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圳市前海創達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前海創達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6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融資租賃業務等。
法定代表人:於洋
成立時間:2015-06-12
注冊資本:300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44030150350496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入駐深圳市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
② 醫院被騙百億是哪些醫院被騙了
8月25日報道,近日,靠近北京西五環的益園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聚集了一批前來北京遠程視界集團辦公地點討要說法的人群。
據了解,他們都是來自四川、江西、雲南等地,因遠程視界模式欠下租賃公司巨額債務的縣級醫院院長。
「這次一同受害的地方醫院有上千家,被誆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億。」河北省清苑縣豫東醫院趙院長向野馬財經(透露。他也是「討要說法」人群中的一員,這兩天剛從北京返回。
如今全國各地,已經出現多起大大小小融資租賃公司起訴公立醫院的民事案件和仲裁。
究竟是怎麼樣的生意,引得上千家地方醫院落入圈套?趙院長回憶稱,「當時(2016年)有一個不認識的代理商突然找上門說要跟我們合作。他承諾這個項目醫院不用出錢、也不用出設備,設備的錢由融資租賃公司給,還會派專家給我們培訓,然後就拿出一摞很厚的合同。」
這筆生意在辦公室談了許久,最終趙院長被這位素未謀面的代理商說動,並簽下了兩筆合同金額高達1700萬元的訂單。
負責蓋章的豫東醫院辦公室陳主任則告訴野馬財經,「當初他們找院長來談的時候就感覺不正常。因為商談過程中除院長以外的人,都不讓進辦公室,特別神秘。我是負責蓋章的,能看到合同內容,當時問了幾句他們也不正面回答。」
這位曲先生正是天宸股份(600620.SH)旗下京宸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除了為上市公司做事,曲光明還在劉勇控制的好幾家公司擔任要職。
2016年6月,遠程視界拿到8.8億元的B輪融資,這一次投資方比前一次要高大上的多。其中包括了中金公司和漢富資本。
中金公司實力有多雄厚自不必多說,截至目前中金公司旗下祺堃(上海)股權投資中心仍持有遠程視界3.08%的股權。
至於漢富資本背後實控人、漢富控股董事長韓學淵,資料顯示,他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曾是「十大華人傑出投資風雲人物」,2016年位列「胡潤中國最佳私募股權投資人」TOP50。他還參與了鑫苑置業、平高電氣(600312.SH)、鼎聯科技、搜寶網等公司的投資和上市。
此外,野馬財經發現遠程視界的董事長韓善春,以及副董事長兼二股東許亮也都來歷不凡。
根據公開履歷,韓善春曾擔任導醫網總經理。這家成立於2005年10月的導醫網,比好大夫在線、微醫集團、春雨醫生等還要更早做在線預約掛號。
至於許亮,畢業於清華大學,是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曾任博納影業副總裁和首席財務官,現任光影工廠文化公司董事長,中科創達(300496.SZ)獨立董事。
有明星資本的加持,又有陣容豪華的管理團隊坐鎮,遠程視界少不了成為上市公司眼中的一塊「肥肉」。
據悉2017年,兩家上市公司中珠醫療與銀河生物曾先後向遠程視界拋來橄欖枝。
2017年7月,中珠醫療發布公告,透露公司原計劃收購的北京遠程金衛腫瘤醫院管理有限公司100%股份、遠程心界100%股份。不過最終因為重組交易雙方對交易對價、對價支付方式等無法達成一致,導致重組失敗。
緊接著兩個月之後,9月16日銀河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已與遠程視界集團、北京金宏大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簽署了擬收購遠程視界旗下遠程心界不低於66.776%股權的《現金收購資產框架協議》。根據協議,當時遠程心界總體估值在約在50億元至60億元之間。
同時,銀河生物還按照約定向遠程視界支付了3億元的定金。可沒想到,這樁歷時近一年的重組事項最終還是宣布終止。
根據銀河生物今年6月16日發布的《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由於目標公司目前存在諸多經營的較大不確定性風險,且尚未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為保障上市公司利益,公司擬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至於預先支付的3億元定金,銀河生物7月初發布公告,公司曾於2018年6月15日、7月3日先後兩次發函催收訂金退還事宜,但遠程視界回復「因受到業務模式調整、司法訴訟糾紛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公司資金面緊張,懇請貴公司延長付款期限。」
時隔一月,野馬財經聯系銀河生物詢問後續催收進展,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雙方還在交涉中,如果要不回來可能會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③ 股票軟體下面寫個 融字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這個股票是融資融券標的股
④ 北極光創投基金的投資項目
不投的項目
1、是資產太重的公司,如果沒有特色的創新不投;
2、是不懂的不投,回像基建項目、養答殖業和種植業,不是這些領域不好,而是因為我們不懂行;
3、是創始人有巨大道德風險的。
投資項目
2006年10月北極光與中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注資德比軟體。
2009年7月,北極光創投再次向德比軟體注資。
2011年1月瑪薩瑪索宣布完成B輪融資,北極光創投領投,但具體金額不詳。
2011年2月又一次向德比軟體注資。
2011年6月中科創達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約1億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投資方包括美國高通公司、ARM(安謀)公司、北極光創投和國科瑞祺物聯網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⑤ 麒麟970處理器 中科創達有關系嗎
華為這周末搞了件不大不小的事——發布了「世界首款手機AI晶元」麒麟970——各位科技媒體小編都辛苦了,大周六晚上的不是飛去德國跑會就是在電腦前蹲直播,連約會都要改期,好氣哦。
咳,言歸正傳。
華為為了搶這個「世界第一」著實花了不少心思,作為一個以「自研」為驕傲的企業,本次麒麟970上不僅使用的是別家的(寒武紀的)神經網路處理單元(NPU),智東西還獨家獲悉到,麒麟970在物體識別方面的一整套嵌入式AI解決方案(從演算法+Camera Tuning)都來自中科創達。
此外,據業內人士透露,寒武紀的AI架構在麒麟970上實現的梳理也並非全部是華為海思自研的技術。
這款晶元打造了多少個月?僅是加了一個NPU模塊就能叫「AI晶元」嗎?為什麼華為要這么緊趕慢趕搶「第一」?聯發科、深鑒科技等業內人士又是怎麼看待麒麟970?……以上種種疑問,智東西將為你一一揭曉。
一、參數轟炸
麒麟970的參數想必大家已經被刷屏了一遍又一遍,但為了文章完整性這里還是不能免俗地需要列一列數據,看過的讀者可以直接跳過這段:
眾所周知,目前九成的手機晶元採用的是ARM的架構,麒麟970也不例外。麒麟970採用ARM Cortex-A73四核+Cortex-A53四核的架構,採用了台積電10nm製造工藝,搭載12核高效GPU、8核高性能CPU,4.5G高速LTE Modem,支持LTE CAT.18,最高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2Gbps,與高通目前發布的最強的X20 LTE基帶實力相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70的GPU用上了ARM最新推出的Mali-G72 MP12架構——這是Mali-G72 MP12 GPU的首次商用。這個架構很厲害,比上一代的Mali-G71性能提高了40%,能效提高了25%。
但如果拋去數據,一個小細節能讓你更直觀地理解它:在智東西跟某移動端大咖聊天的過程中,他對NPU、10nm統統只是點頭微笑,唯有在看到MP12 GPU小小地驚訝了一下。
與此同時,麒麟970擁有兩個用於處理圖像信息的ISP,能夠更快速地響應處理圖片,並且能在低光照度環境下對降噪進行優化。
由中科創達提供的智能拍照技術則將自動識別鏡頭內的物體(比如一朵靜止小花又或是一個奔跑的人類),系統根據該物體的屬性調整相機參數或是進行主動去糊。
麒麟970會搭載在將於10月16日於慕尼黑發布的華為Mate 10手機上。
二、寒武紀?何方神聖?
既然一直在說「寒武紀」的NPU,那麼這個寒武紀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寒武紀科技(Cambricon)是中科院計算所孵化出來的AI晶元創業公司,中科院計算所不僅對寒武紀進行了天使輪融資,同時還給與了長期的支持與投入。8月底,寒武紀宣布完成了1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國投創業、阿里巴巴、聯想等,一躍成為國內AI晶元屆當之無愧的獨角獸。
不僅如此,寒武紀的兩位創始人也非常神奇——一對出身中科院的兄弟。哥哥陳雲霽目前仍在中科院計算所擔任研究員,從事基礎科技研發,弟弟陳天石則當起了公司的CEO。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寒武紀這家公司一直以「研究性」企業被業內所知,說白了就是沒有產品出來。直到去年4月份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宣告自己的第一款AI晶元產品寒武紀1A流片了,這一點不斷拿來背書,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說了這事;不過之後其產品到底有沒有商用,有沒有量產,並沒有官方說法,按照2016年底寒武紀CEO 陳天石的說法,「晶元從研發、量產到商用,是一個以年為單位的周期,所以在明年,大家將可以在市面上看到使用寒武紀技術的晶元產品,比如在手機、安防監控等智能終端和雲端伺服器上。」
不過根據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發布的賀信顯示,麒麟970晶元上的NPU正是集成寒武紀1A處理器作為其核心人工智慧處理單元,實現了手機上本地、實時、高效的智能處理。這也是寒武紀1A真正意義上的一次產品化應用。
不過話說回來,恐怕也只有華為這個量級的土壕,才有能力讓寒武紀1A真正產品化,從這一點看寒武紀是抱上了一個不錯的大腿。
三、到底什麼是「AI晶元」?
上文提到,麒麟970之所以敢叫自己「AI晶元」,最主要的就是集成了寒武紀的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路處理器。
現在所謂的手機處理器,比如高通的835、蘋果的A11、麒麟970等,實際上所指的是一個「處理器包」封裝在一起,這個計算包專業一點說叫Soc(System-on-a-Chip),高大上的說法是「計算平台」;根據分工不同,很多專用功能的處理單元加進來,比如我們最熟悉的是GPU,現在這個包里的獨立單元數量已經越來越大,比如ISP(圖像處理)、Modem(通信模塊)、DSP(數字信號處理)等,不同的數據進來,交給不同特長的計算模塊來處理,這個NPU就是手機處理器平台新加入的一個擅長神經網路計算的單元,那麼到底哪些應用會用到神經網路計算?也就是現在最能代表人工智慧計算的一些應用,比如模式識別里的語音、圖像(人臉)識別,比如其他會用到深度學習的一些AI應用。
為了讓這個深度神經元網路連接更快,「寒武紀1A」還設計了專門的存儲結構,以及完全不同於通用處理器的指令集。「它每秒可以處理160億個神經元和超過2萬億個突觸,功能非常強大,功耗卻只有原來的1/10。
有時候,有些計算單元會獨立出來,不封裝在SoC里,比如觀察蘋果iPhone的主板結構,其Modem模塊就一直獨立在其A系列處理器模塊之外;寒武紀的這個NPU單元之前也是一個獨立的處理器單元,只是這次整合封裝到了麒麟970的Soc裡面。
雖然晶元里的CPU、GPU、DSP都可以用來做運算,但是NPU是專門用於神經網路架構計算的,號稱比CPU快25倍的同時效率將提高了50倍。有點類似於你想要剪東西,我給你一把剪刀。
至於為什麼用的是寒武紀的NPU呢?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能做AI晶元級別的公司只有那幾家,而寒武紀是中科院出身,和華為的合作自然也是順理成章。中科院計算自己也表示,計算所自2011年以來就和華為展開合作,組建了「中科院計算所-華為聯合實驗室」。
不過,也沒有說現在其他晶元的CPU+GPU+DSP架構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效果差到哪裡去了,恰恰相反,現在的眾多手機廠商都在這個架構上對AI功能進行優化。從高通驍龍到聯發科Helio,無不在人工智慧的晶元應用上進行了大力優化。比如高通在驍龍800和600系列晶元上做了一個軟體的神經處理引擎,高通也承諾未來也會出專門用來做神經網路運算的核——比如NPU。
所以說,這個NPU,重要,但也沒那麼重要。以深度學習為例,深度學習分為訓練(Training)和推理/應用(Inference)兩部分,訓練階段的確需要非常高的計算能力,但在應用層面其實並不需要巨大的計算量——相信沒有哪個純真的用戶拿手機去做Training的。
另一方面,AI不AI,最終還是得看應用嘛……需要整個移動AI應用的生態起來了,才能體現出硬體的優勢。
同為手機晶元製造商,聯發科的一位產品技術負責人也認為,在晶元上集成硬體相對容易,關鍵還是上層的應用,用戶不會在意這個是不是AI,只會在意體驗。
雖然華為展示出了三個常見應用方向(AR、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還動用了開發者網頁、開發者工具包、應用商店來招攬開發者,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在發布會現場承諾,華為將打造一個開放的AI環境,開發者可以直接接入華為NPU功能,也可以通過第三方AI框架接入(目前支持TensorFlow和Caffe)。
不過,就目前來看,移動AI應用開發還很少,華為現場展示的AI功能也集中在降噪、拍照美化等方面,快則快矣,沒有什麼雞蛋。在應用缺失的情況下,麒麟970、驍龍835、甚至性能再弱些的晶元使用起來也會讓用戶感覺相差不大。
四、為了這個「世界第一」煞費苦心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12月16日,華為旗下手機品牌榮耀推出了2016年最後一款旗艦手機——榮耀Magic。
榮耀總裁趙明在講述這款榮耀3周年的特殊新產品的過程中,全程未提硬體配置,只談了這款手機的八曲面外形設計和搭載由華為2012實驗室研發4年的人工智慧引擎Magic Live。
除了2012實驗室外,華為旗下還有諾亞方舟實驗室、高斯實驗室、香農實驗室,華為沒有透露本次麒麟970使用的人工智慧技術是否來自這些實驗室,但從目前看來主要是這幾個部門在研發。
不過,僅從深度學習來說,華為的技術並不算領先。這也是為什麼雖然華為海思方面非常想要自研「AI晶元」,但為了來得及搶上這個「世界第一」的名頭,最終選擇了和寒武紀、中科創達合作。
一位業內人士對此的評價是——「從急促的拍板簽下IP核合同,到和Mate 10分開,趕在蘋果之前發布這款晶元,時間上感覺有點趕鴨子上架。」
那麼華為這個「世界第一」真的要搶得這么急嗎?
真的要。
據傳言,這次麒麟970的項目做了大概4-5個月,其中包括了寒武紀、中科創達方面的技術整合、以及流片。從速度來說真的很快,一方面是華為乾脆果斷的行事作風體現,另一方面也側面證明了這個「世界第一」真的很急。
據了解,台積電下半年的生產線上已經有超過30款「AI晶元」的代工排期了。雖說並不全都是手機晶元,但可以看得出這的確是一股潮流趨勢。這一趨勢在智東西和業內人士交流過程中也感受頗深。
五、業內聲音:AI晶元是趨勢
同為手機晶元商,聯發科的一位產品技術負責人告訴智東西,「AI晶元」確實是目前的行業趨勢之一,隨著手機差異化越來越少,久而久之NPU將會變成「大家都得有」的東西。
在智東西此前跟榮耀掌門人趙明的對話中也可以感受到,互聯網手機的競爭正從之前的網路營銷、網路銷售變成更技術化的比拼,在後互聯網手機的時代,人工智慧正成為核心競爭點之一。
從深度學習晶元層面,與寒武紀類似,國內還有另一家專注於「AI晶元」的明星創企——深鑒科技——雖然說他們做「AI晶元」嚴格意義上是不對的,他們做的是用於深度學習推理應用(Inference)的FPGA板卡(具體參見智東西此前的深度專訪《成立一年估值超10億 與谷歌飆技術 這位90後CEO如何做到?》)
深鑒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則認為,不光是手機晶元,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將受到AI的沖擊。隨著深度學習的興起,不同公司所在意的性能重點不同,一個語音公司與另一個安防攝像頭公司所用的晶元不同,比如對於語音識別的用戶,他們更加關注延遲,而不是單一的增加吞吐量。未來,處理器的架構分類上將會以應用為導向。
結語:我們離真正的AI晶元還有多遠?
目前看,華為通過用麒麟970這款手機晶元架構整合NLP,搶到了「AI晶元」這個高位,噱頭也好,美名也罷;但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關註:
1、用上了NLP神經網路計算單元的麒麟970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會給手機體驗帶來什麼改變,是不是「然並卵?」,要等華為Mate 10發布後具體看。
2、麒麟970這套玩法是不是就是真正的「AI晶元」套路,之後無論高通、三星還是蘋果的處理器SoC是不是也會用這種在手機晶元SoC上加入類似NLP的計算模塊?
3、麒麟970能不能代表華為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積累,如果是,是不是NLP這樣的處理單元也應該一手包辦?蘋果、三星、高通會一手包辦還是採用第三發專攻這一領域的處理器IP方案,這是未來AI晶元產業發展模式走向需要明確的路徑。
但總的來說,麒麟970的出現,讓AI在手機端開始由軟到硬地落地,是人工智慧進一步產業化落地的一個典型代表。
⑥ 是那些上市公司和華為會作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
因為華為在創辦的初期,作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為了吸內引人才,任總大量稀釋容了自己的股份,這就是華為的全員持股。既是員工又是股東,所以華為能萬眾一心,蓬勃向上,企業的執行力特別強。如果華為上市,就會有成千上萬個千萬或億萬富翁,這些人發展的動力就不會很足。
⑦ 國產操作系統有哪些
1、紅旗Linux
紅旗linux是中國較大、較成熟的Linux發行版之一,也是國產較出名的操作系統,與日本、韓
國的Linux廠商,共同推出了AsianuxServer,並且擁有完善的教育系統和認證系統。
2、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
中興新支點操作系統基於Linux穩定內核,分為嵌入式操作系統(NewStart CGEL)、伺服器操
作系統(NewStart CGSL)、桌面操作系統(NewStart NSDL)。
3、深度(Deepin)
deepin是一份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美觀、易用、安全、免費的使用環境的Linux發行版。它
不僅僅包括對全球優秀開源產品進行的集成和配置,還開發了基於Qt5技術的深度桌面環境、
基於Qt5技術的自主UI庫DTK、系統設置中心,以及音樂播放器、視頻播放器、軟體中心等一
系列面向普通用戶的應用程序。
4、普華Linux(i-soft)
普華Linux是由普華基礎軟體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一系列Linux發行版, 包括桌面版、服務
器版、國產CPU系列版本,IBM Power伺服器版、HA和虛擬化系列等產品。
5、威科樂恩Linux
WiOS是由威科樂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伺服器操作系統,旨在幫助企業無縫
地過渡到包含虛擬化和雲計算的新興數據中心模式。
6銀河麒麟
銀河麒麟: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中軟公司、聯想公司、浪潮集團和民族恆星公司合作研製的閉
源伺服器操作系統。此操作系統是863計劃重大攻關科研項目,目標是打破國外操作系統的壟
斷,銀河麒麟研發一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伺服器操作系統。銀河麒麟完全版共包括實時版、
安全版、伺服器版三個版本,簡化版是基於伺服器版簡化而成的。
7、中標麒麟Linux(原中標普華Linux)
中標麒麟Linux桌面軟體是上海中標軟體有限公司發布的面向桌面應用的操作系統產品。
8、起點操作系統StartOS(原雨林木風操作系統YLMF OS)
StartOS----是由東莞瓦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的開源操作系統,其前身是由廣東雨林木風計
算機科技有限公司ylmf os開發組所研發的ylmf os,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預裝常用的精品軟
件,操作系統具有運行速度快,安全穩定,界面美觀,操作簡潔明快等特點。
9、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統
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統:是由北京凝思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凝思磐石安全操作系統遵循國內外
安全操作系統GB17859、GB/T18336、GJB4936、GJB4937、GB/T20272以及POSIX、凝思
磐石安全操作系統TCSEC、ISO15408等標准進行設計和實現。
10、一銘操作系統
一銘操作系統(YMOS)是一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在龍鑫操作系統基礎上推出的系統軟體,是
2013、2014、2015年度中央機關政府協議供應產品,列入全國各級省市的政府采購目錄。產
品基於國家Linux標准開發,貼合國人的使用習慣,在系統安裝、用戶界面、中文支持和安全
防禦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和升級,一銘操作系統(YMOS)集成了常用的辦公軟體、應用軟體和
配置管理工具,支持部分Windows平台應用軟體直接使用。
(7)中科創達融資擴展閱讀:
國際主流的操作系統
1、微軟的window10操作系統
Windows 10是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跨平台及設備應用的操作系統。是微軟發布的最後一個獨
立Windows版本。Windows 10共有7個發行版本,分別面向不同用戶和設備。
2、蘋果的macOS Sierra系統
MacOS Sierra(10.12版本)是2016年6月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16)發布的新一
代Mac操作系統,該版本延續了前代扁平化的設計風格,並在功能上進行了諸多改進與優化。
3、谷歌的ChromeOS系統
Chrome OS是一款Google開發的基於PC的操作系統。 Google Chrome OS是一款基於Linux
的開源操作系統。Google在自己的官方博客表示,初期,這一操作系統將定位於上網本、緊湊
型以及低成本電腦。
4、CentOS操作系統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中文意思是:社區企業操作系統)是
Linux發行版之一,它是來自於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依照開放源代碼規定釋出的源代碼所
編譯而成。由於出自同樣的源代碼,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穩定性的伺服器以CentOS替代商業版
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使用。兩者的不同,在於CentOS並不包含封閉源代碼軟體。
5、OpenSolaris操作系統
OpenSolaris是一個由SUN公司(現已被Oracle收購)所發起的開放源碼操作系統項目,用來
建立以Solaris操作系統為主的開發者社群,專案的適用對象主要是開發者(也就是軟體設計
師、程序員)、系統管理者(資訊管理師、資管師、資管員)以及使用者(用戶),透過這些
人期望能使Solaris獲得進一步的發展與強化。
6、Ubuntu操作系統
ubuntu系統基於Debian發行版和GNOME桌面環境。Ubuntu的目標在於為一般用戶提供一個
最新的、同時又相當穩定的主要由自由軟體構建而成的操作系統,它可免費使用,並帶有社團
及專業的支持。
7、UbuntuKylin中國定製版優麒麟
UbuntuKylin是Ubuntu社區中面向中文用戶的Ubuntu衍生版本,中文名稱優麒麟,與麒麟系
統沒有關系。項目的發起者承諾在用戶體驗、功能、技術支持等方面為中文用戶提供高品質的
產品和服務。
網路——國產操作系統
⑧ 小E日報 / 2020年2月24日
【海外資訊】
日前,荷蘭咨詢公司EVBoosters發布了最新的2019年融資報告。2019年,全球電動車領域共有240家企業完成了融資。在這些融資中,共有164筆交易可追溯,融資總額為119億美元。另外還有76家企業沒有披露任何財務細節。分析師預計,融資總額最高或達到170億美元。到2020年底,全球電動車公司的融資總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突破200億美元。
【廠商熱點】
2020年2月21日至2020年3月31日,小鵬汽車在北京地區推出了0壓購車禮、10倍訂金禮、200元試駕禮等多重專屬政策。此外由於考慮到疫情期間潛在風險,2020年2月29日前,小鵬汽車還將為用戶提供上門試駕等服務。
為了增強保時捷新能源車型的實用性及擴大影響力,保時捷近日在萊比錫建立的超級充電站開門營業了。這座超級充電站總容量為7000kW,這將成為目前歐洲規模最大的充電站。快充系統由保時捷工程技術公司研發,根據車型的不同,可保證充電五分鍾內至少可增加100公里的續航里程。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正在開發新型110kWh電池組,一次充電即可令電動車續航里程超過400英里(約合645公里),很大可能會在ModelS上實現。特斯拉一直在進行新的電池組配置研發工作,包括購買特斯拉BMS固件、調整變數以適應450V電池組運行。此外,更新顯示特斯拉有一個電池組ID將初始壽命設置為109kWh可用(續航里程約為400英里)。
【國內資訊】
中科創達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為加快實施自身發展戰略,推動公司各項業務快速發展,擬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對象不超過35名,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7億元,用於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研發項目、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研發項目、5G智能終端認證平台研發項目等。
2月20日,網路Apollo無人智能防疫車和一眾工程師已經抵達湖北武漢高校集中隔離點。經過調試後,這批無人智能防疫車將首先在武漢商學院和江漢大學進行消殺作業。
近日,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網路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的目標。
【強強聯合】
中國造車新勢力華人運通公司與德國博世集團在柏林舉行的「互聯世界」物聯網大會上簽署協議,宣布雙方將共同推進雲端電池管理系統領域的合作,雙方共同將為華人運通智能純電動汽車「高合HiPhi1」開發專屬雲端電池模型和演算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