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種戰略類型的戰略類型
1.防禦者(Defender)
作為成熟行業中的成熟企業,產品線較窄,高層不願意積極探索熟知領域以外的機會。除非顧客有需要,否則高層不願意就運作方法和或企業的結構做出較大程度的調整。他們努力的方向主要是提高效率。
· 事業問題: 如何保持穩定的市場份額? 由於它在穩定的市場環境下良好高效運作,所以它具有謀求成本領先的優勢,它能夠在某一特定的領域內進行差異化經營,或者利用既有的標准化技術流程獲得低成本。
· 行政問題: 如何保證效率? 集中化、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規范化程序、功能劃分。
· 環境: 由於環境變化緩慢,它能夠以長期規劃為執行依據。
2. 探索者(Prospector)
一種致力於發現和發掘新產品和新市場機會的企業,通常是該產業的標桿。 它的核心技能是市場能力和研發能力,它可以擁有較多的技術類型和較長的產品線。
· 事業問題: 如何探索和定位新產品、新的市場機會? 探索者擁有較長的產品線,這一點往往使它的創新能力勝於效力。 它對新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發展擇優而行,以滿足變化的顧客需求,乃至於創造需求。
· 行政問題: 如何協調經營活動與創新活動? 去中心化、任用通才(而不是專才),偏平管理,鼓勵部門間的合作。
· 環境: 探索者能夠於難以預測的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謀生存、求發展,最終獲取新的機會,獲得成功。
3.分析者(Analyser)
這是一類規避風險同時又能夠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的企業。 主要包括在兩種市場有效運作的公司類型:一類是在較穩定的環境,另一類是變化較快的環境。前者強調規范化和高效率運作,後者強調關注競爭對手的動態並迅速作出有利的調整 。
· 事業問題: 如何保持現有市場份額,如何發現新的市場和產品機會? 必須保持現有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準和效能,與此同時要採取足夠的靈活性以及時捕獲新的商業機會。 當市場穩定時,通過技術改進來保持低成本;當市場發生變化時,通過發展新產品和服務,來保持競爭力。
· 行政問題: 如何同時管理這兩個方面? 培育不同部門間的合作。 分析者企業的顯著特徵就是平衡 —— 平衡於防禦者和探索者企業之間。
4.反應者(Reactor)
這是一類對企業外部環境缺乏控制的企業,它既缺乏適應外部競爭的能力,又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機能。 它沒有一個系統化的戰略設計與組織規劃。除非迫不得已,企業不會就外部環境的變化作出調整。
沒有哪一種戰略是最好的, 邁爾斯和斯諾認為,決定企業成功的並不在於哪一種特定的戰略模式,只要所採取的戰略與企業所處的環境、技術、結構相吻合,都能夠取得成功。
Ⅱ 簡述價格策略的類型及方法
價格策略就是根據購買者各自不同的支付能力和效用情況,結合產品進行定價,從而實現最大利潤的定價辦法。
定價方法,是企業在特定的定價目標指導下,依據對成本、需求及競爭等狀況的研究,運用價格決策理論,對產品價格進行計算的具體方法。定價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導向、競爭導向和顧客導向等三種類型。(一)成本導向定價法: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二)競爭導向定價法: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三)顧客導向定價法: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方法叫做顧客導向定價法,又稱「市場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
Ⅲ 中國的全球戰略是什麼
中國的全球戰略是:以坦然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戰略訴求和戰略目標,不再刻意去掩飾或迴避,也不再過於顧忌外部世界的雜音。
與過去二十年韜光養晦的姿態相比,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大轉折。它不僅表明中國政府對內外局勢瞭然於胸,對困難、機遇和趨勢有清醒的認識,而且更預示著,在已經啟動的國際秩序重組的過程中,中國將不再像過去那樣深藏內斂,而是當仁不讓地承擔起與本身實力相對稱的角色。
(3)簡述全球價格戰略的種類擴展閱讀: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國際環境,對中國而言變得較為有利。在整頓國際金融秩序問題上,歐洲和美國已經發生了重大爭執和分歧,而主要新興經濟體與中國保持基本一致,可見美國的單極世界已陷入空前危機。美元時代不可能很快結束,但美國已經變得力不從心卻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建立「世界金融中心」的雄心。就在美元話題延燒之時,中國國務院前天通過一項政策建議,決定在2020年之前把上海打造成世界金融中心和海運中心。從本質上來說,上海的這種戰略定位,其實就是中國全球戰略定位的一部分。
Ⅳ 免費價格策略有幾種形式
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以零價格或近乎零價格的形式提供給顧客使用,滿足顧客需求。在傳統營銷中,免費價格策略為短期和臨時性的;在網路營銷中,免費價格策略還是一種長期並行之有效的企業定價策略。
採用免費策略的產品都是利用產品成長推動佔領市場,幫助企業通過其他渠道獲取收益,為未來市場發展打下基礎。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於免費定價策略。
(4)簡述全球價格戰略的種類擴展閱讀
對不同的目標市場,不同顧客群,不同的時段採取不同價格,即對不同市場區隔,用不同的價格,以獲取更多的銷售量,如團體價,航空公司的特惠價,或客房在周末的優惠特價,餐飲在周日提高價格等。
新業者可依靠產品的新鮮與豪華,品質較佳,差異化,以中等價位進行市場滲透,獲取市場佔有率,因為休閑業對價格具有高敏感度,應以高品質,中價位取高階層市場,並可打擊市場同級的競爭者,這是新產品加入市場初期常用的策略,藉以獲取高的市場佔有率。然而也有逆向操作,運用高價位差異化策略而成功的。
Ⅳ 簡述當前國際戰略形式,簡答題
當前國際戰略形勢:
一是當前國際形勢總體上趨向緩和
二是經濟全球化使世界政治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三是世界格局多極化不可逆轉
Ⅵ 產品定價策略都有哪些
常見的六種定價策略有:折扣定價、心理定價、差別定價、地區定價、組合定價、新產品定價。
1、折扣定價是指對基本價格作出一定的讓步,直接或間接降低價格,以爭取顧客,擴大銷量。其中,直接折扣的形式有數量折扣、現金折扣、功能折扣、季節折扣,間接折扣的形式有回扣和津貼。
2、心理定價策略就是企業在制定產品價格時,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根據不同類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來制定價格,它是定價的科學和藝術的結合。
3、差別定價是指企業用兩種或多種價格銷售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盡管價格差異並不是以成本差異為基礎得出的。
差別定價又稱「彈性定價」,是一種「以來顧客支付意願」而制定不同價格的定價法,其目的在於建立基本需求、緩和需求的波動和刺激消費。
4、所謂地區性定價戰略,就是企業要決定:對於賣給不同地區(包括當地和外地不同地區)顧客的某種產品,是分別制定不同的價格,還是制定相同的價格。
5、組合定價是處理企業各產品價格關系的策略。當一種產品屬於企業產品組合的一部分時,其定價目標是整個產品組合的利潤最大化,而非單個產品項目的利潤最大化。
常用方法包括產品線定價法、選購配件定價法、附屬品定價法、二部定價法、副產品定價法和產品捆綁定價法等。
6、新產品定價是企業定價的一個重要方面。新產品定價合理與否,不僅關繫到新產品能否順利地進入市場、佔領市場、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關繫到產品本身的命運和企業的前途。
新產品定價可採用撇脂定價法、滲透定價法和滿意定價。
Ⅶ 定價策略的分類
常見的六種定價策略有:
折扣定價、心理定價、差別定價、地區定價、組合定價、新產品定價。
美國分類法:
競爭定價法、成本加成定價法、撇脂定價法、限制定價法、損失領導者定價法、市場導向定價法、滲透定價法、價格歧視定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