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融資與股權比例應該怎麼計算
舉個例子分析吧,比較好理解。
情景分析
項目是比較優秀的,估值一直在上升,下一輪正式融資N的估值必然節節攀升,股東Z的比例會在下一輪估值中被稀釋,要想保持不變,就要在之前將比例提升。項目方讓股東Z增資相當於定向增資,由於股東Z比例增加,相當於將其他的股東比例稀釋。按低於下一輪正式融資的估值,則體現項目方對股東Z的誠意。
思考過程
為便於表述,先假設一些參數如下:
z 股東Z在當前所佔的股份比例(也就是需要保持的比例)
X 股東A需要增資的額度
P 針對股東Z融資後的估值
V 正式下一次融資N的融到資金
N 正式下一次融資N後的估值
估值方式
估值方式有兩種,前估值和後估值,本次採用融資結束後的估值方式計算,估值後再融資於此類似,可能要重新考慮。
後估值計算
注:
比例計算可採用:原比例x稀釋比例+新增比例 或採用 (融資時股權價值+增資)/融後估值
對正式的N輪股權價值為 (((P-X)z + X)/P)(N-V) 即融資前的股權比例x融資前的估值
融資後的比例 (((P-X)z + X)/P)(N-V) /N 其中 (N-V)/N 即稀釋比例
比例不變
(((P-X)z + X)/P)(N-V) /N = z
對方程求解:
X = (z/(1-z))P(V/(N-V))
前估值計算
同樣:
((Pz+X)N/(P+X) )/(V+N) = z
求解 X = zVP/(N-z*(V+N))
前估值方式,相對稀釋較小,因此需要的增資比例較少。
Ⅱ 融資為什麼會對股票的漲跌有影響
因來為融資融券有明源顯的活躍交易的作用,以及完善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融資交易者是市場上最活躍的、最能發掘市場機會的部分,對市場合理定價、對信息的快速反應將起促進作用。
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
股價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融資實際是借證券公司的錢買入股票,融券實際是向證券公司借股票賣出。按照常規的說法,融資融券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實際是讓買賣的市場行為更徹底。
從另一方面看,對於某隻股票,一般來講,如果融資余額高體現看多的力量較大,融券余額(或餘量)高體現看空的力量較大。
Ⅲ 融資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融資量越高的股票,越容易遭到主力機構的打壓,人為造成融資人暴倉!
Ⅳ 關於融資與股東之間的利益
當然是全部進入公司的帳了,風投投的是公司,而不是給個人,風投近來了要佔股份,所以股專份要重新屬劃分的
補充:
風投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個應該看作是原來的股東為了吸引風投而做出的犧牲,因為風投的資金進來後,公司的總資產是增加了,雖然股份比例降低了,但是實際擁有的資產不一定是降低了,肯定不會是分文不值了
Ⅳ 融資融券買的是實際股票還是虛擬股票
實際股票,融券就是現實股票價位在高的時候 證券公司把他有的股票借給你,你賣掉,然後股價回下去的時候你在市場上買進還給券商。融資就是借給你錢,你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股票,然後還給券商,當然會有利息要還。
Ⅵ 融資後公司給投資方出的是乾股還是實股
實股
Ⅶ 融資股和不是融資股有哪些區別
融資股是指證券公司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證券或者出借證券供其賣出的業務。
特點
以抵押保證金的形式從證券公司借取資金或證券進行市場交易。如在證券價格低位時繳納保證金從證券公司借入資金買入證券,以便在證券價格走高之後賣出,在歸還證券公司借入資金的同時賺取差價;在證券價格高位時繳納保證金從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以便在證券價格走低之後低價買回同種證券,在歸還證券公司借入證券的同時賺取差價。因此,融資融券從本質上來說,應該屬於保證金杠桿交易模式,投資者既可以從事做多交易,也可以進行做空交易。
非融資股
股票融資是指資金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藉助股票這一載體直接從資金盈餘部門流向資金短缺部門,資金供給者作為所有者(股東)享有對企業控制權的融資方式。
股票融資優點
籌資風險小。由於普通股票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支付固定的利息,不存在不能還本付息的風險。
股票融資可以提高企業知名度,為企業帶來良好的聲譽。發行股票籌集的是主權資金。普通股本和留存收益構成公司借入一切債務的基礎。有了較多的主權資金,就可為債權人提供較大的損失保障。因而,發行股票籌資既可以提高公司的信用程度,又可為使用更多的債務資金提供有力的支持。
股票融資所籌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在公司持續經營期間可長期使用,能充分保證公司生產經營的資金需求。
沒有固定的利息負擔。公司有盈餘,並且認為適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給股東;公司盈餘少,或雖有盈餘但資金短缺或者有有利的投資機會,就可以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
股票融資有利於幫助企業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
股票融資缺點
資本成本較高。首先,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投資於普通股風險較高,相應地要求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其次,對籌資來講,普通股股利從稅後利潤中支付,不具有抵稅作用。另外,普通股的發行費用也較高。
股票融資上市時間跨度長,競爭激烈,無法滿足企業緊迫的融資需求。
容易分散控制權。當企業發行新股時,出售新股票,引進新股東,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的分散。
新股東分享公司未發行新股前積累的盈餘,會降低普通股的凈收益,從而可能引起股價的下跌。
是用來比喻PE/VC這行不顧一切的把所投的公司推向IPO, 旋即退出的行為。
只有上市了,公司才有權益資本,才有可能按照20,30倍的市盈率拿到錢。
『走人「指的就是投資者把自己的股權按照市值兌現的過程。
PE/VC的這種做法在當下仇富心理嚴重的社會當然是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尤其是現在很多投資者已經忘記了投資的產業屬性。但宏觀上來看,他們將社會上的稀缺資源(富人的錢,養老基金,保險公司)投給了最好的行業的最好的公司,幫助他們實現企業價值,創造GDP, 創造就業。是一種健康的金融行為。
也有很多人的觀點是他們是導致A股市場幾年來一蹶不振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們將大量的公司推向了IPO而二級市場的股民們無法消化,所以最終只能是股價下跌來平衡這種供需矛盾。
大的PE不會立馬』上市圈錢走人『,因為他們利用自己的資本優勢管理優勢,能給公司帶來增值,有時候多持一年就多一個市盈率的點,這時候當然不急著』圈錢走人『。不過最後,還是要』圈錢走人『,資本終究是逐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