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融信託出現過不能兌付的信託產品嗎
沒有,中融信託出過信託第一例拍賣對付的案例,是青島凱悅案例。
當時信託存續到期之後,資金沒有到位,中榮信託用自有資金對付後,再對抵押物進行拍賣的,保證了兌付。
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7年。
2002 年5 月中國人民銀行作出《關於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重新登記有關事項的批復》(銀復[2002]139 號),准予公司重新登記並批准更名為中融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中融信託通過與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銀行機構合作,利用銀行在業務渠道、投資范圍、風險控制方面的優勢,參與信貸資產轉讓、證券二級市場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等多種產品為客戶提供低風險的穩定回報。
(1)信託2017年兌付資金擴展閱讀:
信託宗旨
中融信託秉承「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信託宗旨,積極開拓信託業務,形成了一套安全、有效的管理機制。
建立了業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擁有一支具有成熟投資理念和豐富經驗的專業團隊,公司骨幹業務團隊具有在國內金融市場從事證券、期貨等金融產品的具體操作經驗,在有價證券、金融衍生產品、房地產投資、風險投資等領域均有豐富經驗。
形成了公司發展的中堅力量。管理的專業化和服務的個性化,使得中融信託的資產管理能力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贏得了良好的市場聲譽。
截止到2008年3月底,累計發行資金信託項目已超過700個,受託管理規模810餘億元,各項經營指標名列行業前茅。
㈡ 請問,信託項目,如果融資現還不了款,那信託公司怎麼兌付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
國家信託計劃的發行與運作監管嚴格,有效的保護了投資人的利益。信託項目的財內產具有獨立性,容委託人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指由信託公司擔任受託人,按照委託人意願,為受益人的利益,將兩個以上(含兩個)委託人交付的資金進行集中管理、運用或處分的資金信託業務活動。
㈢ 信託剛性兌付怎麼理解
信託剛性兌付就是信託產品到期後,信託公司必須分配給投資者本金以及內收益,當信託計容劃出現不能如期兌付或兌付困難時,信託公司需要兜底處理。
事實上,我國並沒有哪項法律條文規定信託公司進行剛性兌付,這只是信託業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剛性兌付在房地產信託、政府融資類信託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及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中被執行,而證券投資類信託並不受此約束。
監管層要求確保兌付的初衷是為了推動新業務,讓投資者消除疑慮,也是為了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防止因信託投資虧損誘發群體性事件。
㈣ 有做過信託投資,遭遇過虧損的嗎
那些說信託不來會虧損的人都是托自或者是信託業的從業人員,目前信託業已經發生了一連串兌付風險和虧損事件,出現問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個值得警惕的共同點是,投資者在購買時往往被告知產品「無風險」,或者暗示產品出問題肯定有人兜底。
信託行業已開始顯現疲態,數年來「剛性兌付」的潛規則被逐步打破已是大勢所趨。
我只想對廣大金融投資者說,要樹立理性投資、科學投資的理念,要拋棄一夜致富理念,拋棄對收益率的痴迷。我並不是說信託不好,只是峰有多高,谷有多深有多大收益,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如果輕易的就10%甚至20%多的收益,那我們就都買信託,躺家裡數錢得了。總而言之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在看到信託產品高收益的同時,也要認清其中的風險。
㈤ 請問,信託項目,如果融資方出現還款來源問題,那信託公司怎麼兌付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
先由信託公司墊付,在進行拍賣等方式收回資金。
其形式和銀行貸款違約走的流程是一樣的。
目前的信託公司相對資金比較充裕,很多信託公司有自己的資金池,如:中融:匯聚金等。專門防止你說的這種情況的發生。
㈥ 信託100%兌付從哪一年起的
以銀監會發抄2004年91號文為標志。信託公司有集合產品到期不能兌付的,雖然監管機構基於產品投資屬性,不會為投資者買單,但可以基於「風險管理失當」原則對信託公司進行行政處罰。一單出問題的,暫停業務資格三個月,連續兩單出問題的,取消集合信託業務資格。信託公司的拍照一般都是價值幾個億,管理資產上百億,他不會為了1、2個億的項目不要自己的拍照的。出現任何兌付風險信託公司會委託資產管理公司將交易對手抵押的土地拍賣,拍賣款會如期兌付客戶。就算延遲拍賣,信託公司會拿自由資金池或者股東資金墊付的,這樣總比砸了自己牌子要強。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目前為止有信託不能兌付案例嗎
從06年信託整頓以來還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信託項目都准時足額的兌付了收益;但是有一內些項容目確實是出了一些問題,例如最後收益沒有達到,但是信託公司為了保全名譽,都自己為客戶兌付了收益。
投資有風險,這對任何投資都是一樣的,即使信託這樣的低風險項目也有風險,畢竟銀監會規定信託合同不能出現保本保息的字樣。
㈧ 信託公司兌付不了,政府會不會出面墊資
這種可抄能性不大,襲當然如果背後的大股東是政府背景的話,倒是有一定可能,當然這個更加可能為背後的資本運作而不是出麵店子這樣的舉動。
如果項目兌付不了,一方面可以走項目的增信措施的法律程序,比如拍賣抵押,向擔保人擔保公司追償等等,如果還是兌付不了,多數可能會是信託公司自有資金進行墊付(信託公司的背景通常實力雄厚)
㈨ 2017年三年期6.6%的信託產品值得買嗎
不建議,信託產品過了最佳投資周期,目前基本上是前幾年的大量信託產品進入兌付期,而且收益也很一般,三年的資金鎖定期太長了,無法預測和把控。
㈩ 信託為什麼會有剛性兌付,還能持續多久
剛性兌付是信託公司顧及自己的名聲,當項目出問題時候就用自己的內資金來剛兌。或者容找別的資金來兌付。主要原因就在於信託公司如果因為項目出問題被上訴到銀監會。會導致銀監會處理,會停業2年以上整頓。但是信託公司一年就能掙10幾億上幾十億。不可能因為一個小規模的項目出問題。導致停業整頓那麼長時間。要說持續多久,已經不可持續了。現在陸續有信託公司的項目出問題。國民信託天鋼系列的事情還沒有個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