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家族信託博弈

家族信託博弈

發布時間:2021-07-23 13:47:49

❶ 東風日產陽光車怎麼樣

好處:

1、經銷商優惠幅度一般都比較大,所以合資車的性價比比較高。

2、空間方面同級別合資車有優勢。

3、高速和低速如果是緩加油門,發動機噪音也不大。

4、發動機技術不錯,採用燃油雙噴系統,C-VTC雙噴系統,變速箱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捷科特 CVT,省油可靠。

缺點:

1、由於自重偏輕,如果車速過快,120以上車速就會飄起來。

2、瑪吉斯輪胎硬度還可以,但胎壓偏高。

3、每次車過明顯的路坎,後備箱顛簸後就會有明顯的響聲。

4、受廠家控製成本,有些小件配置沒有,影響用車便利性,比如:後備箱無燈,副駕駛無化妝鏡,只有兩個喇叭,手動調節後視鏡,這些後期個人不方便加裝,因此建議東風日產今後可以增加這些成本不高的裝置。

購買之前在網上看過很多品牌和型號的車,6萬左右的轎車,國產直接憑外銷,不在考慮范圍之內。看過雪佛蘭賽歐的合資車,去試了一下,1.3的排量太小,後排空間太小,底盤太低。盡管豐田威馳底盤比歐版稍高,但後排空間也太小。



動力系統

05款新陽光依舊採用SR20型發動機,排量為1998毫升,雙頂置凸輪軸,16氣門全鋁發動機,最大功率高大107千瓦,最大扭矩183牛米,做工效率在同排量發動機中很突出。

採用鋁合金做發動機殼體,不但可以減輕整車質量,更省油,還有助於調整車輛重心,減輕前驅轎車固有的「頭重尾輕」狀況,改善車輛操控性能。

這款SR20發動機在2400rpm-5200rpm的區域內都可以提供170N·m以上的強大扭矩,提速異常兇悍。

勻加速情況下E-ATX4擋自動變速箱在2000rpm左右即會升擋,擋位銜接細膩而平滑,幾乎感覺不到換擋間歇;如果試用kickdown功能,在70km/h左右突然將油門踏到底,轉速指針會伴隨發動機的咆哮瞬間直沖6000rpm以上的紅區再回落至4000rpm左右,其強勁動力可想而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產陽光

以上內容參考:東風日產官方-首頁

❷ 為什麼有錢了我們卻越來越焦慮

假設有一天,你面前有1000萬元可用於投資,你會如何分配?

拋開是否真的有天上「掉餡餅」並砸在你頭上這件事不談,1000萬元財富現在就實實在在擺在你面前,你要或者不要,它都在那裡,真真切切地屬於你。此時,除了興奮之外,你的腦海里是否開始快速搜尋所有自己聽過的、接觸過的、能夠進行投資的產品?

錢的焦慮

如果你是穩健型投資者,銀行理財、公募基金可能是你最先考慮的產品;如果你想獲得高一些的收益且願意承擔更高的風險,股票、私募、互聯網理財,乃至最近被熱炒的區塊鏈領域的各種「幣」都有可能進入你的視野;如果你想讓這筆財富更好地傳給下一代,你可能會考慮家族信託;如果你對國內理財產品並不完全滿意,你的目光或許還會轉向海外,那裡有更多可供配置的資產;甚至,你還可能會考慮投資古玩字畫、貴金屬……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2010年之前,「買房」一定會成為閃現在你腦海里最靠前選項中的一個,因為1998年的房改釋放出房地產的「洪荒之力」,使這一行業得以迅猛發展為支柱產業,人們的財富也隨著房價的成倍增長而水漲船高,這期間,房產是人們手中最有效的增值利器,只要能買到房,幾乎不用考慮其他理財方式。哪怕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最近幾年,你仍會在投資的名單里,給房產留下一席之地。

至此,房產、基金、股票、外匯、私募、銀行理財、互聯網理財、區塊鏈、古玩字畫、貴金屬、海外資產配置……這么多理財產品,這么多可供選擇的項目,一時間,你有些不知所措了。該投哪一個好呢?哪種產品收益更高?它們都有哪些風險?萬一投資的產品虧損了怎麼辦?甚至被騙了怎麼辦?

剛剛還興奮不已的心情,瞬間被這些不斷冒出來的問題擾得混亂不堪。但你卻並沒有意識到造成這種混亂的本質所在。

你是否想過,你之所以被這些問題困擾,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你並沒有搞清楚什麼是財富管理,更沒有搞清楚財富管理的目的。這個結論或許會讓你有些驚愕,以至於你會忍不住反問:「財富管理不就是買入各種投資產品,財富管理的目的不就是賺取收益嗎?」無論你相信與否,答案的確是否定的。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財富管理的確不是購買投資產品這么簡單,賺錢也並非財富管理的真正目的所在。

那麼,購買投資產品不叫財富管理,究竟什麼才叫財富管理?我們進行財富管理的目的不為賺錢,那到底是為了什麼?至此,舊賬未了,又添新賬,手裡的1000萬元尚不知如何配置,如今連投資這1000萬元的原因都搞不清楚,天知道後面還會遇到什麼問題。圍繞這1000萬元,你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的確,在經歷了經濟飛速發展的40年之後,人們所擁有的財富不斷積累,增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每月拿著20元工資的年代,「萬元戶」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因為它代表著高水平生活的模樣;而在20元換不來一頓像樣午餐的今天,很多人手握上百萬元資產卻依然終日焦慮不安。如今坐擁1000萬元財富,你的焦慮不但沒有如想像中那般得到緩解,卻出乎意料地增添了更多新的煩惱。這是為什麼?

如果你與專業理財師探討。他們會問你:「你投資是為了什麼?」如果你的回答是「為了賺錢。」他們會接著問:「賺錢之後呢?」

「賺更多的錢。」

「賺更多的錢之後呢?」

……

這樣的對話被不斷地重復,讓你開始感到有些不耐煩了,以至於想要趕快擺脫這個喋喋不休地問你相同問題的人,於是脫口而出:「賺錢之後我就可以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能為家庭提供更好的保障;退休時無後顧之憂……」這時有沒有感到你那原本一團亂麻的腦海里突然閃過一束亮光,緊接著迅速膨脹,瞬間照亮了你混亂的思想?

原來,財富管理的目的,真的並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存在於你賺錢背後所未表達或者尚未系統思考過的終極目標——你真正的需求。

簡單來講,這種需求,就是你要用這些錢來做什麼。

弄清這一問題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著你對「財富管理」這一概念的准確理解,進而影響你在投資過程中能否做出合適的決策。

不同處境,所需要考慮的問題竟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不同階段,所需要滿足的需求也迥然不同。然而,這些問題和需求很多時候往往不被我們所察覺和意識,甚至被淹沒在一些表面的問題之中而遭到忽視,諸如一心想著賺錢卻忘了為什麼要賺錢。

而專業理財師所要做的,就是幫助你將這些需求一個個挖掘出來,再用他的畢生所學,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一一滿足這些需求。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你拿著1000萬元站在專業的理財師面前時,他們不是首先向你介紹有哪些產品可供配置、收益多少,而是不厭其煩地想要幫你捋清你的真正需求。

為什麼要付費咨詢?

當然,這樣的服務並不免費,而是需要你向理財師支付相應的咨詢費用。你可以按次付費,也可以選擇按年付費,成為理財師的長期「僱主」。你可能會質問:「我買他推薦的產品,還需要向他付咨詢費,這太不合常理了。」正如我們去商場買件大衣,不會因為向售貨員詢問大衣的信息而需要向售貨員付費一樣,在已經習慣了以產品為導向的模式下,你對付費理財咨詢有這樣的質疑並無不妥。但財富管理卻不是買一件大衣這么簡單,想要真正管理好家庭財富,在金融混業經營,財富管理行業發展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轉變思維模式顯得尤為必要。如同去醫院看病需要向醫生支付診療費用一樣,具有專業價值的理財咨詢服務,同樣值得被認真對待。

談及付費咨詢模式,南小鵬首先指出,產品導向模式帶來的弊端在於,它不但給理財師的職業發展帶來了困擾,而且同時也讓客戶不能認清自己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的收益而忽視長遠的規劃,最終得不償失。

在產品導向模式下,整個財富管理行業成了其他行業的附庸,夏文慶觀察到:「我們可能成為律師轉介紹客戶的源頭,成為保險公司或海外房地產銷售的渠道……」在這一過程中,理財師變成了推銷員,和客戶之間只有交易甚至博弈關系,真正在金融服務和產品銷售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信任關系卻越來越單薄。沒有信任,只有博弈;沒有共情,只有交易,客戶當然也就無從得知什麼才是真正專業的財富管理服務。「這不但制約了理財師長期職業生涯的發展,而且導致行業很難吸引真正優秀的人才進入。」夏文慶指出。

而在付費咨詢模式下,「理財師會更有價值感和尊嚴感。」南小鵬表示。一方面,理財師不再靠銷售傭金生存,機構和產品不再成為影響理財師行為的要素,從而能更加客觀、公正地為投資者進行分析;另一方面,當產品銷售不再是理財師的目標,面對客戶時,挖掘客戶的真實需求就成為理財師關注的焦點,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就被理財師當作自己從業的初心。對投資者而言,付費咨詢的意義不但在於能得到理財師更好的服務,更具突破性意義的是,這會讓投資者在不知不覺中調整對自身需求的認知,從一開始的以購買產品為訴求,向尋求長期的、綜合的解決方案轉變。這一轉變並不是簡單的服務內容上的切換,而是在根本層面改變了投資者和理財師之間關系的性質。

付費之下,「投資者將重新思考與理財師的關系,會將理財師看作真正的顧問,更容易表達自己的真正需求,有利於清晰、快速解決投資者的財富管理問題。」南小鵬告訴記者。

當理財師和投資者不再對立,這種關系的重構將使理財師的價值得以真正體現。至此,你自然不必再為你的1000萬元感到焦慮不安了。

>

❸ 瑞幸四名董事被罷免新通過的兩位獨立董事是何方神聖

7月5日下午,瑞幸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會議投票通過對陸正耀、黎輝、劉二海及邵孝恆的董事罷免議案,同時通過了增加Ying Zeng和Jie Yang兩名獨立董事的議案。此次罷免案過後,除庄偉元擔任獨董外,剩下 3 名均為公司內部高管。

在董事會召開之後,也就是7月6日,將有兩起與瑞幸咖啡相關的清算案件原告為瑞信集團,被告之一便是董事長陸正耀的家族信託Haode Investment Inc。瑞信集團的提議如果得到法院的支持,屆時陸正耀持有的瑞幸B類普通股,將歸瑞信等投行所有。陸正耀將失去超級投票權,同時也失去瑞幸的實控人身份。
不難看出此次的罷免案充滿了奪權的意味。此次的罷免案不僅是為了維持瑞興咖啡對外的良好形象,也有投資者為自己的利益進行博弈的成分存在!

❹ 尼桑陽光怎麼樣

國內上市時間為2010年12月下旬。
在動力方面,新陽光除了搭載全新的CVT無極變速箱外,其發動機單元首次採用了1.5L排量的HR15發動機。這與瑪馳所採用的發動機完全相同,但是新陽光上的這台HR15發動機是重新經過調校的,功率略有提升。其最大功率為82kW,最大扭矩139Nm,相比瑪馳的動力參數來說,最大功率高出了3kW,最大扭矩高出了1Nm。
新陽光的中控台與瑪馳有著極高的相似度,除了中間的兩個方形空調出風口以及音響控制系統外,其它地方兩車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造型完全相同的方向盤上我們也發現了不同之處,在瑪馳高配車型提供的多媒體控制按鍵並沒有出現在陽光上面,陽光的中控台同樣有一些拼湊的感覺,音響系統和騏達頤達車型十分相似,而設計感出色的圓形空調控制系統則是來源於瑪馳的出色設計。無鑰匙進入和一鍵啟動這些配置並不是象徵性的出現在頂配車型上,只要購買中間配置的豪華版即可擁有它們。
新陽光的油耗很有可能會略低於目前騏達頤達的水平,全新的HR15DE發動機排量更小,其還具有燃油雙噴射系統和雙C-VTC系統。此外4擋自動變速箱也將會被一款全新的CVT變速箱所取代,其在高度行駛時可以提供高達7.3:1傳動比從而降低油耗水平。
新陽光的車身尺寸達到4426mm×1696mm×1514mm,雖然仍小於頤達,但是兩者的尺寸也可謂是極其接近,所以說十代陽光是一款緊湊型車,相信沒有人會質疑。而對於它是三廂瑪馳的傳言,相信看到實車後這個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品牌:
日產
生產廠商: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參考價格
2011款
82800元
車型尺寸:
4426x1696x1518
油耗:
官方油耗(L):6.1(綜合)實際油耗(L):7.8
高時速:
1.5L手動:
175KM/h
1.5L自動:
165KM/h
加速時間:
1.5L手動:
12.5S
1.5L自動:13.5S日產的發動機是有口皆碑的,豐田的銷量,日產的技術,如果技術不過關是造不出日本國寶級超級跑車GT-R的。日產陽光以前和老藍鳥是差不多的,後來停產,現已改頭換面搭載和瑪馳一樣的1.5升發動機,但由於採用cvt無級變速,所以比瑪馳還省油,最低6.1個油。價格不貴,有天籟的風范,就是一個輪胎小,整車質量輕。應付日常代步自駕沒問題。

❺ 信託是什麼——七種視角下的追問

「信託火了」,這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常常聽到的話。且不說信託產品的銷售廣告已是鋪天蓋地,讓普通公眾也對這個行業產生了好奇。當信託業資產規模超越保險,坐上金融業第二把交椅,不管人們過去對這個行業有什麼看法,都再也不能無視它的存在了。實際上,在數年之前,信託還是少有人知的事物。不少金融專業的畢業生求職時都不知道有這個去向,倒是很多學法律的人曾經在法制史教材上看到過中世紀的英國發展出了這么一種重要、獨特又讓人摸不清頭腦的制度。信託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之中,也不過是寂寂無名的一部小法,而且單門獨戶,彷彿與其他法律格格不入。所以,不知道信託,實屬正常。對信託充滿困惑甚至懷疑,也是不足為奇。不過,當信託業有了如此規模,在資金融通和為投資者創造收益方面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是時候該重新問一問:信託到底是什麼?一、投資者的視角目前,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信託是一種投資渠道。如果只有少量存款,還要以此支付各種生活開銷,那麼只能放在家裡或者存到銀行。但如果坐擁大筆可流動資金,就不僅需要保管了。銀行利率太低,股票投資也存在諸多問題,人們希望用富餘資金去投資,以獲取相對較高的回報。人們可能會自己興辦或者參股企業。但是有魄力、精力和能力去辦企業的人總是少數,合適的投資機會也不好找。這時候,人們可能想找個專業的投資機構去幫他尋找好的投資項目,這樣的話,人們就可以考慮信託投資了。信託公司是可以用投資者託付的資金進行投資的專業機構。從最直觀的角度看某一個信託項目,信託公司匯集了不同投資人的資金然後投給某一個融資企業。說信託是「合法的非法集資」是很形象的,但是存在本質區別。信託公司是經過嚴格審批而設立的金融機構,它具有全面的投資能力,可以發放貸款,可以進行股權投資,當然也可以進行證券投資、購買債券,等等。由於信託投資非常靈活,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損害投資者利益,甚至擾亂金融秩序。因此,我國對信託業設定了很高的准入門檻,並且非常注重對信託業務的監督管理。中國銀監會是信託公司的歸口監督機構。目前,我國信託業經過較快的發展,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合規風控機制,擁有了素質較高的涉及投資、財務、法律等專業的人才隊伍,具備了專業化的投資能力。信託公司一般是先找項目,後募集資金,每筆資金對應著一個特定的項目。投資者可以通過信託公司的盡調報告事先了解項目情況、交易方資質、潛在風險及抵押擔保措施等內容,然後決定是否投資。項目實施後,信託公司會按照約定向投資者披露項目進展情況、分配投資收益。信託公司對每筆項目都是單獨管理和核算的,一個項目出了問題,其他項目不受牽連,信託公司本身的債務也不能用投資者的錢埋單。為了保證集合投資信託計劃的資金安全,銀監會出台了專門規定,通過要求信託公司設立監管帳戶、聘請外部律師、對部分項目進行事前審查等手段,防範信託公司的不規范操作。在信託投資中,如果項目出現虧損,投資者自負,不過如果信託公司存在失職而導致虧損的,應當向投資者進行相應的賠償。二、融資方的視角現在,信託已經成為我國企業融資的一個重要途徑。信託融資的優點是更為靈活,缺點是融資成本一般更高些。其實這也無所謂缺點,因為既然無法獲得更低成本的資金,信託融資渠道的存在本身就是優點了。目前信託融資整體的高成本並不說明信託一定是高成本的,而是諸多現實原因導致資金稀缺性被放大了。實際上,有些資金來源充足、風格穩健的信託公司甚至會以低於銀行整體貸款融資成本的條件為一些還款有保障的優質項目提供融資。由於信託公司只收取相對固定的信託報酬,信託投資收益水平取決於投資者的要求,不存在國家干預的問題,因此信託融資成本的高低是投資者的收益需求和融資方的融資需求博弈的結果。當然不可否認,目前人們對信託投資的風險認識不足,甚至認為存在剛性兌付,信託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加之房地產項目的融資方對於資金有迫切需求且對未來風險未必有充分判斷,這些因素很可能間接推高了信託融資成本。隨著信託業的成熟,信託公司也可以實現更低的融資成本,或者通過提供多元化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拿到好的投資項目。信託可以提供期限更長,方式更多樣,資金規模更大,交易結構更靈活的融資服務。有些項目中,為了更好的保障資金安全,信託公司可能會參與融資方的經營管理或者對融資方的經營活動、財務狀況進行全方位監管,這對於融資方來說也算是一種缺點。但這也是信託公司掌控項目風險的必然選擇,是為投資者負責的表現。三、信託業的視角對於信託業來說,信託是一種業務,是營業執照上的一項經營資質。信託公司就是憑借信託牌照,通過經營信託業務而獲取收益的金融機構。如果說信託業是暴利的,應該說信託投資者是「暴利」的。信託公司只收取一定比例的信託報酬,百分之一、二是正常的。在競爭不充分的情況下,信託公司可能會索取更高的報酬,但相對於投資者的收益來說,肯定是「小頭」。信託的盈利模式跟銀行無論在法律上還是經營方式上都是完全不同的。信託公司更像是投資者和融資方之間的一個媒婆,起到匹配不同風險偏好的資金和不同利潤創造能力的企業的作用。信託報酬是一種管理費或者說服務費。當然優秀的信託公司可能會參與融資企業的經營管理,為降低經營風險起到積極作用,這時信託就不僅僅是個媒婆了。銀行賺的是差價,人們把錢存到銀行,表面是保管,在法律和財務上則是借貸關系。銀行是通過向存款人支付較低的利息和提供「保管服務」換取了資金的使用權,然後把錢當作自己的錢,以遠高於存款利息的貸款利率貸給需要錢的融資者。在通脹率高於存款利率時,銀行連保管義務也無法盡到,因為「保管物」實際上是不斷縮水的。信託業的融資成本常常高於銀行貸款,因為信託項目風險一般更高些。在賣方市場下,銀行完全可以選擇更優質的交易對手和項目,更何況存款利率很低時,不太高的貸款利息就可以讓銀行大發其財了。信託公司並不是沒有能力去跟銀行搶這些優質的項目,因為他完全可以以低於貸款利率的融資成本提供資金,只要投資者願意接受高於存款利息但是低於貸款利率的回報。等投資者回歸理性,只要銀行利率保持這種管制模式,相信今後這種低收益率的信託項目也不會鮮見。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通過合法渠道拿自己的錢投資顯然比讓別人用自己的錢賺錢好得多了。不過總體看,信託業註定是要在風險相對較高的項目中通過中後期管理和運用各種風險防控措施降低項目風險。社會中註定有大量資金願意承受高風險,以獲取高收益,這是資本要追求更高利潤的本性所決定的。在風險相對較高的項目上有所作為,是信託業的立足之本,否則它跟銀行的實際功能便沒有差別了。信託業的使命和特性決定了,它必須要有強大的項目發掘、甄別能力和風控能力,否則就當不了好媒婆。而且必須嚴格依法經營,盡到勤勉管理義務,否則就會導致資金風險承受力和項目實際風險不相匹配,進而放大市場風險,擾亂金融秩序。也正因此,信託營業必須是一種特許經營,至少有行政法規以上的法律文件才能予以規定,而且每一個新的營業機構都必須由工商部門和監管機構的特別審批或者認定。有了信託法,就可以依法開展民事信託,但是作為一項經營資質的商事信託必須有相應國家機關的特別許可。否則,即便有無數合理的理由,也屬於無證駕駛、非法營業。四、金融業的視角對於現代金融業來說,信託是金融分支之一,它能夠滿足資金的投資、增值需要。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金融諸分支各成一路,是因為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社會需求或者能以不同的方式滿足資金融通的功能。銀行實現的是資金存儲、結算、流通的功能,它以貨幣在大范圍內的流通和城市經濟的繁榮為基礎,是貨幣流通的基本途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金融活動。它以資金安全、保值為重,否則結算功能會受到損害,所以銀行資金的融出活動不能夠經受太高的風險,並且要受到規模限制;商業保險滿足的是人們對商業活動安定性的需要。古羅馬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們所自發創造的互保機制是它的淵藪,不過現代保險制度只能追溯到中世紀城市經濟的發展時期。而當現代社會肢解了傳統社會結構中的內部保障機制,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也需要在大社會內尋找一種可靠的保障,否則便無法建立對未來生活的基本預期,人壽和健康保險就必然要發展起來了。憑借大數定律,越大范圍內的互保越可靠,保險公司規模越大自身盈利也越多。而保險公司沉澱下來的巨額資本再投入社會中,便在為自身獲利的同時,融通了資金;西方證券觀念的誕生遠早於上市公司制度的出現,外延也不限於上市公司股份,不過對於中國而言,證券行業是以幫助實力較強的企業實現上市、提高透明度、發行證券以及代理投資者買賣證券為核心職能的行業。自營業務雖是證券公司創收的重要渠道,但運用自有資金投資並不是證券行業特有的功能。或許中國證券行業的價值並不在於直接融通資金,而在於為股票投資者了解他們的投資標的提供了可能,從而間接鼓勵了投資,同時高效、集約化的代理投資者完成交易操作,降低了股票交易的社會成本。以營業信託為代表的資管行業也有它特殊的功能。正如馬斯洛所說,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的。對於資產持有人來說,銀行滿足的是資金在當下的安全需要,保險滿足的是資產未來的安全需要,信託業滿足的則是人們希望資產增值的需要,是要把生活過的更好的需要。所以,信託業註定只有在社會繁榮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發展,而且必定會發達起來,因為促使他產生的社會需要本身是足夠強大的。人們把錢存到銀行,是為了保管,用錢購買保險,是為了安定感,但把錢設立信託,主要是為了獲取投資回報。信託業的存在自然會吸引大量資金轉移過來,人們有時候說信託是銀行貸款不足的替代品,可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信託憑借其資產增值能力把大量潛在銀行存款客戶吸引了過來,減少了銀行可貸資金規模。逐利沖動所引發的投資需求必須要被滿足,否則,可能會有資金迴流到銀行,但是恐怕還是會有相當一部分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資金會毅然流入非法的途徑,因為渠道合法與否對於資金而言,也不過是一種風險考量因素而已,更何況更高的風險也意味著更高的回報。這已經被各地如此普遍的民間借貸甚至是非法集資所證明了。相對於其他金融行業,信託也有自身的經營特性。銀行以自己的名義將資金融出,必然要承承擔相應的市場風險,而保險則是直接受讓自然人和經營實體的各類風險,銀行和保險都是在經營風險。但是信託制度決定了,只要經營規范,風險不會向信託公司本身傳遞。所以很難說信託公司是經營風險的金融機構,他的立足之本還是投資能力和對項目的風險掌控能力。也正因此,必須要加重他的法律風險,通過嚴密的法律規定迫使他盡到一個專業的資產管理者的職責,各國信託業法的核心訴求也在於此。五、歷史的視角從歷史角度看信託,首先應該區分信託行為和信託制度。信託行為是自古有之的,古羅馬就存在遺囑信託,但那是個覆滅了的文明,所以人們把現代信託追溯到英國十二三世紀盛行的以規避國家沒收和稅負為目的的土地信託。實際上,中國過去按土地征稅的朝代里,小戶農民為了規避國家的高額稅負,也經常與可以規避重稅的士紳大戶訂立協議,將自己所有的土地虛轉至其名下,繳納固定的「保護費」以規避重負,這該算是標準的信託行為。及至清代,中國土地的租佃制度極為發達,實際上形成了土地所有權的內部分割,地主和佃農對於土地的權利分割很接近於信託模式下委託人和受益人對信託財產的權利分割。當下中國,有人為了規避限購政策將自有住房轉到別人名下,也算是信託行為。可見,為了規避某種負擔或轉移財產而將財產轉移到他人名下的行為,古今中外都是存在的。不過這些並不是現代信託制度所要保護和鼓勵的活動,法律怎麼可能會創造一種工具,讓人們專門用它來規避法律並以此獲利呢?!從歷史角度研究信託,應當是研究信託制度發展至今的基本過程。信託何以成為一種制度,並發展成一個重要的金融行業?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研究現代商事信託,不得不回到中世紀的英國,還必須得提及英國法的兩種淵源,普通法和衡平法。十一二世紀的中國已經進入了宋代的高度文明社會,但彼時的英格蘭卻還是一片荒蠻、落後的景象,成規模的城市經濟幾未形成,不同的地方適用的法律大相徑庭,而且非常原始,巫術審判隨處可見。諾曼征服後,為了提升自己的權威,英王便率領大臣們到各地巡迴收稅、裁斷糾紛,於是發展出了相對於傳統地方法律更合理性、更加統一的法律,人們稱之為普通法。普通法本身是在司法案例中摸著石頭過河的產物,要求後面的案例嚴格按照之前的判決來進行審判,難免會陷入苛求形式、過於僵化的弊端。其中一項便是,完全按照地契來確認所有權的歸屬。而中世紀的英國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繼承製度,比如土地所有人死後,土地將歸國王所有。人們為了規避這些惡法便在生前把土地轉移到一個可信的人名下,但土地利益仍由自己的子嗣享有,或者純粹出於宗教信仰將土地贈給教會。這種被稱作信託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國王的利益,於是到16世紀,國王頒布了一部《用益法》,法律的核心可以總結為:雖然人們為了規避法律而將土地信託給了其他人,但是實際上這些土地的所有權自土地所有人死亡之時便根據法律歸國王所有了,即便進行了虛假的轉讓或者非法贈與,土地的名義所有人也不過是以自己的名義為國王的利益而持有土地罷了。這個法律的初衷顯然是為了打擊當時的土地信託行為,保護國王自己的利益。不過卻無心插柳的確認了一條重要的信託法原則:一個人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持有他人的財產。這是信託制度得以形成的基石。顯然面對實際的利益,國王的制度是無法簡單奏效的。人們又想出各種不同的辦法來規避。不過,信託法律關系本身的合法性被永久確立了下來。在以後的時間里,信託行為大量存在,包括以規避為目的的信託行為,也包括為了實際需要而採取的合理信託行為。與信託行為如影隨形的一個問題是:信託關系往往發生在相互信任的至親好友之間,可難免會有一些見利忘義的人要吞沒信託財產,不按照當初的約定履行義務,另外,有時候受託人由於過錯沒能履行好受託職責。可是,受託人根據普通法的規則持有地契,便是法律上的所有人,僵化的普通法拒絕保護委託人即實際所有人的利益。於是,人們訴諸國王的大法官。這位大法官並不巡迴審案,他端坐在王宮中,專門處理那些因為普通法的僵化和教條而受到不公平對待的人,以平衡普通法所造成的利益不均。他因此被稱為「國王良心的守護人」,根據他的審判所發展起來的法律被稱為「衡平法」。顯然,信託土地的實際所有人就是急需他保護的人,為了確認實際所有人的合法利益,懲罰那些見利忘義或者太過疏忽大意的受託人,大法官不斷地確立了以受託人盡職義務為核心的信託法。此時,信託財產的獨立地位得到全方位的確認,信託法律關系真正形成,受託人義務也有了明確規則可以依循,信託法的雛形也就有了。在後世的發展中,大法官的衡平法和巡迴審判發展起來的普通法不斷融合,甚至改變了以案例為主要載體的存在形式,被編輯成文。現在,英國信託法已經有大量的成文法可查了。人們說英國信託受益人的權利是衡平法上的所有權,其實是不準確的,應該說它是起源於衡平法的一種權利,如今早已經納入成文法的體系了。信託法確認了一個人可以代另一個人持有財產的觀念,這在現代人看來是個常識,可對中世紀的英國人來說,卻是對所有權觀念的重大挑戰。根據這種法律觀念,人們又發展出了公司制度、合夥制度等,甚至當民族國家興起,英國人用信託理念來解釋民族國家和王室作為法律主體的正當性。所以,信託的概念對於英國的意義非比尋常。在隨後的發展中,基於信託法律關系的靈活、實用和獨特價值,在普通的民事信託的基礎上,人們發展出了公益信託、家族信託和以獲取投資收益為目的的商事信託。英國海外殖民所運用的大量資金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通過信託制度匯集起來的。商事信託在美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典型代表便是各種證券化業務。信託制度在普通法系國家得到了最廣泛、靈活的運用,這也是因為信託的發展需要配套的制度和社會環境,比如公益信託在NGO不發達的國家是難以發展的,垂死之人能夠將財產託付給商業機構,那肯定得以信託機構本身經久不衰的聲譽為前提。大陸法系國家在傳統法律體系和理論框架下,難以接受信託法律關系中委託人的請求權和受益人的受益權並存的現實,所以遲遲不肯繼受信託制度。不過由於信託制度的特殊優勢和價值,不少大陸法系國家現在也結合實際情況採納或者借鑒了信託制度。信託制度是普通法系給大陸法系最重要的饋贈之一,這是世所公認的。善於學習的日本則將資金信託發展到極致,在二戰後的重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由於監管不配套,也出現過信託公司泛濫擾亂金融秩序的情況。目前世界重要的國家大都有信託制度。在亞洲,日本、新加坡和我國的台灣、香港地區無一例外。信託行為本身確實是起源於純粹的信任,人們以可靠的友情、親情來對抗惡法。但是信託制度在衡平法上不斷發展的過程,恰恰是為了約束那些惡意或者因過失違反了管理義務的受託人。及至商事信託發展起來,出現以資金信託為主的信託業,信託顯然已經變成了投資需求促動下的商業行為,逐利沖動才是它的本源。營業信託也需要信任,但這份信任是靠信託法對受託人職責的嚴格規定以及信託機構本身的聲譽所鋪墊起來的。六、法律制度的視角在法律上,信託被定義為新託人將其財產交由信託機構設立信託,由信託機構對信託財產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為信託受益人獲取收益或者實現特定目的的活動。從法律制度的角度,信託與委託代理、合同、合夥、公司等一樣,都是財產運用的法律機制。在不少普通法系國家,信託也是法律認可的一種經濟實體的組織形式,跟公司、合夥企業相並立。所以說,在法律視角下,信託的意義遠不限於金融,信託財產也不限於資金。只是資金信託發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信託自然成為一種資金融通機制。直觀看,信託更像是委託投資,但是基於信託法的規定,財產設立信託後就與委託人的其他財產不相牽連,與受託人的財產也不混同,這就降低了信託投資的風險。風險隔離是信託成其為信託的根本要素。信託投資模式下,信託財產的用途是委託人知曉的,但是具體的運用和管理則不一定會在信託合同中明確下來,這需要受託人發揮專業的資產管理能力。簽訂信託合同後,委託人有權了解後續的管理情況,但不能對受託人的管理行為任意干涉,也不能隨意撤銷信託。這是信託與委託代理、合同的不同之處。通過設立公司投資,也具有風險隔離的功能,但是投資者不一定具有經營公司的能力和時間,而且公司設立、清算都很麻煩,信託投資則要簡單的多。信託是風險隔離的委託,是簡化了各種設立、清算程序且營業范圍不受局限的企業。它是介於委託投資和直接經營企業之間的一種資產管理機制,它在信託法律的支撐下,通過信託合同,建立起一個具備高度靈活性的准法人主體。信託受益人的信託受益權與股東的股權很接近,信託機構可以代表信託財產行使簽署合同、參與表決、追索債權、提起訴訟等各項權能。信託機構負責收取信託財產的收益,計算和支付信託存續期間發生的費用和自己應得的信託報酬,然後將信託收益支付給信託受益人。信託制度在委託代理制度和公司制度之間的巨大空白地帶獲得了無限的可能性,可以隨時、隨事、隨地、隨人的需要而調整,它是一個交由人發揮創造力的機制。他像一塊無限寬廣的地基,需要人發揮智慧和才能去建設高樓大廈,其他國家的信託實踐已經樹立起了可資借鑒的榜樣。以逐利為出發點的商事信託的社會功能已然遠遠超越了商業逐利,在家族財產傳承、公益事業等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這一切樓宇建築的地基則是完善的信託法律制度,只有當法律明確了信託財產的特殊地位、信託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及保護措施,信託業才能夠良性持續發展。七、社會的視角從不同的市場主體的視角,信託表現為不同的形態,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信託是立基於信託法律,以運用資產管理能力滿足資產增值需求為本位的一種資金融通機制。信託法律制度是它的前提,投資需求是它的驅動力,融通資金是它的必然結果。信託機構的產生是為了通過經營信託業務獲利,但是信託機構必須以專業的資產管理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為立身之本,否則就真的淪落到合法的非法集資的地步,可以隨便被取代。信託業的規模化發展必然使之成為一種重要的金融行業,它把社會閑余資本引入實業,鼓勵了投資,帶動了就業,增加了稅收,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信託的繁榮是可以讓整個社會受益的。信託實現了不同風險需求和不同利潤創造能力的企業的直接對接,減少了資金流通的中間環節,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增進社會財富;信託業通過發揮專業能力,挖掘好的項目並適當介入融資企業的經營管理,讓好的項目得以發展,通過主動管理增加社會財富;信託業的存在,有利於資本的充分運用和靈活組合,它可以方便的匯聚巨額資金投入同一項目,使重大項目可以得到社會資金的支持並分散投資風險;信託業的出現意味著大批資產管理人員集約化的介入到大筆資產的管理之中,還意味著沒有能力進行投資但手握資本的社會階層可以在專注本職工作的同時,獲取資產增值。八、與文化論者商榷文化確實是個無底大筐,但空泛的往裡裝不能增進任何認識。人們贊嘆英美諸國信託制度的廣泛應用,卻又模仿不來,便將中國社會的信任缺失當了罪魁禍首。其實,信託經營者首先要懂得的是,國外對信託業的信任乃至整個社會所表現出來的基本信任,都是以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法律為基礎的。在一個由陌生人組成、環環相扣、每個人的過錯甚至過失行為都可能損害他人根本利益的現代社會,沒有行之有效的法律,就不會有信任可言,這跟文化不甚相關,與人的逐利沖動和防衛本能有關。信託制度在英國生根發芽,又在更多的國家開花結果。法律是她的基石和框架,急於求成的模仿者往往只愛仰望別人的高樓大廈,而不知道樓下有堅實的土壤,甚至心急到連力學原理也置之不顧。如此建造的大樓註定是不穩當的「樓脆脆」而已。茫然無措的穿過迷霧去找一個所謂「信託文化」來兜底,雖無可厚非,但實在經不起歷史事實和理性常識的推敲。人性註定是多變的,如果受託人的行為是不受控制的,信託機構不過是個沒有專業水準的「通道」,連他的失職行為也是無法界定、無需賠償的,人們何以相信他呢?提倡信任文化沒錯,但是信任文化的第一要義是:信託機構要把自己打造成值得託付的受託人,而不是其他。當本身就有特殊利益沖動的人要求別人信任自己的時候,往往說明他是不值得信任的。更何況,在法律不完善,制度得不到公正、恰當執行的社會,信任文化不過是一場奢談。結語信託到底是什麼?可以從多個角度回答,都有道理,但又都不全面,更不能令所有人都滿意。定義的困難不在於對象本身的復雜,而在於人們根本不了解定義所指向的對象,如果對象本身還是不斷變化的,就難上加難了。關於信託定義的爭論像是一個羅生門,不同的是,每一種回答都是出於真誠的。理解信託,或許也不止於七種視角,而且每一種視角的檢視都期待更深更遠的洞見。不止是中國,對於那些信託業發達的國家,信託的概念也註定是一個無限開放的問題,因為信託的優勢和魅力就在於信託制度的靈活多變、富於彈性,能夠根據社會需要而改變自己的表現形式。人們不是常常引用斯科特那句「信託可以與人類的想像力相媲美」來正打歪著的證明時下諸般「創新」的精明么?既然概念是一種歸納,那麼任何概念都註定容納不了無窮盡的形態。信託的定義,註定是一個沒有最終答案的問題。刻下,對於中國而言,或許我們無需空泛的去贊美信託,也不必急於去解開她所有的面紗,倒是先把信託最基本的原理和機制搞明白,使她獲得社會和決策者的基本認可,讓她能夠在堅實的土壤上開花結果,而不被當做一個隨手可以除去的異類,才是信託業的命脈所系。信託業的根基恐怕不在於復雜高深的業務模式,而在於信託之外的廣闊天地。七十二般變化練得再熟練,若不懂得培植社會基礎,也只能在花果山裡抖抖威風,一出山門便無人敬服了,更何況,入不了佛祖的法眼,隨時都會被壓在五指山下。中國信託業雖火紅一片,可越是得意時,越該有一份清醒頭腦和危機意識。花皆有盛放期,常開不敗、結實落仔的才能生衍不息;樹皆有蔥蘢時,枝大根深、土壤肥沃的才可屹立不倒。新鮮事物,註定毀譽皆有,路途漫漫,難免風浪坎坷。不過如果一個事物有它根本的功能和難以替代的價值,就必然會發展起來,任何一種合理、強大的社會需要都必然會有相應的機制來予以滿足,這是不可阻擋的規律。信託業的長遠前景是值得期待的。然而,櫛風沐雨才有芳華絕代,歷盡風浪方得日現雲開,中國信託業剛剛起航!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研究生柏欽濤,現供職於中投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❻ 寶駿510怎麼樣

有CTv自動波嗎?

❼ 海外資產配置的幾種方法,香港保險最安全

現在向海外配置資產的方式,按照風險高低主要有如下幾種:
1、安全型海外資產:香港保險
比較常見的香港分紅儲蓄險有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一些熱銷產品進入第15個投資年度之後,年化收益高達7%左右。這類保險風險低,一般人有幾千美元就可以投資,很受歡迎。現在人民幣處於貶值通道中,5%左右的分紅收益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香港保險可在全球范圍進行投資,相當於保險公司替你在全球配置資產,這也是保證這類保險高收益的一個原因。
只是大部分儲蓄險所涉年限長,流動性欠佳;未來較長期的匯率變動也不容易預測。對於高凈值人群用來分散風險是一種理性的選擇。
2、中高風險海外資產:美元基金
來自美國的市場研究表明,1998-1999年排名前20的基金,到2000年排名都在一千名以外。對於美元基金來說,其投資回報是一場事關全球局勢變化的巨大博弈,因此波動性和風險都偏高。
QDII基金以人民幣直接投資美元資產,入門不高,但受海外市場政策和趨勢影響,存在一些由信息不對稱或水土不服帶來的風險。因此推薦被動型指數基金,盡可能降低人為因素的外部影響。
至於海外私募基金這種門檻較高的產品,若非有一定積淀的專業經驗和較為雄厚的資產,建議慎重。
3、高風險海外資產:海外股票
現在很多人對美股、港股感興趣,美國股市造就了巴菲特,中國股神的去處不可說。因此,很多人都嚮往到海外股市試水理想中的價值投資。
美股債券和股票等證券市場,專業度高,流動性好,投資回報高,同時風險也高。而且美股正處在高位,加息也近在眼前,因此建議99%的人謹慎行事:如果你的A股賬戶還沒有很好看的收入,那先不要奢望在美股賺大錢。
4、其他
還有很多其他類型的海外資產配置,或是如家族信託高度神秘,准入門檻高達可投資資產3000萬元以上;或是如海外房產信息不透明,受政策影響大,中短期很難把握投資價值。
擴展閱讀:
海外資產配置的最穩玩法——香港保險
如今向海外配置資產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兼具安全性與高保障高收益的非香港保險美元保單莫屬。
香港保險因其可將人民幣轉化成美元資產和穩定可觀的收益,這兩年尤其被大陸人歡迎。
儲蓄分紅險:
比較常見的香港分紅儲蓄險有年化收益率高,一些熱銷產品進入第15個投資年度之後,年化收益超過7%。這類保險風險低,一般人有幾千美元就可以投資,很受歡迎。
大部分儲蓄險保障年限長,在繳費期結束後,提取靈活,可作為孩子的教育金,婚嫁金,及自己的養老金,及遺產規劃。可真正實現一張保單養三代人,對於高凈值人群用來分散風險是一種理性的選擇。
重大疾病險:
重疾險是指由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重大疾病,如癌症、器官移植、中風等為保險對象,若受保人在保障期間內罹患重大疾病之一,則由保險公司對所醫療費用進行賠償的商業保險行為。
香港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多為返還本金型的保險產品,如受保人終身未發生受保的重大疾病,受保人退保之時可獲得本金和利息的返還,同時還兼具人壽保障功能。
人壽保險:
人壽保險是為了保障投保人因不可預測死亡而給家人帶來的創傷和損失。香港人壽保險還兼具儲蓄分紅功能,所以對於在於保障期間仍然生存的投保人,香港保險會定期支付保險退休金。因此,每個家庭主要收入來源都需要購買高額人壽保險,是對家庭的一種愛護和責任。
對於一般家庭來說,購買定額的壽險,除防範風險外,還能夠將其退休金養老保障。而對於豪門家族來說,高額的人壽保險卻是避債避稅最佳的傳承財產方式。

❽ 我在百度百科裡看美國家族問題時,偶然看到說:家族信託作為傳承家族財富的一種方式,在歐美已經比較普遍

家族信託在海外作為一種財富傳承和保護的重要工具,已經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回史。家族信託能夠更答好地幫助高凈值人群規劃「財富傳承」,也逐漸被中國富豪認可。

近年來,家族信託已經逐漸被大眾所了解,但很多投資者卻不知道,在婚姻過程中,家族信託可以預防婚姻帶來的財產變化。國外某公司長女離婚案件中的財產分割問題,再次凸顯出家族信託的優勢。

要想讓家族信託在中國良好地運轉起來,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法規和政策加以監管,也需要大量信託人才。優脈成立於2014年,是隸屬於上海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品牌。上海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商務主管部門備案的外商投資企業,優脈是中國市場堅持買方定位的財富管理專業服務機構,主要股東為全球知名資產管理公司、著名投資人和資深行業專家。

閱讀全文

與家族信託博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萬歐元多少錢人民幣匯率 瀏覽:749
123信託網 瀏覽:550
三安集團安信基金 瀏覽:475
22紐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94
每日基金凈值查詢002021 瀏覽:523
零首付購房融資犯法嗎 瀏覽:612
福牌阿膠股票 瀏覽:583
國通信託股東 瀏覽:104
基金如何凈值表 瀏覽:61
諾安基金公司價值多少 瀏覽:745
融資額與股價的關系 瀏覽:296
企業融資利息 瀏覽:844
國家性融資 瀏覽:917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