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金融系統地震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山西金融系統地震背後的真相是中小銀行成了德御系提款機,多位官員密集落馬。
7月20日,中紀委官網披露,原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安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7月19日,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政府金融辦)原黨組書記、局長(主任)竟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不僅是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落馬,資產過萬億元的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4位負責人也密集被查——包括原黨委書記、理事長崔聯會,原黨委副書記、副理事長、主任邢亮喜,原黨委專職副書記、副理事長王忠澤,原黨委副書記王再升。
上述落馬官員主政期間,正是德御系密集入股銀行時期,這些銀行成為其縱橫資本市場的造血機器。
(1)山西政府融資擴展閱讀
「擠兌」風波背後的亂象
早在今年6月,山西金融業危機的一些端倪就開始顯露出來。
當時,陽泉商業銀行發生了部分儲戶集中提取存款風波。「擠兌」事件後,為了盡快平息事態,當地人民政府、地方人行和銀保監分局、陽泉市商業銀行均貼出公告。
6月17日下午,有網民在微博發布網路視頻顯示,陽泉副市長黃海濤對聚集的當地民眾說,「陽泉商行現在運行正常,資金充沛,我用我市長的身份,用我的人格、黨性給大家保證。」
『貳』 最近全國經濟形勢嚴峻,企業融資貸款難。在山西核心層經受致命打擊,銀行對企業的貸款也從緊。
地產融資 這個是大主題,很難幾句話講清楚。
不過 有這幾點 可思考
1 地產融資和山西的變動關系不大。
今年地產融資較難 是整體政策上的原因。
2 對融資可能性和成本的重新定位
因為融資環境變差,一些高級別的企業在原來的資金市場上已經很難融到錢,
正在向下一層的資金渠道轉移,擠壓中小房企的融資空間
所以,成本必然上升
3 變通方式
避開地產融資,借用實際控制人的非地產企業做融資主體,用地產項目做抵押物,是不錯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