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常用的財務分析比率有哪幾類
1、短期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不僅會影響企業的資信,增加今後籌集資金的成本與難度,還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待攤費用)/ 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 = (現金+有價證券)/ 流動負債
2、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利息與本金的能力。一般來說,企業借長期負債主要是用於長期投資,因而最好是用投資產生的收益償還利息與本金。通常以負債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數兩項指標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
負債比率= 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
利息收入倍數=經營凈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3、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是以企業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率。周轉速度越快,表明企業的各項資產進入生產、銷售等經營環節的速度越快,那麼其形成收入和利潤的周期就越短,經營效率自然就越高。
應收帳款周轉率 =賒銷收入凈額/ 應收帳款平均余額
存貨周轉率 = 銷售成本 / 存貨平均余額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 /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固定資產周轉率= 銷售收入凈額 / 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總資產周轉率= 銷售收入凈額 / 總資產平均值
4、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關心的核心,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只有長期盈利,企業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經營。因此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債權人,都對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視。
毛利率=(銷售收入-成本)/ 銷售收入
營業利潤率 =營業利潤 /銷售收入=(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 銷售收入
凈利潤率= 凈利潤 /銷售收入
總資產報酬率= 凈利潤 / 總資產平均值
權益報酬率= 凈利潤 / 權益平均值
每股利潤=凈利潤/流通股總股份
(1)企業貸款財務比率擴展閱讀
在財務分析中,比率分析用途最廣,但也有局限性,突出表現在:比率分析屬於靜態分析,對於預測未來並非絕對合理可靠。比率分析所使用的數據為帳面價值,難以反映物價水準的影響。可見,在運用比率分析時,
1、要注意將各種比率有機聯系起來進行全面分析,不可單獨地看某種或各種比率,否則便難以准確地判斷公司的整體情況;
2、要注意審查公司的性質和實際情況,而不光是著眼於財務報表;
3、要注意結合差額分析,這樣才能對公司的歷史、現狀和將來有一個詳盡的分析、了解,達到財務分析的目的。
㈡ 說明幾種常用的財務比率
(一)反映償債能力的比率
1.流動比率
(1)流動比率的計算
流動比率是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即: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償還短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
(2)流動比率的評價標准
一般來說,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流動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但是過高的流動比率,可能是存貨超儲積壓、存在大量應收賬款的結果;也可能反映企業擁有過多的現金,說明企業資金利用不充分,有可能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另外,企業所處行業性質不同,對資產的流動性要求也不同;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方式也會影響流動比率。
2.速動比率
(1)速動比率的計算
速動比率又稱酸性實驗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同流動負債的比率,即: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反映企業短期內可變現資產償還短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
速動資產是企業在短期內可變現的資產,等於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後的金額,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和應收賬款等。
(2)速動比率的評價標准
一般而言,速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速動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各企業的速動比率應該根據行業特徵和其他因素加以評價,同時還應注意對應收賬款變現能力這一因素的分析。
3.現金比率
(1)現金比率的計算
現金比率是企業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即: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
該指標反映企業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注意這里的現金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2)現金比率的評價標准
一般來說,現金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可能會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現金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
4.資產負債率
(1)資產負債率的計算
資產負債率也稱負債比率、舉債經營比率,是指負債總額對全部資產總額之比,即: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該指標用來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
(2)資產負債率的評價
負債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越強,而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弱;反之則反。
企業資產負債率若大於100%,說明企業資不抵債,債權人的本金可能都不能收回。
5.有形資產負債率
有形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有形資產總額的比率,即:
有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無形資產凈值)×100%該指標是資產負債率的延伸,能夠更加客觀地評價企業償債能力。
注意:在資產總額中如果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的金額較大,在計算該指標時也應從資產總額中扣除。
6.產權比率
(1)產權比率的計算
產權比率也稱負債對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是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即: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該指標表明由債權人提供的和由投資者提供的資金來源的相對關系,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
(2)產權比率的評價
產權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弱;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強。
7.已獲利息倍數
(1)已獲利息倍數的計算
已獲利息倍數是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即: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注意公式中的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和計入固定資產的利息。已獲利息倍數反映企業用經營所得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
(2)已獲利息倍數的評價
一般來說,已獲利息倍數至少應等於1.該項指標越大,說明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指標越小,說明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弱。
(二)反映營運能力的比率
1.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比率,有兩種表示方法: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1)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的計算及評價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用來反映年度內應收賬款平均變現的次數。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銷售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其中,銷售收入凈額=銷售收入-銷售退回、折讓、折扣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注意: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是指未扣除壞賬准備的應收賬款金額應收賬款周轉次數是一個正指標,周轉次數越多,說明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越強,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周轉次數越少,說明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越弱,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計算及評價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用來反映年度內應收賬款平均變現一次所需要的天數。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次數=應收賬款平均余額×360÷銷售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是一個反指標,周轉天數越少,周轉次數越多,說明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越強,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周轉天數越多,周轉次數越少,說明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越弱,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2.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反映存貨周轉速度的比率,也有兩種表示方法:存貨周轉次數和存貨周轉天數。
(1)存貨周轉次數的計算及評價
存貨周轉次數反映年度內存貨平均周轉的次數,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次數=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其中,平均存貨=(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周轉次數越多,說明存貨周轉快,企業實現的利潤會相應增加,企業的存貨管理水平越高;存貨周轉次數越少,說明企業佔用在存貨上的資金越多,存貨管理水平越低。
㈢ 銀行貸款財務報表之間比率多少
負債率控制在60%以下,有固定資產作抵押或3A級信用企業作保證。
㈣ 企業銀行貸款提供的財務報表有什麼要求嗎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年末貸款余額/凈資產*10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3、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4、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5、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一般講,如果主營業務收入每年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
6、應收賬款周轉速度。一般企業應大於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
(4)企業貸款財務比率擴展閱讀:
每股資產凈值即每股股票的賬面值,此值反映股東在該公司資產中所佔的實際權益。其公式為:
(總資產-總負債)/普通股數目
理論上,當公司賣掉所有資產和付清所有負債之後,資產凈值便是股東可取回之數。但我們要注意,由於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在股票市場自由買賣,因此其股價可高於或低於每股資產凈值。
一般來說,若股價低於每股資產凈值,這股票便能買;相反若股價高出每股資產凈值甚多,這股票便不能買。不過,單以此值作買賣決定是不足夠的,我們還應同時考慮公司的盈利前景。
㈤ 企業貸款比例多少超過固定資產怎麼辦
以我看你公司還是請一個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給你把把關啵,只要你有清償到期債務的能力,而且還和你公司的組織形式有關
到丹陽翼網網站查看回答詳情>>
㈥ 工業小企業銀行貸款所用的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各為多少合適
貸款,銀行關注以下的指標
1、毛利不得低於10%,利潤率不得低於5%
1、銀行貸款會有評回分系統,需要注意以下幾答個財務數據
A、流動比率 標准值:2:1
B、速動比率 標准值:1:1
C、資產負債率、 標准值:沒有固定的標准值,越小越好
D、應收帳款周轉率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至少要小於100天
E、存貨周轉率 按行業來定,一般存貨的周轉率以30-45天最佳
3、以上幾個財務數據達到標准了,評份系統肯定過關!!剩下的就是一些硬體了,如:抵押這些!
㈦ 各個銀行貸款所需財務報表有何指標要求
向銀行貸款企業要把握好的14個財務指標,要求如下: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年末貸款余額/凈資產*10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0%~200%較好;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00%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80%;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它流動資產。
5、擔保比例小於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於30%。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周轉速度(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利潤率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銷售收入-銷貨成本-管理費-銷售費)/銷售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於 5%。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於400%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㈧ 銀行貸款涉及到的財務指標
銀行貸款涉及的相關財務指標及報表要求
(一)、向銀行貸款的企業報表編制財務指標的注意事項
向銀行貸款企業要把握好的14個財務指標: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年末貸款余額/凈資產*10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0%~200%較好;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00%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80%;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它流動資產。
5、擔保比例小於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於30%。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周轉速度(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利潤率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銷售收入-銷貨成本-管理費-銷售費)/銷售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於 5%。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於400%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
(二)銀行對財務會計報表審核的主要方法和內容
財務會計報表審核方法包括對財務會計報表的形式審核、報表相互之間勾稽關系審核、重要會計科目審核和異常情況審核等。對於合並財務會計報表除進行上述審核外,還應該要求企業提供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過的本部(母公司)和占合並財務會計報表比重較大的子公司財務會計報表,並進行審查。
(1)、財務會計報表的形式審核。
1、審計報告的形式審核。
①標題是否為「審計報告」;
②收件人是否正確;
③是否有注冊會計師簽字及蓋章;
④是否已註明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地址;
⑤是否簽署了報告日期;
⑥是否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許可證;
⑦是否已核對審計報告的騎縫章無誤;
⑧是否為標準的年度審計報告;
⑨報告內容是否完整齊全。
2、審計報告結論審核
① 無保留意見;
②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
③保留意見;
④無法表示意見;
⑤否定意見。
3、會計師事務所的形式審核。
① 受過注冊會計師協會處罰;
② 受過國家證券監督管理部門處罰;
③ 受過財政稅務審計等公安機關處罰;
④ 是否曾貸款行提供過虛假審計報告;
⑤ 有過其他不良記錄。
4、會計報表及附註的形式審核。
①報表名稱是否符合規定;
②報表編制單位是否蓋章;
③報表是否有編制人、財務負責人、公司負責人簽字及蓋章;
④資產負債表是否為賬戶式;
⑤利潤表是否為多步式。
5、驗資報告的形式審核。
① 標題是否為「驗資報告」;
② 收件人是否正確;
③ 是否有注冊會計師簽字;
④ 是否已註明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地址;
⑤ 是否簽署了報告日期。
6、合並會計報表的形式審核。主要審查以下內容:
① 是否為匯總會計報表;
② 了解合並報表的編制范圍,並審核其合規性;
③資產負債表是否有合並價差及少數股東權益科目;
④損益表是否有少數股東權益科目。
(2)、財務會計報表間勾稽關系的審核。
主要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四者之間科目對應關系的審核。
1、企業「營業執照」中的「注冊資本」、「驗資報告」中的「實際投入資金」、「資產負債表」中的「實收資本」之間勾稽關系審核(除外商投資企業經我國有關部門批准,資本金可以分期到位,「實收資本」等於「實際投入資金」並可能小於「注冊資本」外,一般情況下上述三者之間應相等,如果存在差異應向企業了解原因,並作說明)。
2、「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潤」和「利潤表」中的「凈利潤」勾稽關系通過以下公式進行審核:
期末未分配利潤=本期凈利潤+期末未分配利潤-提取的盈餘公積、公益金(或提取的職工獎勵工資、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或利潤歸還投資)-應付股東股利或轉作資本部分
如通過上述公式進行測算的「期末未分配利潤」數據與會計報表實際數據不符,應要求企業解釋並作出說明。
3、「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收到的現金」同「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部分科目勾稽關系通過以下公式審核: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X1×主營業務收入凈額×(1+17%)+X2х主營業務收入凈額×(1+13%)+(1-X1-X2)×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其他業務利潤+應收賬款(期初-期末)+應收票據(期初-期末)+預收賬款(期初-期末)+其他應收款(期初-期末)+營業外收入×20%-當期壞賬核銷額+收回前期核銷的壞賬
其中,X1、X2分別為當期商品銷售中增值稅銷項稅率為17%、13%的商品的佔比。因上述公式中涉及數據需要分析填列,審核中可能會出現一定誤差,用上述公式測算出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數據同會計報表的「現金流量表」中的實際數據在20%以內可以認定為勾稽關系相符。
4、「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同「資產負債表」、「利潤表」部分科目勾稽關系,可以通過以下公式進行審核: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當年計提的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期初-期末)+預提費用(期初-期末)+財務費用-投資收益+存貨(期初-期末)+應收賬款(期初-期末)+應收票據(期初-期末)+預收賬款(期初-期末)+其他應收款(期初-期末)+應付賬款(期初-期末)+應付票據(期初-期末)+應付福利費(期初-期末)+應付工資(期初-期末)+未交稅金(期初-期末)+其他應付款(期初-期末)+其他應交款(期初-期末)+預付賬款(期初-期末)-(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80%
因上述公式中涉及現金流量數據、存貨需要分析填列,審核中可能會出現一定誤差,根據重要性原則,經上述公式測算出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數據同會計報表的「現金流量表」中的實際數據誤差在20%以內可以認定為勾稽關系相符。否則,要做具體分析。
5、「現金流量表」附表中「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同「資產負債表 」部分科目勾稽關系可以通過以下公式審核:
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期初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期末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期末預收賬款-期初預收賬款)
因上述公式中涉及數據需要分析填列,審核中可能會出現一定誤差,根據重要性原則,經上述公式測算出的「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數據同會計報表的「現金流量表」中的實際數據誤差在20%以內可以認定為勾稽關系相符。否則,要做具體分析。
6、「現金流量表」附表中「經營性應收項目的增加(減:減少)」同「資產負債表」部分科目勾稽關系可以通過以下公式審核:
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期末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交款、其他應付款-期初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交款、其他應付款)+(期初預付賬款-期末預付賬款)
因上述公式中涉及數據需要分析填列,審核中可能會出現一定誤差,應根據重要性原則判斷,經上述公式測算出的「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數據同會計報表的「現金流量表」中的實際數據誤差在20%以內可以認定為勾稽關系相符。否則,要做具體分析。
(3)、重要會計科目的審核。
1、審核要點:
①資產類科目應審查其是否實際存在、所有權的歸屬以及計價是否合理;
②負債類科目應審查其金額是否正確、負債到期日以及是否存在未入賬的負債事項;
③權益類科目應審查其來源的合理性、確認的合法性、計價准確性;
④收入、成本和費用類科目應審查其確認的合法性、是否當期發生以及收入成本費用相互之間是否配比。
2、審核細則
①根據審計報告審計意見確定重點科目並審核。審計報告的意見有無保留意見、帶強調事項段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否定意見以及其他情況,如審計報告審計意見不為無保留意見,要求對解釋段的意見作詳細分析,並根據解釋段中所提事項的真實性確定其對評級的影響。
②根據金額確定重點科目並審核。重點科目分為必查科目和條件審核科目。必查科目是指主營業務收入、在企業資產中通常佔有較大份額的科目,具體包括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條件審核科目是指當有關科目達到一定數額比例時才予以審核,包括短期投資、待攤費用、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投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在建工程、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審核要點是從銀行的角度出發,核實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准確反映企業真實償債能力。
A、應收賬款的審核。主要審查企業是否存在較大數額賬齡超過1年的應收賬款;是否存在較大數額且已判定不能回收的應收賬款而未核銷;是否由於經營效益下降導致應收賬款不能及時回收而數額增加;是否存在收款期大於一年的大額應收賬款,是否提取足額壞賬准備;應收賬款是否真實存在,是否存在虛列應收賬款以虛增銷售收入現象;是否為了刺激銷售,降低信用政策標准,導致應收賬款大額增加;以及其他需要審核的問題。
B、存貨的審核。核實存貨的主要組成;是否存在少列、多列存貨現象,核實存貨的真實存在;核實說明存貨收入、發出計價方法及其一貫性,是否存在多計存貨,少計成本的現象;存貨是否大量積壓變質,而未提取足額的跌價准備;核實是否由於該企業經營效益下降,存貨銷不出去導致存貨數額較大;通過對存貨的審核了解企業的生產銷售能力;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C、固定資產審核。主要核實說明企業固定資產的組成,並確認固定資產劃分是否准確、產權是否歸企業所有,是否存在將經營租賃固定資產計入固定資產原值現象;核實企業固定資產的計價是否真實公允,是否及時提取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審查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期限是否合法合理並遵守一貫性原則,是否存在少提折舊、不提折舊現象;審查是否存在已經過時報廢、不使用的固定資產還列入賬中;是否存在固定資產評估增值事項,若有,就其事項要求作具體說明;是否存在接受捐贈、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若有,要求作具體說明;是否存在期間費用固化現象;以及其他需要核實說明的事項。
D、主營業務收入審核。審核是否存在通過應收賬款、預收賬款等科目虛增銷售收入現象;銷售收入確認時是否同時滿足已將銷售商品上的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買方、失去對已出售商品的控制權、有相關的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可靠計量四個條件;是否存在通過銷售退回、折讓隨意調節利潤現象;是否存在信用標准降低導致銷售收入增加現象;以及其他需要審核的情況。
E、如果企業其他應收款/流動資產總額≥10%,則應審核其他應收款。要求核實說明該企業其他應收款的主要項目,以證實是否存在抽逃投資、錯列現象,同時要對其他應收款的回收性進行審核說明。一般情況下,其他應收款具體項目包括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應收出租包裝物租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備用金,存出保證金,預付賬款轉入等。
F、如果企業近兩年財務數據都滿足待攤費用/流動資產≥10%,則應審核待攤費用。主要核實該企業待攤費用的組成,是否存在把遞延費用計入待攤費用現象或者待攤費用未及時攤銷計入當期成本和費用。一般情況下,待攤費用包括低值易耗品攤銷、預付保險費、固定資產修理費用、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等。
G、如果企業長期待攤費用/(總資產-流動資產)≥10%,則要求審核長期待攤費用。要求說明該企業長期待攤費用的組成,核實其攤銷期限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存在期間費用長期化等現象。一般情況下,長期待攤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以及籌建期發生費用支出等。
H、如果企業無形資產/(總資產-流動資產)≥20%,則要求審核無形資產,主要核實說明該企業無形資產的組成及其真實存在;核實無形資產的真實價值,是否提取足額減值准備;是否虛列商譽等無形資產;是否存在無形資產評估增值,若有,要求作具體說明。
I、如果連續兩年在建工程/固定資產≥40%,要求審核在建工程,主要核實說明該企業在建工程的主要項目及金額,是否真實存在;是否存在已投入使用而未轉入固定資產的現象;是否存在已經停工的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期間費用長期化現象,利息資本化是否合規;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J、當資本公積/凈資產≥10%或者期初資本公積不等於期末資本公積,應審核資本公積,主要審核資本公積增加減少的原因。資本公積增加的途徑包括資本(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股權投資准備、撥款轉入、外幣折算差額;資本公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有原評估增值再評估減值、減資、轉增資本等。
K、當期初實收資本不等於期末實收資本時,應審核實收資本科目,主要核實說明企業實收資本增加的真實存在性,是否存在虛增實收資本抽逃投資現象。
L、如果短期投資/流動資產≥15%或者長期投資/總資產≥10%或者投資收益/(|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10%,應同時審核短期投資、長期投資、投資收益科目,主要審核說明短期投資的具體內容,並確認其真實存在性,計價是否准確,是否提取足額減值准備;是否存在利用銀行信貸資金買賣股票現象。通過現金流量表投資活動欄分析企業該期間內是否有短期投資買賣行為;審核說明企業長期投資核算的方法,成本法核算的長期投資是否在當期分派股利。權益法核算長期投資,被投資企業是否真實產生相應比例的利潤。長期債權的利息投資收益核算是否准確;根據對前兩項的審核說明投資收益產生的真實性。
M、 如果營業外收入/(|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10%,應審核企業的營業外收入。要求審查說明營業外收入的來源,以核實是否存在虛增利潤現象,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非貨幣性交易收益、出售無形資產收益,罰款凈收入等。
(4)、財務報表異常情況審核,指對財務報表數據所反映的財務狀況超過了正常情況下的置信區間或者表明財務狀況惡化等的異常情況進行到審核。
財務狀況異常包括靜態、動態兩個方面。靜態財務狀況異常是指比率極端優秀,動態財務狀況異常包括比率突然好轉、利潤表變化異常、銷售購買循環異常。當企業財務報表出現比率極端優秀、比率突然好轉、利潤表異常變化異常時,應予以充分關注,並核實其真實性和可信性。當企業發生銷售購買循環異常時,應重視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化情況。
1、比率極端優秀。當企業某指標優於同行業該指標的優秀值時,且同時滿足|該指標值/該企業所處行業優秀值-1|>40%,則認為該企業該指標異常。具體考察的指標包括流動比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增長率。
2、比率突然好轉。當企業某指標本期所在行業標准值中的區間-指標上期所在行業標准值中的區間≥2,則認為該指標的變化異常。區間的確定原則為:低於極差值為區間1,較低值至極差值為區間2,較差值至平均值為區間3,平均值至良好值為區間4,良好值至優秀值為區間5,高於優秀值為區間6。具體考察的指標包括: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增長率。
3、利潤表異常變化
①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的配比。當企業當年的銷售收入增長率與銷售成本增長率存在如下變化,則認為異常:
銷售收入呈正增長、銷售成本呈負增長;
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同向負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銷售成本增長率<80%;
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同向正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銷售成本增長率>120%。
②銷售收入與營業費用的配比。當企業當年的銷售收入增長率與營業費用增長率存在如下變化,則認為異常:
銷售收入呈正增長、營業費用呈負增長;
銷售收入、營業費用同向負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營業費用增長率<80%;
銷售收入、營業費用同向正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營業費用增長率>120%。
③銷售收入與管理費用的配比。當企業當年的銷售收入增長率與管理費用增長率存在如下變化,則認為異常:
銷售收入呈正增長、管理費用呈負增長;
銷售收入、管理費用同向負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管理費用增長率<80%;
銷售收入、管理費用同向正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管理費用增長率>120%。
4、銷售購買循環異常樂淘優惠券/
①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的配比。當企業當年銷售收入增長率與應收賬款增長率存在如下變化時,則認為異常:
銷售收入負增長、應收賬款正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3%、應收賬款增長率>3%;
銷售收入、應收賬款同向正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應收賬款增長率<80%;
銷售收入、應收賬款同向負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應收賬款增長率>120%。
②銷售成本和應付賬款的配比。當企業當年銷售成本增長率與應付賬款增長率存在如下變化時,則認為異常:
銷售成本正增長、應付賬款負增長,且銷售成本增長率>3%、應付賬款增長率<-3%;
銷售成本、應付賬款同向負增長,且銷售成本增長率/應付賬款增長率<80%;
銷售成本、應付賬款同向正增長率,且銷售成本增長率/應付賬款增長率>120%。
③銷售收入與存貨的配比。當企業銷售收入與存貨存在如下變化時,則認為異常:
銷售收入負增長、存貨正增長,且銷售收入增長率<-3%、存貨增長率>3%;
銷售收入、存貨同向正增長率,且銷售收入增長率/存貨增長率<80%;
銷售收入、存貨同向負增長率,且銷售收入增長率/存貨增長率>120%。
(三)、銀行對需用貸款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的管理要求
1、報表收集
首次辦理信貸業務的企業一般應提供近三年的年度財務報告和最近月份的月度財務報告,其他企業應按貸後管理的有關規定提供年度和月度(或季度)財務報告。
①年度財務報告至少包括審計意見、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其中會計報表至少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可合並為「利潤及利潤分配表」。
②月度或季度財務報告至少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③對按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須編制合並會計報表的企業集團,集團本部(母公司)應同時提供個別會計報表及集團合並會計報表,兩者缺一不可。提供合並報表的企業還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完整披露合並范圍、合並政策及合並報表編制方法。
④對新成立企業或實收資本在本期發生顯著變化的企業,還應要求其提供驗資報告及相關的資產評估報告。
2、查驗財務資料是否規范有效。
①財務報告應當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並裝訂成冊(封面至少應註明企業名稱以及報表所屬年度或者月份,加蓋單位公章並由「單位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分別簽名或加蓋私章。 麥包包優惠券 /相關簽章應與企業在銀行預留的印鑒一致)。
②報表的名稱和格式必須規范[相關會計報表的名稱應分別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利潤分配表」(或合並為「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等,不得使用其他名稱。
年度、半年會計報表至少應當反映兩個年度或者相關兩個期間的比較數據(現金流量表可只反映當年或當期數),月度利潤表至少應反映當月數、本年累計數]。
③審計報告、驗資報告、資產評估報告的名稱必須規范,應分別為「審計報告」、「驗資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書)」。上述報告中必須有注冊會計師或注冊評估師的簽名,並同時蓋有會計師事務所或評估事務所的公章。
④一般提供財務資料的正本。
㈨ 銀行對企業貸款時,一般需要審核那幾個主要財務指標
銀行貸款需要審核的14個財務指標:
(1)財務結構:
1、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必須大於100%(房地產企業可大於8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年末貸款余額/凈資產*100%,凈資產與年末貸款余額比率也稱凈資產負債率。
2、資產負債率必須小於70%,最好低於55%;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
(2)償債能力:
3、流動比率在150%~200%較好;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
4、速動比率在100%左右較好,對中小企業適當放寬,也應大於80%;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100%;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它流動資產。
5、擔保比例小於0.5為好。
6、現金比率大於30%。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
7、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應為正值,其銷售收入現金回籠應在85~95%以上。
8、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支付采購商品,勞務的現金支付率應在85~95%以上。
(4)經營能力:
9、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不小於8%,說明該企業的主業正處於成長期,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該產品將進入生命末期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10、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大於六次。一般講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越高,企業應收賬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資金回籠的速度也就越快。應收賬款周轉速度(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2=營業收入*2/(應收賬款年初余額+應收賬款年末初余額)。
11、存貨周轉速度中小企業應大於五次。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周轉速度(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其中存貨平均余額=(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5)經營效益:
12、營業利潤率應大於8%,當然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綜合獲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商品銷售額)×100%
=(銷售收入-銷貨成本-管理費-銷售費)/銷售收入×100%。
13、凈資產收益率中小企業應大於
5%。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回報越高,股東們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其中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4、利息保障倍數應大於400%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
/
利息費用=(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資本化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