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保險理財陷阱

保險理財陷阱

發布時間:2021-07-21 08:09:49

A. 分紅型保險陷阱

分紅險的坑有這些:
1、分紅保險紅利有「保底」
分紅保險的紅利來源於險企實際經營情況好於預期時所產生的盈餘,也就是說分紅保險的分紅是隨著公司經營狀況變化的,如果公司經營不善,甚至會出現零分紅現象。所以說分紅保險的紅利根本不存在「保底」一說。

2、以歷史業績暗示分紅保障
相關專家指出,分紅保險的獲利性最主要的關鍵是每家壽險公司的持續獲利能力。而某些公司過分誇大其歷史業績,來顯示高分紅收益率,無異於誤導消費者。

3、購買分紅保險能「雙重免稅」
分紅保險中根本沒有所謂的「雙重免稅」。在中國,老百姓拿自己的錢去買保險,這些錢本身就是稅後收入,那就不存在再被免稅的問題。而且,分紅保險的紅利所得不征稅,和銀行存款的利息稅也不具可比性。

在當今通貨膨脹的社會大環境下,投資分紅險是保本增值的最好選擇,分紅險能抵禦通貨膨脹,獲得良好收益最穩健的保險,既保障又有收益。可是現在的保險合同和條款完全由保險公司自己制定,是典型的格式合同。所以選擇險種要慎行,不加分析,盲目投保,最終受損失的還是個人。
其實奶爸不建議你買理財型保險,原因看這里:《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買理財型的保險》
購買分紅險可以咨詢奶爸保,奶爸保是一個第三方保障咨詢平台,會站在一個消費者的角度,為用戶選購最合適的年金險,從此買保險再也不怕掉入陷阱。

B. 買保險有哪十大陷阱

做過很長保險的人都知道,經常會看到有些客戶在購買保險的時候還是有很大的誤區。還有不少保友問關於保險的問題,也有保友說自己一時沖動買的保險成了雞肋,續費不劃算,不續又白損失。
保險行業的確存在一些問題,銷售人員良莠不齊,有些雞肋產品被過度包裝,不了解的人很難辨別。
過去的2017年,八零九零後中年危機,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大家的保險意識都比以前強了許多。保險的確是剛需,可當中陷阱如何辨認?買回來的到底是不是燙手山芋?
所以這次再次開講給大家一些購買保險的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這些保險「陷阱」,千萬要小心
買車險千萬別被贈品迷惑
進入5月,車險行業優惠促銷迎來高峰,各車險品牌的優惠一個比一個力度大。各大車險品牌都推出了大力度的優惠活動,僅以買車險送油卡為例,優惠價格從400元到2000元不等。記者采訪市場了解到,一些車主在選擇買哪家車險時,很大程度取決於優惠及贈品,業內人士提醒,買車險別被贈品迷惑。
其實,買車險最重要的是,消費者要清楚自己所購買的保險內容。例如有的代理給出一個很低的車險報價,消費者就直接交錢什麼也不管,其實這是以降低保額、減少保險項目換來的低價,結果出了事故消費者才發現,不夠賠了或是保險公司不賠。
溫馨提醒:有一些人或者其他渠道銷售者會在投保時耍一些小聰明,以降低保費。如未經過客戶同意,私自減免不計免賠險種。不計免賠一般3000多的保險也得400元左右,這樣以來就達到了降低保費的效果,客戶一般而言不會發現。
各位千萬不要小看這個不計免賠險種,因為一般車險都會有免賠金額,如果不買不計免賠的話,出險後就不會享受全款賠付。
舉個例子:
比如你開車撞樹:
單車肇事負全責,車輛損失3000元,樹(他人所有)損失500元。
如果投保了車損險和三者險的不計免賠,就能全額獲賠;
如果沒有投保不計免賠,由於是全責,扣20%,就只能賠3000*80%+500*100%=2900。
這樣的話,修車還需要自己掏那600元。
綜上所述:各位車友、各位看官千萬不要被誘人的贈品迷的眼花繚亂,要學會一些鑒定和辨別車險的能力,畢竟我們和保險息息相關,買保險要找身邊信得過的保險人。
超級全能保險=什麼都保不了
如果一款保險什麼問題都能解決,那真相只有一個!
這款產品把用於做健康保障的錢,分了一部分去做理財。因此,它的健康保障的能力被嚴重削弱,看似什麼都保,但其實保額都很低,基本等於「什麼都不保」!
各種金也是一樣,本來錢就是屬於你自己的,硬要交給保險公司去理財,理財的收益有多高?絕大多數都不足2%,贖回還得扣手續費。放余額寶里都不只這點收益,還能隨時贖回呢。這筆錢交給了保險公司,如同錢進了死胡同,想出都出不來,絕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萬能險,最後會變成萬萬不能險;所以不要「全險」,先要「最保險」。最佳保障絕對不是這些所謂保障全面的保險!
只買理財保險=沒買
每年保險公司開門紅,促銷產品一大堆,不瘋搶一回都不叫開門紅。月月領,年年領,領到百年歸老那一天,贈送萬能賬戶利上加利!這不太劃算了,太霸氣,太犀利了。要是沒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我都覺得世上怎麼會有這么好的東西!在鬥智斗勇中智商超群的朋友們,理性分析一下好不?這是理財險!!長期理財是可以買,但是經濟支柱更重要的是疾病和身故保障,理財和養老是35甚至40歲以後才應該考慮的險種,是保險預算和理財預算都比較充足以後才能考慮的。
曾經就見過一個客戶,一家人都很喜歡買理財型保險,一家的理財保險年繳費近五萬元。一次意外,做為家庭支柱的男主人溺亡。而做為家庭主婦的女主人接過了照看全家老小的重任。
然而那些理財型的保險卻沒有幾本是可以理賠到錢的,同時家庭經濟受損的時候,那些保險費每年還是要繼續交的。
買錯保險真的可能雪上加霜!
保險主要功能是保障,不盲目相信高收益宣傳
保險從來都不欺騙,欺騙的是人心;保險從來都沒陷阱,陷阱都是人為。明白保險的本質意義,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不貪小便宜,不被表面色彩所困擾,為自己和家入買對保險!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2019年保險理財陷阱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混淆
二遭遇假保單
三誤導銷售誇大保障
四存款變保單理財產品變保險
五混淆保額分紅和現金分紅
六年化收益率和總收益率分不清
六年化收益率和總收益率分不清

D. 買保險會有什麼陷阱

奶爸來講講買保險最常遇到的陷阱有哪些?此外想要買保險不被坑,建議大家先看看奶爸的這篇文章:《揭穿保險銷售六大坑!教你如何正確配置保險》
1. 理賠不了

一般會有哪些原因導致理賠不了呢?

1)沒有如實告知

有時候代理人不怎麼問,導致自己沒有如實告知影響理賠。健康情況要注意如實告知,切勿因小失大,別小瞧保險公司背景調查的實力!

2)沒有仔細看免責條款

所謂免責條款,就是保險公司以合同約定不承擔哪些責任。有些條款在合同中很容易能找到加粗的「責任免除」四個大字,而有的散落在合同各處,不仔細看有時還挺難發現。

比如大部分百萬醫療險規定,1萬元以內的醫療費用不賠;

因此投保前要看清楚,查仔細,這是必須要做的功課。買保險不是買就完了,要知道保的是什麼。

2. 返還險的陷阱

很多人買保險買貴了,都是因為一句話:有病賠錢,沒病返本,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話術,也算是深入人心了。畢竟想著花出去大筆的保費,如果身體健康的話那不就虧了嗎?因此你不想虧錢,但又想要保障,於是你就入套了。

實際上,返還險就跟銀行定期存款差不多,而且收益比存在銀行的利息還低。

E. 央視曝光新華保險理財陷阱

保險公司賣理財產品本來就不正常,所以建議購買保險去保險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去銀行。

F. 常見銀行理財產品陷阱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通常有兩種: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自有理財產品,因為有銀行自身信用背書及成熟的團隊運作,安全性相對較高;代銷產品,是指其他機構與銀行合作,將產品放在銀行的渠道上進行銷售,對於代銷產品,銀行不負責管理,產品以發行機構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著不少坑,那麼我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銀行裡面,看了高收益理財產品就購買,這是不對的。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別清楚產品是銀行自有還是代銷,如果是代銷產品,還要搞清具體的發行機構,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戶本來是買理財產品的,卻變成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了。
再者,即使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而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對理財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評估(一般參考以往該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但是其並不代表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不少銀行的工作人員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喜歡把預期收益率報得很高,而沒有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
比如,銀行發售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往往與黃金、匯率、國際油價等高風險標的掛鉤,雖然預期收益率很高,但實際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實際結算後的情況來看。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由於收益波動很大,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最忌諱的是遇到了飛單或虛假理財。飛單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出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也非銀行正規的代銷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擁金提成。在通常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往往替房地產商銷售信託產品。
虛假理財,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私刻銀行公章,私自製作理財協議,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戶的資金,發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財產品。這往往是,銀行工作人員假冒銷售理財產品的名義,通過融資獲取大量客戶資金,再轉手借給別人用於投資,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資成功了,對方還本付息相安無事,如果借款方還不出錢,那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錢很可能打水漂。
為了避免出現購買到非本銀行的理財產品,建議大家:①盡量到網銀或者手機銀行上購買理財產品,以確保理財產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網下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仔細看產品的說明書,弄清楚情況再購買;③到中國理財網查詢該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所有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必須要到這里登記備案)。

G. 保險理財產品都有哪些風險

保險的理財產品都是忽悠人的,你說風險有多大?
1,想算計保險上賺錢的,最後反被保險算計了!保險,就是你消費,保險公司為你服務,他是賺你錢的,不是給你分錢的,你不能把保險的本意給弄錯了,弄錯了就會上當受騙!
這個保險裡麵包含了更多的忽悠和欺騙, 給人留下的就是更多的心酸和不靠譜!

2,保險分紅和所謂的商業養老險就是一種忽悠陷阱、首先將你的錢款長期鎖定。陷入其中。長期不能自理。所謂理財分紅就是要自己存取自由,沒有分毫損失。這種忽悠陷阱既不能自己理財,又不知道最終的效益。如中途取款要損失慘重,只能按現金價值退保,而這個現金價值遠遠要比本金要少的多,一直到死,死的時候還要得的病,和保險合同上的病對號入座才可以理賠,否則就不會理賠!
應該在人大,政協會上提議,抵制保險分紅忽悠客戶陷入理財陷阱,同時也要給保險公司有個規則不允許也無權給公民強制,變相,誤導公民財產以保險分紅為由,使財產投入分紅陷阱,給客戶造成經濟損失,也會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

3, 你以為這個大病保險就那麼好理賠, 這個重大疾病就是陷阱!
重大疾病險是保死的,也就講人要是得的病和重大疾病險里某一種病對號入座,這人就是「死路一條」了。如要買這種重大疾病險,不如買生命意外險(生命價值險,也是保死的),因為,功效是一樣,可是,交的保費要少的多。如一位30歲的人保重大疾病險30萬保額每年要交9千多(退保是可以拿到一點錢),保生命意外險30萬保額每一年是一千多。要是對家庭負責,保生命意外險就可以,和保險公司的糾紛也最少。重大疾病險,保險公司賺的是貨幣貶值的錢和退保時所扣相當一部份金額,所以,你繳越多錢保險公司就賺越多,每年9千多元交20年和一千多元是一個什麼樣概念差呢?

4,有句話叫做 :防火防盜防拐子,推銷保險全打死 。 可見當初保險業剛在國內起步的時候 ,用了許多老百姓無法太理解和欺騙的手段,導致了目前保險業的巨大阻礙!什麼銀行的是單利,保險的是復利,我們來問下,保險的復利怎麼就跑不過銀行的單利?保險業以後要是不終歸於保障,意味要和銀行拼理財分紅,只會自尋死路。
還有很多其它原因就不一一列舉了!

H. 分紅型保險陷阱是什麼

分紅險保險的弊端奶爸和你們講解一下:《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買理財型的保險》
3、分紅型保險能抵抗通貨膨脹
很多業務員在推銷分紅型保險產品時可能會說分紅型保險能抵禦通貨膨脹,可以在獲得穩健的保險預期收益的同時,有課享受保障,一舉兩得。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影響分紅型保險的因素有很多。
4、分紅型保險保障一般
一般情況下,分紅新保險並不能提供全面的保障,出險後賠付的金額比較低,這也是造成很多消費者覺得分紅險型保險坑的原因之一。
奶爸保大家買保險錢一定要考慮好自己的需求,以及經濟能力。單單投保分紅型保險,並不能提供一個全面的保障,因此在這之前最好先給自己配置好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等險種。
奶爸保保險咨詢平台,提供保單診斷服務,為用戶提供專業的保單剖析,提供中立保險意見,讓用戶直觀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保單。

閱讀全文

與保險理財陷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鉛蓄電池股票 瀏覽:883
遠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官網 瀏覽:8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