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家怎麼看G7物聯網公司最近完成的3.2億美元的融資
12月10日,物聯網科技公司G7宣布,已於10月完成新一輪3.2億美元融資,這已是該公司第五次融資。本輪融資由厚朴投資領投,寬頻資本、智匯基金、晨山資本、道達爾風投、泰合資本參與共同投資。G7現有股東普洛斯、中銀投資、騰訊等繼續追加投資。據了解,本次融資創下全球物聯網領域融資金額最高紀錄。
此前,G7已先後完成A輪3000萬美元、B輪4500萬美元、C輪4500萬美元、C+輪7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普洛斯、淡馬錫、中銀投資、國開金融等多家大型機構,G7已成為全球物聯網領域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
據介紹,G7基於行業獨有的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技術平台,向大型物流企業和數以萬計的貨運車隊提供車隊管理綜合解決方案,覆蓋安全、結算、金融、智能裝備等車隊運營全流程。G7還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自動駕駛卡車運營網路,向車隊提供全局化的智能裝備和資產運營服務。截至目前,G7服務的客戶超過6萬家,連接車輛超過80萬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車隊綜合管理與服務平台。
G7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翟學魂表示,基於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全局智能化車隊正在徹底改變現有車隊運營模式,成為新一代的物流基礎設施,並從根本上提升行業效率。新一輪融資將支持G7繼續AI+IA(人工智慧+智能資產)戰略布局,以推動傳統物流行業向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轉型。同時,新一輪融資也將繼續支持G7吸引頂尖人才隊伍、擴大研發投入,深化在各領域的布局。
『貳』 物聯網快速發展下,有哪些新的創業項目
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與其說物聯網是網路,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近兩年,物聯網的發展也步入正軌,今年,又有那些新的物聯網創業項目呢?
1.禾賽科技
分類: 物聯網數據平台
融資情況: 於5月完成B輪融資,金額2.5億人民幣,投資方光速中國、網路投資部。
簡介: 禾賽科技位於上海嘉定工業園,致力於開發高精密氣體分析儀器,並利用核心感測器優勢建造一個覆蓋城市每個角落,實時監測大氣環境中所有有害成分的物聯網數據平台。其產品可以大規模地裝載於公交設備上,這樣大眾可以像看Google Map一樣看到自己所處區域的實時大氣質量報告。
2.達朴匯聯
分類: 物聯網區塊鏈服務商
融資情況: 於3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惠能資本。
簡介: 達朴匯聯是一家物聯網區塊鏈服務提供商,專注於分布式物聯網技術,為用戶提供霧計算全節點權益產生應用、子鏈數字錢包驗證量子加密系統、終端數字輕錢包、霧計算輕節點憑證記錄等產品,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物與物交易數據流服務。
3.屯社區
分類: 物聯網雲平台
融資情況: 於3月完成戰略投資,金額數千萬人民幣,投資方軟銀中國資本。
簡介: 屯社區致力於智慧園區物聯網雲平台、智能硬體、雲停車場、雲門禁等系統的研發和應用,真正屬於互聯網+社區,互聯網+園區,互聯網+安防,互聯網+停車場的大數據互聯網公司,是軟體+硬體的綜合性企業。
4.車道君安
分類: 車聯網數據平台
融資情況: 於2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線性資本、地平線機器人。
簡介: 車道君安致力於基於視覺人工智慧的車聯網數據平台和保險創新解決方案,目前已獲得一輪風險投資。旗下擁有一家全資子公司為重慶途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行車寶
分類:
融資情況: 於2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清研資本。
簡介: 行車寶致力於通過人工智慧、模式識別以及計算機視覺等高科技手段來全方位保障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的行車安全。公司已開發出司機駕駛狀態監測、前車防撞預警等核心功能,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DAS相關功能的研發企業。
6.Broadlink古北電子
分類: 物聯網
融資情況: 於2月完成D輪融資,金額3.43億人民幣,投資方中信產業基金領投、網路、立白集團。
簡介: 杭州古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物聯網及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服務商,提供broadlink系列智能插座、智能遙控、家庭空氣質量分析儀等產品,是湖北傑澳電子科技關聯公司。
7.麥騰物聯網
分類:
融資情況: 於1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華登國際。
簡介: 麥騰物聯網是一家專注於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物聯網行業信息傳輸和數據開發的企業。公司主要研發產品包括無線傳輸技術、智能終端、雲接入、數據採集和雲服務等。公司以物聯網傳輸和數據Delivery技術為基礎,通過物聯網通訊模組、SiP、SoC等傳輸和數據Delivery技術、IoT平台,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等產品,保證數據信息傳輸的質量,進而獲取物聯網的數據並存儲,為用戶提供相關服務和應用數據。
8.自連科技
分類: 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融資情況: 於1月完成B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高正創投。
簡介: 自連科技是一家無線物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集物聯網控制器、物聯網中間件、雲平台接入技術、手機APP連接技術等於一體,產品包括IoT無線控制器、組件化物聯網開發平台、智能硬體開發平台以及智能方案開發套件。
9.DFous
分類: 智慧樓宇解決方案提供商
融資情況: 於1月完成Pre-A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險峰長青、阿米巴資本。
簡介: DFous是一家智慧樓宇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物聯網大數據在商業企業地產增值服務和應用,利用IoT物聯網高密度感測器、移動端app、數字顯示終端、SaaS和智能大數據分析,提供包括一整套智慧樓宇動態能源管理、空間利用和優化管理的解決方案。
10.源清慧虹
分類: 無線智能感測器研發商
融資情況: 於1月完成天使輪融資,金額未公開,投資方啟迪創投、源渡創投、清控銀杏。
簡介: 源清慧虹是一家無線智能感測器研發商,專注於為基礎設施提供無線智能感測系統和雲數據服務,幫助用戶快速部署、管理、運營自己的物聯網應用系統及業務。開發了一系列高精度、智能化、低功耗、長壽命的結構監測和檢測用感測器,其中包括無線智能索力感測器、振動感測器、應變感測器等多種產品。
近幾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也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已經成為了頗具前景的創業方向,如果創業者想要了解其他互聯網創業項目,創業項目為創業者匯集了當下火熱的互聯網創業項目,如小程序、雲計算、OA辦公系統、智能電銷機器人等,在線客服系統中也集聚當下市面上最火熱的平台,供創業者更好的挑選。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叄』 年度盤點|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
【導讀】新年伊始,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物聯網也迎來了更多充滿戲劇性的挑戰與變革,在疫情爆發後,各地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及發生的這大大小小的的事件背後,多多少少都有物聯網的身影,為此,在這里小編整理了相關報告後,和大家說說2020年物聯網在全球的主要進展,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和借鑒!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
Part I: Covid-19對IoT 2020的影響
受疫情影響,公眾對物聯網的興趣下降了15%
人們通過Google搜索「物聯網」話題的頻率在2020年驟然下降。自2020年3月疫情大流行以來,這一下降比例達到15%;此後,「物聯網」話題搜索量一直保持相對穩定並處於較低水平,也沒有回升跡象。物聯網顯然不像其它話題那樣在公眾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同一時間范圍內,公眾對游戲的搜索興趣猛增了約65%、對「在家工作」的興趣增加了104%、對「失業救濟金」的興趣猛增了250%。在對3000多個財報電話的分析顯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IoT」一詞的使用量呈類似下降趨勢。但是,有關物聯網,尤其是「工業物聯網」的討論在第三季度又重新開始。
盡管疫情大流行,但2020 IoT市場仍然強勁
盡管Covid-19疫情不斷,並且
2020年全球GDP下降了5%,物聯網市場在2020年仍在增長(無論是支出規模還是連接設備總數)。雖然有少量物聯網項目因各種原因(如在封鎖期間無法建立基礎設施)而停止或推遲,但大多數物聯網項目在2020仍在繼續。
事實上,2020年是智能設備的一個拐點——活躍的物聯網連接數量(例如:連接的汽車、智能家居設備、連接的工業設備)等,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了非物聯網連接的數量(例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目前全球有217億活躍的連接設備,其中54%(117億)是物聯網設備連接。到2025年,預計將有超過300億個物聯網連接,即地球上幾乎每人有4個物聯網設備。
十餘個物聯網主題隨疫情加速發展
物聯網在應對疫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以物聯網為中心的用例在幫助世界應對疫情方面發揮了(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最值得注意的包括工作場所、醫院和其它基於物聯網的接觸者追蹤(例如:Concept
Reply的跟蹤和定位系統),以及整個疫苗供應鏈中的產品跟蹤和驗證(例如:Controlant)。
對2021年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進入2021年,物聯網技術的整體情況,看起來很樂觀。人們普遍認為,任何因Covid-19對業務的負面影響都將在2021年逐漸消失,新的「數字化轉型浪潮」將推動物聯網市場的發展。企業將加速發展的主題之一是「新技術支持的商業模式」,其中許多新的商業模式將由互聯的物聯網產品來實現。企業關注的另一個主要主題是「人工智慧」。
Part II: IoT 2020十大進展
最大的物聯網新勢力:小米
2020年1月,來自中國的電子製造商小米宣布計劃在未來5年內至少投資72億美元用於5G和人工智慧(AIoT)。新的推動包括對智能電視、無人機、電動滑板車、空氣凈化器、路由器、安全攝像頭等一系列消費和企業物聯網設備的重大投資。
物聯網在對抗Covid-19中的最大貢獻:挽救生命
在2020年初,物聯網行業沒有人能夠預見到,IoT技術將在這一整年中為拯救生命而扮演重要角色。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於2020年6月進行的一項被廣泛引用的研究估計,在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期間,社交距離僅在歐洲就挽救了300萬條生命。雖然這些被挽救的生命大多可以歸功於人們只是待在家裡、戴上口罩和避免接觸,但物聯網技術無疑在一些情況下阻止了進一步的傳播。
許多物聯網廠商競相推出社交距離工具(包括Bosch.IO的工作場所隔離和聯系人追蹤解決方案,Software AG和Dell的Smart Social
Distancing解決方案,或Concept Reply的追蹤和定位系統等)。
位於德國萊比錫的Goebecke麵包店只是使用這種解決方案的眾多企業之一。該企業老闆介紹,工作場所的音頻提醒和對員工數據的分析能力,都使員工更加謹慎、意識更強,這些員工隨後變換了各自之間的距離。
最近,用於Covid-19的物聯網的重點已經轉移到疫苗供應鏈監控上,以確保疫苗安全交付,不發生產品丟失、篡改或變質。例如,輝瑞公司(Pfizer/Biontech)選擇了冰島的初創公司Controlant來監控其Covid-19疫苗的配送。
加速最快的物聯網垂直領域:醫療保健
多年來,由於行業的高度規范性以及缺乏對醫療數字化的支持和緊迫性,在醫療環境中實施物聯網項目被證明是很麻煩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Covid-19已經導致了醫療保健領域的數字化爆炸,特別是在醫院。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在2020年5月發布了多項臨時政策,以在2020年支持數字化工具。德國在2020年10月首次允許醫生開出針對特定疾病的數字健康應用(例如,一款有助於治癒焦慮症的應用)。
在大流行期間激增的應用之一是「遠程醫療」,即醫生通過視頻會議治療患者。醫生報告說,遠程醫療通常被視為只是邁向數字診斷的第一步,它依靠物聯網設備從遠處診斷病人。數家醫院於2020年開始進行試驗。2020年12月,一名倫敦外科醫生在加利福尼亞用5G技術對香蕉進行遠程手術的視頻在網上瘋傳。
2020年最大的物聯網融資:Samsara
Samsara又成功了。2020年5月,在第一次Covid-19大封鎖期間,該公司又籌集了4億美元,旨在進一步擴大其工業物聯網業務。本輪融資對該公司的估值為54億美元,較2019年投資時估值下降14%。首席執行官Sanjit
Biswas在宣布這輪融資時,還宣布裁員300人(占勞動力的18%),這是由於Covid-19對關鍵垂直運輸系統的影響。
2020年值得注意的頂級投資(與物聯網相關)包括:
最重要的技術標准化:5G Release 16
2020年7月,3GPP標准機構達到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發布版本16,這是5G技術的第二套規范,也是5G
IoT的關鍵一步。構成版本16的一套新規范包括對「超可靠、低延遲通信」(eURLLC)、定位功能以及對TSN(時間敏感網路)的支持等方面的重大改進,所有這些方面對於各種物聯網用例的物聯網連接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高端應用,如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應用。此外,版本16還可以在新的5G核心網上部署和管理NB-IoT和LTE-M技術,使5G網路可以通過這些技術管理大規模和低復雜性的物聯網。當前,全球約有2億個IoT連接使用NB-IoT
/ LTE-M的產品。預計,面向高端應用的5G物聯網將在2022年及以後興起。
最著名的新流行語:AIoT
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物聯網的真正價值可以通過應用於物聯網數據流的AI/ML演算法來解鎖。因此,事後看來,「AI + IoT=
AIoT」在2020年出現並成為一個新流行語也就不足為奇了。在2020年12月,Google對這個話題的搜索量大概比12個月前多了70%。有趣的是,這個詞似乎起源於中國(而不是像「
IoT」一詞起源於美國)。華為和小米以及台積電(TSMC)這幾年一直在推崇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概念,即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融合。
2020年,許多「非中國」公司在品牌推廣工作中都使用了這個術語。美國工業軟體提供商Aspen Technology於2020年8月宣布了其新的工業4.0
AIoT
Hub,瑞士網路安全公司Wisekey於2020年9月推出了以AIoT為中心的新數字戰略。在2020年推崇這一術語的公司的其它例子包括總部位於新加坡的ASM
Pacific Technology和總部位於美國的分析軟體提供商SAS。
最大的物聯網相關收購:Nvidia-ARM
2020年9月13日,英偉達宣布有意收購ARM,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半導體交易,估值400億美元。除了是最大的半導體交易外,此次收購有望為AI&邊緣物聯網帶來新的技術創新。英偉達收購的主要業務板塊是ARM的處理器IP,其中也有重要的IoT成分,尤其是邊緣計算。ARM的IoT產品&服務集團(ARM的Pelion
IoT平台、MbedOS、SoC解決方案/安全、KigenSIM解決方案)將不參與此次交易。如果這筆交易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中國企業永遠得不到ARM的技術。這可能會進一步造成美中貿易關系的不平衡,從而使美國在半導體知識產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2020年的重要收購(與物聯網相關)包括:
最雄心勃勃的新物聯網連接技術:Amazon Sidewalk
2020年11月,亞馬遜通知Amazon Echo設備和Ring安全攝像頭的客戶,Amazon
Sidewalk將很快推送到他們的設備上。Sidewalk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旨在創建一個鄰里共享的網路,讓寵物或資產追蹤器等物聯網設備,即使在家庭Wi-Fi網路中斷或超出范圍時也能連接到互聯網。這是通過將不同的Wi-Fi網路連接成一個低帶寬網路,供不同用戶的物聯網設備使用的技術。
2020年9月,LoRa低功耗標准幕後的晶元公司Semtech宣布已與亞馬遜建立合作夥伴關系,以合作構建網路;幾個月後的12月,據報道LoRa聯盟正在洽談,也將加入並支持Sidewalk,使用開放的LoRaWAN標准,該聯盟及其500多家成員公司都支持該標准。
最重要的政府舉措:美國物聯網網路安全改進法
2020年12月,《物聯網網路安全改進法案》終於簽署成為美國法律。其中,該法律要求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NIST)定期(至少每5年一次)更新物聯網安全標准和指南。專家們希望,該法律能夠促使製造商在設計物聯網設備時考慮到一些網路安全功能(例如:使用安全編碼實踐、提供足夠的認證、定期給設備打補丁)。
最大的IoT 2020 IPO:C3.ai
2020年12月9日,C3.ai上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股票代碼為「AI」)。C3是一個真正的物聯網成功案例。該公司由美國億萬富翁Tom
Siebel於2009年創立,他因創立Siebel Systems公司而聞名,2006年1月該公司出售給甲骨文。C3.ai最初叫C3
Energy,主要專注於電網、電表和公用事業的數字化,該公司後來(2016年)品牌更新為C3IoT,並將其關注點擴大到能源之外,作為一個橫向物聯網平台。近年來,該公司強調通用分析和人工智慧能力,這也是為什麼該公司再次將品牌重塑為C3.ai。今天的C3.ai聲稱它可以從5700萬個感測器讀取數據,但Siebel明確表示,重點是AI(包括非IoT應用)。2020年12月上市至今,股價已較開盤價飆升超過40%,估值近140億美元(截至2021年1月8日)。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關於「年度盤點|物聯網2020年回顧:十大重要進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小編認為要想在大數據行業有所建樹,需要考取部分含金量高的數據分析師證書,這樣更有核心競爭力與競爭資本。
『肆』 我現在有一個人工智慧的項目,是結合線下終端,線上互聯網,與物聯網結合到項目,現在需要融資。
您好 關於融資的話我們要看您的項目 如果你的項目確是可以 我們這投資公司會給您融資 如果您需要 聯系我們
『伍』 綠米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准備干什麼
綠米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 ,將建立智能家居4S服務體系。
2015年發布首款產品「小米智能家庭套裝」,讓智能家居成為了普通人都能使用的大眾消費品,不到一年內,銷量達到百萬級。此後,綠米又不斷圍繞「小米智能家庭套裝」增量式發布了智能插座、智能牆壁開關、空調伴侶、智能窗簾電機等十多款產品,與其他小米生態鏈產品互聯互通,建立了以低功耗、高穩定性、高性價比為核心競爭力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統。
從單款精品,到適用於某一場景的小套裝,再到目前整套的智能家居方案,綠米正逐步將旗下產品整合、打包作為整體解決方案落地千家萬戶,不僅僅是單個產品或特定場景的使用,而是通過真正實現各個智能家居產品間的互聯互通,形成1+1>2的系統,從而提供給消費者完整的智能家居體驗。
「過去綠米的產品安裝主要靠用戶自己DIY,但這部分用戶依然是小眾的,為了實現『讓智能家居走進千家萬戶,給用戶一個健康、安全、舒適的家』的願景,綠米計劃未來三年和500家綠米服務商合作建立行業首個智能家居4S服務體系。」綠米創始人、CEO游延筠表示,「綠米的智能家居系統不僅僅應用於家庭,而且正在應用於酒店和公共建築。據統計,安裝了綠米智能家居產品的酒店和公共建築,通過自動化設置有人自動亮燈,沒有人自動關燈和關空調,可以節能20%到40%。而下一階段,綠米將依託智能硬體和數據平台,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社區服務、商業與公共建築等更廣泛的領域,實現「連接+數據+服務」物聯網戰略生態。」
凱輝基金創始人及董事長蔡明潑先生表示:「中國正在成為物聯網發展最為活躍的市場,相關技術也不斷成熟,在智能家居、零售、出行、工業轉型升級、醫療健康等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與想像空間。我們看好這一領域的發展前景,而綠米在智能家居與物聯網方面技術上的領先和落地的扎實推進及完善的生態系統是我們投資的最大信心。我們將充分發揮凱輝在歐美的資源與網路優勢,幫助公司積極拓寬海外市場,並在數據服務業務開發方面,推進綠米與凱輝生態圈的其他大數據公司間的交流合作,實現共贏。」
瀾亭資本創始人及董事長劉炯表示:「近兩年市場上不斷涌現出各類型的物聯網家居、家電產品,我們認為只有在系統性整合,產品級工業設計,技術先進性等領域做到面面俱到才能稱得上是真正讓消費者喜歡並願意買單的智能家居,綠米無疑是這些方面的佼佼者,我們非常看好綠米能夠在未來更加廣闊的商用智能家居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也願意通過我們在人工智慧產業中的投資布局和產業資源,為綠米進行更多的產品和技術對接。」
『陸』 物聯網是不是一種騙局 物聯網投資是不是騙局
而目前,銀行的信貸資產達到68.8萬億左右,P2P的規模在3000億左右,眾籌規模約為幾億元,兩者合計大概佔到銀行信貸資產規模的千分之四,未來發展空間廣闊。從規模上看,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形態遠遠不及銀行的信貸規模。目前國內在冊企業約有1800萬個,小微個體戶 6000多萬個,即便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全面放開,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依然是解決企業融資問題的首選方式,互聯網金融行業也會有自己的細分市場生存空間。
報告執行主編朱燁東表示,我國發展互聯網金融的主流趨勢是傳統的金融機構向互聯網金融領域延伸,在可見的未來,主要融資渠道還是銀行。實現資產證券化之後,互聯網銀行將會成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特色。
2015年4月21日,在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支持指導下,由海淀國資聯合中投國泰、國培等實力機構發起的全國首家互聯網金融行業服務平台——中關村互聯網金融服務中心發布會在北京中關村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100多家互聯網金融平台和30多家傳統金融機構參加此次發布會。
作為中關村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海淀,聚集了一批位居全國前列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中關村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就是為解決行業規范發展中的問題而生。
『柒』 供應鏈融資是什麼和普通的融資有何區別,供應鏈融資的優勢是什麼
供應鏈融資是把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及其相關的上下游配套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根據供應鏈中企業的交易關系和行業特點制定基於貨權及現金流控制的整體金融解決方案的一種融資模式。
供應鏈融資與傳統的融資業務的不同:
本質不同。供應鏈融資的本質是銀行或金融機構信貸文化的轉變,傳統的融資業務的本質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
供應鏈融資的優點:
1、不僅僅讓中小企業能夠實惠,鏈條中的核心企業也可以獲得業務和資金管理方面的支持,從而提升供應鏈整體質量和穩固程度,最後形成銀行與供應鏈成員的多方共贏局面。
2、供應鏈融資不僅有利於解決配套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促進了金融與實業的有效互動,使銀行或金融機構跳出單個企業的局限,從關注靜態轉向企業經營的動態跟蹤,從根本上改變銀行或金融機構的觀察視野、思維脈絡、信貸文化和發展戰略。
3、對於核心企業來說,則可以藉助銀行的供應鏈融資為供應商提供增值服務,使資金流比較有規律,減少支付壓力。同時也擴大了自身的生產和銷售,而且可以壓縮自身融資,增加資金管理效率。
供應鏈融資的原理:
1、先理順供應鏈上相關企業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
2、銀行和金融機構根據穩定、可監管的應收、應付賬款信息及現金流,將銀行或金融機構的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信息流進行信息整合;
3、然後由銀行或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融資、結算服務等一體化的綜合業務服務;
4、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統一管理與協調,使參與者,包括供應鏈環節的各個企業以及銀行或金融機構分得屬於自己的「乳酪」,從而進一步提高供應鏈管理效率。同時倉儲物流公司通過對物資的直接控制可幫助金融機構減少信用風險。
(7)物聯網融資擴展閱讀:
有關供應鏈融資的新聞:
CITE 2019區塊鏈創新成果評選結果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 2019)上公布,騰訊雲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倉單質押)解決方案獲評「CITE2019區塊鏈優秀解決方案」。
該方案將騰訊雲區塊鏈技術與倉單質押融資場景充分融合,結合智能倉儲、智慧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能力,有效解決傳統倉單質押融資過程中的身份信任、風險管控以及效率低下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