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英聯股份募集資金

英聯股份募集資金

發布時間:2025-09-14 15:26:54

1. 中國首富是誰啊

2006中國首富:施正榮 出生於1963年2月,祖籍揚中。 198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學士學位。 198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碩士學位。 1988年留學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師從國際太陽能電池權威、2002年諾貝爾環境獎得主馬丁 格林教授。 1991年以優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獲博士學位。後任該中心研究員和澳大利亞太平洋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個人持有10多項太陽能電池技術發明專利。 2000年,回國創辦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現任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186億中國新首富發家之路 政府動員國有股退出 施正榮——在2005年12月14日之前,這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除了太陽能電力行業的專業人士,很少有人知道,然而,正是這個偏居在江蘇省無錫市一隅的「洋博士」,悄悄地將中國光伏產業與世界水平的差距縮短了15年。 這位從澳大利亞歸國的太陽能博士、創業4年便問鼎紐交所。他——從一位頻受外界質疑的創業者,變成了華爾街和媒體熱烈追捧的「有錢人」。 北京時間1月13日5時左右,中國新的首富誕生。 紐約交易所當日收盤時,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民營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的每股達到34.02美元。 其董事長兼CEO施正榮持有6800萬股,也就是說,其最新身價達到了23.13億美元,合計人民幣約186億元——遠超福布斯2005年中國首富榮智健的16.4億美元與胡潤百富榜首富黃光裕的140億元人民幣。 此外,無錫尚德目前總股本1.45億股,按1月13日股價計算,市值49.22億美元,合人民幣近400億元,成為中國海外上市民企中市值最大的公司。 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馬杜說,「它標志著中國的民營企業第一次融入美國主流資本市場。」 2005年12月30日,施正榮曾在記者的提議下,在無錫的公司辦公室打開電腦,對著公司股價,拿著計算器對自己的身價進行了統計。當時的結果是,16.8億美元。 「這是我第一次計算自己股票的市值。」施表示,「別人都說我是富豪,但我實際上沒有感覺到與以前有什麼區別,股價起落無常,我還是得照常上班、出差,拿的也是工資。」 噝噝發熱的產業 無錫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談學明指出,尚德在紐約上市後,外界說施博士是一夜暴富。「這是片面的,沒有看到施博士這幾年創業的艱辛。」 2000年,在澳大利亞師從「太陽能之父」格林10多年的施正榮帶著幾十萬美元回國創業。「現在想想風險還是蠻大的,當時要什麼沒什麼。」 最初艱難時,尚德有兩個月發不出工資,靠股東擔保、銀行貸款才渡過難關。當時一個10萬元的工程合同,在建設過程中,款已預支一半的情況下,工程公司員工沖進他的辦公室逼債,揚言搬走設備抵款。 讓他更難過的是,他從澳大利亞請回的兩名「嫡系」由於看不到希望而離開了。 「從2002年3月到2004年底,我都帶頭只拿1/4工資。」施正榮回憶說。 好在,施投身的是一個「發燙的產業」。 2002年9月,尚德在無錫建成了第一條1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其產能相當於此前中國太陽電池產量4年的總和。2003年6月、2004年初、2004年8月,施正榮又三次向董事會提交報告,建議擴充產能,並獲得了批准。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是在正確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產能的擴充使公司趕上2001年來全球太陽能產業的飛躍發展。」 法國里昂證券(亞洲)在2004年發布了一份名為「火熱的太陽能」的行業報告。報告稱,「這個行業確實在噝噝發熱,盡管它正在升空,但一點也不像泡沫,而是一個堅實可靠的投資目標。」 2005年7月,里昂證券(亞洲)再次發布太陽能行業最新權威研究報告,預計到2010年,全球太陽能產量將增長4倍、銷售收入增長3倍、利潤增長3倍。優勢太陽能公司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時間至少會持續到2008年,甚至可能會到2010年。「太陽能行業內的優勢公司股價在未來2-3年內將至少有2倍的漲幅,某些情況下漲幅會更為巨大。」 2004年中到2005年4月,太陽能行業銷售收入增長33%,稅前利潤增長85%,全球太陽能公司股票價格平均上漲133%。其中,Daystar公司股票上漲了519%、中國台灣茂迪(Motech)上漲了394%、德國SolarWorld公司上漲了336%。 一位對太陽能行業非常熟悉的投資人指出,尚德在國內雖然不是第一個進入太陽能行業的公司,但早期介入的幾個公司由於當時全球市場還沒起來,最終在戰略上搖擺不定,而行情突然起來後,產能擴張又跟不上,失去了市場機會。 尚德介紹,目前其產品銷售以出口為主,2004年、2005年1-9月出口分別超過總銷量的92%、82%,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澳洲、美國、東南亞等地區,尤其是德國。2005年1-9月份,采購達到或超過公司銷售10%的大客戶,包括Conerg AG, IBC Solar AG, SolarWorld AG等。 「今年6月尚德產能將擴充到240兆瓦,年末將達到300兆瓦。」公司副總經理張維國說,「工廠天天加班,還是有貨車等在工廠門口提貨。」 「快人一步」 但是,發燙的行業並不能保證每一家太陽能公司都能分享到行業增長的「蛋糕」。 「對於太陽能電池公司來說,目前甚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關鍵不是生產能力與銷售問題,而是是否有足夠的原材料供應——高純度硅材料。」 里昂證券研究報告也指出,未來兩年,硅料供應緊張是太陽能行業最主要的風險。如果其中某些公司無法獲取足夠的原料供應,將會造成盈利增長波動的風險。 尚德公司一位人士亦承認,原材料對太陽能公司的重要性猶如「糧食」一樣。 不過,施正榮已經快人一步——早在3年前,當時原材料還不緊張,施就參與援建了兩家硅棒切片廠,並無償給予幫助。如今切片場則投桃報李,生產的矽片全部供應給尚德。 2005年10月,尚德又與德國一家太陽能原材料供應商達成一個10年期的長期供貨協議。此外,尚德還與日本一家公司達成了一份2年期的供貨意向,預計該供貨合同將在2006、2007年足以保證30兆瓦、100兆瓦的產能。 但是,這仍不夠,進一步控制原料還需要更充足的資金。 施承認,此次IPO主要目的之一正是解決原材料問題。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IPO募集資金中,約1億美元將用於購買原材料或者預付定金;4000萬美元用於擴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產能;2000萬美元用於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發。至2006年底,公司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將擴張一倍,達到240兆瓦。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尚德以與原材料供應商簽訂長期供貨合同、預付大量定金以及與行業內上游企業形成戰略合作等形式,以滿足產能增長的同時保證原材料的供應。 尚德招股書顯示:2002年,尚德公司還處於虧損狀態,2003年實現凈利潤90萬美元,2004年凈利潤達到1980萬美元,而200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高達2000萬美元。 事實上,這也是尚德與那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路新貴們的區別所在——盈利大而增長快,私募階段已經投資尚德的一位海外基金經理指出。「在網路熱潮中,尤其是在第一波上市的許多互聯網公司,當時賣的是概念以及未來的市場與收入。」 據該海外基金經理透露,預計尚德公司今年銷售額不低於18億元人民幣,利潤將達到5000萬美元左右。 「進是支持,退更是支持」 「如今以施博士為標桿的太陽能高新技術企業是無錫的一張名片。」無錫市副市長談學明接受采訪時說。 「公司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無錫市政府的幫助。」施正榮介紹,創業之初,為湊足800萬美元的資本金,他曾在投資人門口苦坐3個小時,連個人都沒見到。 正在那些擬出資公司猶豫不決時,當時無錫市分管工業的副書記甩一句話:「誰要是把施博士放走了,市委和市政府將追究其責任。」 於是,無錫國聯、無錫高新技術風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小天鵝集團、無錫水星集團、無錫市創業投資、無錫山禾集團等紛紛出資。公司成立時,施正榮佔25%股份,其中20%作為技術股,另外5%以現金支付。 而2005年初,無錫尚德擴張速度太快,依靠銀行融資解決不了問題,必須打通資本市場。如果那些國有股東不願退出,很可能影響公司上市計劃。 於是,無錫市主要領導動員當初出資的國有企業退出。談學明副市長接受采訪認為,政府的風險投資分別取得了10-23倍的收益,遠遠超過了預期的回報,這種回報在國企中從無先例。 「政府的風險投資,進是支持,退更是支持,」他說,「無錫尚德的上市,政府並不僅僅賺了錢,而且在投資環境方面獲得了更大的回報。」 2005年5月,正是國有資本的配合退出,使高盛、英聯、法國Natexis、尤科、西班牙普凱等多家海外機構得以順利入股尚德控股,這使得尚德變身為外商獨資企業,為此後海外上市鋪平了道路。 「從全球太陽能產業的整個背景看,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施正榮的首富之路將會穩定而比較漫長。」天道投資咨詢公司總經理俞鐵成認為,相比於之前頻頻落馬的福布斯富豪,施是「白馬富豪」。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尚德代表著新能源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施總的財富是透明的,是陽光財富

2. 湘江首富變遷史如何

2003年,47歲的梁穩根帶著他一手創立的三一重工在A股上市;2006年,他擠掉忌憚上市的遠大空調張躍,成為湖南首富,並把持這一寶座9年之久,甚至一度登頂中國首富。

三一重工剛上市的那一年,比梁穩根小14歲的流水線女工周群飛,在深圳創立了藍思科技。12年後,長著典型湘妹子面孔的她以執掌創業板市值第二的驕傲姿態取代梁穩根,成為湖南新首富,暨中國新女首富。

2011年,代表新興製造業的藍思科技總部遷址回湖南瀏陽;兩年後,代表傳統製造業的三一重工「恨別長沙」,遷址北京。

造富的熱土,除了湘江的紅土地,還有資本市場的財富土壤。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梁穩根將三一的總部從湖南漣源搬到省會長沙時,聲名仍不為世人熟知。彼時,堅持「不上市」的長沙遠大空調張躍,已經穩坐湖南首富位置數年。

資本市場草莽雲集,其中湘人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玩金融資本起家的湖南富豪——涌金系魏東、鴻儀系鄢彩宏、成功系劉虹等一干梟雄,彼時正風生水起,人稱「資本湘軍」,遊走於善與惡、罪與罰的邊緣。

財富潮起潮落,十幾年來,新富輩出。2017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湖南上榜六位富豪,分別是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三一集團掌門梁穩根、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爾康制葯帥放文、遠大集團胡凱軍以及新華聯傅軍,清一色是製造業軍團。時代變遷下的湘江新老富豪們,匠人之氣長,而草莽之氣消。

投融資專家房西苑指出,資產的流動性越強,安全性則越高,價值也就越高。他在《資本的游戲》一書中舉例稱,一畝農用地,由於不具有流動性,只值3萬元;如果把這塊土地的性質改成工業用地,意味著它可以在有限的范圍內流通了,價值就提高到了30萬元;如果性質再變為商業用地,意味著可以全范圍流通了,它的價值就又提升到了300萬元。

提高資產價值的最佳捷徑,莫過於提高它的流動性。而資本市場,無疑是最能實現資產證券化和資產流動性的地方。

與哥哥張躍分家十幾年的張劍,似乎更加與時俱進,與張躍「劃江而治」後,張劍先是指揮他的遠鈴整體浴室開疆擴土,後又成立遠大住工,在裝配式建築領域發力,其所創建的「Bhouse」美宅模式,成為建築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的行業標杠。

遠大住工的新三板掛牌材料顯示,2006年,張劍將所持51%的遠大空調股份全部轉讓給張躍,對價為取得了遠大鈴木的全部股權以及遠大空調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張劍以受讓的資產投資設立遠大住工。

與張躍的抵制態度不同的是,張劍對股權分散和上市融資並不排斥,表現出更為親近資本市場的基因。

遠大住工成立七年後,股權和資本動作見諸報端。2013年年中舉行的港湘金融合作暨企業境外上市推進會上,遠大住工即有意赴港上市。

2013年7月,遠大住工融資6億元,新興鑄管旗下產業基金入股。其後不久,張劍本人透露,將啟動IPO程序,希望2014年能夠上市。

2016年,遠大住工在新三板掛牌交易,IPO計劃中斷,但張劍上市的決心沒有變,這場新三板之旅僅10個月就結束了。

項目運作上,張劍擁抱更為開放的思路。2015年,遠大住工發布「遠大聯合」產業合作計劃,與合作方在各個省開放投資和股權合作。張劍對媒體表示:「我們既要有蘋果一樣追求極致的產品,也要做全面開放平台的安卓。」

新三板摘牌後,遠大住工出現在2017年湖南證監局的最新輔導上市企業名單中。市場還有消息稱,遠大住工亦有可能選擇赴美上市。

2017年12月26日,友阿股份擬參與增資遠大住工的公告透露出了後者最新的市值信息。公告稱,遠大住工擬以35元/股的價格增發股份並引進投資者認購股份,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這一定價是按遠大住工預計的2018年每股收益2.8元為依據,以12.5倍PE確定的。按此計算,若此次募資成功,遠大住工的整體估值將達到110億元。

與此同時,十幾年未接受記者采訪的張躍,近兩年也開始在媒體和公眾場合露面,被問到上市的話題時,態度已變。

兄弟分家後,張躍在經營上也改變了「不搞多元化」的原則,在環保產業鏈上尋求突破,推出了「空氣凈化機」「車用肺寶」等一系列產品。

殊途同歸的是,張躍後來也涉足了裝配式建築,主攻鋼結構可持續建築;而張劍則主攻混凝土拼裝式建築。曾在2013年引發無數爭議的「天空城市」,正是張躍旗下遠大可建科技的項目。

隨著遠大科技產品線的豐富,張躍「不上市」的堅持也開始松動。2010年,市場一度傳來高盛亞洲區前董事總經理胡祖六幫助遠大科技籌備上市的消息。

資本玩家潮起潮落

資本與企業,共同見證、共同成長、互相成全、互為正反饋的例子有之;互相捧殺、互置反手的負反饋例子也比比皆是。如果說三一重工和藍思科技是資本與企業的正反饋案例,太子奶則是負反饋案例。

2007年,太子奶創始人李途純以個人資產16億元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百強。然而,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湖南人胡祖六,也是早年太子奶籌劃上市和引進國際知名投行的引路人。2006年左右,時任高盛投資基金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的胡祖六認為,太子奶以其在中國乳酸菌奶飲料市場的份額,未來有望成長為國際型企業。

2007年,是梁穩根的好年頭,也是李途純的好年頭。這一年,太子奶獲得英聯、高盛、摩根士丹利三家外資投行7300萬美元的投資,三大投行僅與太子奶方面接觸了三個月便把資金注入公司。

有國際投行的信用背書,太子奶此後再下一城,獲得了以花旗銀行為首的銀團5億元低息貸款。

在資本的助力下,太子奶的銷售額從2001年的5000萬元,一路增長到2007年高峰時的18億元(李途純對外宣稱達30億元)。

高歌猛進的增長勢頭,助長了李途純的浮誇之心。2008年年初李途純誇下海口:10年之後,太子奶將成為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的世界500強企業。而彼時執乳業之牛耳的蒙牛,年銷售額也不過213億元,伊利則只有194億元。

2002年走上擴張道路的太子奶,同時上馬了湖南、北京、湖北、四川、江蘇五大生產基地,而五大基地建成之後的規劃年產值,達到了300億元。

銷售形勢一片大好,資本運作也全面開花,彼時太子奶在股權投資市場十分搶手,李途純上市的計劃從A股輾轉到香港,又更換為美國上市,最終上市時機錯過,太子奶始終沒能成功IPO。

沒能上市成功的太子奶,內部堡壘開始淪陷,浪費、貪污、管理不善,甚至資產轉移迅速吞噬了看似充裕的資金。引資後一年不到的時間,太子奶發生資金鏈危機,大廈將傾。此後,風雨飄搖的太子奶經歷了高科乳業接管,與雀巢、方正、新希望等潛在戰略投資者接洽的種種歷程,三大投行謀求向第三方轉讓股權不成,最終只能接受太子奶破產重整的終局,黯然離場,7300萬美元投資終成沉沒成本。

李途純玩火資本,最終被資本市場淘汰出局。比他更早登陸資本市場的湘人玩家——鴻儀系鄢彩宏、誠成文化劉波、成功系劉虹、涌金系魏東等,也曾是一股不可低估的「資本湘軍」。

湖南永順人、原成功系掌門人劉虹,2002年以1.15億美元資產,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68名。1995年,劉虹在家鄉創立成功集團。1997年,作為財務顧問幫助湘酒鬼上市,從而開啟了資本玩家的人生模式。

2000年,劉虹借殼岳陽恆立上市;2002年,成功集團成為湘酒鬼第一大股東。頂峰時,劉虹旗下控制著三家上市公司

後來的故事是,劉虹從湘酒鬼和岳陽恆立兩家上市公司合計抽走5億至6億元的資金,2005年11月起,劉虹被湖南當地警方控制。2009年3月份,被罰市場禁入五年。

5年後,劉虹的新馬甲「瀟湘資本」,在2014年的一個月時間內,拋出10億元參與4家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讓市場驚嘆成功系又回來了。但此後他又銷聲匿跡4年,直到最近證監會對北八道集團開出56億元罰單,有媒體報道稱,北八道蝴蝶基金即有成功系劉虹的影子。

與劉虹的早期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魏東和他掌管的涌金系,更是「資本湘軍」乃至整個中國資本市場謎一般的存在,2007年,魏東以50億元的身家登陸胡潤中國富豪榜百強榜單。2008年4月,如日中天的魏東跳樓身亡,留下更多解不開的謎團。其在世時控制九芝堂、成都建投(國金證券),同時還是千金葯業第二大股東。

魏東死後,其妻陳金霞繼承遺產,雖然涌金系在資本市場已不再活躍如前,陳金霞卻一直在女富豪榜上佔有一席之地。2008年甚至以46.2億元身家,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逼近當時的湖南首富梁穩根的65.6億元。

在資本市場草莽時代,這些純資本玩家你方唱罷我登場,與實業起家的梁穩根、周群飛積累的財富不同,他們的財富聚亦易,散亦易。

湘江資本玩家實力不俗;二十年來房地產市場也繁榮如許,各地乃至全國首富頻繁出沒於該行業。而湖南首富,從未出自金融行業,亦從未出自房地產行業。從張躍到梁穩根,再到周群飛,從遠大空調到三一重工,再到藍思科技、遠大兩兄弟的住宅建造產業,創新、技術、製造,始終是湖南首富的起家之本,湘人務實、苦幹,「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可見一斑。

3. 子公司是什麼

問題一:分公司與子公司的區別是什麼 15分 分公司與子公司的區別:
公司的分公司是指本公司設立的分支機構,本公司是首先設立的,統管各個機構的總機構,分公司受本公司的管轄,本公司與分公畢伍司是管轄與被管轄的關系。
公司的子公司是指由公司投資而組成的受其支配的公司,子公司擁有一整套的公司組織和機構。持有子公司股份並居於控制地位的公司成為母公司。母公司組成子公司有兩種形式,一是投資設立新的公司,二是通過收購股份控制已有的公激。
在法律上,分公司不具有法人地位,也就是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它所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公司承擔,子公司雖然受母公司的控制,但是它是一個獨立的公司,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獨立存在,依法辦理公司設立的各項手續。

問題二:什麼叫子公司? 什麼叫分公司? 子公司是指同一公司在另一公司擁有股權的公司,其股權可能是100%,但最少不得低於50%;而分公司是指在海外的公司和美國境內的公司這兩個公司的50%以上的股權為作為第三者的同一個人或機構擁有。
子公司是指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所擁有或通過協議方式受到另一公司實際控制的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這是子公司與分公司的重要區別。
分公司是總公司下屬的直接從事業務經營活動的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雖然分公司有公司字樣,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因為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問題三:分公司和子公司有什麼區別? 子公司與分公司是現代大公司企業經營組織的重要形式。一家公司為什麼安排它的某些附屬單位作為子公司,而另一些附屬單位又作為分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到底哪個才是公司在設立分支機構的上上之選呢?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特點: (一)分公司 分公司是與總公司或本公司相對應的一個概念。許多大型企業的業務分布於全國各地甚至許多國家,直接從事這些業務的是公司所設置的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這些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就是所謂的分公司。而公司本身則稱之為總公司或本公司。 分公司與總公司的關系雖然同子公司與母公司的關系有些類似。但分公司的法律地位與子公司完全不同,它沒有獨立的法律地位。 分公司是總公司下屬的直接從事業務經營活動的分支機構或附屬機構。雖然分公司有公司字樣,但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因為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分公司的特徵具體表現為: ①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其實際佔有、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 ②分公司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③分公司不是公司,它的設立不須依照公司設立程序,只要在履行簡單地登記和營業手續後即可成立。 ④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章程,沒有董事會等形式的公司經營決策和業務執行機關。 ⑤分公司名稱,只要在總公司名稱後加上分公司字樣即可。 (二)子公司 子公司是與母公司相對應的法律概念。母公司是指擁有另一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或通過協議方式能夠對另一公司實行實際控制的公司。子公司是指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所擁有或通過協議方式受到另一枯陸公司實際控制的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這是子公司與分公司的重要區別。 1、子公司受母公司的實際控制。所謂實際控制是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項擁有實際上的決定權,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能夠決定子公司董事會的組成。在未經他人同意的情況下,母公司自己就可以通過行使權力而任命董事會的多名董事。某些信託機構雖然擁有公司的大量股份,但並不參與對公司事務的實際控制,因而不屬於母公司。 2、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控制關系是基於股權的佔有或控制協議。根據股東會多數表決原則,擁有股份越多,越能夠取得對公司事務的決定權。因此,一個公司如果擁有了另一公司50%以上的股份,就必然能夠對該公司實行控制。但實際上由於股份的分散,只要擁有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就能夠獲股東會表決權的多數,即可取得控制的地位。除股份控制方式之外,通過訂立某些特殊契約或協議而使某一公司處於另一公司的支配之下手敗或,也可以形成母公司、子公司的關系。 3、母公司、子公司各為獨立的法人。雖然子公司處於受母公司實際控制的地位,許多方面都要受到母公司的管理,有的甚至類似母公司的分支機構,但法律上,子公司仍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獨立公司企業,它有自己的公司名稱和公司章程,並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經營活動,其財產與母公司的財產彼此獨立,各有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在財產責任上,子公司和母公司也各以自己所有財產為限承擔各自的財產責任,互不連帶。 通過持有其他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而對其實行控制的公司,又稱控股公司。母公司與控股公司是可以通用的兩個概念,子公司也可以通過控制其他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而成為控股公司,被控股的公司成為孫公司。母公司通過控制眾多的子公司、孫公司而成為龐大的公司集團。母公司只要通過較少的資本就可以利用子公司的資本購買別的公司,組建起金字塔型的公司集團模式。 (三)不同 《公司法》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

問題四:子公司、附屬公司是什麼意思呢?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所說的這個詞語,是屬於期貨從業詞彙的一個,掌握好期貨從業詞彙可以讓您在期貨從業的學習中如魚得水,這個詞的翻譯及意義如下:50%或以上投票股權由另一家公司持有的企業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期貨從業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問題五:直接投資子公司是什麼意思 所謂直投子公司一般特製券商的直投子公司,成立直投子公司是券商通過進入實業投資領域的一種方式。
目前國內一些券商在從事投行業務中,經常發現具有投資增長潛力的非上市公司。但苦於不允許用自有資金投資,便找來關聯機構投資,或乾脆以個人名義組建管理公司投資這些極有潛力的公司。
券商開展直投業務主要有兩種模式選擇,一種是在券商內部成立相關機構,以專項理財計劃的形式募集資金;另一種是由證券公司成立單獨投資公司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在直投業務模式上,國外券商大都採取設立獨立子公司的形式,以便於有效隔離風險,取信投資人。而投行內部成立相關機構、運作事業部模式也有成功的例子,如高盛商人銀行部負責直接投資於世界范圍內的企業,資金來源為高盛自有資本、高盛員工的資本以及外部籌資。而在我國券商設立子公司用於開展直投業務也有成功的先例,如從中金公司分離出來的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自2002年8月獨立後,聯手摩根士丹利、英聯、高盛等境外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了包括蒙牛、李寧、南孚、永樂家電、分眾傳媒、雙匯等公司,成為本土直 *** 司中的佼佼者。
券商通過直投對非公開發行公司的股權進行投資,投資收益通過以後企業的上市或購並時出售股權兌現。目前,監管部門將國內證券公司直投業務范圍限定為Pre-IPO,即對擬上市公司的投資並初步設定了投資期限不超過3年等規則。目前,券商僅能使用自有資金進行直接投資業務,自有資金的上限是證券公司凈資本的15%。 券商直投業務是改變券商單一贏利模式的重要創新類業務。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13)》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共有約45家證券公司已注冊成立直投子公司。直 *** 司及管理直投基金總規模為3853660萬元,收入為198223萬元。其中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廣發證券3家證券公司直投業務位居前三甲並遙遙領先,已投項目成功退出(或上市)數量多於10家,並擁有數十個儲備項目。其中成立於2007年10月的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金石投資管理資金規模為52億元,國信弘盛、廣發信德管理資金規模分別為10億元、20億元。

問題六:什麼叫下屬公司 ke./view/115701
這有點東西僅供友友參考……希望可以幫到友友。

問題七:什麼是全職子公司? 首先先明白一個 什麼叫總公司 什麼叫子公司
總公司是指 在行政級別上處於領導地位的公司 旗下擁有至少一個子公司
子公司是指 擁有母公司成立的新公司 子公司與母公司 有從屬關系 但是沒有法律連帶關系
舉例說明就是 某公司成立子公司 子公司 犯了法 法律處罰子公司 不會處罰母公司 但是子公司 要按比例向母公司提供利潤
公司全資子公司 就是說 母公司出資100% 成立子公司 子公司全部利潤歸母公司所有 但不承擔法律責任
希望採納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問題八:子公司、附屬公司含義是什麼? 【子公司】
子公司是指一定數額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控制或依照協議被另一公司實際控制、支配的公司。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擁有自己所有的財產,自己的公司名稱、章程和董事會,以自己的名義開展經營活動、從事各類民事活動,獨立承擔公司行為所帶來的一切後果和責任,但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決策或重大人事安排,仍要由母公司決定。
【附屬公司】
附屬公司,是指被另一個企業(稱為母公司)控制的企業,一般是為簽約方所擁有控制,或是與簽約方有關聯的公司。在服務合同中,與簽約方同為另一家公司所擁有或控制的其他公司,也可以被列為附屬公司里。

問題九:公司下屬的獨立法人子公司 是什麼意思? 說白了就是用一個公司的名義開另一個公司,第二個公司就是第一個的子公司。 銀河證券王子劍

問題十:下屬公司是指子公司嗎?跟旗下公司呢?三者的區別是什麼 下屬公司包括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公司。旗下公司可以是並行品牌不同業務兩個機構,地位平等,無上下級關系,但同屬一個集團。

4. 中國百萬富翁誰啊

2006中國首富:施正榮
出生於1963年2月,祖籍揚中。
198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學士學位。
198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碩士學位。
1988年留學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師從國際太陽能電池權威、2002年諾貝爾環境獎得主馬丁 格林教授。
1991年以優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獲博士學位。後任該中心研究員和澳大利亞太平洋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個人持有10多項太陽能電池技術發明專利。
2000年,回國創辦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現任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186億中國新首富發家之路 政府動員國有股退出
施正榮——在2005年12月14日之前,這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除了太陽能電力行業的專業人士,很少有人知道,然而,正是這個偏居在江蘇省無錫市一隅的「洋博士」,悄悄地將中國光伏產業與世界水平的差距縮短了15年。
這位從澳大利亞歸國的太陽能博士、創業4年便問鼎紐交所。他——從一位頻受外界質疑的創業者,變成了華爾街和媒體熱烈追捧的「有錢人」。
北京時間1月13日5時左右,中國新的首富誕生。
紐約交易所當日收盤時,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主板上市的民營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的每股達到34.02美元。
其董事長兼CEO施正榮持有6800萬股,也就是說,其最新身價達到了23.13億美元,合計人民幣約186億元——遠超福布斯2005年中國首富榮智健的16.4億美元與胡潤百富榜首富黃光裕的140億元人民幣。
此外,無錫尚德目前總股本1.45億股,按1月13日股價計算,市值49.22億美元,合人民幣近400億元,成為中國海外上市民企中市值最大的公司。
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馬杜說,「它標志著中國的民營企業第一次融入美國主流資本市場。」
2005年12月30日,施正榮曾在記者的提議下,在無錫的公司辦公室打開電腦,對著公司股價,拿著計算器對自己的身價進行了統計。當時的結果是,16.8億美元。
「這是我第一次計算自己股票的市值。」施表示,「別人都說我是富豪,但我實際上沒有感覺到與以前有什麼區別,股價起落無常,我還是得照常上班、出差,拿的也是工資。」
噝噝發熱的產業
無錫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談學明指出,尚德在紐約上市後,外界說施博士是一夜暴富。「這是片面的,沒有看到施博士這幾年創業的艱辛。」
2000年,在澳大利亞師從「太陽能之父」格林10多年的施正榮帶著幾十萬美元回國創業。「現在想想風險還是蠻大的,當時要什麼沒什麼。」
最初艱難時,尚德有兩個月發不出工資,靠股東擔保、銀行貸款才渡過難關。當時一個10萬元的工程合同,在建設過程中,款已預支一半的情況下,工程公司員工沖進他的辦公室逼債,揚言搬走設備抵款。
讓他更難過的是,他從澳大利亞請回的兩名「嫡系」由於看不到希望而離開了。
「從2002年3月到2004年底,我都帶頭只拿1/4工資。」施正榮回憶說。

好在,施投身的是一個「發燙的產業」。

2002年9月,尚德在無錫建成了第一條1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其產能相當於此前中國太陽電池產量4年的總和。2003年6月、2004年初、2004年8月,施正榮又三次向董事會提交報告,建議擴充產能,並獲得了批准。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是在正確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產能的擴充使公司趕上2001年來全球太陽能產業的飛躍發展。」

法國里昂證券(亞洲)在2004年發布了一份名為「火熱的太陽能」的行業報告。報告稱,「這個行業確實在噝噝發熱,盡管它正在升空,但一點也不像泡沫,而是一個堅實可靠的投資目標。」

2005年7月,里昂證券(亞洲)再次發布太陽能行業最新權威研究報告,預計到2010年,全球太陽能產量將增長4倍、銷售收入增長3倍、利潤增長3倍。優勢太陽能公司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時間至少會持續到2008年,甚至可能會到2010年。「太陽能行業內的優勢公司股價在未來2-3年內將至少有2倍的漲幅,某些情況下漲幅會更為巨大。」

2004年中到2005年4月,太陽能行業銷售收入增長33%,稅前利潤增長85%,全球太陽能公司股票價格平均上漲133%。其中,Daystar公司股票上漲了519%、中國台灣茂迪(Motech)上漲了394%、德國SolarWorld公司上漲了336%。

一位對太陽能行業非常熟悉的投資人指出,尚德在國內雖然不是第一個進入太陽能行業的公司,但早期介入的幾個公司由於當時全球市場還沒起來,最終在戰略上搖擺不定,而行情突然起來後,產能擴張又跟不上,失去了市場機會。

尚德介紹,目前其產品銷售以出口為主,2004年、2005年1-9月出口分別超過總銷量的92%、82%,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澳洲、美國、東南亞等地區,尤其是德國。2005年1-9月份,采購達到或超過公司銷售10%的大客戶,包括Conerg AG, IBC Solar AG, SolarWorld AG等。

「今年6月尚德產能將擴充到240兆瓦,年末將達到300兆瓦。」公司副總經理張維國說,「工廠天天加班,還是有貨車等在工廠門口提貨。」

「快人一步」

但是,發燙的行業並不能保證每一家太陽能公司都能分享到行業增長的「蛋糕」。

「對於太陽能電池公司來說,目前甚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關鍵不是生產能力與銷售問題,而是是否有足夠的原材料供應——高純度硅材料。」

里昂證券研究報告也指出,未來兩年,硅料供應緊張是太陽能行業最主要的風險。如果其中某些公司無法獲取足夠的原料供應,將會造成盈利增長波動的風險。

尚德公司一位人士亦承認,原材料對太陽能公司的重要性猶如「糧食」一樣。

不過,施正榮已經快人一步——早在3年前,當時原材料還不緊張,施就參與援建了兩家硅棒切片廠,並無償給予幫助。如今切片場則投桃報李,生產的矽片全部供應給尚德。

2005年10月,尚德又與德國一家太陽能原材料供應商達成一個10年期的長期供貨協議。此外,尚德還與日本一家公司達成了一份2年期的供貨意向,預計該供貨合同將在2006、2007年足以保證30兆瓦、100兆瓦的產能。

但是,這仍不夠,進一步控制原料還需要更充足的資金。

施承認,此次IPO主要目的之一正是解決原材料問題。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IPO募集資金中,約1億美元將用於購買原材料或者預付定金;4000萬美元用於擴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產能;2000萬美元用於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發。至2006年底,公司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將擴張一倍,達到240兆瓦。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尚德以與原材料供應商簽訂長期供貨合同、預付大量定金以及與行業內上游企業形成戰略合作等形式,以滿足產能增長的同時保證原材料的供應。

尚德招股書顯示:2002年,尚德公司還處於虧損狀態,2003年實現凈利潤90萬美元,2004年凈利潤達到1980萬美元,而200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高達2000萬美元。

事實上,這也是尚德與那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路新貴們的區別所在——盈利大而增長快,私募階段已經投資尚德的一位海外基金經理指出。「在網路熱潮中,尤其是在第一波上市的許多互聯網公司,當時賣的是概念以及未來的市場與收入。」

據該海外基金經理透露,預計尚德公司今年銷售額不低於18億元人民幣,利潤將達到5000萬美元左右。

「進是支持,退更是支持」

「如今以施博士為標桿的太陽能高新技術企業是無錫的一張名片。」無錫市副市長談學明接受采訪時說。

「公司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無錫市政府的幫助。」施正榮介紹,創業之初,為湊足800萬美元的資本金,他曾在投資人門口苦坐3個小時,連個人都沒見到。

正在那些擬出資公司猶豫不決時,當時無錫市分管工業的副書記甩一句話:「誰要是把施博士放走了,市委和市政府將追究其責任。」

於是,無錫國聯、無錫高新技術風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小天鵝集團、無錫水星集團、無錫市創業投資、無錫山禾集團等紛紛出資。公司成立時,施正榮佔25%股份,其中20%作為技術股,另外5%以現金支付。

而2005年初,無錫尚德擴張速度太快,依靠銀行融資解決不了問題,必須打通資本市場。如果那些國有股東不願退出,很可能影響公司上市計劃。

於是,無錫市主要領導動員當初出資的國有企業退出。談學明副市長接受采訪認為,政府的風險投資分別取得了10-23倍的收益,遠遠超過了預期的回報,這種回報在國企中從無先例。

「政府的風險投資,進是支持,退更是支持,」他說,「無錫尚德的上市,政府並不僅僅賺了錢,而且在投資環境方面獲得了更大的回報。」

2005年5月,正是國有資本的配合退出,使高盛、英聯、法國Natexis、尤科、西班牙普凱等多家海外機構得以順利入股尚德控股,這使得尚德變身為外商獨資企業,為此後海外上市鋪平了道路。

「從全球太陽能產業的整個背景看,在今後一段時期內,施正榮的首富之路將會穩定而比較漫長。」天道投資咨詢公司總經理俞鐵成認為,相比於之前頻頻落馬的福布斯富豪,施是「白馬富豪」。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尚德代表著新能源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施總的財富是透明的,是陽光財富。」

5. 介紹一下中國富豪前十名的資料

2007年中國十大首富
名次 姓名 財富 05名次 主要公司/公司總部 主要行業 性別 年齡
1 施正榮版 150 無錫尚德/江蘇無錫 光伏發電權 男 43
2 黃光裕 121.2 2 鵬潤集團/北京 家電零售、房地產 男 37
3 朱孟依家族 100 12 合生創展/珠江投資/廣東廣州 房地產 男 47
4 陳卓林家族 92.3 59 雅居樂集團/廣東中山 房地產 男 39
5 榮智健 89 3 中信泰富/香港 房地產、電力、航運、電訊、基礎設施、製造 男 64
6 丁磊 78 5 網易/北京 互聯網服務 男 35
7 許家印 72 437 恆大實業集團/廣東廣州 房地產 男 48
8 許榮茂家族 69.6 6 世茂集團/上海 房地產 男 57
9 魯冠球家族 67 4 萬向集團/浙江杭州 汽車零部件、農業、金融 男 61
10 陳寧寧、呂慧 64 47 嘉鑫集團/香港 鐵礦進出口、礦業投資 女 35/56

6. 私募股權投資是什麼

問題一:什麼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私募股權基金顧名思義是指從事私人股權投資的基金。而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對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並以策略投資者的角色積極參與投資標的的經營與改造,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一般採取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有風險辨別和承受能力的機構或個人募集。
更多的詳情可以去好買基金網私募股權頻道去了解。

問題二:私募股權是什麼意思? 1)在資金募集上,主要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或個人募集,它的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也是以私下協商形式進行,絕少涉及公開市場的操作,一般無需披露交易細節。
2)多採取權益型投資方式,絕少涉及債權投資。反映在投資工具上,多採用普通股或者可轉讓優先股,以及可轉債的工具形式。PE投資機構也因此對被投資企業的決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決權。
3)一般投資於私有公司即非上市企業,絕野凱旅少投資已公開發行公司,不會涉及到要約收購義務。
4)投資期限較長,一般可達3至5年或更長,屬於中長期投資。
5)流動性差,沒有現成的市場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權出讓方與購買方直接達成交易。
6)資金來源廣泛,如富有的個人、戰略投資者、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
7)PE投資機構多採取有限合夥制,這種企業組織形式有很好的投資管理效率,並避免了雙重征稅的弊端。
8)投資退出渠道多樣化,有上市(IPO)、售出(TRADE SALE) 、兼並收購(頌凳M&A)、標的公司管理層回購等等。
頂級的私募股權基金並不是有錢就能購買,好買基金網與眾多私募擁有良好的合作關償並代表眾多客戶進行「集團」購買,讓您享有頂級產品優先購買權!更多信息可以去「好買基金網」私募股權頻道去查詢。

問題三:私募股權投資是什麼? 私募股權投資就是成立私募基金投資公司的股權,通過公司的增長來獲得收益,個人是無法參加股權投資的,門檻100萬起投,你可以去合夥吧看看,他們好像成立公司在眾籌股權。

問題四:私募股權投資是什麼意思 私募股權,是指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的股權。
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來源,既可以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也可以採取非公開發行方式,向有風險辨別和承受能力的機構或個人募集資金。由於私募股權投資的風險較大,信息披露不充分,故往往採取非公開募集的形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方向是企業股權而非股票市場,即它購買的是股權而非股票,PE的這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較長的投資回報周期。

問題五:請問:股權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呢 就是一回事,我就是干這行的。這個「私募股權投資」,是我國行業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對英文說法的一種錯誤翻譯方式,就習慣成自然了。股權投資英文叫做「Private Equity」,Private一詞本意指的是投資於未孫敏上市公司股權的意思。到中國來,由於所有的投資於這類項目的基金的資本都是私下募績來的,沒有公開募集的,又有股票上「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區別,因此就被翻譯錯誤地翻成「私募」股權了。其實在國外,股權投資也有公開募集的,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即國外有公募股權投資基金投向非上市公司。從本意上看,其實Private Equity最貼切的翻譯應該是「私人股權投資」,即投資的公司股權的持有人不是公眾。希望有所幫助。

問題六:什麼叫做私募股權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私有企業,即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廣義上講,私募股權投資涵蓋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前各階段的權益投資,即對處於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擴展期、成熟期等各個時期企業所進行的投資。因此私募股權投資也包括創業投資[1]。
中國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加上日益改善的投資環境和人民幣升值的長期趨勢,使得投資中國的資產得到的回報較高,引起私募股權基金對「中國戰略」日益重視。中國也已成為亞洲最活躍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中國大陸地區共投資129個案例,參與投資的機構數量達77家,整體投資規模達129.73億美元。
進入模式
增資擴股:企業向引入的海外戰略投資者增發新股,融資所得資金全部進入企業,此種方式比較有利於公司的進一步快速的發展。如華平和中信資本參與哈葯集團的改制過程中,以20.35億元作價增資哈葯取得其45.0%股權。
股權轉讓:由老股東向引入的投資者轉讓所持有的股權(通常是高溢價),滿足部分老股東變現的要求,融資所得的資金歸老股東所有。如PAG接下了「中國童車之王」好孩子集團的67.4%的股權,出讓方AIG、SB和第一上海各自獲得2-5倍回報。
一般來說,增資和轉讓這兩種方式被混合使用。如無錫尚德在上市前多次採用老股東轉讓股權和增資擴股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在國外,還有一種常見的安排,即私募股權基金以優先股(或可轉債)入股,通過事先約定的固定分紅來保障最低的投資回報,並且在企業清算時有優先於普通股的分配權。[2]
鑒於國內投資市場的一些政策限制,國外PE進入時,一般不選擇直接投資中國企業的本土實體,而要對企業進行改制,通過成立海外離岸公司或購買殼公司,將境內資產或權益注入殼公司,使國內的實體企業成為其子公司,以殼公司名義在海外證券市場上市籌資。這種方式俗稱「紅籌上市」。這樣,就可將境內資產的收入和利潤合法地導入境外控股母公司。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對中國的投資和退出,都將發生在管制寬松的離岸。比如盛大網路,由於監管部門規定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的經營牌照必須掌握在中國公司手裡,那麼構造上述通道來引渡資產,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安排。
在「尚德太陽能」案例中,就是在英屬維京群島成立由施正榮控制的Power Solar System Co., Ltd.,再通過該BVI公司收購了中外合資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原有股東的全部股權,從而使其成為實際持有「無錫尚德」100%權益的股東。此後在上市過程中,又在開曼群島成立了「尚德控股」,通過以「尚德控股」的股票與該BVI公司股東的股票進行換股,實現了「尚德控股」間接持有「無錫尚德」100%的權益,從而完成了境內企業的權益進入海外上市主體的目標。
股權設計方式
PE投資國內企業,在股權設計上是比較靈活的,而且,隨著私募投資基金目的的不同[3],其對於股權的要求具有不同的特點。
廣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可按投資對象和目的分為創業投資[4]、成長型投資、並購基金[5]、上市後私募投資(即PIPE)[6]、夾層投資[7]、重組/重振資本、Pre-IPO資本、不良債權投資、不動產投資以及專注於某具體行業或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資金等。
多數私募投資者除了參與企業的重大戰略決策外,一般不參與企業的日常管理和經營。他們需要在董事會佔有至少一個席位,擁有一票否決權,而且很多PE投資者會指派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總監,對企業財務進行掌控。一般情況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占公司股......>>

問題七:私募股權投資(PE)是什麼意思??誰能淺顯意簡的解釋下??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簡稱PE),目前它的定義是國外給出的,不太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但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它有兩個要義:一是私募,它是相對公募基金而言,即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的投資者募集資金,因其投資的是企業的股權,風險不可控,所以不能公開募集和紕漏相關的信息,這有別於證券型投資基金,要受到國家行政機關的嚴格審批;二是股權投資,它投資的主要是非上市高成長型企業的股權,並為企業提供經營管理和咨詢服務,以期在被投資企業成熟後,通過股權轉讓獲取長期的資本增值,屬於權益性投資。
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運作流程:
首先由發起投資人發起,聯合其它投資人以特定的組織形式成立的專門投資企業股權的基金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基金根據投資策略和偏好去投資企業的股權。經過3-7年後通過某種方式退出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
在國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有合作制,公司制,契約制,信託制,但在我國主要是以合夥制制和公司制為主,採用最多的還是是合夥制,因合夥制無論從法律和規范程度來說都比公司制要鬆散,目前對它適用的法律只有《合夥企業法》,顯然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操作空間,而公司制在國內各種法規和框架都比較完善,但是在稅收及其企業治理上存在缺陷,各有利弊。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
私募股權投資的推出機制,在整個運作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決定了其運作的成敗,在發達國家這種推出機制是多元化的,從而對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退出方式主要有上市,並購,回購,破產清算等方式。
如何去認定這種特殊的投資機構?給它一個什麼樣的法律體系發展環境?如何規避行業風險?如何規范和促進它的發展?如何讓它去推動地區或產業的發展?這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系列問題。由於私募股權投資在我國還是新生事務,各級 *** 及其相關組織團體已經逐漸對它有所認識並意識到了推進和發展的必要性,但是認定它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機構?由那個部門負責管理?如何去管理?《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辦法》仍未出台就說明了這一點,只有這些都盡快明確後,才能為其梳理和創造法律環境,目前與其相關的法律例如《合夥企業法》《公司法》《證券法》《信託法》和相關的稅法對這種基金而言都存在很多盲區,需要制定、整合或推出新的法律法規。
私募股權投資案例介紹:
私募股權融資締造了太多的企業發展神話,其中,比較典型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有蒙牛股份、無錫尚德、永樂電器、雨潤食品、中星微、千橡互動、國人通信、盛大、網路、攜程、阿里巴巴、掌上靈通、前程無憂、易趣、卓越網、空中網、分眾傳媒、太平洋人壽、聯想、卡森實業、平安保險、民潤、李寧公司、金蝶軟體等。
案例1――無錫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以及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究,製造和銷售。尚德公司於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前十位太陽電池製造商,並在2005年進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了最後一輪私募,英聯、高盛、龍科、法國Natexis、西班牙普凱等投資基金加盟,這些公司用8000萬美元現金換得尚德公司7716萬股權。2005年12月,在紐約交易所掛牌,開盤20.35美元。籌資4億美元,市值達21.75億美元,成為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民企。施正榮持6800萬股,以13.838億美元身價排名百富榜前五名。無錫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網路
2003年3月盛大網路......>>

問題八: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什麼? 簡單的說,私募股權投資資金是什麼,以下解釋的很清楚。(投資請搜索|rongzi360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非上市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投資者按照其出資份額分享投資收益,承擔投資風險。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但是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已上市公司的股權,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亦採取債權型投資方式,不過以上只佔很少部分。
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並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私募是相對公募來講的。當前我們國家的基金都是通過公開募集的,叫公募基金。如果一家基金不通過公開發行,而是在私下裡對特定對象募集,那就叫私募基金。
基金的募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股權進行的,每個基金持有人都是基金的股東,管理人也是股東之一。另一類是契約型,持有人與管理人是契約關系,不是股權關系。當前的公募基金都是契約型的,但當前中國法律只允許公募基金採取契約方式募集。所以如果要成立私募基金,一定要採取股權方式,這樣才沒有法律障礙。

問題九: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私募股權投資資金是什麼,以下解釋的很清楚。(投資請搜索|rongzi360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私募形式對非上市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投資者按照其出資份額分享投資收益,承擔投資風險。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出售持股獲利。但是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已上市公司的股權,另外在投資方式上亦採取債權型投資方式,不過以上只佔很少部分。
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並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私募是相對公募來講的。當前我們國家的基金都是通過公開募集的,叫公募基金。如果一家基金不通過公開發行,而是在私下裡對特定對象募集,那就叫私募基金。
基金的募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股權進行的,每個基金持有人都是基金的股東,管理人也是股東之一。另一類是契約型,持有人與管理人是契約關系,不是股權關系。當前的公募基金都是契約型的,但當前中國法律只允許公募基金採取契約方式募集。所以如果要成立私募基金,一定要採取股權方式,這樣才沒有法律障礙。

問題十:私募股權投資與風險投資的區別是什麼? 私募股權基金行業起源於風險投資,在發展早期主要以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擴張融資為主,因此風險投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私募股權投資的同義詞。從1980年代開始,大型並購基金的風行使得私募股權基金有了新的含義,二者主要區別在投資領域上。風險投資基金投資范圍限於以高新技術為主的中小公司的初創期和擴張期融資,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那些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並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企業,這是其與風險投資基金最大的區別。

7. 中國有多少家多晶硅生產企業

中硅,中能,中彩,南玻,新光,天威,樂電天威,永旺,永翔,739,東汽,瑞能,神舟,投產的我所知道的就這些了!

8. 直投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PE投資中所謂的直投、連投、跟投分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直投是指直接作為投資人向被投資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連投是指本次投資以後,在以後的適當時機將繼續以某個價位進行投資;跟投有時也是指這種意思,但也有表示跟其他的PE或投資機構一同投資的意思。

問題二:直接投資子公司是什麼意思 所謂直投子公司一般特製券商的直投子公司,成立直投子公司是券商通過進入實業投資領域的一種方式。
目前國內一些券商在從事投行業務中,經常發現具有投資增長潛力的非上市公司。但苦於不允許用自有資金投資,便找來關聯機構投資,或乾脆以個人名義組建管理公司投資這些極有潛力的公司。
券商開展直投業務主要有兩種模式選擇,一種是在券商內部成立相關機構,以專項理財計劃的形式募集資金;另一種是由證券公司成立單獨投資公司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在直投業務模式上,國外券商大都採取設立獨立子公司的形式,以便於有效隔離風險,取信投資人。而投行內部成立相關機構、運作事業部模式也有成功的例子,如高盛商人銀行部負責直接投資於世界范圍內的企業,資金來源為高盛自有資本、高盛員工的資本以及外部籌資。而在我國券商設立子公司用於開展直投業務也有成功的先例,如從中金公司分離出來的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自2002年8月獨立後,聯手摩根士丹利、英聯、高盛等境外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投資了包括蒙牛、李寧、南孚、永樂家電、分眾傳媒、雙匯等公司,成為本土直 *** 司中的佼佼者。
券商通過直投對非公開發行公司的股權進行投資,投資收益通過以後企業的上市或購並時出售股權兌現。目前,監管部門將國內證券公司直投業務范圍限定為Pre-IPO,即對擬上市公司的投資並初步設定了投資期限不超過3年等規則。目前,券商僅能使用自有資金進行直接投資業務,自有資金的上限是證券公司凈資本的15%。 券商直投業務是改變券商單一贏利模式的重要創新類業務。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13)》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共有約45家證券公司已注冊成立直投子公司。直 *** 司及管理直投基金總規模為3853660萬元,收入為198223萬元。其中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廣發證券3家證券公司直投業務位居前三甲並遙遙領先,已投項目成功退出(或上市)數量多於10家,並擁有數十個儲備項目。其中成立於2007年10月的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金石投資管理資金規模為指和斗52億元,國信弘盛、廣發信德管理資金規模分別為10億元、20億元。

問題三:招標中直投是什麼意思 你好
一種招標形式而已
和公開招標,邀請招標一樣

問題四:直投基金是什麼意思 沒有直投這個說法,有直銷,那是指在基金公司網站上開戶後買基金,費用最低.

問棚禪題五:直投快遞是什麼意思? 一般的快遞都是直投吧。

問題六:券商「保薦+直投」是什麼意思? 「保薦+直投」不知道你是在哪裡看到的,出處不一樣,意思也有點不同。
一般是指券商的業務資格,具有保薦資格的券商可以保薦公司的上市。而一般保薦了上市公司的券商會持有該公司的一定股份。 這也不一定就是只賺不賠,股價是根據公司業績基本面和預期回報波動的。

問題七:銀行直投是什麼意思 DM還是一款游戲,大明拼音的開頭字母,大明龍唯磨權

問題八:什麼叫直投基金 直投基金指直 *** 司設立直投基金,直投基金管理機構應採取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合夥企業形式。據了解,借鑒國際經驗,所謂的有限合夥制,通常由普通合夥人(管理方)和有限合夥人(出資方)組成。其中前者出資1%,且在基金運作時,按基金規模提取2%~4%的管理費用,後者則繳納剩餘的出資,且不參與基金的管理運營。在利潤分配方面,當有限合夥人收回其全部投資成本後,普通合夥人可從該基金投資收益中獲取20%~50%的利潤分成

問題九:ppp和直投有什麼區別 ppp和直投的區別: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 *** 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 *** 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按照這個廣義概念,PPP是指 *** 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過程中,讓非公共部門所掌握的資源參與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PPP的主要特點是, *** 對項目中後期建設管理運營過程參與更深,企業對項目前期科研、立項等階段參與更深。 *** 和企業都是全程參與,雙方合作的時間更長,信息也更對稱。
PPP是以市場競爭的方式提供服務,主要集中在純公共領域、准公共領域。PPP不僅是一種融資手段,而且是一次體制機制變革,涉及行政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
直投是指:是指對非公開發行公司的股權進行投資,投資收益通過以後企業的上市或購並時出售股權兌現。之前,券商僅能使用自有資金進行直接投資業務,自有資金的上限是證券公司凈資本的15%。這一規定使得多數券商直投子公司的注冊資本局限在10億元以內,客觀局限了業務拓展。
直投基金是用於對非公開發行公司的股權進行投資的基金。與外面的基金本質相同,但過去券商不可以做這業務,行政許可批准後,券商也可以做。直投基金管理機構應採取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合夥企業形式。據了解,借鑒國際經驗,所謂的有限合夥制,通常由普通合夥人(管理方)和有限合夥人(出資方)組成。其中前者出資1%,且在基金運作時,按基金規模提取2%~4%的管理費用,後者則繳納剩餘的出資,且不參與基金的管理運營。在利潤分配方面,當有限合夥人收回其全部投資成本後,普通合夥人可從該基金投資收益中獲取20%~50%的利潤分成。

問題十:什麼是全資直 *** 司? 投資的這個公司的股權不是公開發行的,投資收益通過以後企業的上市或購並時出售股權兌現。

閱讀全文

與英聯股份募集資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操盤手培訓班 瀏覽:614
三豐智能股票吧 瀏覽:959
現在那個理財app好 瀏覽:495
鈀金價格最新走勢圖 瀏覽:459
信託第二銀行 瀏覽:994
招商引資融資 瀏覽:87
股經均線指標 瀏覽:459
太原融資吧 瀏覽:605
美亞娛樂股票 瀏覽:68
股票中的數學 瀏覽:774
英聯股份募集資金 瀏覽:554
以店融資 瀏覽:6
鈦業股票代碼 瀏覽:867
002514股票行情 瀏覽:686
工業40相關的基金 瀏覽:324
經濟學外匯 瀏覽:536
住房貸款合同下來了擔保 瀏覽:221
洛陽銀行好貸款嗎 瀏覽:608
豐巢上市融資 瀏覽:976
哪裡可以購買外匯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