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都在銀行存錢,銀行也要推出理財呢
理財比活期或定期收益高,但是風險也相對高些。
所在城市若有招商銀行,可了解下招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需先辦理風險評估,評估後,可購買對應您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理財產品。
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 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 頁面查看,也可通過 搜索 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㈡ 如何推銷銀行理財產品
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推銷話術比較簡單,有以下幾個關鍵點需要投資者重點關註:
1.購買日離銷售日有多遠?如果一個產品期限一個月,但是你購買日離起息日還有5天,那這個產品所公布的收益率基本就沒什麼意義,收益率需要打個折才行。
2.分清楚工作人員說的收益率是他估計的收益率還是寫到產品說明書里的收益率。
3.區分清楚到底買的是不是銀行理財產品,有些銀行從業人員會將保險當銀行理財賣。
4.區分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比如中行的理財風險評級分為五級,前三級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安全,但是第四和第五類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保險理財
以某保險公司的富貴人生保險理財項目為例,產品宣傳如下:
分五年儲蓄,每年儲蓄5萬元,就能馬上享有六大利益:
(一)從儲蓄的第二年開始即可獲得9000元的固定收益,此後每隔一年都會固定有9000元打到您的帳戶上,直至終身。
(二)與此同時每一年約5000元的浮動收益也將准時打入您的帳戶,讓您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機構理財帶給您的豐厚收益。
(三)當然這兩筆錢如果您暫時不用,我們還可以以每年4%的利息讓它們以復利形式不斷生息,只按3%計算的話到80歲可累積到114萬元,相當於本金的4.6倍,為您贏取更多財富。
(四)除此之外,在獲得收益期間,如您急需用錢,還可以在完全不影響收益的同時即刻取出30萬元急用,以確保資金超高的靈活性。
(五)以上說的都是收益,更重要的是您的本金始終安全,並且有兩種方式供您靈活選擇,1、您可以將本金安全的轉移給您的受益人;2、也可以選擇在年老時隨時提前贖回,用來補充養老。
(六)更加人性化的是上述所有利益全部免稅,使您在享有機構理財安全、穩定收益的同時更完整的保全了資產。
看似一份完美的產品,那麼收益和風險是否真如產品宣傳中所描述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1. 保險的現金價值隨著時間累積,在一定年限後確實會看起來很高。但是你只能死了轉讓給受益人,而不能直接給自己——除非是申請退保贖回,這樣就比那個值要虧很多。因此,保險基本上是一個遺產轉讓的渠道,但對你自己的生活享樂不是很大的幫助。用年老時賬號里的總價值去暗示你這都是你的,而不提醒你這個錢其實是給受益人的,是不合適的。
2. 比較時,往往會拿存銀行去對比,說放在銀行一年利率才多少多少。但其實如果放在銀行連續存N年,如果利率穩定的話,復利計算下來也很可怕。拿自己幾十年後的復利加總,去PK 銀行一年利息才多少多少的說法,是不合適的。
3. 為了修補第1條帶來的疑慮,往往會給你生存獎勵金和每年的紅利計息等等。但獎勵金的來源就等於是你這筆錢的利息預支給你(別忘記,你可是要在這個庫里放幾十年的復利計算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而紅利計息最大的問題,是她和你描述的是該保險公司每年的盈利率X%,但這個是指該保險公司的業績情況,和你計算年度紅利用的是Y%。但Y%此時此刻是不知道的!包括銷售自己都說不清楚如何制訂,只能說精算師會根據每年的X%而定出一個Y%。所以,用整個保險公司的盈利率,讓你錯誤映射以為你的分紅計息也是這個,是不合適的。
4.在最後一步說服的時候,往往會說,這個是保本的,而且還有紅利這些增值。其實國家政策看好,前途看好,最不濟您肯定是保本的,您擔心個啥?錯。每年通貨膨脹3%都說少了(我09年11月寫的),現在吉野家一個牛肉飯套餐都小30了親,09年才1x元吧!沒能跑贏銀行利率,就是失誤!用「這個理財項目至少是保本的」,來讓你放開警惕,也是不合適的。
㈢ 為什麼銀行員工從不買自己推銷的理財產品
推銷的一般是收益率風險不太吸引人的
否則也無需推銷
所以銀行員工不會買自己推銷的商品
㈣ 現在個大銀行都推出理財產品,那個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最好
首先要看各大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書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根據自己需要理財的期限,收益率,做一個評估,選一個適合自己的進行投資理財,望採納謝謝!
㈤ 現在的銀行為什麼總是強推理財產品
工商銀行還算好的,就是花一元錢買貴重金屬,也用不了5分鍾。但是中國銀行最離譜,一個業務員給我弄了差不多半小時,買了好幾理財產品,當然我分不清是什麼理財產品,因為一開始說是幫我在銀行的平板電腦上激活我的網銀功能,然後她就自顧自的開始買理財產品,根本就沒問我,更不要說是經得我的同意了,錢到不多,才1元錢,可是我不願意弄這個,因為這個1元錢估計就是打水漂了。她弄完一個後,還要接著買別的類型理財產品,這時我不樂意了,我說我用不著這些,你給開通網銀,教我使用就好了,結果銀行的工作人員就使臉色說:「我這是幫你快速開通網銀,而且我也有任務,又花不了你幾個錢,你過幾天就能把錢轉出來,一分錢也不少你的,如果你不願意,那就到門口取票排隊去,我還很忙。「我看銀行里坐了十幾個人,我想這不知道得等到什麼時候,索性就讓她弄吧,不是有句話說,如果生活不能反抗,那不妨就停下來享受。可是我真沒享受到什麼,工作人員就在旁邊指揮我,一會說輸密碼,一會說輸簡訊驗證碼,還有的要寫她的工號,到最後我也不知道是買了幾個理財產品,當然都是1元的。雖然說這個錢不會少,但是我也不會過幾天在去把這些錢轉出來的,因為我都忘了從哪裡進入的,她也沒教我,就是在那裡自己操作。
㈥ 去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銀行為什麼會推薦理財產品
我們中國老百姓對銀行的概念,一直是非常堅信和信任的,因為銀行在我們心目中是國營企業,是有國家背書的,我們對於國家政府,國家政權,國家黨政都有非常崇高的信任。所以呢,我們到了銀行辦理各種業務的時候都是相信,並且服從,這樣的心理對待銀行體系。可是我們在很多銀行里看到一些業務員會給我們推銷保險,基金,大額理財等等一系列跟我們錢相關的產品,尤其是一些小銀行更加的明顯。
我們就郵儲銀行的案例來跟大家講述一下為什麼郵儲銀行拚命的推銷保險呢?
㈦ 銀行工作人員推薦理財不合理
從行業規范來說,銀行員工是不允許推薦理財的,但是為了個人收入,恐怕會有這樣的行為。
㈧ 銀行為什麼要推理財產品
從市場角度,現在人的理財觀念日益加強,如果只是簡單的儲蓄利率已經專不能夠滿足屬老百姓的需求,所以老百姓更加願意去簡單投資一些利率高於儲蓄的理財產品。
從銀行角度,銀行如果不推出理財產品,就有可能在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中敗下陣來,這樣就不能吸納足夠的儲蓄金額。同時因為理財算作銀行表外資產,對於銀行處理理財的靈活性更大
㈨ 銀行為何熱衷於大力推銷理財產品
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屬於存款,因為存款受到人民銀行的嚴格監管,而理財獲得的資金,監管方面相對比較松,銀行可以拿這部分資金去獲取更高的收益,這部分收益遠高於存款和貸款之間的利息差,所以銀行熱衷推銷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