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生如何做個理財小能手
做個理財小能手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
2、讓學生初步懂得有計劃地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錢的好處。
3、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親身參與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 重點
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 難點
學會如何合理地使用零花錢。 活動准備
課本P19頁家庭收支統計表。通過和家人的交談,你從中懂得了什麼?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
由拳王泰森的故事引導學生概括出儲蓄、投資、節約,並引出課題理財——做個理財小能手。(板書)
1、世界拳王泰森曾經有4億,可是在2003年卻因有2700萬美元的債務申請破產變成了窮光蛋成為了娛樂界小丑,是什麼原因呢?這種億萬富豪到窮光蛋這種角色的變化到底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PPT泰森揮霍無度,學生談感受。
2、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是石油業的霸主是財富的象徵,可是童年的時候他的家境十分貧寒,一個窮小子最終是那麼有錢是為什麼?看PPT洛克菲勒的財富積累。學生談感受,教師板書:儲蓄 節約 投資
教師小結:泰森雖然有億萬家財但由於他鋪張浪費,消費(板書)的習慣非常不好變成了窮光蛋,而洛克菲洛會儲蓄會節約會投資會積累最終財源滾滾,其實這就叫理財(板書)。在我們的家庭中也存在著理財,就叫做家庭理財,我們每一個同學從小就應該參與並且學會理財,做個「理財小能手」(板書)。同學們,你們真的能做個理財小能手嗎?我們一起參與到一個家庭理財中去,讓老師檢閱一下同學們是否會理財。 二、 學生分析問題
1、出示一份家庭收支表,讓學生找出其中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如個人有難度可在小組討論進行。
某同學一家三口,月平均收支情況(單位:元/月) 收入:7000
買房貸款:1500
寶寶保險:教育保險、人生保險、醫療保險 合計420
教育費用:鋼琴、外語、學費計400
伙食費:家裡吃飯、外面吃飯、零食計1900 衣服開支:400
養車費用:汽油費、保養費、養路費、保險 計1140 水電煤氣:200 人情開支:150 孝敬父母開支:400
通訊:手機、固定電話、寬頻費用計150 沖動消費(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300 合計開支:6960 每月結余:40
2、零花錢哪兒去了?出示小明用錢表,看小明的問題出在哪兒,可以怎樣幫小明省錢。
東東帶了十元錢到了學校他看到校門口有很多玩的和吃的東西,他禁不住去 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於是,他花了五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同時又買了三元的零食,最後他只剩下了兩元錢,而這十元錢是爸媽給他買《小學生必背古詩》(標價5.8元)的,他該怎麼辦?
教師小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同學不去控制自己的行為,隨意亂花錢,既增加了父母的負擔,又助長了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
3、出示兩張亂花錢的照片讓學生談感受。
A正值放學時間,孩子們三五成群聚集在學校周圍的攤點,購買零食。 B孩子痴迷上網、玩游戲,找各種借口向家長要零用錢,甚至偷偷從家裡拿錢
4、PPT出示外國小朋友零用錢使用情況,對比談感受,對此你有什麼啟發呢?
孩子3歲能夠辨認硬幣和美元紙幣;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認識到在無法把商品買光的情況下,必須要作出選擇;5歲時知道基本硬幣的等價物,知道錢是怎麼來的;7歲能夠數大量硬幣;8歲知道他們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到儲蓄賬戶里;9歲能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10歲時懂得每周節省一點錢,以備大筆開銷使用;11歲時知道從電視廣告中發現事實;12歲能夠制定並執行兩周開支計劃,懂得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
三、集體討論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第20頁,在小組內互相展開調查,填寫調查記錄、調查心得。 2、小組討論我們作為小學生,應該怎樣用錢? 匯報
四、小結,補充方法
1、教你一招
老師這里有一個「紅綠燈」方案
紅燈:當你的要求超出家庭經濟承受力時,對自己說:「這樣東本我現在可以不買。」在心中亮起紅燈,提醒自己。
黃燈:買東西時,先問問自己:「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如果回答「是」的話,就可以考慮購買。
綠燈:在自己取得一些小小的進步時,可以用零用錢買一件小小的禮物送給自己,作為獎勵。
2、網上購物
仍回到小明的問題上,小明買的那些書等如果通過網上買會省多少錢,讓學生談談網購的優缺定。(不知是否恰當) 五、交流
制定「星期零用錢消費表」教師示範填寫,學生嘗試填寫。
六、結束
最後老師送同學們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 七、 拓展活動
1、課後讓學生繼續填寫「星期零用錢消費表」。一星期後全班進行反饋、交
流。
2、讓學生回家調查了解家庭一日開銷的數目及項目,之後進行「當家」活動,設計家庭支出方案,在實際操作中檢驗自己的方案是否合理。
B. 有什麼比較適合小孩子的理財方式嗎
對於兒童的理財教育卻有必要。這里向你介紹一種美國父母教育孩子理財的方法,我用過了,效果很好。你可以每月給孩子一定的零用錢,但是,要求孩子必須有一部分要積累,比如,每月給孩子5元,可以花掉2元,必須積攢3元,而花掉的那部分也要有原則,有一定的限定范圍,比如學慣用品、食品、飲料等,比較貴重的物品的購買,父母有建議權,但沒有決定權。另外,既然是給孩子的零用錢,就不要過分干涉。另外,也要堅持經常。孩子積蓄的錢多了,可以考慮存入銀行,不過,孩子的錢盡量不要太多,也要讓孩子明白,這錢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孩子自己的錢,而是父母給他們的,不要讓孩子感覺到這時孩子自己的私有財產。
C. 小學生怎樣學理財
小學生理財,說到家是怎樣把零花錢存起來。首先讓監護人代你開立個活期存摺,寫上自己的名字,把平時未用完的零花錢存進去,你會發現存到存摺里的錢,一般情況下不捨得向外支取的,這樣就能很好的幫你積下一筆可觀的收入了。小學生的理財不在於利息而在於平時的積累。
(一)樹立孩子正確金錢觀
步驟一、常在日常生活中討論。要讓小朋友分清楚「需要」與「想要」這個理財概念的第1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情境中去討論。
步驟二、訓練小孩記賬習慣。有了記賬習慣後,不僅能了解錢從哪裡來,又花到哪裡去,還可以藉此學會當資源有限時,該如何分配、管理的能力。
當孩子開始花零用錢時,小學生進入高年級、或是剛上「初中」等重要階段,因為生活型態改變較大,至少要能記賬1個月以上,讓新生活的消費面貌進到小孩腦中,之後即使不記賬了,小孩也會有數字概念,同樣有記賬效果。
步驟三、一起監視花費行為。孩子剛開始花零用錢時,會覺得自己變得「獨立」了,可能每樣東西都想要,所還要定期與他進行賬本討論,藉此更清楚孩子的理財
性格、想法,進而找到循循善誘的機會。父母要有堅持的態度,千萬不要因為小孩提早花完零用錢就心軟而給錢。應該讓小朋友了解,當財務透支時,就必須學會忍耐,而非伸手要錢。
步驟四、學會設定目標。「不是把零用錢統統存下來,就是好的理財。」人的一生中要不斷面臨金錢選擇、規劃的問題,因此,協助小孩從小學會設定目標、了解延遲享受就能有計劃達成目標的能力將會受用無窮。等到小孩有基礎的理財知識後,就可以給他們提問題,像是「下星期我們要去百貨公司,你想買什麼?」「我們要去書店,但是只有200元的預算,你打算怎麼安排?」「當小孩設定出規劃後,就進一步誘導他們思考,如何在「總額框架」中,一步一步學會規劃。
(二)孩子財商培養的有效方法
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接受早教,這樣能夠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到孩子的知識儲備,以便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配合。
1.在孩子踏入小學校門之前和孩子一起上早教理財課(3~4歲)
2.和孩子一起制定他的入學派對花費預算(5~6歲)
3.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務
活動報酬清單(7~10歲)
4.和孩子一起商討他的月度零花錢數目(11歲)
5.和孩子一起申請屬於他的兒童銀行卡(12歲)
6.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短途旅遊的花銷計劃(13歲)
7.和孩子一起選擇家庭保險案(14歲)
8.和孩子一起開設他自己的投資帳戶(16歲)
(三)讓孩子早知道的理財智慧
為了啟蒙小孩,猶太母親都會問:「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你的財產被人搶光,那麼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
通常小孩都會回答「鑽石」、「金錢」一類的答案,但是母親此時會說:「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鑽石,你該帶走的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
猶太人財商教育最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孩子延後享受的理念,就是指延期滿足自己的慾望,以追求自己未來更大的回報。
《我是小小理財家》
別看我是小娃娃,
我是小小理財家。
理財方面是行家,
理財不比大人差。
不鋪張,不浪費,
勤動腦,巧計算,
看得遠,算得精,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
不攀比,不亂花,
科學消費是贏家,
勤儉節約人人誇。
D. 理財險適合給小孩子買嗎
目前市面上的理財險產品主要有什麼不同?大家可以參考這一份排名:《十大值得買的年金險大盤點!》
數據顯示,目前受大家喜愛的理財險主要有這些:年金險、萬能壽險、分紅壽險、教育金、增額壽險、投資連結險等。理財險有點復雜,但先明確自己的需求是保障還是理財,就不會出錯。
首先多嘴說一句,90% 以上的普通家庭都不太適合購買理財險,除非各方面的基本保障都已經配置齊全了,這里分享一篇文章給大家作為基礎保障的參考《3套方案,配齊一家人的保險》,在這以後,如果還有預算的話就可以考慮理財險了。
再說回理財險。現在的理財險,一般是由萬能險和分紅險組合而成,也可以把它們看作是兩個賬戶,具體關系如下:
E. 小學生理財小竅門
小學生理財小竅門:
1.理財觀念要正確
小學生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譬如那些總是家長認為理財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需要去做的觀念一定要打消掉。我們知道國外許多小孩,在上學階段就成為理財高手,這種觀念對以後的成才路上也很有影響的;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小錢不需要理財,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基礎的東西,拿來那麼高的大樓呢,所以在累積財富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錢小、錢少而不用理財。其實理財是鍛煉孩子財商的一種很重要的方面,理財理好了,在未來自己成家立業的時候也能更好地管理好家庭的內部財務事情。
2.制定自己的理財目標
如果小學生每個月有自己的零花錢,那麼在支出之餘,剩餘的錢都可以讓小學生自己進行支配。以一個月為期限,如果下個月比這個月的收入還多的話,那說明孩子的理財支配能力還是可受控范圍的,如果支大於出的話,那說明孩子還需要重新進行自己的財務支配。自己可以檢驗孩子設定的目標,不定期提醒孩子,只要目標設定了,就一定要努力實現。不能三天的熱度,幾天以後就把這個目標給拋到九霄雲外了。要孩子從小就養成一個能夠自己支配金錢收支的習慣,培養這方面的能力,盡早地讓孩子成為自己理財路上的主人,做好自己的理財,不斷學習正確的理財方法,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富翁。
3.正確的理財意識
小學生在得到自己的零花錢的時期,尤其對於過年的壓歲錢成百上千數額的時候,年齡大點的孩子就應該及時進行相應的短期、中期或者長期的理財目標,提前做好相應的理財觀念,低年級的孩子可在家長的指導下,理好思路,制定理財目標,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不能有錢的時候就多花,沒錢的時候就不花,主要是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更合理,有計劃地使用金錢,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習的需要,使金錢能夠成為自己前進路上的正確導向。
4.制定計劃,自主支配
孩子只懂得要錢,很可能是他心裡沒有明確的概念,跟他多溝通,讓他明白家裡經濟壓力,讓他有參與感。在零花錢的分配上,要既寬又松。寬是一次給一個月的錢,讓他自己分配。但是如果要超預算,一定要嚴格審核,讓他懂得分寸。
F. 小學生如何理財
這個要從你自身角度去看,對於小學生從小提高財商,學習理財小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卜亞商學院理財專家建議你,學理財從記賬開始,首先你從父母這里還有親戚長輩這里拿到多少壓歲錢,然後這些錢花在什麼地方寫好,另外還可以把花出去的錢分類,如買食品,學慣用品,買禮物給別的小朋友,收入的錢也可以分類寫好,從小建立起自己一套正確的理財觀,長大後才能成為理財高手
G. 如何教孩子理財 五個小技巧
首先,父母自己要有理財意識和科學理財方法,要有良好的節儉習慣,為孩子作出榜樣。都說家長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一個花錢大手大腳、不會節儉的父母親很難教會孩子如何科學地理財。
其次,家長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制定家庭財務計劃。財務計劃就是有效地掌握自己手中的錢財,無論掙多少錢,都應該讓錢財為生命中的每一階段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或者最合適的生活方式。由於人生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財務需要,所以家庭要有財務計劃。讓孩子參與其中,幫助他們體會知道生活要有計劃,需要節制,不能無度揮霍。
第三,讓孩子了解家庭財務計劃,並學會記賬。讓孩子知道家裡近期、中期、長期需要的支出有哪些方面,學費要多少錢?收入多少,支出是多少,有多少剩餘?孩子手中要有一個記賬本,隨時記下家中的收支項目,讓孩子了解家庭的日常開銷和收入以及掙錢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和體驗掙錢的艱辛。
第四,家長也可以與孩子簽訂一份「零用錢合同」,如:「甲方按月支付乙方零用錢60元,其中20元用於購買書籍,20元公交車費,10元自由支配,其餘10元存入銀行……,乙方若無節制地花錢造成透支,甲方有權在下一月將其零用錢減半;乙方若堅持每月存款10元,一年後甲方將給予乙方與存款相同數目的獎金作為獎勵。」簽訂「零用錢合同」是西方很流行的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方法。這是理財教育,更是孩子心理素質的鍛煉。但合同內容不宜定得太死,要讓孩子有自己安排的空間,給他自己統籌安排的鍛煉機會。中國的父母可以嘗試一下,說不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最後,和孩子一起學習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與工具,使孩子懂得既要合理合法地賺錢,又要有良好的消費習慣。同時,給孩子提供親身體驗理財的實踐過程,正確對待金錢,形成正確的理財觀,道德觀和勞動觀。
H. 小孩子學理財有必要嗎
小孩子學理財是有必要的,如今孩子生活物質豐富, 家長們就算自己勒緊褲帶,仍會給小孩足夠的零用錢,把最好的供給他們,可是理財師蜜蜂聚財認為,當父母這樣做時,可能會變成「愛他等於害他」,使孩子形成錯誤的理財概念,不知道世事艱難的這一面,如果寄希望於孩子長大後,改變自己理財的壞習慣,無疑,這將會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理財教育還是應該從兒童時代便開始做起。
如果沒有及時教給孩子對金錢抱有健康的態度,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父母可能面臨以下危險:一是孩子因缺乏經濟責任心,在經濟上會經常收不抵支,長期 對父母依賴;二是孩子受廣告等影響,逐漸形成自我享受價值觀,沉迷於物質享受;三是由於缺乏收支平衡意識,在信用消費中陷入債務陷阱和人格陷阱。
從小開始做好理財訓練,對於一個人將來的成長,可以帶來很多好處,從短期的效果來看 ,他們會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而從長遠的角度, 更有利於孩子形成獨立的生活能力, 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為自已鋪就一條財富之道。另外,若家長能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理財,灌輸正確的理財觀念,便可幫助孩子減少無謂的花費,避免陷入債務危機之中,由於金融及銀行業的高速發展,信貸消費已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
有這樣一項調查顯示,有86.7%的少年兒童平時有零花錢,他們中平均每月有10元以下的有26.6%, 11~30元的有19.2%,31~50元的有12.6%,51~100元的有13.1% ,101~200元的有9.3% ,201~300元的有5.7% ,301元以上的有13.6%。隨著年齡的增長, 零花錢的數額也越來越大。
那麼,孩子們通常把手裡的零花錢做什麼用呢?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的錢有多種用途:選擇「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給同學買生日禮物 」等名目繁多。
通過相關分析發現、自述家庭經濟狀況「富裕」、「一般」、「困難」三種不同情況的孩子,在調查所列花錢的10個方面中,有9個方面不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孩子花錢基本上是不顧家庭經濟狀況的,即使是表示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是"比較困難」和「非常困難」的,仍然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孩子"給同學買生日、節日禮物 」 毫不吝惜,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被調查的少年兒童中,有 12.5%的父親和22.3%的母親是「失業或無職業者」,但是他們的零花錢的擁有量以及用的零花錢干什麼與父母在職的孩子沒有多大的差異。
在調查報告中記者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比較欠缺,學校在這方面更顯薄弱,少年兒童的消費缺乏有效的指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商品經濟發達的現代生活中,理財能力是生存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成長中的少年兒童來說,學會理財,不僅僅是如何用錢的問題,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內容和多種能力的培養;多國家來說,關繫到如何養駕御未來經濟的人才,適應未來經濟生活的需要。許多年來,理財教育是我們教育的盲點,現在應當盡快補上這一課。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在享受方便的同時,一些負面影響也就隨之產生了.例如有些學生,在利用信用卡透支後,才發現自己原來無力債還高昂利息,惟有申請更多的卡,實行以一張卡的透支額,以應付另一張卡要償還的貸款。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明智這亦是缺乏理財觀念和理財技巧的結果。僅從這樣一個小小的方面來看,若不能從小做好理財訓練,幫助孩子明白金錢和信貸的問題,到他們長大後,就可能引起更多、更大的問題。
而從小就訓練小孩子有關理財的觀念,其實還有很多好處,例如可以幫助小孩學習有關數
學的知識。此外,當他們知道更多的理財及投資知識後,便會更清楚明白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加深對社會的認識。
由於我們正走向知識型經濟的社會中,一些基本的理財知識,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孩子若從小開始,便已培養出優良的理財能力,那麼在這個知識型的社會中,將比別人更具競爭能力。
I. 外國小朋友如何理財
中外兒童理財觀念差距大
中國孩子培養孩子理財能力,側重節儉和存錢。
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孩子則是每周開銷都有簡單的計劃,從3歲起,他就能辨認硬幣和紙幣,五六歲時,就能夠看價格標簽,並自己拿面值不大的錢買東西了。8歲時,就試著做額外工作賺錢,兩年後開始每周節約一點錢,以便大筆開銷時使用。
江蘇省工行投資理財方面的專家蔣靈嶺認為,中國小朋友以花錢為主,美國小孩則兼顧賺錢。國外除了過聖誕節外,禮物都是通過兒童自己的先努力後收益得到的,而國內家長則是利益先行,經常一開始就提出考100分給買禮物什麼的。而很多情況下,90%的錢都被平時花掉了,其中無計劃的零散花銷是重要原因。教育缺位導致理財意識缺失
蔣靈嶺說,國內家庭理財教育缺位是造成孩子理財能力偏差的主要因素。在投資方面,目前南京80%以上都是由家長代小孩理財,目的往往都是留著給小孩以後上高中或者大學讀書用。據介紹,目前南京兒童理財主要有買3至5年的國債,以及教育儲蓄等方式,但是選擇這些理財方式的人數估計只佔總人數的不到5%。特殊情況下,甚至有祖父母給孩子買門面房,為孩子日後生活作保障的情況。
中外兒童「六一」預期用錢對比
宋凡(中國)男孩 13歲 南京白雲園小學六年級
過節收入:爸爸和爺爺給的200元
預期使用:今天早上和小夥伴一起去學校參加活動,首先去商店裡,覺得好看,花20多塊錢買個小禮物,坐計程車7塊錢,中午和幾個同學約好去肯德基會餐再花30多元,下午學校放半天假,去買幾本心愛的漫畫書獎勵自己,又付20多元,打車到家門口的超市旁,再買一些零食帶回家,花去30多元,剩下的明天再用,剩得不多,也就沒必要存銀行了。
詹姆士(美國)男孩 13歲 南京某私立貴族學校
過節收入:媽媽給的100元
預期使用:一早花一元錢,坐學校的小巴參加集體活動。從家裡帶了些食物,參加中午野營活動。途中經過商店下車,細看了價格標簽,挑著個小夥伴喜歡的禮物,花了10元。下午回家,經過玩具店,花了40元買一些不易損壞的玩具,以便將來不要時可以轉賣(投資行為)。經過銀行時,把剩下的40多元存入自己的賬戶。從5歲到現在,他的賬戶上已經存了1萬多元了,轉成美金,可以從網上買一些有潛力的股票了,或者買一些新出的基金。這些錢不停地累積之後,將成為他上大學的費用。
兒童理財關鍵:分清消費和投資
從孩子4年級左右開始,把壓歲錢和平時的零花錢積攢下來投進教育儲蓄。
可以選擇一些國債投資,或者帶著孩子去買分紅型的保險。根據孩子壓歲錢和零花錢的具體情況,選擇年付占總數70%到80%的分紅保險。如每年有1000元壓歲錢,可以選擇年付700至800元。
重要的是,每一筆收入都得讓他們看到和感受到,有成就感和榮譽感才能不斷鞏固他們的理財意識。
此外,還需要給孩子開個活期賬戶,以儲存平時零散的小錢,如家長給20塊買15塊錢的東西,剩下的5元就可以讓他們自己到銀行存起來,節流重於開源。
市場經濟下,要讓孩子有賺錢的意識,分清楚什麼是消費,什麼是投資,這是中國兒童最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