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銀行貸款與通脹

銀行貸款與通脹

發布時間:2021-03-16 07:10:50

① 通貨膨脹與貸款關系

這么說吧,提前還貸款肯定不是應該有的選擇,且不說提前還貸款銀行會收取一些「懲罰」的費用,你提前把貸款還了,不是手中就沒現金了,這樣你將來變通的餘地就小了。

所以還是建議你繼續投資吧。

現在中國最緊要的問題是通脹的治理。請記住,只要中國現有體制不改革,中國經濟就是兩大永恆的主題,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既然治理通脹,首當其沖是控制信貸,所以你如果是做一年期投資的話,不用擔心銀行貸款利率會下調,而要擔心他的貸款利率會上調。

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你投資什麼好,現在通脹已經從商品市場轉移到了金融市場上,這表明資產泡沫已經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你現在投資,萬一將來政府嚴厲打壓,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價格同時下跌,這樣很有可能你的投資會遭受風險。

上述就是一些參考,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一旦發生通脹後央行會使利率上升,這樣可以抑制通脹。因為利率上升後會增加資金的成本,抑制投資沖動。

② 銀行放出貸款後要承擔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嗎

你說的這個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完全正確的。通貨膨脹作為一種結構性風險,是任何個人和機構都無法規避的。
但是
首先,你貸款60萬,還款可不是60萬,肯定銀行加了利息了已經,這個就能極大抵消通脹損失。基本上有個人住房按揭的國家,其通脹率都不超出理性范圍。
第二,個人住房按揭,在任何國家,都是政策性很強的金融業務,風險太大了政府會一定程度給買單的。
第三,銀行的主要盈利點還是面對企業的放款業務和一些金融投資。
最後,講個數學游戲,銀行盈利不盈利,看的不是購買力,看的是賬面的凈賺和凈賠,哪怕扣除通脹後虧損了,只要賬面盈利就可以。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看哪個銀行出年報的時候跟你算通脹了。
現實中也是一樣,能有效抵禦通脹的投資就算是基本合格的投資了。

③ 通貨膨脹後,我在銀行的貸款會怎麼變化

對於現在已經形成的貸款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

正面影響是,通貨膨脹當然房價也在上漲,如果你是20%的首付,那麼就是5倍的杠桿率,即你的自有資金回報率是房價上漲的5倍。
用來投資的話,就發大了。

假如是用於自住,那麼就有負面影響。因為國家會出台措施調控通貨膨脹,一般是加息的手段。
這樣,要付的利息就增加了,每月還貸額將增加,加重了自己負擔。

④ 關於存貸款基準利率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通脹簡單地說就是供給小於需求。存款加息即利率提高,可以增加儲蓄收益,使存款意願加大,錢存來後,需求就會減少,從而使供需平衡,價格受需求影響會下跌,通脹得到抑制。貸款加息後,房奴的利息支出會有所增加。

⑤ 銀行貸款把通脹算在內了么,我怎麼感覺銀行像賠本了一樣。

中國銀行的暴力啊。。。
銀行的買賣基本上只賺不賠,它手上的錢運作不需要買賣,自然不考慮通脹對購買力的影響呀!
不如,你存100到銀行,一年,銀行需要支付你4.4元利息,但是他可以從企業那收取6.6元的利息,凈賺2.2元。一年後,通脹的損失只對你有影響,由你承擔,銀行是不虧本的。

其次,貸款利率是浮動的,銀行可以在實際操作中圍繞6.6%在央行規定的范圍內波動。而通脹可以刺激企業貸款需求,使其處於供不應求的地位,那時銀行便很自然的提高實際的貸款利率,因此通脹對銀行的影響是積極的。

⑥ 通貨膨脹,引發銀行的貸款是什麼狀態,是我今天想起來的一件事

通貨膨脹必然有得益方,也有受損方。得益的一般是債務人(也就是貸款人),受損方一般是債權人(也就是存款方)
在通脹情況下,你實際支付的價值要小於正常情況下支付的價值,也就是說通脹情況下長期貸款更合算。
通脹意味著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也就是錢不值錢了。而銀行長期貸款一個周期長,其次到期後需支付的本利和是固定的,並且是以當期的貨幣購買力來衡量的。

⑦ 通貨膨脹下銀行房貸怎麼還

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下,銀行會吧貸款利率降低的。但是降低的比例是銀行說的算。

⑧ 銀行貸款的增加是推動經濟出現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這句話對嗎

銀行貸款的增加和通脹沒有必然的聯系。
但是銀行貸款增加可能使得銀行創造貨幣的能力增強。使得流通中貨幣數量增加,這樣有可能推高通脹。

⑨ 借貸與通脹的關系

總體而言,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是一種有害的經濟現象。並且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通脹意味著一國貨幣的對內貶值。在外匯市場,通脹是影響幣種走勢的重要指標。但是,匯價走勢對通脹的反應往往是復雜的。

一國貨幣的貶值分為對內貶值和對外貶值。通貨膨脹引起的一國貨幣購買力的減少,就是對內貶值。而對外貶值就是相對於其他國家匯率的下跌。我們要考察通貨膨脹對匯價變動的關系,就需要了解貨幣的對內貶值與對外貶值的關系。

以歐元區和美國為例,假如歐元/美元匯率現在為1.2000,也就是說對於同一可貿易產品,在美國需要花費120美元購買的東西,在歐元區100歐元就可以買到了。假如美國的通脹率為5%,一年之後,現在120美元能購買的東西,需要花費120*(1+5%)=126美元才能買到。如果歐元區通脹為0%的話,100歐元的東西,一年後還值100 歐元。這樣,理論上歐元/美元的匯價現在變為1.2600。也就是說,一國的通脹將引起本國貨幣的對內貶值和對外貶值。

應該指出,以上僅是極端情況下的按照貨幣購買力計算的匯率。在現實經濟中,一國政府往往會對經濟進行干預,當出現通貨膨脹壓力時,中央銀行往往採取加息或者縮緊信貸等措施以抑制通脹,利率的變動造成了資金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動。這種變動蔓延到資本市場,造成證券價格的變動。具體體現為股票市場的走低,和債券收益率的提高。而後者使得債券市場相對於別國的債券更具有吸引力,這有可能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加息國,從而形成加息國貨幣的買盤。這對加息國貨幣是有利的。目前外匯市場盛行的套息交易就是基於這一原因。

在美國自2004年6月1開始加息以來,迄今為止美國已經進行了11次連續加息。當2004年12月14日,美聯儲的第五次加息宣布聯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25%以後,美元利率自1998年來第一次超過了歐元2%的利率。而外匯市場也逐漸形成一種邏輯思維∶

通脹壓力增大——中央銀行可能加息——資本市場吸引力加大——貨幣上行

正是基於這一邏輯思維,美元在今年總體走勢強勁,持續的加息預期抵消了市場對美國雙赤字問題的擔心,歐元/美元從去年底的歷史最高點1.3665持續下跌。而每當美國,或者歐元區,或者英國公布強於市場預期的通脹數據時,其貨幣就會上揚。

但是,加息對於治癒一國的通脹真的是有效的嗎?以及,持續的加息真的提高了一國貨幣的內在價值了嗎?

前面提到,通貨膨脹的成因有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動型。考察美國的國內經濟,一方面由於美國消費者的過度消費,特別是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投資需求旺盛,引起了一定的泡沫現象,而美國抵押貸款利率的長期處於較低水平正是造成房地產泡沫的主因。另一方面,過去1年多來,國際油價自30美元/桶節節攀升,現今已在60美元/桶上方,漲幅超過100%。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和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油價的飆升給美國經濟帶來了一種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即油價的上揚造成美國企業生產成本高企。但這種輸入型的通貨膨脹能否演變為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關鍵要看美國生產企業的定價能力(Pricing Capacity),即美國企業的輸出商品價格能否隨著生產成本的上升而上調。實際上,由於全球化的競爭,製成品的價格很難上調。能源價格的上揚僅僅通過成品油,如汽油價格的上揚來對消費者產生影響。這就造成了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較高,而消費者物價指數並不高,而扣除能源和食品影響之外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更加溫和的局面。也就是說,油價的上揚並未全面蔓延到美國經濟的各個層面。而油價的上揚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無法控制的。下圖給出了去年6月份以來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走勢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盡管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近半年來節節攀高,特別是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25年來的最高月比增長率1.2%,但核心CPI卻始終維持在0.1%的低水平。顯示美國經濟並沒有出現全面的通脹壓力。

相關知識——CPI
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5元的貨品及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消費者價格指數,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在美國構成該指標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類,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飲品住宅;衣著;交通;醫葯健康;娛樂;其他商品及服務。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由勞工統計局每月公布,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一是工人和職員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W。二是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U。

核心CPI即核心消費價格指數,是指將受氣候和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產品價格剔除之後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由於食品和能源價格會受到一些異常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大幅波動,並模糊消費價格的真實變動趨勢,因此,一般將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費價格之後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作為「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ore CPI),並被認為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最佳指標。

一方面是由於住房抵押市場利率偏低引起的房地產投資需求過熱,另一方面是由美聯儲無法控制的油價上揚引起的輸入型通貨膨脹。顯然,美聯儲的持續加息行動可以抑制前者,但加息行動並不能抑制油價引起的通脹,相反,美國聯邦基準利率的上揚必然造成企業財務成本的增加,這對於飽受物價上漲之苦的企業來說,無疑又多了一項負擔。而商品定價能力的缺失又讓企業無法轉移這些負擔。這就產生了加息的悖論,加息治療通貨膨脹可能無效,但加息卻會造成經濟的放緩。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利率的傳導機制不通暢。美聯儲理事桂恩(Guynn)就認為,美國企業的定價能力偏低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這點從英國經濟中體現更明顯,從2004年下半年就傳言英國將會加息,但出於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心,加息一直未能成行,相反引來今年8月份的減息行動。國內消費需求的不足和能源價格、海外商品價格上漲引起的輸入型通貨膨脹,令英國經濟陷入滯脹危險。因此,通脹不再被市場看作加息的信號,而是出現一種難以治癒的經濟夢魘。

能源價格的上揚,將引起可能的消費需求放緩,和由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消費需求的放緩必然導致經濟增長的低迷。伴隨著通脹的經濟低迷給貨幣政策制訂增加了非常矛盾的難度。僅憑加息或者減息是難以治癒這一頑症的。從經濟學理論上講,當經濟增長出現過熱時,會伴隨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這種情況下採取加息等貨幣政策效果是明顯的。但當經濟增長乏力時,經濟中最活躍的投資因素對市場價格的敏感度降低,利率等貨幣政策作用並不明顯,此時應該採取財政政策來進行調整。

在高油價的前提下,為什麼過去大半年來美聯儲的穩步加息總是不斷刺激美元走高呢?美聯儲的利率政策雖然不能直接對油價產生作用,但可以通過對強勢美元的支持來達到抑制油價的目的。這一思維的邏輯依據是∶
加息——美元上揚——美元相對購買力增強——以美元計價的油價下跌——輸入型通脹受到抑制
但是,隨著石油生產國不斷將出售石油賺取的美元轉換為歐元等其他儲備貨幣,這一邏輯路徑的延續性受到越來越大的考驗。首先,加息使美元走強的前提是美國資產對外國資本的吸引力加大。但在於油價不斷走強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對美國企業的盈利能力表示擔心,而持續不斷的加息行動會加劇這種擔心。近期報出的美國通用汽車信用等級降低,以及瑞富財務丑聞等事件,都將抑制國外資本對美國資產的需求。雖然美國國債不會受到信用風險和企業盈利的影響,但畢竟其投資容量有限,美國政府不可能無限度的膨脹其國債規模。如果布希政府能實現其削減政府財政赤字的計劃,聯邦政府依靠國債市場來彌補預算的意願就會減弱,國債的發行量反而會減少。有限的資產供給下,需求的增加會造成價格的上揚——國債收益率的下降,格林斯潘的所謂「長期利率之謎」就會再現市場。這顯然就抵消了加息所帶來的資本市場吸引力。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美聯儲連續的加息壓力之下,特別是未來還將繼續加息(市場猜測美聯儲可能將利率最終提高至5%的水平),美國經濟將受到嚴重的壓力。最近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花旗銀行等大型銀行利潤率的飆升,另一方面頻頻出現美國企業利潤下降的警告。這是因為加息將企業利潤通過融資成本轉嫁到銀行利潤了。但這一現象不會持久,企業利潤的最終下滑,將下挫投資意願,而我們知道,投資是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投資的大幅上升或者大幅下降都是損害經濟的。而加息帶來的美元強勢將最終由美國經濟的走緩而抵消。

⑩ 通貨膨脹對銀行有什麼影響

通脹也分為好幾種,是產量下降導致的通脹還是貨幣供給過多導致的通脹對銀行系統影響不一樣,首先說第一種,產出下降導致的通脹(滯脹),在可貸資金不變的情況下會增加鞋底成本,對銀行的現金流是一種承壓,對銀行是利空,容易發生擠兌,這個時候國家也不太可能會加息來抑制通脹,可能會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第二種,是央行的基礎貨幣發多了(可貸資金變多了),首先要知道通脹是不利於債權人而利於債務人的,而銀行是債務人,這個時候通脹對銀行來說是利好。第三種情況是需求>供給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往往發生在經濟繁榮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通脹國家往往會用緊縮的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脹,對銀行系統當然利空。不同情況不同對待

閱讀全文

與銀行貸款與通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
工行股票市值 瀏覽:649
期貨高開幾十個點 瀏覽:115
無抵押個人網上貸款 瀏覽:324
期貨漲10個點是多少錢 瀏覽:613
1063股票 瀏覽:767
丹華資本投資公告 瀏覽:782
銀行工作讓我買基金 瀏覽:539
蘭格網北京廢鋼筋價格 瀏覽:633
2019年4月最新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872
獅橋融資租賃總公司 瀏覽:819
伊朗的外匯管制 瀏覽:794
紅棗主力期貨 瀏覽:404
股票平權 瀏覽:544
紅棗期貨的紅棗規格 瀏覽:65
信託收稅嗎 瀏覽:58
民融資租賃 瀏覽:716
投資2萬億美元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