有這些我們看到的除了團隊自己的決策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嘀嘀的A輪投資人---金沙江決定的。投資嘀嘀A輪的正是當年投資拉手的金沙江朱嘯虎;如果你還記得當年拉手在瘋狂擴張時的景象,那麼你就不會吃驚於13年Q1-Q2嘀嘀的表現,結果是北京市場被嘀嘀幾乎全數吃下。

在江浙滬,另外一家打車軟體企業---快的悄悄的撬動著打車市場,因為在杭州以及阿里的關系,快的很早就獲得了阿里的投資;杭州起步的快的在吃透杭州市場後迅速進入上海市場;由於我在上海,對上海市場比較了解,這個市場也是整個打車軟體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地域;

上海整個城市的計程車全國最規范的,電調系統也非常深入民心,但這個系統還是有個問題:收費;所以快的在進入上海之後,通過優秀的用戶體驗和一定的運營手段就在上海獲得了單日過萬的訂單數量…

而就在快的取得一定成效的時候,嘀嘀在北京戰役勝利後進入上海市場,依然延續了在北京的策略:瘋狂砸線下廣告、大力補貼司機用戶;而他們敢這么做的原因就在於在13年4月,北京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獲得了騰訊戰略投資的青睞,1500萬美金到手……短短2個月後,嘀嘀在上海也宣布單日訂單破萬。

我最近半年總會和身邊的朋友講這個案例,我是學工商管理的,在打車軟體這個細分領域里幾乎完美的提現了我所有學過的經典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案例。比如在已經有了一個行業先行者的細分領域,如何撬動市場?嘀嘀在上海的策略就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低價」(更高的補貼力度)……

而關於《打車軟體-血站上海灘篇》的故事還沒完,在已經有了2個行業領先者的市場,後發者又該如何撬動呢?大黃蜂這時候給了我們答案:更為激進的「低價」策略!

大黃蜂是13年成立的公司,創始團隊是前土豆COO,天使期從晨興那裡融了300萬美金,上線後瘋狂補貼,補貼不僅僅局限在乘客也在用戶。我印象中大黃蜂最激進的時候是在夏天6-7月,其做了連續8周活動,只要用大黃蜂打車,成交後司機給10塊話費,乘客給10塊話費……

這場戰斗之慘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結果似乎也說明了問題;在8月,快的、嘀嘀、大黃蜂都宣布自己是上海第一;在上海這個局域市場中,寡頭壟斷行成,然後進入典型的「囚徒困境」。

只要誰不補貼或者誰補貼力度小了,司機和用戶就會跑向另外2家……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快的完成了其又一輪融資;

第三輪,2013年下半年,大佬進場,寡頭之勢形成

到了下半年,能夠吃得消這樣燒錢速度的打車類應用已經沒有幾家了;嘀嘀依然鞏固了其在北京霸主地位,而快的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迅速拓展了30個二線城市市場,兩家行業領頭羊開始出現。再後面一點的搖搖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大黃蜂經歷了瘋狂的夏季之戰後發力廣州深圳,效果甚微……

而也就在這個時點,領頭羊2家企業的現金流開始吃緊,下一輪融資迫在眉睫;BAT三家中國互聯網的絕對大佬在一個時點為這一輪的融資推波助瀾。這期間還穿插了快的收購大黃蜂這樣的事例……

這里可能會有人問,阿里投資了快的,騰訊投資了嘀嘀,我們都好理解,可關網路什麼事兒呢?

因為網路對移動互聯網的焦慮,因為網路看到網路地圖的用戶量不錯,因為網路地圖想拓展O2O業務,所以:

網路地圖推出用網路地圖打車(後面接的打車軟體),網路給用戶補貼話費的活動……
(你們不是給不起乘客補貼了么?我大網路有的是錢,我給!
金主!給跪!必須跪了!)

那麼這一輪融資的時候,嘀嘀講的又是什麼呢?行業影響力、即將撥雲見日的形式、過去2-3年的執行效果,以及騰訊的背書。所以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就是題主所說的,今天正式有消息放出,嘀嘀新一輪融資1億美金,中信領投6000萬,騰訊跟投3000萬;

雖然我不知道嘀嘀現在的股份結構,但騰訊的跟投應該是超出其股份比例的,我相信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騰訊一定給嘀嘀非常多的加分;(也有新聞關於微信接入打車的,大家也看到了)而至於為什麼是中信這家在國內TMT領域不是那麼活躍的基金來Lead,或許也從側面說明了一些事情,這里不展開了。

至於快的,通過和支付寶的合作,在嘀嘀疲於融資的時點進入北京市場,相信北京的朋友們最近都應該知道用支付寶可以打車了,其背後合作方就是快的,短短時間也在北京市場獲得了不錯的份額,所以如果你是投資人,快的你投還是不投?或者這么問,所有人都不會投么?

第四輪,2014?

一個問號可能是我唯一想說的,沒人知道……因為嘀嘀融到錢了,快的也不會坐以待斃,這場戰爭不會那麼早結束,14年戰爭肯定會升級……

而至於其他答案提及的諸如:收費、大數據營銷、合作推廣等所謂的商業模式在今天這個時點對於兩家公司來說可能優先順序沒有那麼高,我們操心也操不過來,所以也就別操那份心了……

=====================================================================

寫在最後,打車類應用這個細分類目應該算我入行以來所經歷的最刺激的一個行業,真正的競爭其實只有1年,而這1年裡發生了那麼多波瀾起伏,這些波瀾不會因為行業外的人的一句諸如:「打車軟體不靠譜」這樣的結論所輕易掩蓋,我上面所寫的內容不及真實競爭環境的萬分之一,其中之事可能都夠寫一本MBA案例集了……

這個細分類目比團購更驚心動魄,因為直到今天行業領先的2家公司依然沒有任何收入,A輪融資Close的第二天啟動B輪融資是多少年不遇的情境,很多人會說這簡直就是一場豪賭啊,我部分同意,這場豪賭可能依然會延續下去……

(我其實想如果有機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找參與這場大戰的幾家VC的具體負責這幾個案子執行的XDJM一起聊聊這場戰役的前前後後,然後整理成冊,哪怕不發表就小圈子看看也是值得的。

我總會和朋友們說做投資的每個個體都不傻,甚至絕大多數都是絕頂聰明,但到基金作出投資決策的時候,就是群體決策,這里就有個體理性和群體非理性之間的關系,所以有可能結果會讓很多人看不懂,看不懂最後有2種結局:

1、案子敗了,然後投資人被罵SB;
2、案子成了,投資人開始吹NB;)
轉載

Ⅳ 打車軟體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打車軟體概念上市公司有哪些?打車軟體概念上市公司解析
打車軟體概念股驅動題材一:據外媒報道,提供打車應用的Uber公司獲得了新一輪2.58億美元投資,由谷歌風投領投。盡管Uber的年收入只有1.25億美元,總體估值已達到35億美元。另外,蘋果也收購了公共交通數據開發商Embark公司,未透露具體金額,這是蘋果近1個多月里第3次收購地圖領域的創業公司。
打車軟體概念股驅動題材二:7月9日媒體報道,國內打車軟體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正在接洽談判,將進行股權合作,消息人士向Bianews證實,嘀嘀打車已獲得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金額在1000萬美金左右。而此前,快的打車也已獲得阿里巴巴集團幾百萬元的資金投資。此次兩大巨頭旗下的打車軟體合作,可以看出對車軟的看好。
打車軟體概念股驅動題材三:7月初北京市出台了《出租汽車手機電召服務管理實施細則》,未來所有打車App必須接入官方的虛擬運營平台,統一進行管理。智能手機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已經日見端倪,手機打車、電子地圖等新興應用正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搶佔先機的上市公司有望獲得市場關注
打車軟體概念股相關上市公司一覽:
天澤信息(300209)推出了「招車寶」軟體,招車寶是一款基於位置的計程車招車軟體,通過您的位置可查詢到您附近的空駛計程車,您可以方便聯繫到計程車司機,記錄您的打車行駛軌跡,方便您服務投訴和查找遺忘在車上的物品,更好地保障您的權益。
太極股份(002368)太極股份通過承建北京打車App平台和購車搖號系統,有望逐步建立與各地交通委員會的聯系並參與運營,車聯網業務初現雛形,將呼應智慧城市業務,長期空間可期。
國民技術(300077)承建北京市打車應用平台「好打車」由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和運營。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廣東省自主創新、戰略新興產業骨幹企業、深圳自主創新行業龍頭企業。

Ⅵ 滴滴打車公司靠什麼盈利

很多方面都能盈利,簡單說幾點。首先是抽點,假如一輛順風車扣1塊,全國那麼多順風車得扣多少錢。而且還不僅是順風車,還有專車、快車、租車、代駕。然後是廣告,滴滴有自己的積分商城,商城裡有各種商家優惠信息,你打完車領紅包時候有廣告,無處不在的廣告都是要收費的,後面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滴滴就變成一個生態圈,吃喝玩樂都融合進來,這又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Ⅶ 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資金來源

好高深啊,我覺得目前他們的資金來源還是近期各自的投資者(阿里和騰訊)給的專融資屬吧,而目前正是打仗的階段,肯定談不上盈利,只是在花錢做廣告、搶地盤、搶客戶,以後的盈利模式肯定還是以打車軟體為平台,附帶提供其他生活服務或應用,收入當然就是那些軟體的運營商來提供,如果誰搶下了這塊市場,以後還會收計程車份子錢也不一定哦;目前中國還有一個很火的叫易到用車的租車軟體,而近期美國也過來一個類似的軟體,相信不久在用車行業還會有一場類似的大仗;而余額寶收益率問題跟這些關系應該不大,相對於余額寶的市場,打車市場還不值一提,影響余額寶的應該是資金市場,與各大銀行的關系應該很大,這些不懂

Ⅷ 燒錢的打車公司,為什麼風投還那麼支持

6月15號,有內部人士說滴滴快的打車將繼續融資15個億,這樣一來,這家打車公司的估值逼近150億美元。

自打車軟體誕生起到現在為止,這些打車公司對司機,對乘客等的補貼幾乎都沒有消停過,有資料顯示,最多的時候,騰訊為了滴滴曾經一天燒掉4000萬,但是對於燒錢,滴滴打車創始人程維曾說:這個事教育用戶的過程,我們不後悔的。

六月初,滴滴製造了異常星期一免費拼車活動,燒了近10億補貼,即便滴滴快的合並也不影響他們繼續燒錢,但是在燒錢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資本方依然沒有停止投資的腳步,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呢?

1.打車錢景廣闊

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衣食住行,如果說天貓京東美團攜程們解決了衣、食、住這三個問題,那麼滴滴和快遞就是解決出行問題的應用,大勢所趨,出行對於人們來說,頻次還是相對來說非常高的一項日常活動,倘若把這一個市場把握住了,以後想必一定是財源滾股吧。

2.培養用戶習慣

過去沒有天貓、京東這類平台的時候,人們總是去商場,路邊店裡買衣服、百貨,但是現在用戶習慣已然形成,就算偶爾去店裡買衣服,也要上網比個價什麼的。

同理,以前沒有這些打車、拼車應用的時候我們只能招手攬車,而現在打車、拼車等出行軟體的大肆燒錢,出行的人們都會有這種心理,既可以順利打到車,又能夠有打車補貼,此等樂事,何樂而不為呢?久而久之,就會像當初天貓京東一樣,用戶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不用打車軟體也許會很不方便呢!

3.另一種廣告

無論是滴滴、快的,還是UBER他們都不曾停止過燒錢,而且燒的一個比一個厲害,誰也不讓誰,時間一長你會發現,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突然間火了,,沒錯,天天燒錢,在這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鮮有分析人士不對此作出分析,一傳十十傳百,經常霸佔各大網站平台的新聞頭條,甚至是許多人日常交流的談資,沒有專門用錢做廣告,宣傳的效果也是杠杠的。

4.財散人聚,人聚財來

互聯網時代,許多網站、應用起家的時候都是靠免費策略,每個人都會有貪小便宜的心理,免費的並且能夠享受到更方便更好的服務,用戶們肯定樂於接受。打車軟體如今如此瘋狂的燒錢,用戶想必一定是鼓掌叫好的,時間一久,積累的用戶就多了。長遠來看,這些用戶們是能給公司創造收益的,風投們可不是吃素的,這些用戶背後的大數據在那些風投看來可都是錢,所以現在前期投錢積累用戶,用的人多了,財源自然滾滾來。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財散人聚,人聚財來就是這個理兒。

閱讀全文

與打車軟體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