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歷史以來最高的是多少
1.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最高匯率記錄是在2007年10月31日,達到了1美元兌換7.4692人民幣,首次突破了7.47的關鍵水平。
2. 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至1978年改革開放前,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保持在2.75至1.50之間。
3. 從1979年開始,人民幣逐漸貶值,到1994年時,匯率最低降至8.62。在此後的時間里,匯率被穩定在8.27,直到2005年7月。
4. 人民幣的這一輪貶值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湧入中國,激活了中國的勞動力資源,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5. 從2005年7月起,中國政府開始實行新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將人民幣浮動的上下區間擴大到0.3%。在此後的幾年裡,這一區間被多次調整,到2014年3月,擴大到了2%。
6. 在新的匯率機制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每天可以有近0.3元的上下浮動區間。政府在這一過程中仍然發揮著「管理」的作用,幫助市場清償交易需求,同時管理中間價的確定,以實現人民幣匯率平穩過渡。
7. 在2005年7月至2013年底期間,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從8.27升至6.04,升值了37%。盡管如此,由於持續的雙順差,中國政府為了控制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和幅度,仍然在不斷買入美元,導致外匯儲備迅速增長至近四萬億美元。
8. 從2014年初至2016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經歷了持續的回調,尤其在2015年8月11日之後,由於政府採取了更加市場化的中間價確定方式,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一步下跌,到2016年底為6.95,貶值幅度約為13.11%。
9. 匯率的波動是金融市場中的常態,均衡狀態只是短暫的。在某些關鍵因素的推動下,匯率波動會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在上升周期中,匯率會反復上升;在下跌周期中,則會出現反復下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