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收緊貨幣政策會導致大量的資金

收緊貨幣政策會導致大量的資金

發布時間:2021-04-13 12:09:55

1. 為何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導致貨幣超發,而引起通脹

寬松貨幣,就是多提供資金給國家,東西不變,錢多了,錢的價值也就走低,也就是所謂的貶值
貨幣銷毀這個制度是中國沒有的,中國的錢只會越印越多,中國人民銀行拿到美元,印成對應價值的人民幣,但美元撤離中國時,人民幣就留在了中國,還有中國人民銀行沒事自己印錢玩,所以中國通貨膨脹就嚴重了,美國有貨幣銷毀政策,所以美國通貨膨脹很低,具有保值的作用,而人民幣對內不斷的貶值,也註定了不會成為國際貨幣

2. 貨幣政策對收縮經濟方面的作用較大

貨幣政策在收縮經濟上比刺激經濟來得更有效,而財政政策正好相反。
為什麼貨幣政策收縮經濟的作用較大?道理非常簡單,當經濟過熱,投資熱情高漲時,利率的提高,可以非常有效的遏制投資,存款准備金、貼現率的提高,也可以收縮信貸資金的規模,公開市場操作,可以回籠市場上大量的流動性。
為什麼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作用較小?通俗的解釋,當很多企業沒有訂單,銷路不暢的時候,政府實行寬松貨幣政策,如降低利率,企業會因為利率低而擴大生產嗎?有些企業會,但也有不少企業不敢投資,因為萬一他們擴大產能,而下游需求依然低迷,那借了錢的企業就會面臨很大的財務風險。用理論化的語言說,就是利率↓不能很好的使投資↑,並且其他的貨幣政策行為,雖然釋放了流動性,增加了信貸資金的規模上限,但真正投入實體經濟的信貸資金並不多,較多的流動性沉澱在了金融體系內部。
這點在我國尤為明顯,由於我國的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投機氣氛比較濃重,寬松的貨幣政策往往會導致虛擬經濟走強的廣泛預期,導致「抽血效應」,大量資金從實體經濟撤出,流向虛擬經濟興風作浪,炒股市炒樓市。這一點鐵證如山,自從我們金融危機後實行寬松貨幣政策,信貸資金有多少進入到了實體經濟?這個是有數據為證的,我就不引用了,你可以自己搜索,而在實體經濟依然疲軟的同時,股市回暖,樓市「小陽春」,再往後就是異常火爆,並引發了很多社會問題和爭論。這一切只有在中國才能看到。
所以說,貨幣政策對刺激經濟的效果較弱,在我國更弱。現在國家已經出台相關政策,引導信貸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3. 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為什麼會導致國內資金過剩

首先,資金是不會有絕對過剩這樣的概念的。只怕沒錢,而不缺錢會是個體群體的煩惱嗎?只愈資金使用方向和使用的方法。
銀行流動是政策在前,對策在後。政策制定方只能比較有效的控制宏觀層面,或者具體某些行業會受其單獨重視或限制。不能控制的卻是資金的使用。雖然有法度,但是漏洞變通實在太多,所以貨幣政策只能取其走向規模,實不能控制在流通中的行程。
銀行學里中有專講資金的乘數效應,建議你翻來仔細品味,這樣,對於寬松與否的貨幣政策所能取到的效果,你將或有新意。
祝好。

4. 如何理解「緊縮貨幣政策會導致本幣升值」

緊縮貨幣政策的實施,會導致市場上貨幣數滿足不了需求,很自然的,於是市場自動調節,為了使市場交易繼續進行,同樣的貨幣自然必須去換取跟多的商品,這無疑就是「升值了」。

5. 緊縮的貨幣政策

緊縮貨幣政策通俗的意思是:政府認為在外流通的貨幣太多,希望能減少一點所採取的貨幣政策!緊縮貨幣政策一般是在經濟出現通貨膨脹,中央政府通過加息來抑制消費增長,控制物價的過快增長,以達到控制通貨膨脹的目的。
無論形成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多麼復雜,從總量上看,都表現為流通中的貨幣超過社會在不變價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勞務總量。提高利率可使現有貨幣購買力推遲,減少即期社會需求,同時也使銀行貸款需求減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則相反。央行還可以通過金融市場直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國家主要通過提高利率,發行國家債券來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這有利也有害! 利率上升後會有更多的錢進入銀行,而且銀行貸款利率也回上升,這樣不利於企業發展啊,因為企業差不多都要貸款!利率上升後對老百姓是有利的,因為老百姓很少借錢投資做生意的,老百姓大都把錢存在銀行的利息! 利率上升後會減輕通貨膨脹,老百姓會覺得自己手裡的錢還是比較「值錢」的! 但是國家不會長期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因為企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之處!特別是當前經濟開放的情況下,中國企業要面對全世界的競爭,國家必須保護我們的企業!從緊的貨幣政策只是暫時的!

6. 緊縮性貨幣政策對我國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緊縮的貨幣政策 造成企業 私人投資 消費融資成本上漲,會抑制投資 消費 影響經濟增漲
在本朝 稅收過重 原材料 勞動力成本上漲 本幣升值不斷打壓企業的情況下 在資金方面緊縮
是給了私營企業最後一刀.... 保持這樣的政策 不做根本的改變 企業會陸續倒閉...經濟崩潰

7. 緊縮性貨幣政策的運用會導致什麼後果

貸款難,物價房價下降,國家增速變慢。股市大幅下跌,資金向銀行,債市流。高利貸款和私人融資繁盛

8. 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好處,希望詳細一點,謝謝!

您好,所有貨幣問題都是可以從下面思路來分析的:一國貨幣對內市政府對老百姓的信用,對外則是實際購買力的價值對比。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的好處則也可以從國內、國際兩個角度分析,對內緊縮性貨幣政策治理的是國內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即通貨膨脹問題,而對外的效果則是間接效果:由於收緊銀根導致國內利率升高,外國資本見有利可圖,就會導致資本大量流入,本幣的匯率上升,因此帶動進口量增加。
但這些都是表面效果,一般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收緊銀根是迫不得已,因為一旦收緊:對內,利率升高,公司融資成本過高,導致產能下降,失業率上升,經濟發展減緩;對外,大量國外游資進入,導致本幣匯率上升,但是匯率上升會導致凈出口下降,減緩經濟發展,因此國家又會動用進一步的擴張政策以及外匯管制政策。希望您能採納~

9. 緊縮性貨幣政策會導致貨幣貶值嗎』

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了利率-貨幣供應量增加-投資增加-股票、證券上漲-國外資本流入-本貨幣升值。
純理論的分析確實會遇到一個矛盾的結果。因為擴張性貨幣政策不但會因為本幣供給增加而導致本幣貶值。同時還存在促進投資以及經濟增長,吸引資本流入,並引起本幣升值的傳導機制。
另外一方面我們要看,政府選擇擴張性貨幣政策的時機往往是經濟由熱趨冷的衰退期。擴張性政策的目的是刺激消費及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但結果卻未必如此。所以在現實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經濟衰退期,擴張政策,本幣貶值;而在經濟增長期,緊縮政策,本幣升值。

10.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對我國國際收支有哪些不利影響

一、緊縮性貨幣政策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國內經濟結構失衡造成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2002年以來,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局面進一步發展,帶來外匯儲備快速增長,而且每年新增數量不斷上升。受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企業和居民大部分不願意持有外匯,藏匯於民的政策變成了結匯於官,使得企業居民的大部分外匯都變成了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2001年外匯儲備增加投入的貨幣中93%變成了外匯占款,到2006年這一比例達到98%。強制結售匯制度下,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最終成為央行的資產,而央行資產方的增加即表明流動性的增加。當前,央行對金融機構貸款數量、有價證券的數量都較少,外匯儲備超常規增長由此帶來外匯占款快速投放,超出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貨幣供應量,成為當前流動性過剩問題的主因。
為了控制日益突出的流動性過剩問題,避免銀行信貸過快擴張並可能由此帶來經濟過熱和不良貸款增加的風險,從2002年起,央行開始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主要是採取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回收銀行體系過剩的流動性,利用窗口指導和上調基準利率控制銀行貸款過快增長。
由於全球經濟失衡是各國內外經濟失衡的表現,短期內難以有大的改變,而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要假以時日,沒有一定的時間是難以到位,人民幣不斷增加的升值預期將加快投資、投機資金的進入,這些因素的長期性決定了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問題也將長期存在,因此,從較長時期來看央行將實施以緊縮為主的貨幣政策。

二、緊縮性貨幣政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1、商業銀行寬松的資金環境和信貸擴張的貨幣基礎仍將維持,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對銀行增加利息收入有利
據測算,維持每年GDP增長10%、貸款增長16%、M2增長16%的水平,需要投放基礎貨幣約5000億元左右。2002年以後,外匯占款的增量已遠遠超過了經濟金融發展所需基礎貨幣量。為了抑制流動性過剩,對沖外匯占款大於基礎貨幣增量的部分,央行頻繁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從政策實施效果來看,2002年以來基礎貨幣的增長額仍然保持較高的水平,2000年和2001年基礎貨幣比上年增加分別為2871和3360億元,2002-2006年,則分別比上年增加5286、7703、6015、5487和13415億元,緊縮性貨幣政策下商業銀行經營的基礎貨幣環境仍然偏松。在主動投放基礎貨幣的時候,中央銀行會把社會的超額儲備的流動性控制在盡可能少的數量上。各國通行的無息存款准備金制度也使得商業銀行盡可能保留最低超額准備金率。但是由於我國基礎貨幣投放的被動性以及特殊的准備金收益率制度,當前銀行體系存在較高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存款准備金僅是使部分超額准備金變成法定準備金,因此不會對銀行的存貸款業務產生緊縮作用。從實際運作結果來看,2002年以來,商業銀行存貸款規模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存貸比不斷下降,銀行體系並不存在資金面緊張的問題。
由於未來央行上調准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主要目的在於控制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的問題,這些緊縮性的措施將不會影響商業銀行整體寬松的資金環境和信貸業務快速擴張的貨幣基礎。此外,由於目前法定準備金利率為1.89%,高於超額准備金0.99%的水平,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使部分超額准備金轉變為法定準備金,對增加銀行利息收入有利。
2、央票發行對銀行貸款存在擠出效應,對銀行盈利造成負面影響
目前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主要有貸款、有價證券投資和外匯占款等三部分, 2006年末,這三部分資金運用分別占資金運用總量的62%、11%和27%。從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增量來看,2003年以來,隨著央行票據發行量的不斷增加,央票占金融機構資金運用的佔比也在不斷增加,2003-2006年央票當年增加值占當年金融機構資金運用總量分別為4.6%、22.8%和16%,央票對貸款的擠出效應趨於明顯。
由於一年期央票到期收益率在2.9%左右,遠低於一年期貸款6.39%的收益率,央票對銀行貸款擠出將對銀行盈利產生負面影響。而定向發行央票屬懲罰性手段,發行對象主要是貸款發放較多的銀行,在於抑止貸款的過快增長,其收益率要低於一年期央票,對銀行盈利負面影響更大。
3、窗口指導將控制貸款過快增長態勢,但對盈利的負面影響有限
2006年以來央行多次實施窗口指導,都是要求商業銀行控制貸款過快增長。年初以來央行和銀監會聯合召開窗口指導會議,提醒各家銀行要對過快增長的信貸投放保持警惕,嚴格控制過度投資行業的貸款;銀監會則明確表示所有違規違法的信貸資金都要查處。受窗口指導的影響,商業銀行貸款過快增長勢頭將會受到控制,但由於總體上銀行信貸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對銀行的盈利增長不會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
4、加息有助於擴大銀行利差,增加利息收入
加息將有助於提高貸款平均利率水平。在宏觀經濟快速發展,投資需求較為旺盛的情況下,貸款需求不會因加息而受到影響,貸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會因為加息而縮小。2006年央行於4月和8月兩次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合計54個百分點, 2006年1季度貸款利率為5.85%,為基準利率的1.05倍,到4季度的1年期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升高到6.58%,為基準利率的1.08倍,4季度較1季度提高了73個基點,要明顯大於貸款基準利率54個基點的提高。貸款平均利率上浮水平不僅沒有因加息而縮小,反而略有擴大。
加息對於存款平均利率上調影響弱於貸款。央行數次加息沒有調整活期存款的利率,僅僅提高了銀行定期存款的成本,在目前存款利率存在法定上限的條件下,加息對於銀行存款平均成本的影響主要由銀行定活期存款結構決定。盡管加息使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利率的差距有所擴大,可能使企業和居民選擇期限更長的存款,進而提高銀行的資金成本。但實際上,由於居民和企業選擇定期存款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利息收入,而選擇活期存款是為了滿足流動性需要,投資和消費支出的增加才是驅動活期存款比重上升的主要因素。在目前股票市場火爆,企業投資增長較快的情況下,加息不會降低銀行活期存款的比重,銀行存款仍將呈現明顯活期化的趨勢,加息對銀行存款成本影響不大。
由於加息使商業銀行平均存款利率有所提高,但要明顯低於貸款平均利率的提高,將使銀行利差收入得到擴大。加息對宏觀經濟緊縮作用有限,並不足以降低信貸的增長,因此加息後銀行凈利息收入增長會有所提高。

閱讀全文

與收緊貨幣政策會導致大量的資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數據線 瀏覽:647
力哥說理財第一季 瀏覽:645
蘇州鑫元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21
黃金價格近幾年變化 瀏覽:828
2019個人消費貸款怎麼貸 瀏覽:261
車子貸款網 瀏覽:448
個人如何開立期貨期權賬戶嗎 瀏覽:251
亮亮視野融資 瀏覽:190
理財手機銀行 瀏覽:705
米庄理財大嗎 瀏覽:571
信託疫情建議 瀏覽:348
年年有魚理財 瀏覽:745
股指期貨當月IC 瀏覽:870
天天基金開戶手機號 瀏覽:943
融資花沒了 瀏覽:159
a輪融資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225
河北燕郊銀行貸款公司 瀏覽:587
廣西防城港市貸款 瀏覽:475
期貨交易的指令 瀏覽:679
公積金貸款可以貸幾成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