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美玲信託

美玲信託

發布時間:2021-07-22 01:19:28

⑴ 我是女生,去上海平安集團信託怎麼樣

中信,平安,中融一直都是信託業界的老大,行業里有句話叫做「平安的美女,中回信的漢,答中融的銷售滿街轉」,自然女孩子去平安信託做是最好的了。
平安最好的兩個行業就是信託和創投了,被業界稱為是造人機器,進去的時候「一毛不懂,出來五毒俱全」。形容的就是平安這樣的機構。平安信託由於體系完善,資產管理規模龐大,擁有廣泛的資源,且風控從准入到管理到退出都是最全面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人學習的天堂。在平安做上兩年,累計一些資源和經驗,對你將來高薪跳槽和自主創業都是好選擇,如果你要尋求穩健,在一家公司長遠發展,平安信託就是個更好的選擇了。
很多人嫌平安工作提成太低,但是平安有自己的資源,去了外面未必好做。比如中融這樣的狼文化公司,競爭就十分激烈,一般新人進去要混的好都是能力比較強的。
因此如果你是個新人,去平安信託,無論是干哪個部門都是一個80分以上的選擇。

⑵ 孫中山的曾外孫王祖耀的新浪微博是什麼

孫科(1891.10.20一1973.9.13),字哲生,廣東中山人,孫中山獨子。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任第一任廣州市長,1923年、1926年兩次再任廣州市長,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長,1932年任立法院長,主張速行憲政聯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1949年辭職旅居香港、法國、美國等地,1965年任台灣「總統府」高級咨議,1973年9月13日病逝於台北。

中文名: 孫科
別名: 孫哲山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
出生日期: 1891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 1973年9月13日
職業: 政治家
畢業院校: 哥倫比亞大學
主要成就: 中華民國史上唯一曾任三院院長
代表作品: 《憲政要義》,《中國與戰後世界》,《中國的前途》等

人物·生平
1895年,孫科隨祖母移居夏威夷檀香山,檀香山中學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文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
1907年在檀香山加入同盟會,1910年參入《自由新報》編輯工作。1917年回中國,在廣州擔任大元帥府秘書。1918年到1920年擔任非常國會參議院秘書兼廣州時報編輯。1921年任廣州市長兼治河督辦,後任廣州市首任市長。
1923年2月再任廣州市長。10月參與中國國民黨改組,獲指定為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負責起草黨綱章程。1924年主持國民黨廣州特別黨部,6月與黃季陸合作提出《彈劾共產黨案》。
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開府,任政府委員。1926年1月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5月第三次就任廣州市長。1927年3月任國民黨常務委員與國民政府常務委員。7月隨汪兆銘清共。
1928年1月與胡漢民與伍朝樞赴英德等地考察,起草《中國國民黨訓政大綱》,協助制定《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10月任鐵道部長與考試院副院長。
1929年,孫科親領籌辦總理故鄉紀念學校一所(即今日的中山紀念中學)之責。
1931年改任行政院長,因財政危機旋即辭職。同年5月,汪精衛、孫科等人,在廣州成立了一個廣州國民政府,和蔣介石的南京政府相對抗。由於孫科上台後,政府財政無比困難,不到1個月便辭職了。孫科呼籲從速實施憲政。
1932年改任立法院長,曾鼓吹實行立憲制度,但遭蔣介石冷遇。其間連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936年「中蘇文化協會」成立,出任首屆會長。1938年奉派中國政府代表及蔣介石特使與蘇聯談判,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和《中蘇商務條約》,爭取蘇聯援助中國抗日戰爭。
1944年11月,孫科在《紐約時報》撰文,暢談他長期以來對在中國實現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1945年出任國民政府副主席兼立法院長,國民黨中常委。
1946年1月代表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協商,然後跟隨蔣介石進攻共產黨佔領區。1946年下半年,隨著國內政治環境的急劇變化,孫科從自己原來的立場全面後退,停止革新宣傳,轉而支持蔣介石的政策。
1947年並任國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與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落選,後再度出任行政院長。1948年11月,獲蔣任為行政院長。
蔣介石於1949年1月下台,由李宗仁代任總統。孫科以南京不穩,將行政院遷往廣州,一度令李宗仁政府無法運作,亦無法與共產黨和談。孫科亦是中共在1948年開列首43名國民黨「戰犯」之一。
1949年辭職赴台。1951年赴法國。1952年移居美國,擔任「中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董事長。
1954年夏,因次子孫治強從香港舉家遷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孫科遂遷居與次子同住。
1965年由美國至台灣,任中華民國總統府高級咨議、考試院院長,1967年出任東吳大學董事長。
1973年因心臟病病逝於台北。終年82歲。

國父·之子
孫科逝世後,蔣介石評價他「氣量恢弘,才識遠大」、「功在國家,聲馳寰宇」,頗多溢美之詞。客觀上來看,這種措詞中有許多為逝者諱的客套成分,真正用來評價孫科,肯定不能算是完全貼切。一位研究孫中山先生多年的教授說到孫科的時候,坦言自己研究過程中並沒有加以特別的注意,認為他雖然很早便投身國民革命,且長期居於國民黨政府的高位,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終究只覺得他是一個平常之人。
與其父孫中山先生比起來,孫科當然顯得庸常。但談論到孫科的時候,又是始終無法繞開孫中山這個名字的。
普天下的父母,大概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有出息,偉人如孫中山先生大概也不能例外。我們從他對待兒女的問題上,可以看出孫中山作為一個普通父親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不僅讓孫科選擇了一條人生道路,早早便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更在自身修養、生活素養方面做了一個引導和表率,讓孫科成為國民黨要員中一個以能「看看書」而聞名的人物。
坦白地說,做一個偉人的後代,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外人會經常下意識地將其與父輩拿來作比較。做個平常人顯然就是沒有沿承父輩風范,但超越又何其難?何況,孫科的坐標系,是孫中山這樣一個偉人。
古人曾經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類的論斷,而魯迅先生也有句很大膽的話,大意是說,一個人的學問和能力,與花柳病不同,並不能經由性交傳給對方和子女。只有頭腦簡單的庸俗之人,才會說出「龍生龍,鳳生鳳」、「老子英雄兒好漢」這樣的奇談怪論。即使是被認為在教育子女方面最成功的曾國藩,子孫後代也是人才輩出,但影響力上終究沒有一個超越了曾國藩,卻也是事實。電影續集總是不如第一部好看,大概也是同樣的道理。
孫中山身處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內是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腐朽垂死,外有西方列強的激烈沖擊,整個中國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民族乃至中國的未來尋找一個自強的出路的理想,造就了許許多多為革命振臂一呼、奔走一生的堅定革命者,而孫中山正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大而化之,產生一個對歷史、對社會有巨大影響的偉大人物,除了與生俱來的素質及後天的自身努力外,也有當時特定社會環境的客觀因索,否則,該如何理解「時勢造英雄」這一說法?
脫離開具體的客觀環境,透過孫中山的高大背影去看待孫科,雖是人之常情,卻又不是公平與理性的做法。孫科的一生,是沿循著父親所開創的道路平穩走下去,有繼續革命之責,卻已無開創之功,其成就也就自然不能與孫中山的驚世偉業相提並論。至於孫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凝聚的個人魅力,更是未經受過太多波折的孫科所不能比擬的。
客觀地來說,孫科的確沒有其父的雄圖大略,即使與同輩的政治人物相比,他也不一定有非常突出之處,但至少不是紈絝子弟、衙內、公子哥一類人物,也並不是資質平庸、毫無想法、只能依靠父親名聲混日子的一個人。他仍有自己的政治抱負,提出過實施憲政的政治主張,並大力抨擊蔣介石的獨裁,只是囿於環境、地位的制約,常常表現得一波三折前後互異,這大概也是他的地位、性格、與環境等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吧。
也許,世上英雄本來就不常有,大多數人都只是在不斷努力地逃脫平庸命運的過程中。那麼,後人看待孫科的時候,首先應該持的,或許就是一種平和心態。

父親·導師
雖然孫中山先生畢生在為革命勞碌奔波,但對於自己唯一的兒子,他不僅充當著一個父親的角色,更是兒子孫科的人生與革命導師的角色。正是在他的引導下,孫科早年便投入革命並長期擔任國民黨的要職。也正是在父親的督促下,孫科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並以「養浩然氣,讀有用書」自勉,一直到晚年移居美國,仍然讀書不輟。
孫科早年在檀香山讀中學時,孫中山就曾經從英國寄給他一套「人人文庫」叢書,這套一百多冊的英文文學書籍,都是英美著名大作家撰寫的小說、劇本,信中還不忘告誡兒子:「你要使英文進步,單靠學校的課本是不夠的,必須多多閱讀文學名著,久而久之,自然會有進步。」孫科准備在中學畢業後研究農業,孫中山非常贊賞兒子的選擇,親自為他選擇學校。
在檀香山加入同盟會後,孫科擔任《自由新報》、《大聲周刊》的編輯,孫中山甚感欣慰。回到國內後,孫中山與孫科寫信的主要內容,仍然是讀書。1919年,孫科撰寫了《都市規劃論》、《廣告心理學概論》兩書,且積極從事譯述的工作,受到父親的好評。而不管到什麼地方,孫中山與兒子的主要溝通內容幾乎都是以書為載體。孫科在《八十述略》中回憶道:「先父不時從各地寄來一大包一大包的書籍要我閱讀。如果他到南洋一帶,寄來的幾乎全是我國的線裝書;到了歐美,便寄來英文的各種名著來。」
孫科喜歡讀書的名聲在外,以致反對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國民黨要人中,他也是個比較能「看看書的人」。到了晚年,孫科遠離曾經數十年相伴的政治斗爭,終於有機會靜心修養,唯以讀書自娛。他曾回憶說:「除了偶爾出外小作旅遊外,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讀書上面。」有人評價說:「孫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鎮以讀書為樂,實屬國民黨政要顯貴中的鳳毛麟角。說這是有惠於其父孫中山好讀書的遺傳個性,恐怕還不如說是受益於孫中山早歲對他循循善誘,力促其勤學苦讀的一片苦心,更為准確得當。」
對待革命的問題上,孫中山從來沒有給兒子以特別的照顧,或者說偏袒兒子。孫科最初回國時,廖仲愷認為他在美國研究過市政,又有都市規劃著作,是廣州市長的理想人選。但孫中山認為他年紀缺乏行政經驗而未允許,後在胡漢民的勸說下才正式委任。當時孫中山的革命軍經濟困難,孫科在廣州為其財政上的籌備做了有力的支持,成為國民政府的重要陣地。
1923年,因為籌集軍餉的問題,孫科遭到父親的責罵,他認為是胡漢民假借命令索錢,挑撥他父子不和,並用手杖打向胡漢民,結果驚動了孫中山。孫中山怒不可遏,一手奪過衛士的駁殼槍,就要打孫科。而孫科後來與胡漢民不和,發展到互相猜忌,孫中山立即寫信給他說:「正宜開誠布公,同心協力,以共扶危局。」

政治·憲政
1928年,北伐完成,中國基本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為「國家改造」提供了一個「千載一時的機會」。孫科認為「如果革命而沒有建設,實在可說是完全失掉了革命的真意義。」於是,他主張以漸進的方式促進國民黨革新,以推動中國現代化的發展。
在政治理念上,孫科非常欣賞英美的民主制度。他一度是「以黨治國」的積極擁護者,但是隨著國內外矛盾的急劇變化和黨治弊端的逐步暴露,轉而在國民黨內最先提出結束黨治、盡速實施憲政的主張。抗戰後期,他又呼籲實現多黨制的民主政治。1944年,孫科在《紐約時報》撰文,暢談他長期以來對在中國實現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他認為中國「必須先有賢明的政治領導,使中國及其人民邁向民主政治的目標前進」。這種政治主張,反映了在陷入困境的國民黨政權時,孫科試圖以西方的模式來重新調整發展方向的努力。
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孫科一直對蔣介石的獨裁不滿。1931年,他曾經指責蔣介石「以個人支配黨,使黨成為個人的工具」,在蔣介石的「獨裁統治」下,「中國國民黨已名存實亡」。抗戰後期孫科再次猛烈抨擊蔣介石,要求實現國民黨的民主化,「應該坦白地承認過去二十年來,黨的機構和作風實在是走錯了路」,要求健全國民黨的選舉制度。
孫科一生服膺父親的三民主義,但也認為「一定要從主觀的感情的宣傳」轉向「作客觀理智的研究」,即「取法中山先生探求真理的虛心態度,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接受歐洲現代最近代化的思潮」。在經濟和民生問題上,孫科從鞏固國民黨統治基礎前提出發,強調用改良的方法盡快解決農村的土地問題。
至於對待共產黨的態度,孫科幾經反復。他曾與宋慶齡一道,聯名呼籲恢復孫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但到了抗戰前期,他又公開追隨蔣介石,攻擊共產黨。到了抗戰後期,他又改變態度,公開呼籲承認中共合法地位,反對再打內戰。種種現象表明,孫科的政治理念顯得並不十分成熟。
盡管孫科提出過一系列的政治理想與主張,盡管他長期處於國民黨的上層,但始終沒有形成一個能對決策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政治勢力,進入真正的權力中心,加上他思想的內在限制,使得他在與蔣介石的合作中,不得不經常採取妥協的態度,並最終與國民黨政權共沉浮。

情感·風流
孫科一生有三位夫人,共有二子四女,元配夫人為表妹陳淑英。四個女兒中,孫穗英和孫穗華的生母是陳淑英,孫穗芳生母叫嚴藹娟,孫穗芬的生母是孫科的二夫人藍妮。
孫科的妻子陳淑英,生於1893年,她是孫科的發妻,也是孫氏族譜上孫科唯一的妻子。她同孫科共同生活了六十一年,差不多是孫氏家族中享年最高的人。陳淑英與孫科是表親,她是孫中山的三叔孫觀成、三叔母譚氏的外孫女。1912年孫科與陳淑英在檀香山成親,婚後赴美留學,陳淑英相伴而行。第二年在加州的柏克萊,陳淑英生下大兒子。兒子生下後便去電告知他祖父孫中山,孫中山以國家初建,百廢待新,因之希望國治民安,天下太平,所以給大孫子取了個「治平」的名字。1914年,陳淑英又生下次子。此時,正值竊國大盜袁世凱竊國,孫中山為再造民國而創立中華革命黨。孫中山以蓋治國之道,先求平安,再求強盛,故而給其次孫取名治強。1923年,長女生於廣州,仍由孫中山命名,取名「穗英」,1925年,陳淑英又生次女穗華,此時孫中山已赴北京。
身為孫中山的獨子,孫科自幼接受西洋文化,學識淵博,風流倜儻,雖任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但仍如舊時達官貴人一樣,正室之外還金屋藏嬌,時常成為桃色新聞的男主角,嚴藹娟則是這些新聞中的一位女主角。1932年,嚴經由孫科的手下介紹和孫科認識,此後兩人便同居了近四年之久,孫科任立法院長時,嚴氏還到南京充任孫科的「私人秘書」,生活甚為甜蜜愉悅。嚴氏是浙江人,生了兩個女孩。1935年,孫科偶然結識了上海交際場上的名花藍妮,兩人頓生情愫,很快,孫科便冷淡了嚴藹娟,並迎娶了藍妮為二夫人。適時,嚴藹娟已身懷六甲,面對孫科無情的遺棄,她無可奈何。後來雙方反目成仇,嚴藹娟被孫科拋棄,女方不肯示弱,狀告孫科。經杜月笙和上海大律師吳經熊出面調解,孫科同意支付嚴藹娟生活和教養費用,嚴女士才偃旗息鼓。1936年3月,孫科與嚴氏的女兒孫穗芳在上海出生,然而次年全國抗戰爆發,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孫科隨著也去了重慶。嚴藹娟曾設法託人,央求孫科為女兒提供點生活費,卻未能如願。嚴藹娟在上海帶著女兒孫穗芳,再也無法和孫科聯繫上,迫於生計,失去生活來源的嚴藹娟帶著一歲的女兒只得改嫁他人。嚴藹娟並未就此打住,息事寧人,而是不斷糾纏孫科。孫科曾經幾次給錢,以作養育女兒之用。日本投降後,嚴女士曾四處託人找孫科,希望孫科看在女兒的情分上給予資助,還接連給孫科寫過兩封信。1946年5月,孫科作了回應並且贈款。嚴藹娟的不幸,皆因她遇到了孫科,造成其可悲的一生。
藍妮是孫科公開承認的二夫人,他們之間的曲折戀情對孫科的政治生涯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藍妮是雲南哈尼族苗王後代,容貌秀麗,對中國古典詩詞也有一定了解。1935年在上海的一次宴會上,孫科與藍妮一見鍾情,旋即邀請她擔任自己的機要秘書。兩人感情與日俱增,不久,孫科決定娶藍妮為二夫人。婚禮那天,孫科請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擺了4桌酒席。在同事的祝賀聲中,他說:「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孫科娶了藍妮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她的忠貞感情,親筆給藍妮寫了一張字據:我只有元配夫人陳氏與二夫人藍氏二位太太,此外決無第三人,特此立證,交藍巽宜二太太收執。1938年,藍妮在上海生下了女兒,孫科給愛女起名叫孫穗芬。
抗日戰爭爆發後,藍妮告別尚在襁褓中的女兒,與孫科前往重慶。當時,藍妮廣泛地與社會各界人士交往,與鄧穎超、康克清等共產黨人關系甚好。1940年藍妮獨返上海,回到女兒孫穗芬的身邊。
1948年,在副總統的選舉中,許多人都認為,孫科有蔣介石做後台,穩操勝券。然而,這時發生了一件導致孫科功敗垂成的所謂「藍妮事件」。《救國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報道,說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的中央信託局沒收了藍妮的一批德國進口的顏料,作為敵偽財產處理,可是孫科致函國民大會秘書長,說這批顏料為「敝眷」藍妮所有,要求發還……,《救國日報》的報道出來後,孫科在選舉中大受影響,經過四輪選舉,最後李宗仁擊敗了孫科,當選為國民政府副總統。
落選的結果也使得孫科與藍妮最後分手。據說,當時孫科為了能競選上副總統,面對政敵利用《救國日報》所做的大肆詆毀,不僅未替藍妮公開辯解,相反,還為洗清自己做了一些小動作,這就激怒了生性倔強的藍妮,從此和孫科形同陌路人。

晚年·落寞
孫科久居高位,與父親孫中山一樣「不蓄私財」。正因為孫科囊中羞澀,以致他漂泊海外的生活是異常艱苦的。孫科夫婦出國遠行的盤纏,還是靠賣了房子湊足的。據台灣學者庄政教授著述披露,他們閑居美國,沒有任何固定的收入,僅依靠兒女接濟小額款項,省吃儉用,一切自己動手,度過了十多個落寞而清苦的春秋。民國時的生活,感慨不已,她對寓所描述道:那是一幢向當地人訂租的房子,周圍全部是用木板搭建而成的,就像海邊專供遊人游泳後休息的那種臨時房舍一樣,風一吹就開,無以名之,姑且稱為「火柴盒式」的房子。
孫科夫婦在與其子共同生活的十多年中,全家分別負擔清潔工作,由孫科負責打掃各室內的清潔,包括衛生 間,每天用吸塵器做工;夫人陳淑英負責廚房的清潔工作;孫治強負責搬運重物品、清理戶外清潔工作,他的夫人則照顧孩子們以及承擔瑣碎的家務事。後來當孫科遷居Lagune Beack後,為了節省開支,自己種菜,自己烹飪灑掃,生活異常清苦。當時有人曾這樣描述他的生活:「一幢簡陋的平房,沒有地毯,沒有僕人,凡事自己動手,曾經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今卻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非常富足,他的家中,到處都是書籍。」
對於在美國的生活狀況,孫科曾回憶說:「在美國定居的一段悠長歲月中,友朋酬酢甚少,惟有國內去的朋友,才不惜遠道來訪;不能前來的,也多拍個電報或通電話,張君勱先生亦時相過從,所以除了 偶爾出外小作旅遊外,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讀書上面。」孫科喜歡讀書的名聲在外,以致反對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黨國要人」中,他也還比較的是一個「看看書的人」。「養浩然氣,讀有用書。」這是當年孫科在南京寓所掛的一幅很得意的書法作品。此時,孫科年逾古稀,遠離曾經數十年相伴的政治斗爭,終於有機會靜心修養,餘暇唯以讀書自娛。他每天徒步到圖書館看書,有時直到圖書館關門,管理員催他走,他才戀戀不舍地回家。其實,孫科自幼在其父孫中山的關心、督促下,養成好讀書的習慣,晚年在異域每當展卷閱讀,父親對他的諄諄教誨就縈回腦際,孫科早在檀香山讀中學時,獻身革命的孫中山就曾經從英國寄給他一套「人人文庫」叢書,這套一百多冊的英文文學書籍,都是英美著名大作家撰寫的小說、劇本。孫中山在信中還不忘告誡兒子:「你要使英文進步,單靠學校的課本 是不夠的,必須多多閱讀文學名著,久而久之,自然會有進步」。
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一家人曾在南京有一段短暫的團聚時光。這時,孫中山與孫科談話的一個重要內容,仍是議論讀書。顯然,孫科在美國艱苦的生活環境中,尚能一如既往的「養浩然氣,讀有用書」,自然凝聚著孫中山的一片苦心。難怪有人說:「孫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鎮以讀書為樂,實屬國民黨政要顯貴中的鳳毛麟角。說這是有惠於其父孫中山好讀書的遺傳個性,恐怕還不如說是受益於孫中山早歲對他循循善誘,力促其勤學苦讀的一片苦心,更為准確得當」。孫科這位昔日堂堂的國民政府顯要,在美國因生活困難,竟連買書的錢都不夠,只購報紙、期刊閱讀。但這絲毫不改變他對讀書的嗜好。
1952年,孫科移居美國。到紐約後,他做了一次全身檢查,結果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及高血壓、失眠等病症,經過三個月的治療,病情有所好轉。

人物·家世
1885年4月13日,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與盧慕貞女士結婚。婚後六年(1891年9月18日)生子孫科,四年後生長女孫金延,次年生次女孫金婉。與盧慕貞離婚後,191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國父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
孫科生二子四女:
● 孫科長子孫治平,1913年生。1955年獲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國民黨中評委、電視公司董事長、聯合發展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治平生一子,孫國雄。國雄有三女一子:子偉仁、長女美玲、次女美蘭、三女美蓮。2005年去世。
● 孫科次子孫治強 1915年生。有美國加州大學政治經濟學學位。離過一次婚,第二任妻子林倫可比他小三十歲,生二子。共有二子二女:長子國欣、次子國元、長女嘉琳、次女嘉瑜。2001年突發心臟病去世。
● 孫科長女孫穗英 1922年生。
● 孫科次女孫穗華 1925年生。
● 孫科三女孫穗芳 1936年生。1956年讀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1959年移居香港。1967年移居美國夏威夷,畢業於夏威夷太平洋大學。1995年11月獲斯里蘭卡國際公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著有《我的祖父孫中山》一書。生有兩子:王祖榮長子,王祖耀次子。
● 孫科幼女孫穗芬 (1938——2011)。2011年1月1日上午在台北遭遇車禍,生命垂危。她此次來台參觀花博會,原定1日上午搭機返回香港,不料在赴機場途中發生車禍,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治療,在2011年1月29日14時50分不幸病逝,享壽73歲。

⑶ 為什麼說41歲秦嵐真敢穿為什麼看到她的樣子說自律真重要

說到網紅的創始人,我們一定會想到郭美美,在郭美美的領導下,很多網紅紛紛效仿,

郭美美的照片風格和炫富,郭美美的炫富可以說是驚人的,所有大品牌的東西都想展示出來。

結論:

駱駝比馬大。郭美美出獄後,隨隨便便就打開了直播,還帶了一些東西。許多人都去觀看了比賽,並獎勵了她。

她就這樣生活,賺錢也很容易,所以窮人就是窮人,富人就是富人。

——《結束》

⑷ 孫中山兒子孫科簡介,孫科有幾個子女分別是誰

孫科的簡介以及孫科子女是:

一、孫科的簡介:

孫穗芳系孫中山先生之子孫科的女兒,1936年生於上海,1967年移居美國夏威夷州。現任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夏威夷中國婦女慈善會會長、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校董、中山大學香港校友會名譽會長、燕山大學名譽教授和斯里蘭卡錫蘭國際大學榮譽博士。

為了宣傳孫中山的思想,她在世界各地演講已達800多場,並在深圳創辦了孫中山心血管醫院,著有《我的祖父孫中山》和《我的祖父孫中山先生紀念集》等書。

⑸ 我是女生,去上海平安集團干信託怎麼樣

中信,平安,中融一直都是信託業界的老大,行業里有句話叫做「平安的美專女,中信的漢,中屬融的銷售滿街轉」,自然女孩子去平安信託做是最好的了。
平安最好的兩個行業就是信託和創投了,被業界稱為是造人機器,進去的時候「一毛不懂,出來五毒俱全」。形容的就是平安這樣的機構。平安信託由於體系完善,資產管理規模龐大,擁有廣泛的資源,且風控從准入到管理到退出都是最全面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人學習的天堂。在平安做上兩年,累計一些資源和經驗,對你將來高薪跳槽和自主創業都是好選擇,如果你要尋求穩健,在一家公司長遠發展,平安信託就是個更好的選擇了。
很多人嫌平安工作提成太低,但是平安有自己的資源,去了外面未必好做。比如中融這樣的狼文化公司,競爭就十分激烈,一般新人進去要混的好都是能力比較強的。
因此如果你是個新人,去平安信託,無論是干哪個部門都是一個80分以上的選擇。

⑹ 舞者林雅惠的資料

生日: 7月3日
身高: 158公分 體重: 40公斤
星座: 巨蟹座 血型: O型
學歷: 華岡藝校舞蹈科.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
興趣: 跳舞.唱歌.聽音樂.…等
專長: 爵士.街舞.有氧舞蹈.芭蕾.現代.民族
現任: 亞加達舞蹈工作室團長.爵士.街舞.有氧老師
工作經歷:
1997--
佳姿有氧中心舞蹈老師
秋海棠有氧中心舞蹈老師
人體彩繪走秀(石美玲美容學校)
維他露P廣告
1998--
陳潔儀歌舞劇演出
梅豔芳專屬舞者(床前名月光)
劉德華.莫文蔚.陳奕迅.齊豫…..合作晚會演出
1999-
婷婷MTV及專屬舞者
陳雨霈MTV及專屬舞者
齊豫MTV
公益廣告
郭富城新歌演唱會專屬舞者
動力火車新歌演唱會專屬舞者
辛曉琪新歌演唱會專屬舞者
許志安新歌演唱會專屬舞者
和陳曉東.那英至拉斯維加斯表演
2000-2002-
泰國團體中國娃娃MTV(單眼皮女生)及專屬舞者
世貿健康食品展之舞蹈表演
徐懷玉--(誓言).(亂了)MTV專屬舞者
古巨基--白玫瑰MTV專屬舞者
辛隆--我愛你MTV
陳曉東--比我幸福演唱會專屬舞者
陶莉萍--Waiting for tonight 專屬舞者
陶色蘇情演唱會專屬舞者
陳潔儀--你酷MTV專屬舞者
Yuki--Tiamo MTV專屬舞者
蕭亞軒--准備好了沒有MTV專屬舞者
一個人的精彩MTV專屬舞者
夏日?薇演唱會專屬舞者
康凈淳--曬太陽.No Way專屬舞者
墾丁曬太陽演唱會
Beaty 4--專屬舞者
B.A.D--不安靜MTV專屬舞者
杜德偉--Sexy Baby專屬舞者
梁詠琪--Amor MTV
芭比--搖搖頭MTV
中國娃娃--害羞男孩MTV
蔡依林--MTV及專屬舞者
Landy-- MTV及專屬舞者
江蕙--MTV
金曲獎郭富城組曲舞蹈Show
孫燕姿 -- 綠光踢踏舞專屬舞者及MTV拍攝
2003 —
金曲獎舞蹈表演
周傑倫 The one演唱會
王力宏 演唱會
F4 Fantasy演唱會
蕭亞軒 2003 up2u演唱會
蔡依林 72變演唱會....
許慧欣--失戀不敗MTV及專屬舞者
孔令奇--妖精MTV及專屬舞者....
MTV 拍攝: 羅志祥Show Time/ 陳嘉喡Renee蜘蛛網/ 蕭亞軒開始愛 /
許慧欣快樂靠自己
陳小春 算你狠MTV舞蹈指導老師
2004-
三王一後演唱會(王力宏/蕭亞軒/陳弈迅/陶喆)
拍攝廣告: 維他露P、YAMAHA機車、舒跑、PANISONIC……等
商業活動演出:
MTV gala party opening舞蹈演出
華藝電腦記者會舞蹈Show
丞燕直銷踢踏舞蹈Show
雷氏直銷舞蹈Show
美商如新舞蹈Show
人頭馬酒商記者會舞蹈表演
超級東西軍編舞老師
電視鐵人編舞老師
中國信託編舞老師
金陵女中編舞老師
OPEL車展現代舞及爵士舞演出
國泰.安泰.宏泰人壽高峰會
EPSON世貿電腦軟體展
游戲橘子電玩展
2005 —
王力宏演唱會專屬舞者
羅志祥演唱會專屬舞者
金馬獎頒獎典禮
世貿車展—電玩展—電腦展
2006 —
蔡依林演唱會專屬舞者
許慧欣專屬舞者
2007 —
徐懷鈺專屬舞者
劉虹翎專屬舞者
金曲獎
蔡依林-TOYOTA記者會

⑺ 幫蔡依林編舞的雅惠老師叫什麼名字

舞者林雅惠的資料 ,是舞蹈宗師張勝豐的門生 生日: 7月3日
身高: 158公分 體重: 40公斤
星座: 巨蟹座 血型: O型
學歷: 華岡藝校舞蹈科.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
興趣: 跳舞.唱歌.聽音樂.…等
專長: 爵士.街舞.有氧舞蹈.芭蕾.現代.民族
現任: 亞加達舞蹈工作室團長.爵士.街舞.有氧老師
工作經歷:
1997--
佳姿有氧中心舞蹈老師
秋海棠有氧中心舞蹈老師
人體彩繪走秀(石美玲美容學校)
維他露P廣告
1998--
陳潔儀歌舞劇演出
梅豔芳專屬舞者(床前名月光)
劉德華.莫文蔚.陳奕迅.齊豫…..合作晚會演出
1999-
婷婷MTV及專屬舞者
陳雨霈MTV及專屬舞者
齊豫MTV
公益廣告
郭富城新歌演唱會專屬舞者
動力火車新歌演唱會專屬舞者
辛曉琪新歌演唱會專屬舞者
許志安新歌演唱會專屬舞者
和陳曉東.那英至拉斯維加斯表演
2000-2002-
泰國團體中國娃娃MTV(單眼皮女生)及專屬舞者
世貿健康食品展之舞蹈表演
徐懷玉--(誓言).(亂了)MTV專屬舞者
古巨基--白玫瑰MTV專屬舞者
辛隆--我愛你MTV
陳曉東--比我幸福演唱會專屬舞者
陶莉萍--Waiting for tonight 專屬舞者
陶色蘇情演唱會專屬舞者
陳潔儀--你酷MTV專屬舞者
Yuki--Tiamo MTV專屬舞者
蕭亞軒--准備好了沒有MTV專屬舞者
一個人的精彩MTV專屬舞者
夏日?薇演唱會專屬舞者
康凈淳--曬太陽.No Way專屬舞者
墾丁曬太陽演唱會
Beaty 4--專屬舞者
B.A.D--不安靜MTV專屬舞者
杜德偉--Sexy Baby專屬舞者
梁詠琪--Amor MTV
芭比--搖搖頭MTV
中國娃娃--害羞男孩MTV
蔡依林--MTV及專屬舞者
Landy-- MTV及專屬舞者
江蕙--MTV
金曲獎郭富城組曲舞蹈Show
孫燕姿 -- 綠光踢踏舞專屬舞者及MTV拍攝
2003 —
金曲獎舞蹈表演
周傑倫 The one演唱會
王力宏 演唱會
F4 Fantasy演唱會
蕭亞軒 2003 up2u演唱會
蔡依林 72變演唱會....
許慧欣--失戀不敗MTV及專屬舞者
孔令奇--妖精MTV及專屬舞者....
MTV 拍攝: 羅志祥Show Time/ 陳嘉喡Renee蜘蛛網/ 蕭亞軒開始愛 /
許慧欣快樂靠自己
陳小春 算你狠MTV舞蹈指導老師
2004-
三王一後演唱會(王力宏/蕭亞軒/陳弈迅/陶喆)
拍攝廣告: 維他露P、YAMAHA機車、舒跑、PANISONIC……等
商業活動演出:
MTV gala party opening舞蹈演出
華藝電腦記者會舞蹈Show
丞燕直銷踢踏舞蹈Show
雷氏直銷舞蹈Show
美商如新舞蹈Show
人頭馬酒商記者會舞蹈表演
超級東西軍編舞老師
電視鐵人編舞老師
中國信託編舞老師
金陵女中編舞老師
OPEL車展現代舞及爵士舞演出
國泰.安泰.宏泰人壽高峰會
EPSON世貿電腦軟體展
游戲橘子電玩展
2005 —
王力宏演唱會專屬舞者
羅志祥演唱會專屬舞者
金馬獎頒獎典禮
世貿車展—電玩展—電腦展
2006 —
蔡依林演唱會專屬舞者
許慧欣專屬舞者
2007 —
徐懷鈺專屬舞者
劉虹翎專屬舞者
金曲獎
蔡依林-TOYOTA記者會

⑻ 孫中山兒子孫科簡介

孫科目錄
目錄
孫科:沾了國父的光,也受了偉大的累
父親·導師
政治·憲政
情感·風流
晚年·落寞
家世
陝西省科技廳官員

孫科(1891一1973)
【籍貫】廣東中山人
【出生年月】1891年
[編輯本段]目錄
孫科:沾了國父的光,也受了偉大的累
父親導師
政治憲政
情感風流
晚年落寞
家世
孫中山長子。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任第一任廣州市長,1923年、1926年兩次再任廣州市長,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長,1932年任立法院長,主張速行憲政聯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1949年辭職旅居香港、法國、美國等地,1965年任台灣「總統府」高級咨議,1973年9月13日病逝於台北。
[編輯本段]孫科:沾了國父的光,也受了偉大的累
孫科逝世後,蔣介石說他「氣量恢弘,才識遠大」、「功在國家,聲馳寰宇」,頗多溢美之詞。客觀上來看,這種措詞中有許多為逝者諱的客套成分,真正用來評價孫科,肯定不能算是完全貼切。一位研究孫中山先生多年的教授說到孫科的時候,坦言自己研究過程中並沒有加以特別的注意,認為他雖然很早便投身國民革命,且長期居於國民黨政府的高位,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終究只覺得他是一個平常之人。
與其父孫中山先生比起來,孫科當然顯得庸常。但談論到孫科的時候,又是始終無法繞開孫中山這個名字的。
普天下的父母,大概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有出息,偉人如孫中山先生大概也不能例外。我們從他對待兒女的問題上,可以看出孫中山作為一個普通父親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不僅讓孫科選擇了一條人生道路,早早便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更在自身修養、生活素養方面做了一個引導和表率,讓孫科成為國民黨要員中一個以能「看看書」而聞名的人物。
坦白地說,做一個偉人的後代,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外人會經常下意識地將其與父輩拿來作比較。做個平常人顯然就是沒有沿承父輩風范,但超越又何其難?何況,孫科的坐標系,是孫中山這樣一個偉人。
古人曾經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類的論斷,而魯迅先生也有句很大膽的話,大意是說,一個人的學問和能力,與花柳病不同,並不能經由性交傳給對方和子女。只有頭腦簡單的庸俗之人,才會說出「龍生龍,鳳生鳳」、「老子英雄兒好漢」這樣的奇談怪論。即使是被認為在教育子女方面最成功的曾國藩,子孫後代也是人才輩出,但影響力上終究沒有一個超越了曾國藩,卻也是事實。電影續集總是不如第一部好看,大概也是同樣的道理。
孫中山身處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內是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腐朽垂死,外有西方列強的激烈沖擊,整個中國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民族乃至中國的未來尋找一個自強的出路的理想,造就了許許多多為革命振臂一呼、奔走一生的堅定革命者,而孫中山正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大而化之,產生一個對歷史、對社會有巨大影響的偉大人物,除了與生俱來的素質及後天的自身努力外,也有當時特定社會環境的客觀因索,否則,該如何理解「時事造英雄」這一說法?
脫離開具體的客觀環境,透過孫中山的高大背影去看待孫科,雖是人之常情,卻又不是公平與理性的做法。孫科的一生,是沿循著父親所開創的道路平穩走下去,有繼續革命之責,卻已無開創之功,其成就也就自然不能與孫中山的經世偉業相提並論。至於孫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凝聚的個人魅力,更是未經受過太多波折的孫科所不能比擬的。
客觀地來說,孫科的確沒有其父的雄圖大略,即使與同輩的政治人物相比,他也不一定有非常突出之處,但至少不是紈絝子弟、衙內、公子哥一類人物,也並不是資質平庸、毫無想法、只能依靠父親名聲混日子的一個人。他仍有自己的政治抱負,提出過實施憲政的政治主張,並大力抨擊蔣介石的獨裁,只是囿於環境、地位的制約,常常表現得一波三折前後互異,這大概也是他的地位、性格、與環境等因索互相作用的結果吧。
也許,世上英雄本來就不常有,大多數人都只是在不斷努力地逃脫平庸命運的過程中。那麼,後人看待孫科的時候,首先應該持的,或許就是一種平和心態。
[編輯本段]父親·導師
雖然畢生在為革命勞碌奔波,但對於自己唯一的兒子,孫中山從來不是漠不關心。他不僅充當著一個父親的角色,更是兒子孫科的人生與革命導師的角色。正是在他的引導下,孫科早年便投入革命並長期擔任國民黨的要職。也正是在父親的督促下,孫科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並以「養浩然氣,讀有用書」自勉,一直到晚年移居美國,仍然讀書不輟。
孫科早年在檀香山讀中學時,孫中山就曾經從英國寄給他一套「人人文庫」叢書,這套一百多冊的英文文學書籍,都是英美著名大作家撰寫的小說、劇本,信中還不忘告誡兒子:「你要使英文進步,單靠學校的課本是不夠的,必須多多閱讀文學名著,久而久之,自然會有進步。」孫科准備在中學畢業後研究農業,孫中山非常贊賞兒子的選擇,親自為他選擇學校。
在檀香山加入同盟會後,孫科擔任《自由新報》、《大聲周刊》的編輯,孫中山甚感欣慰。回到國內後,孫中山與孫科寫信的主要內容,仍然是讀書。1919年,孫科撰寫了《都市規劃論》、《廣告心理學概論》兩書,且積極從事譯述的工作,受到父親的好評。而不管到什麼地方,孫中山與兒子的主要溝通內容幾乎都是以書為載體。孫科在《八十述略》中回憶道:「先父不時從各地寄來一大包一大包的書籍要我閱讀。如果他到南洋一帶,寄來的幾乎全是我國的線裝書;到了歐美,便寄來英文的各種名著來。」
孫科喜歡讀書的名聲在外,以致反對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國民黨要人中,他也是個比較能「看看書的人」。到了晚年,孫科遠離曾經數十年相伴的政治斗爭,終於有機會靜心修養,唯以讀書自娛。他曾回憶說:「除了偶爾出外小作旅遊外,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讀書上面。」有人評價說:「孫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鎮以讀書為樂,實屬國民黨政要顯貴中的鳳毛麟角。說這是有惠於其父孫中山好讀書的遺傳個性,恐怕還不如說是受益於孫中山早歲對他循循善誘,力促其勤學苦讀的一片苦心,更為准確得當。」
對待革命的問題上,孫中山從來沒有給兒子以特別的照顧,或者說偏袒兒子。孫科最初回國時,廖仲愷認為他在美國研究過市政,又有都市規劃著作,是廣州市長的理想人選。但孫中山認為他年紀缺乏行政經驗而未允許,後在胡漢民的勸說下才正式委任。當時孫中山的革命軍經濟困難,孫科在廣州為其財政上的籌備做了有力的支持,成為國民政府的重要陣地。
1923年,因為籌集軍餉的問題,孫科遭到父親的責罵,他認為是胡漢民假借命令索錢,挑撥他父子不和,並用手杖打向胡漢民,結果驚動了孫中山。孫中山怒不可遏,一手奪過衛士的駁殼槍,就要打孫科。而孫科後來與胡漢民不和,發展到互相猜忌,孫中山立即寫信給他說:「正宜開誠布公,同心協力,以共扶危局。」
[編輯本段]政治·憲政
1928年,北伐完成,中國基本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為「國家改造」提供了一個「千載一時的機會」。孫科認為「如果革命而沒有建設,實在可說是完全失掉了革命的真意義。」於是,他主張以漸進的方式促進國民黨革新,以推動中國現代化的發展。
在政治理念上,孫科非常欣賞英美的民主制度。他一度是「以黨治國」的積極擁護者,但是隨著國內外矛盾的急劇變化和黨治弊端的逐步暴露,轉而在國民黨內最先提出結束黨治、盡速實施憲政的主張。抗戰後期,他又呼籲實現多黨制的民主政治。1944年,孫科在《紐約時報》撰文,暢談他長期以來對在中國實現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他認為中國「必須先有賢明的政治領導,使中國及其人民邁向民主政治的目標前進」。這種政治主張,反映了在陷入困境的國民黨政權時,孫科試圖以西方的模式來重新調整發展方向的努力。
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孫科一直對蔣介石的獨裁不滿。1931年,他曾經指責蔣介石「以個人支配黨,使黨成為個人的工具」,在蔣介石的「獨裁統治」下,「中國國民黨已名存實亡」。抗戰後期孫科再次猛烈抨擊蔣介石,要求實現國民黨的民主化,「應該坦白地承認過去二十年來,黨的機構和作風實在是走錯了路」,要求健全國民黨的選舉制度。
孫科一生服膺父親的三民主義,但也認為「一定要從主觀的感情的宣傳」轉向「作客觀理智的研究」,即「取法中山先生探求真理的虛心態度,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接受歐洲現代最近代化的思潮」。在經濟和民生問題上,孫科從鞏固國民黨統治基礎前提出發,強調用改良的方法盡快解決農村的土地問題。
至於對待共產黨的態度,孫科幾經反復。他曾與宋慶齡一道,聯名呼籲恢復孫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但到了抗戰前期,他又公開追隨蔣介石,攻擊共產黨。到了抗戰後期,他又改變態度,公開呼籲承認中共合法地位,反對再打內戰。種種現象表明,孫科的政治理念顯得並不十分成熟。
盡管孫科提出過一系列的政治理想與主張,盡管他長期處於國民黨的上層,但始終沒有形成一個能對決策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政治勢力,進入真正的權力中心,加上他思想的內在限制,使得他在與蔣介石的合作中,不得不經常採取妥協的態度,並最終與國民黨政權共沉浮。
[編輯本段]情感·風流
孫科共有二子四女,元配夫人為表妹陳淑英。四個女兒中,孫穗英和孫穗華的生母是陳淑英,孫穗芬的生母是孫科的二夫人藍妮,而孫穗芳生母叫嚴藹娟。藍妮是孫科公開承認的二夫人,他們之間的曲折戀情對孫科的政治生涯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藍妮是雲南哈尼族苗王後代,容貌秀麗,對中國古典詩詞也有一定了解。1935年在上海的一次宴會上,孫科與藍妮一見鍾情,旋即邀請她擔任自己的機要秘書。兩人感情與日俱增,不久,孫科決定娶藍妮為二夫人。婚禮那天,孫科請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擺了4桌酒席。在同事的祝賀聲中,他說:「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孫科娶了藍妮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她的忠貞感情,親筆給藍妮寫了一張字據:我只有元配夫人陳氏與二夫人藍氏二位太太,此外決無第三人,特此立證,交藍巽宜二太太收執。1938年,藍妮在上海生下了女兒,孫科給愛女起名叫孫穗芬。
抗日戰爭爆發後,藍妮告別尚在襁褓中的女兒,與孫科前往重慶。當時,藍妮廣泛地與社會各界人士交往,與鄧穎超、康克清等共產黨人關系甚好。1940年藍妮獨返上海,回到女兒孫穗芬的身邊。
1948年,在副總統的選舉中,許多人都認為,孫科有蔣介石做後台,穩操勝券。然而,這時發生了一件導致孫科功敗垂成的所謂「藍妮事件」。《救國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報道,說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的中央信託局沒收了藍妮的一批德國進口的顏料,作為敵偽財產處理,可是孫科致函國民大會秘書長,說這批顏料為「敝眷」藍妮所有,要求發還……《救國日報》的報道出來後,孫科在選舉中大受影響,經過四輪選舉,最後李宗仁擊敗了孫科,當選為國民政府副總統。
落選的結果也使得孫科與藍妮最後分手。據說,當時孫科為了能競選上副總統,面對政敵利用《救國日報》所做的大肆詆毀,不僅未替藍妮公開辯解,相反,還為洗清自己做了一些小動作,這就激怒了生性倔強的藍妮,從此和孫科形同路人。
孫科與藍妮之女孫穗芬,近年出版了《我的祖父孫中山》一書。1966年,她在台灣第一次見到了生父孫科。直到其父於1973年去世,她每年去台灣兩次,「我相信父親內心是想彌補我幼年時所缺少的父愛」。
[編輯本段]晚年·落寞
1952年,孫科移居美國。到紐約後,他做了一次全身檢查,結果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及高血壓、失眠等病症,經過三個月的治療,病情有所好轉。
孫科夫婦在與其子共同生活的十多年中,全家分別負擔清潔工作,由孫科負責打掃各室內的清潔,包括衛生間,每天用吸塵器做工;夫人陳淑英負責廚房的清潔工作;兒子孫治強負責搬運重物品、清理戶外清潔工作,他的夫人則照顧孩子們以及承擔瑣碎的家務事。後來為了節省開支,自己種菜,生活異常清苦。當時有人曾這樣描述他的生活:「一幢簡陋的平房,沒有地毯,沒有僕人,凡事自己動手,曾經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今卻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非常富足,他的家中,到處都是書籍。」
據台灣學者庄政教授著述披露,孫科夫婦閑居美國時沒有任何固定的收入,僅依靠兒女接濟小額款項,省吃儉用,一切自己動手,度過了十多個落寞而清苦的春秋。
[編輯本段]家世
國父一家
1885年4月13日,國父孫中山與盧慕貞女士結婚。婚後六年(1891年9月18日)生子孫科,四年後生長女孫金延,次年生次女孫金婉。與盧慕貞離婚後,1915年10月25日,國父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
國父長子孫科生二子四女:
孫科長子孫治平 1913年生。1955年獲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國民黨中評委、電視公司董事長、聯合發展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治平生一子,孫國雄。國雄有三女一子:子偉仁、長女美玲、次女美蘭、三女美蓮。
孫科次子孫治強 1915年生。有美國加州大學政治經濟學學位。離過一次婚,第二任妻子林倫可比他小三十歲,生二子。共有二子二女:長子國欣、次子國元、長女嘉琳、次女嘉瑜。
孫科長女孫穗英 1922年生。
孫科次女孫穗華 1925年生。
孫科三女孫穗芳 1936年生。1956年讀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1959年移居香港。1967年移居美國夏威夷,畢業於夏威夷太平洋大學。1995年11月獲斯里蘭卡國際公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著有《我的祖父孫中山》一書。生有兩子:王祖榮長子,王祖耀次子。
四女孫穗芬 1938年生。
[編輯本段]陝西省科技廳官員
孫科,男,漢族,1965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工程專業博士。歷任寶雞市斗雞中學教師,陝西師范大學講師,省委科技工委、省科技廳(原省科委)政策法規處主任科員、辦公室副主任、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兼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主任。2007年2月起,任中共陝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員、陝西省科技廳副廳長。

⑼ 歷史話題

與元配盧慕貞夫人育有兒子孫科、女兒孫娫和孫婉3人。

孫科(1891一1973),廣東中山人,孫中山長子。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任第一任廣州市長,1923年、1926年兩次再任廣州市長,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長,1932年任立法院長,主張速行憲政聯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1949年辭職旅居香港、法國、美國等地,1965年任台灣「總統府」高級咨議,1973年9月13日病逝於台北。

孫科:沾了國父的光,也受了偉大的累

孫科逝世後,蔣介石說他「氣量恢弘,才識遠大」、「功在國家,聲馳寰宇」,頗多溢美之詞。客觀上來看,這種措詞中有許多為逝者諱的客套成分,真正用來評價孫科,肯定不能算是完全貼切。一位研究孫中山先生多年的教授說到孫科的時候,坦言自己研究過程中並沒有加以特別的注意,認為他雖然很早便投身國民革命,且長期居於國民黨政府的高位,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終究只覺得他是一個平常之人。

與其父孫中山先生比起來,孫科當然顯得庸常。但談論到孫科的時候,又是始終無法繞開孫中山這個名字的。

普天下的父母,大概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有出息,偉人如孫中山先生大概也不能例外。我們從他對待兒女的問題上,可以看出孫中山作為一個普通父親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不僅讓孫科選擇了一條人生道路,早早便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更在自身修養、生活素養方面做了一個引導和表率,讓孫科成為國民黨要員中一個以能「看看書」而聞名的人物。

坦白地說,做一個偉人的後代,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外人會經常下意識地將其與父輩拿來作比較。做個平常人顯然就是沒有沿承父輩風范,但超越又何其難?何況,孫科的坐標系,是孫中山這樣一個偉人。

古人曾經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類的論斷,而魯迅先生也有句很大膽的話,大意是說,一個人的學問和能力,與花柳病不同,並不能經由性交傳給對方和子女。只有頭腦簡單的庸俗之人,才會說出「龍生龍,鳳生鳳」、「老子英雄兒好漢」這樣的奇談怪論。即使是被認為在教育子女方面最成功的曾國藩,子孫後代也是人才輩出,但影響力上終究沒有一個超越了曾國藩,卻也是事實。電影續集總是不如第一部好看,大概也是同樣的道理。

孫中山身處一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內是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腐朽垂死,外有西方列強的激烈沖擊,整個中國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民族乃至中國的未來尋找一個自強的出路的理想,造就了許許多多為革命振臂一呼、奔走一生的堅定革命者,而孫中山正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大而化之,產生一個對歷史、對社會有巨大影響的偉大人物,除了與生俱來的素質及後天的自身努力外,也有當時特定社會環境的客觀因索,否則,該如何理解「時事造英雄」這一說法?

脫離開具體的客觀環境,透過孫中山的高大背影去看待孫科,雖是人之常情,卻又不是公平與理性的做法。孫科的一生,是沿循著父親所開創的道路平穩走下去,有繼續革命之責,卻已無開創之功,其成就也就自然不能與孫中山的經世偉業相提並論。至於孫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凝聚的個人魅力,更是未經受過太多波折的孫科所不能比擬的。

客觀地來說,孫科的確沒有其父的雄圖大略,即使與同輩的政治人物相比,他也不一定有非常突出之處,但至少不是紈絝子弟、衙內、公子哥一類人物,也並不是資質平庸、毫無想法、只能依靠父親名聲混日子的一個人。他仍有自己的政治抱負,提出過實施憲政的政治主張,並大力抨擊蔣介石的獨裁,只是囿於環境、地位的制約,常常表現得一波三折前後互異,這大概也是他的地位、性格、與環境等因索互相作用的結果吧。

也許,世上英雄本來就不常有,大多數人都只是在不斷努力地逃脫平庸命運的過程中。那麼,後人看待孫科的時候,首先應該持的,或許就是一種平和心態。

父親·導師

雖然畢生在為革命勞碌奔波,但對於自己唯一的兒子,孫中山從來不是漠不關心。他不僅充當著一個父親的角色,更是兒子孫科的人生與革命導師的角色。正是在他的引導下,孫科早年便投入革命並長期擔任國民黨的要職。也正是在父親的督促下,孫科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並以「養浩然氣,讀有用書」自勉,一直到晚年移居美國,仍然讀書不輟。

孫科早年在檀香山讀中學時,孫中山就曾經從英國寄給他一套「人人文庫」叢書,這套一百多冊的英文文學書籍,都是英美著名大作家撰寫的小說、劇本,信中還不忘告誡兒子:「你要使英文進步,單靠學校的課本是不夠的,必須多多閱讀文學名著,久而久之,自然會有進步。」孫科准備在中學畢業後研究農業,孫中山非常贊賞兒子的選擇,親自為他選擇學校。

在檀香山加入同盟會後,孫科擔任《自由新報》、《大聲周刊》的編輯,孫中山甚感欣慰。回到國內後,孫中山與孫科寫信的主要內容,仍然是讀書。1919年,孫科撰寫了《都市規劃論》、《廣告心理學概論》兩書,且積極從事譯述的工作,受到父親的好評。而不管到什麼地方,孫中山與兒子的主要溝通內容幾乎都是以書為載體。孫科在《八十述略》中回憶道:「先父不時從各地寄來一大包一大包的書籍要我閱讀。如果他到南洋一帶,寄來的幾乎全是我國的線裝書;到了歐美,便寄來英文的各種名著來。」

孫科喜歡讀書的名聲在外,以致反對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國民黨要人中,他也是個比較能「看看書的人」。到了晚年,孫科遠離曾經數十年相伴的政治斗爭,終於有機會靜心修養,唯以讀書自娛。他曾回憶說:「除了偶爾出外小作旅遊外,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讀書上面。」有人評價說:「孫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鎮以讀書為樂,實屬國民黨政要顯貴中的鳳毛麟角。說這是有惠於其父孫中山好讀書的遺傳個性,恐怕還不如說是受益於孫中山早歲對他循循善誘,力促其勤學苦讀的一片苦心,更為准確得當。」

對待革命的問題上,孫中山從來沒有給兒子以特別的照顧,或者說偏袒兒子。孫科最初回國時,廖仲愷認為他在美國研究過市政,又有都市規劃著作,是廣州市長的理想人選。但孫中山認為他年紀缺乏行政經驗而未允許,後在胡漢民的勸說下才正式委任。當時孫中山的革命軍經濟困難,孫科在廣州為其財政上的籌備做了有力的支持,成為國民政府的重要陣地。

1923年,因為籌集軍餉的問題,孫科遭到父親的責罵,他認為是胡漢民假借命令索錢,挑撥他父子不和,並用手杖打向胡漢民,結果驚動了孫中山。孫中山怒不可遏,一手奪過衛士的駁殼槍,就要打孫科。而孫科後來與胡漢民不和,發展到互相猜忌,孫中山立即寫信給他說:「正宜開誠布公,同心協力,以共扶危局。」

政治·憲政

1928年,北伐完成,中國基本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為「國家改造」提供了一個「千載一時的機會」。孫科認為「如果革命而沒有建設,實在可說是完全失掉了革命的真意義。」於是,他主張以漸進的方式促進國民黨革新,以推動中國現代化的發展。

在政治理念上,孫科非常欣賞英美的民主制度。他一度是「以黨治國」的積極擁護者,但是隨著國內外矛盾的急劇變化和黨治弊端的逐步暴露,轉而在國民黨內最先提出結束黨治、盡速實施憲政的主張。抗戰後期,他又呼籲實現多黨制的民主政治。1944年,孫科在《紐約時報》撰文,暢談他長期以來對在中國實現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他認為中國「必須先有賢明的政治領導,使中國及其人民邁向民主政治的目標前進」。這種政治主張,反映了在陷入困境的國民黨政權時,孫科試圖以西方的模式來重新調整發展方向的努力。

近二十年的時間里,孫科一直對蔣介石的獨裁不滿。1931年,他曾經指責蔣介石「以個人支配黨,使黨成為個人的工具」,在蔣介石的「獨裁統治」下,「中國國民黨已名存實亡」。抗戰後期孫科再次猛烈抨擊蔣介石,要求實現國民黨的民主化,「應該坦白地承認過去二十年來,黨的機構和作風實在是走錯了路」,要求健全國民黨的選舉制度。

孫科一生服膺父親的三民主義,但也認為「一定要從主觀的感情的宣傳」轉向「作客觀理智的研究」,即「取法中山先生探求真理的虛心態度,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接受歐洲現代最近代化的思潮」。在經濟和民生問題上,孫科從鞏固國民黨統治基礎前提出發,強調用改良的方法盡快解決農村的土地問題。

至於對待共產黨的態度,孫科幾經反復。他曾與宋慶齡一道,聯名呼籲恢復孫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但到了抗戰前期,他又公開追隨蔣介石,攻擊共產黨。到了抗戰後期,他又改變態度,公開呼籲承認中共合法地位,反對再打內戰。種種現象表明,孫科的政治理念顯得並不十分成熟。

盡管孫科提出過一系列的政治理想與主張,盡管他長期處於國民黨的上層,但始終沒有形成一個能對決策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政治勢力,進入真正的權力中心,加上他思想的內在限制,使得他在與蔣介石的合作中,不得不經常採取妥協的態度,並最終與國民黨政權共沉浮。

情感·風流

孫科共有二子四女,元配夫人為表妹陳淑英。四個女兒中,孫穗英和孫穗華的生母是陳淑英,孫穗芬的生母是孫科的二夫人藍妮,而孫穗芳生母叫嚴藹娟。藍妮是孫科公開承認的二夫人,他們之間的曲折戀情對孫科的政治生涯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藍妮是雲南哈尼族苗王後代,容貌秀麗,對中國古典詩詞也有一定了解。1935年在上海的一次宴會上,孫科與藍妮一見鍾情,旋即邀請她擔任自己的機要秘書。兩人感情與日俱增,不久,孫科決定娶藍妮為二夫人。婚禮那天,孫科請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擺了4桌酒席。在同事的祝賀聲中,他說:「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孫科娶了藍妮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她的忠貞感情,親筆給藍妮寫了一張字據:我只有元配夫人陳氏與二夫人藍氏二位太太,此外決無第三人,特此立證,交藍巽宜二太太收執。1938年,藍妮在上海生下了女兒,孫科給愛女起名叫孫穗芬。

抗日戰爭爆發後,藍妮告別尚在襁褓中的女兒,與孫科前往重慶。當時,藍妮廣泛地與社會各界人士交往,與鄧穎超、康克清等共產黨人關系甚好。1940年藍妮獨返上海,回到女兒孫穗芬的身邊。

1948年,在副總統的選舉中,許多人都認為,孫科有蔣介石做後台,穩操勝券。然而,這時發生了一件導致孫科功敗垂成的所謂「藍妮事件」。《救國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報道,說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的中央信託局沒收了藍妮的一批德國進口的顏料,作為敵偽財產處理,可是孫科致函國民大會秘書長,說這批顏料為「敝眷」藍妮所有,要求發還……《救國日報》的報道出來後,孫科在選舉中大受影響,經過四輪選舉,最後李宗仁擊敗了孫科,當選為國民政府副總統。

落選的結果也使得孫科與藍妮最後分手。據說,當時孫科為了能競選上副總統,面對政敵利用《救國日報》所做的大肆詆毀,不僅未替藍妮公開辯解,相反,還為洗清自己做了一些小動作,這就激怒了生性倔強的藍妮,從此和孫科形同路人。

孫科與藍妮之女孫穗芬,近年出版了《我的祖父孫中山》一書。1966年,她在台灣第一次見到了生父孫科。直到其父於1973年去世,她每年去台灣兩次,「我相信父親內心是想彌補我幼年時所缺少的父愛」。

晚年·落寞

1952年,孫科移居美國。到紐約後,他做了一次全身檢查,結果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及高血壓、失眠等病症,經過三個月的治療,病情有所好轉。

孫科夫婦在與其子共同生活的十多年中,全家分別負擔清潔工作,由孫科負責打掃各室內的清潔,包括衛生間,每天用吸塵器做工;夫人陳淑英負責廚房的清潔工作;兒子孫治強負責搬運重物品、清理戶外清潔工作,他的夫人則照顧孩子們以及承擔瑣碎的家務事。後來為了節省開支,自己種菜,生活異常清苦。當時有人曾這樣描述他的生活:「一幢簡陋的平房,沒有地毯,沒有僕人,凡事自己動手,曾經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今卻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非常富足,他的家中,到處都是書籍。」

據台灣學者庄政教授著述披露,孫科夫婦閑居美國時沒有任何固定的收入,僅依靠兒女接濟小額款項,省吃儉用,一切自己動手,度過了十多個落寞而清苦的春秋。

家世

國父一家

1885年4月13日,國父孫中山與盧慕貞女士結婚。婚後六年(1891年9月18日)生子孫科,四年後生長女孫金延,次年生次女孫金婉。與盧慕貞離婚後,1914年11月25日,國父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

國父長子孫科生二子四女:

孫科長子孫治平 1913年生。1955年獲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國民黨中評委、電視公司董事長、聯合發展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治平生一子,孫國雄。國雄有三女一子:子偉仁、長女美玲、次女美蘭、三女美蓮。

孫科次子孫治強 1915年生。有美國加州大學政治經濟學學位。離過一次婚,第二任妻子林倫可比他小三十歲,生二子。共有二子二女:長子國欣、次子國元、長女嘉琳、次女嘉瑜。

孫科長女孫穗英 1922年生。

孫科次女孫穗華 1925年生。

孫科三女孫穗芳 1936年生。1956年讀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1959年移居香港。1967年移居美國夏威夷,畢業於夏威夷太平洋大學。1995年11月獲斯里蘭卡國際公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著有《我的祖父孫中山》一書。生有兩子:王祖榮長子,王祖耀次子。

孫娫

1894年3月31日,孫中山長女孫娫在故鄉翠亨村出生。數月後,尚在襁褓中的孫娫,就隨祖母、母親和哥哥等遠涉重洋,前往檀香山,過起了漂泊不定的艱難生活,直到1912年民國創建,孫中山派人將盧慕貞和兩個女兒接回國。

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赴全國各地考察期間,孫娫和妹妹孫婉一直隨侍左右。

1913年2月,孫中山以全國鐵路督辦身份赴日考察,孫娫和妹妹孫婉也隨母親盧慕貞到日本。

1913年3月,就讀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孫娫,因患腎疾,久醫不愈,遂由戀人伍平一特聘醫生及護士伴隨回澳門其母盧慕貞處治療。6月20日,孫中山由上海到香港,專程赴澳門看望不省人事的女兒,25日,孫娫病逝,年僅19歲。此時,孫中山正離港返滬,聞悉噩耗,甚為悲痛。

孫娫的戀人伍平一,據說兩人相識、相戀的月下老人是孫中山。台灣學者庄政教授撰文說:「她18歲時,中山先生將其照片寄給伍平一,希望彼此通信,以增進友誼。孫娫遠赴美國求學,隻身孤單,確也需人照顧。這個責任無形中就落到伍平一的身上。這對青春璧人相處久了,情投意合,遂成為形影不離、心心相印的戀人。」

孫娫自幼隨母親盧慕貞四海漂泊,歷經風霜。她赴美留學,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可惜天不假年,青春早逝,令人惋惜。如今,人們只能從歷史照片中目睹孫娫不凡的氣質和風采。

1931年,孫遺骸從澳門遷葬故鄉翠亨村孫宅山莊,墓碑刻有「顯十九世祖姑之墓」。

孫婉

1896年11月12日在檀香山出生,與父親同月同日誕生。孫婉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過的。

1907年,因大伯孫眉傾力支持孫中山,經營的農場宣告破產,只得舉家遷居香港九龍。年幼的孫婉與姐姐孫娫隨母親、祖母等到香港,艱難度日。

1910年,孫婉姐妹跟母親赴南洋與孫中山團聚,直到1912年2月,由孫中山派人護送回國。

孫婉赴美留學,就讀於加州州立大學文學系。孫中山想到長女孫娫青春早逝,次女孫婉在美讀書,乏人照顧,就囑時在哈佛大學學習的王伯秋多加關心。王伯秋出身官宦之家,在日本留學期間參加同盟會,結識了孫中山、宋教仁、黃興等愛國志士,由於他學業優秀,辦事干練,深得孫中山的器重和賞識。

孫婉與王伯秋日久生情,互相愛慕。

1914年,孫婉和王伯秋喜結良緣。

1916年,孫婉生女兒王蕙。

1919年,身在異國的孫婉和丈夫王伯秋偕女兒乘郵船返國,途中生兒子王弘之。

然而,因王伯秋與孫婉結婚前,在南京已有妻室。孫中山得悉後,提出除非王伯秋與原配夫人離婚,否則就堅決反對女兒的這門婚姻。孫婉與王伯秋分手後,一雙兒女由王伯秋撫養。

1921年3月19日,孫婉在澳門與戴恩賽結婚。戴恩賽為廣東五華人,1913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同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前身),次年又由清華學校資送赴美留學,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國際法。1918年,戴恩賽返國,任廣州軍政府外交部秘書、外交部政治組組長、外交委員會委員等職。孫婉和戴恩賽生女戴成功、子戴永豐。

1929年2月,戴恩賽被任命為國民政府駐巴西全權公使。11月,孫婉將孩子戴成功、戴永豐托給在澳門的母親盧慕貞撫養,隨丈夫前往巴西。

1933年9月,孫婉回國。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前夕,孫婉隨丈夫偕女兒移居澳門。

1955年1月16日,戴恩賽在澳門病逝。從此,孫婉與女兒戴成功相依為命。

1956年,孫婉胞兄孫科從美國返台後,蔣介石想起了在澳門的孫婉。1968年,蔣介石派人專程到澳門,邀孫婉移居台灣安度晚年。同年2月15日,孫婉復信,推說自己年老體病,移居困難,加以婉拒。蔣介石對此無可奈何,最後只好改為就地贈金建屋。

1979年6月3日,孫婉在澳門溘然長逝,享年84歲。

閱讀全文

與美玲信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