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美國人能貸款則貸款
您好:
這是復他們的傳制統,生那麼多孩子,不貸款哪有錢買房買車啊。
沒什麼好抱怨的,那樣的日子你們也過不了,在這里沒看過一個華人在靠政府補助過日子的,都很努力工作,然後報稅,(當然不只是華人)幫美國政府承擔哪些懶人的生活費。
Ⅱ 美國人也買房子么
在美國,近70%的人擁有自己的住宅,人們喜歡買房,也買得起房。建築面積在200~300平方米的房子,價格不外乎二三十萬美元,是家庭平均稅後年收入的3~5倍,更何況還能有30年期的固定利率貸款呢。美國人買房可免繳個人所得稅。
美國的房地產稅在1%到3%之間,不同的州在同一州的不同縣市有不同的稅率,北部各州和西海岸的財產稅很低,在1%到1.5%之間,夏威夷最低,為0.26%,南部各州的財產稅較高,如得克薩斯州,城市的財產稅范圍在2.5%-3.5%之間,不同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同樣需要支付房地產稅是非常不同的。
征來的稅多是用在當地公共建設上,很大的比例用在學校經費上,公共設施像道路,路燈等。
(2)美國人人均貸款額擴展閱讀:
服務優勢
美國房地產網倡導多方面、深層次的房地產網路整合營銷,與美國多家銀行以及發展商合作,服務包括美國公司成立、客戶購房貸款、抵押貸款、新房與二手房咨詢,為客戶在購房以後解決出租以及房產稅務問題。
一步到位的特色服務
美國房地產網提供從房產項目篩選到法律咨詢到房產交割以及房產出租等一系列特色服務,一步解決客戶所有顧慮。
良好廣泛的關系
合作機構堅強有力,包括美國注冊律師、政府指定基金公司、貸款機構等;與當地政商各界人士有多年默契的合作關系。
Ⅲ 美國人貸款主要做什麼
美國人喜歡超前消費、借貸消費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其主要原因在於美國人長期對未來收入預期看好,消費信心居高不下。
美國人的富裕水平究竟如何呢?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依據2004年世界銀行人均GDP(美元)排名,美國以人均37,610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如果乘上近3億人口的基數,這個國家的財力十分驚人,差不多是中國的10倍。去年鳳凰衛視曾報道,全世界擁有百萬美元以上金融資產的富裕階層人數2003年已經達到770萬人,其中美國有227萬。在美國國民中,每125人中就有一人是「百萬富翁」。
有人總結,美國人是掙錢投資,借錢消費。美國人的消費觀和投資觀與其家庭的資產結構和收入結構不無關系。在私人資本的分布中,美國國民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僅占個人金融服務產品的15%,而股票、共同基金、債券、人壽保險產品和其他投資,則佔了個人金融資產的85%。在美國家庭的收入中,工薪等勞動收入與投資收入平分秋色,各佔50%左右。美國股市漲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很多家庭的資產總額和消費信心。
同樣激發美國人信心的還有美國房地產市場。統計資料表明,美國整體房價自1995年起至今已上升51%,比同期的通脹率高出32%,個別地區升值更為顯著,如波士頓自1996年起房價升了110%。對於擁有房產的美國人來說,過去兩年中,房價的增長率是收入增長率的3倍多。因房價上漲而帶來人均財富的增加比老闆加薪更能鼓舞美國人的消費信心。
發達國家的數據顯示,任何一個國家的消費都是靠廣大的中低收入階層支撐的。而美國社會階層結構顯然是有利於支撐消費的。在美國,戶均收入3萬美元的中產階層占總人口的80%。整個美國社會階層分布是橄欖形的,兩頭小中間大。強大的中產階層是美國消費旺盛的堅實基礎
Ⅳ 外國人和美國人在美國存款有什麼區別
美國人和外國人在美國存款相比,逾六成美國人銀行存款不足1000美元。更有兩成根本沒有銀行賬戶。更別提銀行存款了。
《谷歌消費者調查》調查發現,大約有62%的美國人的銀行存款不足1000美元;另外還有21%的美國人根本沒有在銀行開戶。受到某個人理財網站的委託,谷歌12月對5000名成年消費者進行調查,得到以上數據。
以下就是許多美國人的存款賬戶空空如也的五大原因:
第一,銀行儲蓄利率超低
美聯儲在今年9月份的最後一場會議上宣布保持利率不變,不過一些經濟學家預計在其10月或12月安排的會議上會進行稍微的加息。科恩 (Cohn Reznick) 會計和諮詢公司經濟研究總監奧基夫 (Patrick O』Keefe) 表示:「毫無疑問,就算是最有潛力的小儲戶也沒有存錢的動力,即使他們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事實上,眼前的利率確實對他們不利。」盡管如此,也並非所有的儲蓄賬戶都「生來平等」。你存得越多,就越可能從存款賬戶中獲得更多利息。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利率也僅僅超過1%。
第二,銀行收費對美國窮人不利
普林斯頓大學一位歷史系教授兼《入不敷出:為何世界在存款,而美國卻在消費》一書作者謝爾頓(Sheldon Garon)稱,自2008年以來,各大銀行就沒能在鼓勵低收入家庭和年輕人存款上取得多大進步。而且這已不僅僅是儲蓄利率接近零的問題了。謝爾頓說:「各銀行都是非常有掠奪性的,他們覺得沒法兒在小額儲蓄上盈利,因此就不斷收取高額手續費、規定最低賬戶余額以及收取透支手續費。所有這些費用使得低收入家庭和年輕人不願意開儲蓄賬戶。」(不過美國銀行家協會一位發言人稱,其做的一項調查顯示,61%的客戶根本不要付銀行手續費。)
第三,美國人活在當下,不管明天
舊金山製片人梅多斯(Andrew Meadows)稱,存款不足部分應歸咎於想像力的缺失。他製作了一部關於退休的紀錄片《破蛋》,同時他也是Ubiquity Retirement + Savings品牌與文化部部長。他說:「我在做影片的時候就發現,人們真的很難想像未來的事情。如果我告訴你,你的車將會出故障,需要3000美元來修復,這一點不難想到,但人們卻想不到自己到了退休年齡時生活會變得怎樣。當談到存錢這件事時,許多人會說『我還是等到年終拿了獎金再存吧。』」
第四,官方通脹率與「個人「通脹率不同
Bankrate首席金融分析師麥克布萊德(Greg McBride)在Bankrate個人理財網上表示,美國的通脹率幾乎很平穩,盡管在近五年內工作崗位有了顯著增加,但工資卻也幾乎停滯不增,他說:「大多數人聽說今年工資會漲3%時都開始翻白眼了。每個人的個人通脹率都很不同,3%根本不能給他們增加多少購買力。「他將官方通脹率與大多數美國人的」個人通脹率「做了區分,後者主要受學生債務影響,不管他們的工作有沒有很高收入、有沒有孩子上大學、甚至有沒有私家車等等。
第五,過度貸款使人們陷入長期債務
謝爾頓稱,盡管貸款額度已經不如2008年以前豐厚了,但許多信用卡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仍過度貸款給客戶。「大體上,該體制仍不想讓人們把賬單全部付清,而想讓他們欠債。「今年初,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提出了一些規定,讓提供短期高利息發薪日貸款的信貸機構確保客戶有能力償還貸款,同時向他們提供付得起的還款方式。比如,貸方將不允許使消費者在為期12月的短期貸款上欠債超過90天。
Ⅳ 美國人為什麼喜歡貸款過日子呢
主要是人家政府社會保障工作做得足夠好 有足夠的安全感 啥都不怕 所以膽子大 反正還不起破產了 政府也會養活自己
Ⅵ 美國人的房貸壓力有多大普通工薪階層平均幾年能還清房貸
其實美國的政策對於普通人購房是非常優惠的。首先是房貸利率低,遠低於普通商業貸款和信用卡的利率(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房屋本身作為抵押品具有價值及升值潛力)。其次,房屋貸款的利息可以抵稅(利息不計入taxable income).這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優惠,特別是對於年收入在10-15萬美元以上的人群。再有,房屋貸款的政策十分靈活。如果利率降低,可以refinance,也就是借錢還清原來高利率的貸款,取而代之還一個低利率的貸款。如果你有錢,也可以全部或部分還清剩餘的貸款,或者通過refinance縮短貸款期限,比如從30年換到15年。全部或部分還清貸款後,如缺乏資金還可以以HELOC的形式再次以房屋為抵押從銀行借款,俗稱二次貸款。
我所在的美國東北部地區(紐約及新澤西),房價較高,但由於近期利率不斷下跌,每月付房貸本金利息並不是主要的負擔。真正令人心煩的負擔是地稅,在許多地區高達3%左右。也就是一個50萬的房子,一年地稅要交1.5萬左右(一個月1200多)。這筆錢一直都要交,而且年年遞増,即使有一天付清了房貸以後。
最要命的是,如果收入高(15萬以上)地稅只有一部分能用來抵收入稅,這和貸款利息不同。因此稅收狀況在買房決策過程中是一個重要因素。
Ⅶ 美國人的子女18歲以後自己貸款上大學嗎
很多美國父母會要求他們的孩子貸款上學,但也不是全部,美國人在孩子成年回後都會培養其獨立性,答他們不會為孩子的房車所顧慮,一切均由孩子自己努力,所以美國人消費水平高,就是因為他們負擔小。這一點我姐夫前天跟我說過,我姐夫之前在美國讀研究生,現在在洛杉磯上班,對此還是很了解的。
Ⅷ 美國人多數貸款過日子,中國人多數存款過日子。貸款過日子好還是存款過日子好
美國人他們觀念不一樣,先享受再努力工作還款。中國人方法不一樣 先努力工作回賺錢再享受,不過存到什麼時候答是頭?存款?那是窮人的方法! 你看過做生意的人先存很多錢然後再做生意?如果一輩子存不到一輩子還不要做生意? 還不是靠貸款。。
Ⅸ 美國人貸款買房一般多少年還完
美國的房貸政來策對普通來說是非源常優惠的。首先,房貸利率很低,低於商業貸款和信用卡利率。其次房屋貸款的利息可以抵稅,這是個非常有誘惑力的優惠措施。再者,房屋貸款的政策非常靈活。一般來說是15年和30年的貸款期限,如有你有錢也可以全部還清。如果沒錢還可以以HELOC的形式再次以房屋為抵押從銀行貸款,俗稱二次貸款。希望能幫到你哦。
Ⅹ 美國人都喜歡貸款消費,那麼銀行的從存款從哪裡來
企業的錢,個人工資,個人存款等,美國消費觀念不一樣,不代表美國人不存錢,美國人都習慣用信用卡。他們貸款消費什麼的都是按最低還款額來的。並不是月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