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計算債券的理論發行價格
麻痹的找半天找不到關閉問題的按鈕,逼老子開小號!
❷ 債券理論價值
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時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債券價值
債券價值的計算公式因不同的計息方法,可以有以下幾種表示方式。
1.債券估價的基本模型
典型的債券是固定利率、每年計算並支付利息、到期歸還本金。
2.其他模型
(1)平息債券
平息債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時間內平均支付的債券。支付的頻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平息債券價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平息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的現值+面值(或售價)的現值
【提示】如果平息債券一年復利多次,計算價值時,通常的方法是按照周期利率折現。即將年數調整為期數,將年利率調整為周期利率。
(2)純貼現債券
純貼現債券是指承諾在未來某一確定日期作某一單筆支付的債券。這種債券在到期日前購買人不能得到任何現金支付,因此也稱作"零息債券"。
(3)永久債券
永久債券是指沒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債券。優先股實際上也是一種永久債券,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沒有問題,將會持續地支付固定的優先股息。
(4)流通債券
流通債券,是指已經發行並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債券。
流通債券的特點是:(1)到期時間小於債券的發行在外的時間。(2)估價的時點不在計息期期初,可以是任何時點,會產生「非整數計息期」問題。
流通債券的估價方法有兩種:
(1)以現在為折算時間點,歷年現金流量按非整數計息期折現。
(2)以最近一次付息時間(或最後一次付息時間)為折算時間點,計算歷次現金流量現值,然後將其折算到現在時點。無論哪種方法,都需要用計算器計算非整數期的折現系數。
❸ 債券的理論價值計算
理論價值={1000(1+4%)^10}/(1+6%)^5
你可以這樣理解,即現在所要算的的債券價植按6%的利率存5年,等於一張面值為1000元利率為4%存期為10年的債券(半年付息一次,息率為8%的一年債券,可看成半年付息一次,息率為4%的半年債券。)希望你能理解。
❹ 債券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區別
(1)債券的價格確實不可能高於140元,因為未來現金流只有140元。
(2)凈價交易指的是不計當期利息的報價,不是不計未來利息的報價。
比如說:你這張債券是6月1日付息的。那麼凈價交易的價格是不包括6月1日到交易發生時那段時間的應計利息的,這個應計利息絕對不會超過10元。當6月1日付息日到來時,應計利息歸零。如果在12月1日雙方發生凈價交易,價格是99元,則實際交割的金額則要加上半年的應計利息5元。如果是全價交易,則價格直接就是104元。
另外,「該債券的剩餘期限是4年,所以利息還有40元。本金還有100元,所以該債券的理論價值是140元」這句話是錯誤的。債券的價格應該等於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而不是未來現金流本身。
折現率就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如果債券的全價為140元,則意味著到期收益率為0,是沒有人會為沒有回報的投資而付錢的。
正確的債券凈價演算法應該先確定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和債券剩餘期限。
設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12%
債券剩餘4年,面值100元,利息10%
債券凈價= 第一年現金折現+第二年現金折現+第三年現金折現+第四年現金折現
=10/1.12+10/1.12^2+10/1.12^3+110/1.12^4
=93.93
設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8%
仍然是這張債券。
債券凈價= 第一年現金折現+第二年現金折現+第三年現金折現+第四年現金折現
=10/1.08+10/1.08^2+10/1.08^3+110/1.08^4
=106.65
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指的是以該價格購入該種債券,並持有到期之後獲得的年化收益率(假設沒有違約)。到期收益率是對市場風險偏好,債券評級的最佳詮釋。
收益率越低,表示市場風險偏好越低、債券評級越高、債券價格越高。
收益率越高,表示市場風險偏好越高、債券評級越低、債券價格越低。
❺ 債券的實際價格和理論價格該怎麼求
例如:某公司按面值100元平價發行5年期公司債券,到期還本。那麼投資者購買該債券第一年獲息10元、2年:10元,3年:10元,4年10元,5年110元(連本帶息)。則該投資者如果連續5年都一直持有該債券的話,總的獲得利息是50元。又假如該投資者在第2年裡把該債券拿到二級的債券市場交易(交易所)。那麼該投資者的報價有2種方式:A種:全價報價,連本100元和4年利息40元一起算在裡面的報價;B種:凈價報價,高於100(面值)或低於100(面值)。我想請問的是:無論哪種報價,該債券的剩餘期限是4年,所以利息還有40元。本金還有100元,所以該債券的理論價值(或說理論價格)是140元。(1)所以全價報價的市場買賣價格應該在140元以下吧!(因為整張債券就值140元),那別人要賺錢肯定要出一個小於140元的價錢來買吧!(2)而凈價報價只能是小於100的報價,再加上40元的應得利息應該也是要小於140元才對吧!假入第二個投資者在第二年裡從第一個投資者那裡買到該債券之後一直持有到第5年還本付息。例如:全價報價報出:139元、138元、137元、136元、135元…………(反正不能大於140元);凈價報價:99元、98元、97元、96元、95元…………元。我能否這樣理解?
❻ 什麼是債券的理論價格,怎麼計算
債券理論價格就是:根據此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到期日,然後按無風險收益率倒推出來的債券價格。而實際價格受資金供求和人們對通脹的預期而與理論價格常有較大差別。
❼ 債券價格的理論轉讓價格計算式為:債券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實際持有期限) 但是還有一個公式!
1.一般來說計算的是現值,但是更多的時候現值是由市場給予的,也就是市場給你的』交易價『作為現值,求』收益率『(i),比如說某公司債券面值100,年利率5%,到期5年,市場價95,求其實際收益率
2.復利:就是假設所有獲得的利息都可以在同一利率環境下再投資,比如按你的公式算, 一年後的C1,和兩年後的C2 等等都可以有條件在i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再投資。實際收益率包含了』再投資收益『,所以用復利公式進行收益計算,實際上,現金給付票息的債權通常會面臨』再投資『風險,也就是票息不能找到同樣的利率的投資機會,導致最終實際收益弱於預期,而測量再投資風險的公式是可以通過票息現金流的'Duration'和『凸性』(Convexity)來進行測量的。
❽ 債券價格計算
你對債券的理論價值有嚴重偏差,關鍵在於你忽略了債券的剩餘時間問題,現在122007剩餘時間還有5年多的時間,每年的利息除稅前是6.55%,一般來說債券的凈價接近100元時說明其持有收益率接近於市場利率曲線時所當應的時間點上的利率。你現在可以簡單這樣算一下,現在該債券還有6年未付息(每天交易中的應計利息並不是真正的發債企業已經付息,發債企業只會在計息滿一個周期時才會支付利息,而是每天交易中的應計利息是在企業不發生違約的前提下應計的利息,這是債券交易中的交易計算規則所導致),未付息的利息總共有6.55%*6=39.3%,就算扣除20%個人所得稅,也有31.44%,即一張債券的稅前總價值就是139.3元,稅後也有131.44元,要注意一點如果是機構持有該債券是不用繳交那20%的利息稅的,這個利息稅是針對個人投資者,對於個人投資者可以在該債券付息前採取避稅策略,在該債券每年付息登記前賣出該債券避免繳稅,因每天就應計利息在每天交易時都不計稅徵收的,是等到債券真正付息時才徵收的。現在122007在7月6日的全價是106.866元,如果是稅前5年多的整體收益就是30.5%(139.3/106.866-1),這個收益率還是比國債稍好一點的。
❾ 請解釋債券價格的計算公式
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