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御花園理財

御花園理財

發布時間:2021-07-17 20:26:51

Ⅰ 開普幣 是騙局嗎

開普幣是金融詐騙騙局。

2017年央視曝光的350個資金傳銷組織名單,開普幣在名單中。350個資金盤全是騙局。

開普幣是一個營銷幣,主要是靠直銷或者傳銷的模式推廣開來,這類幣在國內是非常盛行的,但結局一般都是崩盤,平台圈錢跑路,有的主犯會被抓。這種幣不是國家允許經營的,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傳銷。

(1)御花園理財擴展閱讀

最常見的金融騙局:

主要有e租寶,它是從2014年成立,利用了一年半非法吸收500億,2015年12月16日,公安機關對"e租寶"網路金融平台及其關聯公司涉嫌犯罪問題依法立案偵查。在2018年7月,它已經被列入最新的傳銷組織。

還有像如昆明泛亞,號稱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短短3年,就交易涉及20多個省份的22萬人,資金總計超過430億元。

還有上海中晉、上海快鹿、溫州書畫寶騙局、浙江世尊、炎黃文交所騙局、南京錢寶網理財騙局、勝威國際集團、MMM理財騙局、雲世紀SKY理財騙局、御花園理財騙局、馬來西亞保綠木拆分盤等組織。

Ⅱ 6224開頭的是銀行卡號嗎

  1. 6224是不可能確定是哪個銀行的,中國銀聯一般都是以62開頭標識的,所以一般要開頭5位或6位卡號才能定是哪個銀行的。6224有可能是郵政的、建行的、工行的。

  2. 每家銀行的銀行卡號都有其對應的含義,尤其是開頭的幾個位數,一般代表著銀行名稱代碼以及相關的銀行、銀行卡及個人的信息。

  3. 為了能夠讓大家方便查詢銀行卡開頭數字代表的含義,為大家准備了更加詳細的資料。

436742 中國建設銀行VISA龍卡借記卡
436745 中國建設銀行VISA龍卡貸記卡
622280 中國建設銀行支付寶龍卡借記卡
458123 交通銀行VISA普通卡
521899 交通銀行MC信用卡普通卡
622260 交通銀行太平洋卡借記卡
402674 上海銀行VISA金卡
622892 上海銀行借記卡
622188 中國郵政儲蓄綠卡借記卡
602969 北京銀行京卡借記卡
622760 中國銀行中銀都市卡
409666 中國銀行BOC系列VISA標准卡普通卡/VISA高校認同卡
438088 中國銀行國航知音信用卡
622752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長城人民幣貸記卡普通卡
427020 中國工商銀行VISA學生國際信用卡
427030 中國工商銀行VISA國際信用卡金卡
530990 中國工商銀行MC國際信用卡普通卡
622230 中國工商銀行新版人民幣貸記卡普卡
622235 中國工商銀行新版人民幣貸記卡金卡
622210 中國工商銀行新版信用卡(准貸)普卡
622215 中國工商銀行新版信用卡(准貸)金卡
622200 中國工商銀行牡丹靈通卡借記卡
955880 中國工商銀行原牡丹靈通卡借記卡
622568 廣東發展銀行新理財通借記卡
520152 廣東發展銀行南航明珠卡MC金卡
520382 廣東發展銀行南航明珠卡MC普卡
911121 廣東發展銀行理財通借記卡
548844 廣發真情卡
512431 寧波銀行
520194 寧波銀行
622318 寧波銀行
622778 寧波銀行
622282 寧波銀行匯通卡人民幣金卡/鑽石聯名卡
407405 民生銀行
517636 民生銀行
512466 中國民生銀行MC金卡
415599 中國民生銀行星座卡借記卡
421870 中國民生銀行VISA信用卡金卡
622622 中國民生銀行蝶卡銀卡借記卡
528948 民生銀行
552288 民生銀行
556610 民生銀行
622600 民生銀行
622601 民生銀行
622602 民生銀行
622603 民生銀行
421869 民生銀行
421871 民生銀行
628258 民生銀行
418152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奧運WOW卡美元單幣
456418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WOW卡/奧運WOW卡
622521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東方卡借記卡
404738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VISA普通卡
404739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VISA金卡
498451 浦東發展銀行
622517 浦東發展銀行
622518 浦東發展銀行
515672 浦東發展銀行
517650 浦東發展銀行
525998 浦東發展銀行
356850 浦東發展銀行
356851 浦東發展銀行
356852 浦東發展銀行
435744 深發展聯名普卡
622526 深發展卡普通卡
435745 深發展聯名金卡
998801 深圳發展銀行
998802 深圳發展銀行
622525 深發展卡金卡
622538 深圳發展銀行發展卡借記卡
406254 光大銀行
622655 光大銀行
622650 光大銀行
622658 光大銀行
356839 光大銀行
486497 光大銀行
481699 光大銀行
543159 光大銀行
425862 光大銀行
406252 光大銀行
356837 光大銀行
356838 光大銀行
356840 光大銀行
622161 光大銀行
628201 光大銀行
628202 光大銀行
622155 深圳平安銀行
622156 深圳平安銀行
528020 深圳平安銀行萬事達卡普卡
526855 深圳平安銀行萬事達卡金卡
539867 華夏銀行
528709 華夏銀行
523959 華夏銀行MC鈦金卡
622637 華夏銀行人民幣卡金卡
622636 華夏銀行人民幣卡普卡
528708 華夏銀行MC金卡
539868 華夏銀行MC普卡
518710 招商銀行哆啦A夢粉絲信用卡
518718 招商銀行哆啦A夢粉絲信用卡珍藏版卡面/MC貝塔斯曼金卡/MC車主卡
622588 招商銀行QQ一卡通借記卡
622575 招商銀行HELLO KITTY單幣卡
545947 招商銀行
521302 招商銀行
439229 招商銀行
552534 招商銀行
622577 招商銀行
622579 招商銀行
439227 招商銀行
479229 招商銀行
356890 招商銀行
356889 招商銀行JCB信用卡普通卡
356885 招商銀行
439188 招商銀行VISA白金卡
545948 招商銀行
545623 招商銀行
552580 招商銀行
552581 招商銀行
552582 招商銀行
552583 招商銀行
552584 招商銀行
552585 招商銀行
552586 招商銀行
552588 招商銀行
552589 招商銀行
645621 招商銀行
545619 招商銀行
356886 招商銀行
622578 招商銀行
622576 招商銀行
622581 招商銀行
439228 招商銀行
439225 招商銀行VISA信用卡普通卡
439226 招商銀行VISA信用卡金卡
628262 招商銀行
628362 招商銀行
628362 招商銀行
628262 招商銀行
376968 中信銀行
376966 中信銀行
622918 中信銀行
622916 中信銀行
518212 中信銀行國航知音信用卡/萬事達卡普通卡
622690 中信銀行理財寶卡借記卡
520108 中信銀行萬事達卡金卡
376969 中信銀行
622919 中信銀行
556617 中信銀行
622680 中信銀行藍卡/I卡信用卡
403391 中信銀行
558916 中信銀行
514906 中信銀行
400360 中信銀行
433669 中信銀行
433667 中信銀行
433666 中信銀行
404173 中信銀行
404172 中信銀行
404159 中信銀行
404158 中信銀行
403393 中信銀行
403392 中信銀行
622689 中信銀行
622688 中信銀行
433668 中信銀行
404157 中信銀行
404171 中信銀行
404174 中信銀行
628209 中信銀行
628208 中信銀行
628206 中信銀行
451289 興業銀行
622902 興業銀行
622901 興業銀行
527414 興業銀行
524070 興業銀行
486493 興業銀行
486494 興業銀行
451290 興業銀行
523036 興業銀行
486861 興業銀行
622922 興業銀行
552599 農業銀行
404119 農業銀行
404121 農業銀行
519412 農業銀行
403361 農業銀行
558730 農業銀行
520083 農業銀行
520082 農業銀行
519413 農業銀行
49102 農業銀行
404120 農業銀行
404118 農業銀行
53591 農業銀行
404117 農業銀行
622836 中國農業銀行人民幣貸記卡 香港旅遊卡貸記卡金卡
622837 中國農業銀行人民幣貸記卡 香港旅遊卡貸記卡普卡
622848 中國農業銀行世紀通寶借記卡
95599 中國農業銀行借記卡

Ⅲ 什麽是太監

就是沒雞雞
做為宮庭里伺候後宮和皇上的僕人
這樣能保證不和後宮有性關系

Ⅳ 元宵節的來歷是什麼呀

元宵節的由來:

1、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2、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

Ⅳ 御財-阿豆理財 為什麼你們不喜歡止損

立志成為您最貼心、最負責任的投資理財顧問!願與客戶攜手共贏,同甘共苦,馳騁金市!您在,我就在!!!
我們這里有模擬交易系統,可供試用。q-u-n9592-0825註明阿豆理財

Ⅵ 投資南寧是國家扶持的嗎

請不要誤信傳銷!!!

我們總是能在各種各樣的新聞里看到

哪裡又出現了某某金融騙局

誰誰誰又被騙了......

在各種騙局瘋狂掃盪之後

國家終於要出手了!

這次的出擊

就是要告訴所有人:

天上砸下來的,永遠不會是餡餅!

高層雷霆出擊,騙子們顫抖吧!

隆力奇168共享經濟平台

德加D+ 7 Mall微商騙局

NHT global(然間環球)

羅麥科技傳銷、雲集微店、湖南鐵皮石斛等等

三、最高明的騙局

精神洗禮,連心術

心靈雞湯+宗教灌輸,洗腦N次方

舉例

↓↓↓

Ⅶ 古代哪些國家有太監

古代的一些奴隸主和君王、貴族,為了使自己的妻妾們對他保持貞節,不準她們和一般男子接觸,但後宮又需要男子服役,所以就大量地使用閹人,即中國所稱的太監。英文中的「太監」一詞是由希臘語「守護床鋪的人」而來的,由此也可知太監的作用。

關於太監起源的時代,無法准確確定,但據傳是亞述的一位美麗賢妃所創,而東方則是在古代君主專制制度形成時期就開始了,這個時期大致都是在公元前8世紀左右。被稱為歷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曾說過,在公元前6世紀時,波斯已有此風俗習慣,波斯人認為太監比一般人更值得信賴,同時對太監的忠誠大加贊揚。由於太監的廣泛使用,需求量很大,古希臘人就誘騙或強迫一些長得清秀的男少年,將他們閹割後加以販賣。根據希羅多德的說法、希臘人在小亞細亞的古都亞非沙斯,也就是聖經上所稱的那披索及利吉亞的首都沙魯德斯等地,將閹人高價賣給波斯人,所以沙魯德斯以出產閹人而著名。在中國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對閹人都大量使用,從甲骨文考證,中國古代對閹人的使用在殷商時代已出現了。

閹割是十分殘忍、危險和不人道的。古埃及的閹割手術都是由僧侶執行,閹割的死亡率達60%;但據傳印度的閹割手術則較為進步,死亡率不高。古代使用閹人是為了對女性實行性壓迫和性禁錮而以摧殘一部分男性為手段,但是有時效果也適得其反,幾乎在歷代的皇宮之中,都有比平民百姓中嚴重得多的淫亂丑聞。例如在波斯,由太監監守的後宮,不僅重門緊鎖,而且連面色白皙的太監都不準與後宮接觸,能進入的只是那些特意挑選出來的又老又丑而又特別忠心的太監。但是,被監禁得比囚犯還嚴厲的妃妾們照樣能把她們的情人藏在後官,性活動更加大膽。妃妾們能從囚籠般的後宮逃出來的記載也不絕於史。從著名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也可以曲折地看出阿拉伯各國的宮廷穢聞。在中國的史書上,對「宦寺宣淫」、「宦寺亂政」的記載也是很多的。
在清朝,宮中太監多達上千,最多時有2800多人。這些太監除了少量的戰爭俘虜或年幼的宮刑罪犯外,大部分是從民間招募而來的。

當時直隸以及今天北京郊區的昌平、平谷、大興、宛平等處都是出太監的地方。報名做太監的都是窮苦農民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為生活所迫,便將他們送入宮中。甚至一些已結婚生子的青年人,也凈身做了太監。

據《大清會典》記載:清宮太監的招募工作通常由內務府下的會計司負責。會計司下設有兩個牙行,具體負責太監的招募和「凈身」手術的實施。

清朝的太監

《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有清宮老太監回憶說:光緒二十幾年前,在北京有專門干這種「凈身」營生的,著名的如:北長街會計司的「畢五」和地安門外方磚胡同的「小刀劉」。

准備當太監的孩子在做「凈身」手術前,都要先簽一個合同,表示自己是自願接受手術的,出了生命危險完全由自己負全部責任。簽完合同,這孩子就被送上了手術台。

端康與眾太監

所謂的手術台,是一塊四角都裝著鐵環的門板。孩子一躺上去,「凈身師」把孩子的四肢牢牢的捆在鐵環上,然後蒙上一塊黑布,灌上一碗大麻湯做麻葯,接著一盆涼水潑向孩子的下身,趁著孩子腦袋發懵、身子發麻,這時就下刀。

一些人付不起這手術費,就由家長自己動手。晚清的太監馬德清在回憶當年自己親生父親給他「做手術」的經歷的時候說,當時他被嚇壞了,「疼得不知昏過去多少次。」

太監們入宮以後,生活水平確實有了明顯的改善與提高。入宮時,每人都能得到一筆安家費。入宮後,每月還可以按等級得到相應的「月薪」,按季領取一份「口糧」。

敬事房

清朝統治階級看來,他們給予太監的待遇已經夠高的了。鑒於明朝太監干預朝政的歷史教訓,他們不能容忍太監有任何干預 國家政務的行為。開國之初,順治皇帝福臨,就將一塊高134厘米的鐵牌矗立在內宮交泰殿門前,上面刻著他頒布的嚴禁太監干預政事的一道敕諭。

宮中的太監只要觸犯了這條祖宗家法,都會被處以極刑。如康熙初年的吳良輔,還有乾隆年間的高雲從,都被砍掉了腦袋。

光緒二十二年甲午海戰之後,儲秀宮里的小太監寇連材年僅20歲,因憂患國事而冒死上書慈禧太後,隨即就被以「犯法干政」和「越分擅奏外事」等罪名,押赴菜市口斬首。維新派領袖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一文中為寇連材立傳,稱贊他是「烈宦」,把他的名字歸到維新志士的行列之中。

順治年間禁止太監干政的木牌

據說,內務府慎刑司,就是清宮內部主管執法的部門,設有「氣斃」之刑。這種刑法用七層棉紙沾水後,一層層將受刑犯人的口鼻耳封起來,使他窒息而死。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後就用這個辦法,將伺侯光緒皇帝及珍妃的數十名太監治死了。

「氣斃」之刑在清宮檔案中沒有記錄,但戊戌變法後,宮中確有幾名太監被「杖責」處死,也就是亂棍打死。

當然,因干政而遭到懲罰的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太監來說呀,防不勝防的是宮內多如牛毛的清規戒律,稍微一不留神,就有危險。

內務府原址

按《宮中則例》規定:太監口角斗毆,打六十大板;點燈時不謹慎、夜裡值班時打瞌睡、大聲喧嘩、損傷宮中陳設、私自外傳宮內之事、不服上層太監管教等打四十大板;傳小道消息、請假回來得太遲等打二十到三十大板。

乾隆四十九年六月,在瀛台當差的一個太監,因為母親病重,告假三天。回家後,母親病逝。辦完喪事趕回宮中,晚了不到一天,但首領太監已上報作為逃跑處理,於是他被發到南苑在馬棚里鍘草三年。

把太監關起來為馬鍘草,是清朝統治者處罰太監的一個重要手段。瓮山也就是今天的頤和園萬壽山,這個皇家御花園過去竟然也是關押太監的一個重要場所。

內務府雜件中記載了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杖責致死的太監

從乾隆十二年的一份報告看:當時瓮山關押著十三名太監,其中帶有九條鎖鏈的達七人之多。瓮山並不是懲罰太監的惟一地方,在清朝的中後期,更多的太監被關在景山或南苑的吳甸。當時,所有被關在這些地方的太監,都是給馬鍘草。

在這種情況下,太監們的精神壓力特別很大,每天戰戰兢兢,處處小心謹慎,但越是這樣他們越容易出錯。

嘉慶十三年保和殿的小太監用竹棍支窗戶,隨手將削竹棍的小刀忘在了床上。被發現後,以「持刀入宮」的罪名論罪,被判絞刑,後來從寬發落,處枷號一年。所謂枷號,就是在脖子上架上一副沉重的木枷,每天從早晨直到晚上,在室外站著,跪著,刮風下雨也照跪不誤。

沉重的勞務、嚴厲的處罰,使許多下層太監一天天變得遲鈍而麻木。再加上被閹割而帶來的自卑心理以及四周人們的歧視,連他們自己也覺得實在算不得人。

乾隆時期,有個叫羅思貴的,為了養活家小,於21歲時凈身入宮做了太監。乾隆十九年,他將妻子、兒子及老母接到了紫禁城外的西華門外居住。他的妻子忍受不了這種變異的生活,扔下了兒子及老母不辭而別回老家去了。其他同伴太監以此事嘲笑他,羅思貴受了刺激,便用小刀自殺,結果還沒有死成。

頤和園萬壽山

生活的平淡與無聊是對宮中太監的又一種折磨。晚清的太監魏子卿等人回憶說:「當班的時候沒有多少事做,不當班的時候,除了服侍老爺也就是大太監也沒什麼事情做。在固定的圈子裡走,也走膩了。」

無聊、苦悶、壓抑、自卑,這種種一切像無法掙脫的羅網,使得他們神情恍惚、性格怯懦,一天到晚疑神疑鬼。

太監呀心理變態的另一個方面,表現在他們的性格是畸形的了,具有雙重性,平時唯唯諾諾,可是有時候又會突然的發作,走向另一個極端。

靜宜園勤政殿遺址

在清宮,大太監欺負小太監是天經地義的。在《內務府奏案》中,就記載了這樣的事:乾隆六年圓明園舍衛城太監金滿貴與首領太監徐志在值班房中開玩笑,徐志忽然翻臉說金滿貴無禮,金不服,徐便動手打金,事情鬧大了,結果金滿貴被罰往瓮山鋤草,可徐志卻一點事也沒有。

上層太監對下層太監不但任意欺壓,而且直接盤剝。乾隆中期,靜宜園有個叫高朝鳳的首領太監,因父親去世,喪事辦了20多天,其間往來吊喪親友們所有的飯食費用,全部從屬下太監中攤派。

大太監欺負小太監,小太監則欺負更弱的人,宮中的雜役們也是太監們欺負的對象。乾隆二十五年。圓明園西洋樓的領催就因不堪太監私刑毆打,忿而自殺。

乾隆22年,一個在宮里當和尚的太監於榮煥,在大街上公然的侮辱一個巡檢,後來又大鬧公堂,氣焰十分囂張。

太監像

宮內太監酗酒、賭博、打架之風盛行。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圓明園中幾個太監賭博,邊賭邊喝酒,後來因為輸贏,借著酒勁爭吵打鬥,結果太監張進朝當場被另一個太監用隨身的小刀捅死。乾隆四十八年的一個秋夜,在圓明園螺螄樓北邊水溝旁,兩撥太監撈螃蟹時發生爭吵,後來發展到打群架,太監張忠當場被打死。

當太監們對宮中的生活忍無可忍時,便開始逃跑。據統計,光緒二十六年正月至七月,逃跑太監多達233人。可悲的是:太監們的這種逃跑往往很盲目,逃出宮後,才發覺自己什麼生活技能也沒有,不能適應社會生活,加上自己生理上的顯著特徵,很容易被人識破。跑來跑去,只得又跑回宮中。他們最終發現,除了做太監,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別的生路。

一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便想到了自殺。在清代,太監自殺現象層出不窮。

也許只有從肉體上消滅自己,他們才能從精神上獲得徹底解脫。

太監的命運是悲慘的,生前卑微屈辱,不被當人,死後被抬出宮,埋在城外,那些普通太監甚至連墓碑也沒立一塊

日本沒有的

關於太監的起源,中國早在殷商就有「寺人」,據專家考證,甲骨文中已有相關的記載,歷史自然比西方要悠久。西方直到希臘文明晚期才有關於「閹人」的記載,今天英文中的eunuch便是從希臘言語中沿用而來。《聖經》馬太福音第十九章中記載:「他是天生的閹人,有被人閹的,但也有為天國而自閹的,能夠接受他的人就接受他吧!」這句話是要令國粹家們失望的:怎麼,蠻夷之邦也有閹人?呸,紅鬍子綠眼睛,他們算什麼東西!

不過,國粹家們確實有驕傲的本錢:沒有哪個國家的太監有中國這么多,沒有哪個國家的歷史會在這樣大的程度上受到太監的支配,即使是雄踞西亞與我們並稱的帝國奧斯曼土耳奇。

上帝造出了亞當和夏娃兩種性別,殊不知東方還有個民族,運用他們卓越的魄力與想像,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第三性。」上帝,在他們的成就面前低下你高貴的頭顱吧!

幸虧我們的文化是「史官文化」,在汗牛充棟的典籍中,我發現了創造「第三性」的方法:被手術者仰面躺下,兩名助手一名按住他的雙肩,一名分開他的雙腿。用白色的繩子或紗布將手術者的下腹及腰間上部綁緊,用熱胡椒將陽具附近細洗三遍,然後用一根極韌的細絲系在陽具的盡頭,另一端系在屋樑之上。這時,「刀子匠」上場了。所謂「刀子匠」,是公認的行業專家,是人人眼紅的一種技術型的職業,一次手術的收入抵得上小康之家一年的開支。「刀子匠」拿起鐮刀狀的小刀,先用手感覺一下陽具的大小,然後手起刀落,寒光一閃便將陽具及陰囊一起切除。無論怎樣凄烈的慘叫,都無力回天了。之後用白蠟的針形栓插入尿道,傷口則用浸過冷水的紙小心地包起來。手術完成後,被手術者由兩名助手扶著在房間里走動二至三小時,然後才允許躺下。3天之內不許喝水,據說這段傷痛及口渴的時間最是痛苦難熬。等過了3天之後將栓拔出,如果尿像泉水般湧出來就表示手術完全成功了,否則便是失敗。大約手術後一百天才能基本痊癒。至於割下來的陽具,則呈送大內有關部門放在瓶子里,置於房間的高處,取「高升」意,祝福該名未來的太監飛黃騰達,榮登高位。

一個帝制大廈中的尤物又產生了。

唐甄在《潛書》中這樣描繪太監:「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為什麼這樣說呢?唐甄解釋道:他們長得臃腫,彎曲,好似長了癭結,鼻子里呼呼作響,如同牛和豬一樣,因此不像人的身體;他們長著男人的頰骨卻不是男人,沒有胡須卻不是女人,雖然面如美玉卻沒有一點生氣,因此不像人的面容;他們的聲音好像兒童一樣稚細卻不清脆,好像女人一樣尖細卻不柔媚,你說它嘶啞但又能成聲,你說它如猩叫但又能成人語,因此不像人的聲音;他們可以很愛人,也能下毒手害人,當他們憐憫你時流涕而語,而當他們憎惡你時,則斬殺如草,因此不像人的感情。

我在古籍中看到了一些年紀不等的太監的畫像,經過比較發現:年青時被閹的宦官會逐漸發胖,但肌肉卻柔軟不結實,當然也無縛雞之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又會持續下降,而且皮膚易生皺紋,往往四十歲的宦官看起來就像六十歲的老人一樣。

生理的變態必然導致心理的變態,魯迅在《墳·寡婦主義》中說:「中國歷代的宦官,那冷酷險狠,都超出常人許多倍。」在那被賈元春稱為「見不得天日」的地方,太監們肆意發泄著他們變態的性慾、權力欲、貪欲。僅以貪污而論,據明人趙士錦在《甲申記事》中載,明末李自成進京前,偌大一個明帝國的國庫存銀竟不到四千兩!而魏忠賢被抄時,居然抄出白銀千萬兩,珍寶無算,以致崇禎多次痛心疾首地怒斥太監們:「將我祖宗積蓄貯庫傳國異寶金銀等,明比盜竊一空。」

崇禎的「痛心疾首」既讓人同情,又不讓人同情。讓人同情,是因為他貴為天子,卻拿太監沒辦法;不讓人同情,是因為他自己就是太監頭子,他是棵大樹,太監是在樹上築巢的鳥,倘若同情皇帝,誰來同情太監呢?

王夫之在《沿書引義·舜典四》中針對太監大發了一通議論:「宮刑施之,絕人生理,老無收養,死無與殯。天罪之鬼,無人除墓草而奠懷染。故宮者,均於大辟也。且宮刑之後,二氣內乖,肢體外痿,性情內琢。故閹腐之子,豹聲陰鷙,安忍無親。且刑人並齒於天地之間,人道絕而發已凋、音已雌矣,何懼乎其不冒死而求逞於一朝?而美其名曰,姑且憐其無用,引而置之官府之間,不知埋下禍根深矣。宦寺之惡,稔於士人,只因其無廉隅之惜,子孫之慮耳,故憫不怕死,何況乎其以淫而在傍君主之側耳。」船山先生的推論大抵是正確的,漢、唐、明三代都有皇帝死於太監之手,這大概是發明太監制的統治者始料未及的吧。船山先生隱晦地諷刺了君主們作繭自縛的行為。正所謂「害人終害己」。

然而,君主們依然堅持太監制。既然自詡為「天子」,就得龜縮在宮廷里,跟一般百姓保持距離。讓百姓知道皇上也是吃喝拉撒睡的凡人,那還了得!迷宮一樣的宮廷內便需要「絕對安全」的奴僕,怕戴綠帽子的皇帝便與不能人事的太監「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共同成為龐大的帝國大廈中的兩塊最重要的基石。

在有的皇帝那裡,太監理論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公元十世紀,正逢五代十國亂哄哄,南方有一個小朝廷史稱南漢。那是唐末封州刺史劉岩割據一方,自稱皇帝,建都廣州,稱興王府。他有一套神奇的治國理論,認為一般人都有妻兒老小,既有妻兒老小,便有私心,便不能無私奉獻自己於皇上,而太監"無鳥一身輕",故只有太監最無私,沒有後顧之憂,必死命效力。傳位到他的孫子南漢王劉倀,更下了一紙文件,曰:凡是朝廷任用的人,不管他是進士還是狀元出身,一律要閹割,達到"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化境之態,方能當官。劉氏父子的思維方式與船山先生截然相反,於是中國歷史上蔚為壯觀的太監王朝產生了。王船山反復渲染太監的可憐可悲,這卻是他的書生之見。羨慕太監的人比羨慕他這位大學問家的多著呢。

太監的來源,多為戰爭俘虜和貧寒之子。如明英宗時征苗,便閹了貴族苗族男童1565人,顯然有種族滅絕的動機在其中。然而,太監得勢的時代,民間往往相應掀起"自宮潮",許多小康之家的兒子也忍痛自宮,以圖仕進,這確實是一條終南捷徑:讀書須受十年寒窗苦,自宮卻是一時痛終身富貴。據《山堂別集·中官考十》記載:"南海戶凈身男九百七十餘人復乞收入。"一個小村子,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童男自宮。整個國家呢?天啟三年,徵募宦官缺額3000人,結果應征者多達2萬人。政府竟想不到會有如此多人,一時無措,不得不增加1500人,剩下的人,安置在京郊南苑的收容所。即使如此,收容所也容納不下這么多人,許多人不得不淪為乞丐和偷盜者。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丐閹》中記載:"至有兄弟俱閹而無一選者,以致為乞為劫,固其所宜也。"下有自宮之風,上有體制的膨脹,有明一朝,太監機構的編制不斷擴大,宦官職位依統轄內容的不同,區分為十二監、四司、八局,總稱"二十四衙門"。司禮監有"影子內閣"之稱,其執掌太監權重於首輔大臣。而令官民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也全在太監的控制中: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的頭目清一色全是太監,太監們組成了"大朝廷中的小朝廷"。

人們贊美太和殿的精美絕倫,其實,太和殿與凈身房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一座紙扎的房子而已。在皇城中,凈身房的地位遠遠比太和殿重要。對於萬曆這樣的皇帝來說,在位數十年,在太和殿舉行的朝會不過數次而已,有沒有太和殿並不重要,沒有凈身房就了不得了。皇帝沒有太監的服侍,就連一天的吃喝拉撒睡都沒辦法維持。所以,凈身房才是紫禁城的精髓所在。紫禁城是建立在凈身房之上的,正如帝王制是建立在太監制基礎上的。

閹割是一種古典之極。公元前一百多年的司馬遷只不過幫李陵說了幾句話,就被皇帝將卵蛋刨了去了,英明神武的"皇上"的價值觀可能跟法國思想家狄德羅所估計的相同。狄德羅在評價法國波旁王朝時說:"在宮廷,"狂歡的工具"從來與政治媲美。"那麼犯了政治錯誤的司馬遷一生豈非只好以失去"狂歡的工具",悲苦恥辱而告終?不然,他完成了《史記》。

中國不愧為文明古國,漢朝人將處宮刑的地方稱為"蠶室。"一個詩意十足的名字,一個醜陋的蠶變作美麗的蝴蝶的地方。閹割是文化的死敵,也是文化的一部分,閹割侵蝕著文化、吞咽著文化、改造著文化,當閹割內化為文化的本質的時候,文化便消除了被閹割的焦慮,而在特別的快感之中陶醉。正如黃永玉先生所說:"一部文化史幾乎就是無數身體的局部或全部被刨去的行為史,是由閹割與被閹割兩種不同性質的快感寫成的。"從被閹到自宮只有一步之遙,從身體的殘疾到心靈的殘疾也只有一步之遙。當"去勢"成為奴隸們的義務時,那麼口口聲聲說"連受之於父母的毛發也不應該損傷"的聖人們只好裝作沒看見。裝在瓶子里的太監們的"命根子"是保證皇帝的妻妾們的貞操的"證件";而大大小小的聖人們對"命根子"的沉默,則是保證皇帝們的權力暢通無阻的"證件"。

太監的數量,最鼎盛時期也不過10萬,在天朝大國只算滄海一粟。然而,太監的靈魂卻像烏雲一樣籠罩在天朝大國的每一寸土地上。帝國需要充當"守護床鋪的人"的太監,更需要一大批守護一整套綱常理論的太監。前者是顯現的太監,後者是隱形的太監,亦即"知識太監"。如果說"刀子匠"們的閹割手術只能一個個地做,那麼"知識太監"們則能按自己的模式批量生產成千上萬的太監。那些狀元們,學士們,道士們,和尚們,都是清一色的"知識太監"。

"太監化"是中國的知識者最大的特點。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確實是力量,知識如槍炮,關鍵槍炮口對准誰。中國溫文爾雅的士人們槍炮口對准他們腳下如汪洋的人群。用文化為帝制大廈添磚加瓦,這神聖的工作他們幹得津津有味。多勞者必多得,他們獲得了如桃花般燦爛的封誥,例如張居正為"太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謚文史,贈上柱國",簡直令人目不暇接。

"知識太監"建構了東方專制主義大廈的牢固根基。高蹈如李白,卻汲汲於功業,自以為"我輩豈是蓬蒿人",在玄宗眼裡,他卻是個連高力士也比不上的玩物。學術大師王國維,當過幾天"南書房行走",便被帝王師的身份壓死在昆明湖底。當不當太監,與道德的優劣、人格的高低無關,一種體制的向心力、一種文化的慣性、並不是哪一個人所能抗拒的。艾森斯塔德在《知識分子開創性、改革性及其沖擊》中指出:"中國知識分子缺乏自己的組織,因而他們的組織架構幾乎等同國家官僚體系。在行政上,愈是接近權力核心,則用以反抗皇帝的自主的權力基礎與資源就愈少。當教育愈趨專精時,教育的具體活動往往是朝政治行政制度設計而行。"看來,從教育到行政的設置不過是"凈身房"的延伸、變形與擴大。孜孜不倦地注釋古書、考證典故,研究音韻、填寫駢文,這一切不過是被閹割了的"知識太監"們的拙劣的xxxx行為。這樣的行為能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呢?艾森斯塔德接著說:"中國知識分子各式各樣的創造活動沖擊了一般性文化,而且相當高的程度上持續地形塑了中國文化。其次,對社會制度架構的建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他們成為政策聯盟的一員,喪失了大部分權力基礎,也喪失了從既存制度結構中改造的機會。"讀書是為了做官,做官是為了發財;做不了官便隱逸,隱逸是為了成名。無論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士人都以現存體制為價值參照系,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反體制"的力量。

"知識太監"所創造的知識便只能是"太監知識"。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朴學,無不是圍繞皇權作向心運動,僅僅是有的軌道離中心近、有的略遠些罷了,沒有質的區別。無論學術內容怎麼變,士人的終極理想仍未超越陞官發財、為帝王師的模式。"史"的目的是"資治","文"的目的是"助興",兩千年的人文傳統是畸形的、單一的、片面的。所謂學富五車、德行高尚者,"禮樂兵農不務,即當世之刑名錢谷,亦懵然惘識,而搦管呻吟,自矜有學"。這種毫無用處的"學",不是"太監知識"又是什麼?正如明人李剛主在《恕谷集·與方靈皋書》中尖刻的批評,"宋後二氏學興,儒者侵淫其說,靜坐內視,論性談天……而至於扶危定傾大經大法,則拱手張目……當明季世,朝廟無一可倚之臣,坐大司馬堂批點《左傳》,敵兵臨城,賦詩進講,覺建功立名,俱屬瑣屑。"喜歡"太監知識"的唯有皇帝,宋代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用"乾德"作年號,一位"知識太監"誠惶誠恐地告訴他,五代時蜀國有個亡國之君也用過這個年號,恐怕不太吉利。趙匡胤重賞此人,並深有感慨地說:"以後宰相必須用讀書人!"於是"知識太監"們向這位英明君主對"太監知識"的重視感激涕零。

許多人都讀過《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一個個被閹割的讀書人的形象栩栩如生,令人不知是哀其不爭好,還是憐其不幸好。龔自珍在《乙丙之際著議第五》中憤怒地譴責統治者對士人的無形殺戮:"戮之非刀、非鋸、非水火;文亦戮之,名亦戮之,聲音笑貌亦戮之……戮其能憂心,能憤心,能思慮心,能作為心,能有廉恥心,能無渣滓心。"那時整個中國,就是一個病梅館,就是一個畸人館。然而,龔自珍深味了外在暴力的閹割的可怕,而忽視了更為可怕的內在化的自我閹割。無數讀書人羨慕的狀元郎,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呢?我在《狀元圖考》中看到明朝狀元丁士美所撰的謝恩表。由華美的文辭可想見其才情,由古雅的典故可想見其淵博,全文如下:"奎曜天開,萬國仰文明之象,乾符聖握,一人操製作之權,荷大造以兼容,愧凡才之並錄。茲蓋伏遇皇帝陛下,道備君師,德侔天地。尊臨華夏,普六合以咸寧;仁者黎元,無一夫之不獲。至敬恆持於夙夜,淵衷每敕於時幾。神聖獨隆,猶切永賢之念,雍熙見洽,尚勤望治之心。愛降絲倫,下詢韋布。圖用人理財之大要,迓祈天永命之洪休。自分芻蕘,曷克對揚明命;豈期葑,猥蒙次弟恩榮。際會風雲,共慶泰交之盛;沾濡雨露,叨承晉錫之蕃。京兆送歸,南宮賜宴。冠袍特賜,出尚方玲瓏之奇;楮鏹均頒,布內帑寶元之富。臣等仰龍宸而戴德,極知覆載之難名;趨列以觀光,何幸照臨之孫遜。敢不勉行幼學,誓勵初心,斯不負於登廷,庶少申於報答。伏泉建中三極介福萬年。文運與國運並隆,地久天長,永撫亨昌之作;臣心體君心而共濟,景從雲附,載賡喜起之歌。"

當時的皇帝是誰呢?是以荒淫昏庸著稱的明世宗,即嘉靖帝。狀元郎卻不管三七二十一,馬xxxx拍得震天響。所謂"文運與國運並隆"、"臣心體君心而共濟",簡直就像一隻哈巴狗向它主人撒嬌。如果說閹割陽具是太監入官的通行證,那麼閹割精神則是士人入仕的通行證。《明史》中記載,丁士美為廩生時,年齡尚小。依據當時規定,凡為廩生者,官府皆每月供給廩米六斗。一些年齡較大的廩生欺丁年少,把他的廩米全部分掉。他依然和顏悅色,沒有一絲不樂意。《明史》據此稱贊丁士美為人"縝密端重,以道義自持"。我弄不清楚他持的是什麼樣的"道義"。一個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權利的人,必不會保護他人的權利;一個以忍辱來獲取令名的人,必不知人格尊嚴的可貴;一個對黑暗安之若素甚至與之共謀的人,必不會期望光明的到來。

"太監知識"是沒有生命力的,"太監人格"是沒有感召力的。當"太監知識"被頂禮膜拜,"太監人格"內化為民族集體無意識時,就更可怕了。穿皮袍的人、穿絲綢的人、穿麻布的人以及沒有東西可以穿的人,他們的生存狀態千差萬別,卻有一點是相同的:全是半人半鬼、半陰半陽、半截子在地上半截子已經入土的太監。自我閹割與被閹割是一枚金幣的兩面,中國人只有這兩種選擇之一,不管你是帝王將相,還是文豪大師。 沒有純粹
知識,便沒有純粹的知識者的人格。

閱讀全文

與御花園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
長江證券基金認購怎麼撤回 瀏覽:148
me期貨 瀏覽:756
公積金貸款1年 瀏覽:373
打新股票倉位 瀏覽:568
天涯推薦股票 瀏覽:999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
港澳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3
癌症銀行貸款 瀏覽:150
短期理財渠道 瀏覽:813
段永基投資 瀏覽:251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