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金復買入股票交易的制規定:
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持有股票最低60%,最高95%;
個股持倉不得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10%,不得超過股票總股本的10%。
二、信託買入股票交易的規定:
信託分結構化與陽光私募;
信託結構化的:買入股票標的受限制,每個交易日不一樣;
陽光私募:
1、未經受託人同意,不得進行股票的融資融券交易;
2、不得投資於ST股票;
3、未經受託人同意,投資於一家上市公司所發行的股票,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
4、除非相關法律法規允許且經受託人同意,投資於一家上市公司所發行的單一股票的投資額不得超過信託計劃資產總值的30%(以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
② 信託持股的股票會漲嗎
信託也只是投資者,即使是像匯金、證金這樣的國家隊持股的股票也有跌的。凡是沒有絕對。股期通祝您投資愉快!
③ 信託持股的股票好不好 熱點
信託也好,私募基金也好,他們持股的股票都是經過。大量的數據研究,嗯,而且還有版各方權面的一些消息。再加上背後還有龐大的資金量。所以他們選擇的股票基本來說都還是不錯的。但是對於小散兒而言沒有必要盲目跟風,因為機構入股的時間以其成本小散基本是無法把握的。
④ 中融信託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中融信託沒有獨立上市,但它並表到上市公司經緯紡機(000666,SZ),所以可以關注經緯紡機。
⑤ 信託股票,信託概念股票有哪些
1,正宗的信託股有陝國投和安信信託。
2,信託概念股有愛建股份(愛建信託),方正證券(方正東亞信託),經緯紡機(中融信託),浦發銀行(上海信託)等。
⑥ 信託持股的股票能買嗎
一,信託持股的股票優勢:
信託持股的股票對一般人沒有優勢。
信託持專股主要是為了解決入屬股前的資金放大或身份保密等。
讓信託公司給上市公司融錢信託持股和股票能不能買沒有多大關系。但是其實上市公司和信託公司是債權債務關系。
未來的股價應該是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行業以及業績掛鉤的:信託公司有可能只是和上市公司做了一個股票質押的項目。
股價也不會因為這個關系在未來會有出色的表現。信託公司就有可能成為上市公司的持股股東。
舉例,所以把股票質押給信託公司,上市公司缺錢。並不意味著信託持股的股票表現一定很好或者未來一定很出色。
⑦ 安然(ENRON)衰落的原因,還有例子
Enron破產內幕及金融背景分析
Enron破產了,美國金融界里又倒下了一批預言家和基金管理人。Enron的倒閉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也創造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企業破產案。一向光芒照耀的美國金融界一下就黯淡了很多,是什麼原因造成了Enron公司的破產呢?
很多國內的經濟界朋友和我討論美國金融界的問題,並對照中國的情況來分析美國的金融問題,試圖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很湊巧的是,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審計出現了問題,結果中國政府出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政策,這個政策就是,未來中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審計必須要由海外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一下子就將中國的財務人員排除出去。當時我在一個經濟論壇BBS上這樣說,美國的金融界同樣黑暗,中國不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洋財務進來同樣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沒有法律的制約,任何國家的會計師事務所都可能會重新陷入原來的怪圈,中國政府目前的辦法是個本末倒置的辦法,一個荒唐的辦法。
要談美國Enron公司,就要先談談美國的金融。大家對美國的制度都充滿了信任和嚮往,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的制度不是最好,但確實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合理的制度。它主要的方針不是封堵,而是相互制約,用信用和制裁來約束各方。讓監督和競爭排除體制來維護秩序。無論任何事情,只要你遵守法律和秩序,你都可以參與,但你如果違反了法律及秩序,只好將你排出在外,讓你無法再在其中分一杯羹。也許有人會說,美國制度這樣好,怎麼還會出現Enron公司的事件呢?很明顯,美國金融界在這個事件中負有很大的責任,不客氣地講,美國金融界和政府管制單位對這個事件都要承擔主要責任,通過這個事件,美國的金融界必須要進行深刻的反思。
在大眾的眼中,美國應該是全世界最講自由的國家,經濟也應該是最資本主義的方式。但在我的眼中,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是表面現象,本質里更象共產主義國家的全民所有。在小型企業中,資本主義本質顯現的非常明顯,但在大型跨國公司裡面和金融界,它所體現更多的則是共產主義式的公有制。如果沒有對美國金融界的深入了解,沒有對共產主義中國的深入了解,你也許會很難理解這兩個世界上意識形態及社會制度截然相反的國家竟然有這么多的相同之處。
大家都知道,統治美國經濟的都是超級跨國公司,這些公司實力之大遠超過一個小國。它的股票持有人幾乎遍及世界各地,美國公民更是它的主要股東。無論這家公司的董事長還是總經理,幾乎都是聘請來的專業管理專家。盡管他們可能擁有部分公司股票或股票期權,但他們所持股份在整個公司里所佔有的比例也極為微小。即使是微軟這樣的公司,比爾.蓋茲所擁有的公司股份也是微乎其微。美國上市公司因為其本身資本結構的原因,形成了一個與東方國家極不相同的狀況,在東方國家中,特別是中國香港等地,董事長往往是企業的最大股東,所佔的股份比例往往高達企業總股份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但在美國,如果你能佔有公司總股份的百分之五以上,你絕對是公司的控股人。事實上,即使是這樣一個比例,在美國都很少見。而企業的董事長跟他所擁有的股份比例更沒有任何關系,董事長不過是股民聘請的一個高級管理人而已。美國這樣的企業資本形態,就造成了近似於共產主義國家的「公有化」企業,只是他們運用的公有制手段和形態不同,運行的制度不同。
在這個制度下運行的美國企業,其管理人的道德良心和制度性的約束就很有必要了。人的本性就是貪婪,當自身利益與公眾利益脫鉤時,沒有良好的制度性制約和法律的懲處就難以約束人的貪心。美國企業往往使用企業股票期權和高薪的方式來制約高級管理人員的貪婪,這在某種程度上講是很有效果,但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存在著不可預測性和漏洞。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同樣會在面臨巨大的個人利益時將公眾利益拋到一邊,相對於股民而言,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更方便,更有理由來掩飾並修正自己的問題。這就是美國式的「公有制」本質。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與大陸政府委派的企業管理者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他們都不是財產的所有者,企業的利益與自身的利益沒有根本上的聯系,公眾財產的比例遠高於個人所擁有的財產,他們是代表某些人的利益來管理企業,是職業管理人,而不是財產所有人。中美兩國在此方面的區別是,美國有更好的監督機制和完善的人才選拔競爭機制,使美國很難在人員選拔上出現問題,更容易將具備真正本事的人任用到企業中,加之完善的信用體制可以更好地讓高級管理人員自我約束。相對於美國,中國幾乎沒有任何制約機制,法律漏洞百出,更是形同虛設。
明白了美國上市公司的狀況,那麼我們就來再看看美國金融界的狀況是什麼。美國的各大商業銀行幾乎都是上市公司,無論從任何角度上看,都是「公有化」程度最高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各級管理人員與大陸國營企業員工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相對而言,美國投資銀行和各類基金卻很少上市企業,更多的是非公開的私人企業。這個形態與美國的公司結構有關系,是公司制度的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狀況,相對而言,這些部門的效率往往會比上市的「公有化」程度高的企業更有效率,管理也嚴格。但這樣就能避免「公有化」的弊病了嗎?事實上,在投資銀行和各類基金會中,「公有化」的弊病更加明顯,情況更加嚴重。
基金是美國投資界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來源於保險,退休,醫療,保值,避稅,避險等各種不同渠道。這些基金的經理人大部分是美國經濟界精英,有著豐富的知識和實戰經驗。但同樣一點,他們都是被僱傭的職業經理人,他們個人的財富與基金投資人僅僅是薪水的關系,他們同中國的國有企業經理人一樣,並不擁有管理的基金的財產。所以,在心態上幾乎都是相同,管理龐大的基金只是他們謀生的工作,而根本就沒有私人企業家天生的貪婪和仔細。這樣一來,在管理效率上和責任上就缺乏了動力和活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說,在美國想借千萬美元或尋找千萬美元以上的投資要比你借幾十萬美元更容易,除去管理成本的因素之外,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管理這些投資基金的經理人不是這些資本的所有者,他們更象一個「公有制」企業的經理人。約束他們的除去豐厚的傭金和薪水之外,依靠的只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和法律的制約。相對而言,因為投資就有風險,如果你不是很明顯的侵吞財產,法律對這些經理人的約束幾乎是零。正因為這些條件和現象,所以,當你在美國籌集資本的時候,比起資本的個體擁有者來,你更容易說服他們。只要你有一份讓他們滿意,可以證明你並不是欺騙,而且計劃可行,有很高的利益回報,可以讓他們在你投資失敗時能對客戶有一個明確地交代的投資分析報告,他們就願意將錢交給你使用。特別是在美國這個資金充裕,資本市場競爭激烈的社會,職業經理人的膽量往往讓你吃驚,當你接觸到這個充滿了競爭壓力的金融圈,你就會發現,你向商業銀行借十萬美元可能需要半個月的時間,你要寫數十份信用報告;但你募集一億美元往往只需要十五分鍾,而且你不需要填寫任何報告,只要將你的構想告訴他們,基金經理人和投資銀行會調動專業人員幫你完成一切。這就是美國金融界的真正操作過程,一個讓外行人看得目瞪口呆的、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過程。
截止到目前,在全球關於Enron公司破產的分析報道已經多到不計其數。但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世界其他國家,真正了解內幕的金融界人士不是三緘其口,就是閃爍其辭,左顧而言它。而其他非金融界的人士因為其工作的原因不十分了解金融背景,結果,對Enron破產事件的報道主要集中在金融制度和信用問題上,新聞界因為政治的敏感性,把矛頭直接指向共和黨和美國總統小布希。關於美國金融制度的問題和會計師審計及信用的問題已經有很多文章談論並分析,本人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但任何分析如果脫離了大的環境和背景就只能是皮毛,而觸及不到本質的問題。那麼,也許會有人問,Enron公司破產的真正背景和原因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從八十年代的美國經濟環境來談Enron現象。我曾在一文中說過,Enron公司的破產是美國新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必然結果,沒有什麼可以奇怪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Enron公司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能源公司,當時的美國經濟還在衰退期間,經濟轉型十分痛苦。在這個時期,資本極為充足,但卻不知道投資到哪裡。無論在何種狀態下,基礎的電力和其他能源都是金融界最喜歡最保險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在經濟衰退時期,基礎行業更是投資者的最愛。Enron公司正是在這個時期受到了金融界的注意,極為容易地募集到了大筆資本,在九十年代初期開始了大肆擴張。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網路經濟和生物經濟做為新經濟高速發展,引來了大量的風險投資,但投資界有一個顛撲不破的定理,就是分散投資,雞蛋不能放在一個藍子里。投資到網路經濟中的風險投資越高,投資到銀行和基礎行業里的避險資本也越高。但大家都知道傳統的基礎行業只能是保值,不能升值,要想消除網路高風險投資帶來的巨大風險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美國能源投資管制很嚴格,市場飽和,幾乎沒有什麼新的投資。事實上,在網路新經濟風行一時的時候,全世界及美國根本就沒有人願意投資資本到利潤率極低的電力和其他能源行業。但金融界投資了風險極大的網路和生物經濟,避險投資也要進行。就在這個關鍵階段,Enron公司提出了一個令全世界金融界都吃驚的大膽計劃,這就是「能源——金融」計劃。這個計劃在經過各界人士的研究之後,都覺得是個劃時代的大膽設想,而主持這個計劃的美國金融界人士更是對其充滿信心。結果,Enron公司由於這個計劃,理所當然地成為金融界投資避險資本的首選。當大量風險投資進入網路時,Enron公司得到的基礎投資也更多,幾乎是不受任何條件限制,而鼓吹Enron公司「能源——金融」計劃的美國金融界人士和投資機構,更是希望Enron一舉成功,並能給美國金融以及世界能源帶來一個嶄新的面貌。金融界在資本上全力支持Enron並全力鼓吹Enron「能源——金融」,企圖讓全世界的能源納入美國金融體系,規避美國能源在未來可能會受到的他國限制,讓未來的能源特別是電力和天然
⑧ 信託持股的股票有什麼優勢嗎
信託持股的股票優勢:
1.信託持股主要是為了解決入股前的資金放大或身份保密等。讓信託公司給上市公司融錢信託持股和股票能不能買沒有多大關系。但是其實上市公司和信託公司是債權債務關系。
2.未來的股價應該是和上市公司本身的行業以及業績掛鉤的:信託公司有可能只是和上市公司做了一個股票質押的項目。股價也不會因為這個關系在未來會有出色的表現。信託公司就有可能成為上市公司的持股股東。舉例,所以把股票質押給信託公司,上市公司缺錢。並不意味著信託持股的股票表現一定很好或者未來一定很出色。
信託持股就是某信託公司買了並持有這個上市公司的股票,被炒家利用,當作一種借口來炒作,冠以「信託持股概念股」。
法律風險
1、 信託持股無效的法律風險 。
2、 信託持股無法對抗善意第三人或司法行政機關強制措施的法律風險。
3、受託人的選擇產生的法律風險。
目的
1、保密,委託人出於某種原因,不願意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工商登記資料或公開披露信息上,因而採取信 托持股方式,使得受託人作為公司股東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而委託人看起來與公司無關。
2、法律限制,法律上對特定公司,如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的股 東資格、持股比例有特殊要求,一般的投資者可能達不到該要求,因此委託符合該要求的受託人以股東身份對特定公司進行投資。
3、委託管理,委託人基於對受託 人管理才能的信任,將股權交給給受託人進行運作和管理。
⑨ 信託持股的股票有哪些
1,正宗的信託股有陝國投和安信信託。
2,信託概念股有愛建股份(愛建信託),方正證券(方正東亞信託),經緯紡機(中融信託),浦發銀行(上海信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