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司貸款買車應如做賬
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處理。
一、清理舊車
1、清理轉出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舊車
2、舊車抵款
借:應收帳款--舊車款
2萬
貸:固定資產清理
2萬
3、結轉清理凈損益
(1)如果是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2)如果是凈收益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
二、貸款購新車
1、購買時
借:固定資產--新車
18萬
貸:應收帳款--舊車款
2萬
貸:銀行存款等5萬
貸:短期或長期借款
11萬
2、可以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
(1)車輛購置稅;
(2)利息費用(如果貸款利息無法計算出來,可以將利息計入「財務費用」科目);
(3)不能抵扣的增值稅(如果汽車不是生產經營用車,進項稅不能抵扣)。
3、新車其它問題:
(1)折舊年限按稅法規定的年限4年。
(2)殘值率5%。
(3)車輛的保險費、牌照費、車船使用稅等,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2010-09-29
14:59
補充問題
汽車不是生產經營用車,進項稅不能抵扣
這個怎麼判定啊?
一般用於出差啊,一個月里也送幾次貨啊.可以嗎?
根據修訂後的《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增值稅轉型後,一般納稅人購買的辦公用的應征消費稅的小汽車不得抵扣進項稅,購買的用於生產經營的貨車、鏟車、叉車、裝載車等運輸工具可以抵扣進項稅。
㈡ 公司貸款買汽車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整車銷售
1、預付車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收到采購發票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預付賬款
(有些廠家會將折扣、銀承貼息等開到發票上,但是有些廠家會單獨在廠家設立虛擬賬戶,所以還要針對你企業的情況做這塊的賬務處理)
3、銷售
(1)收到預收款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預收車款
貸:其他應付款-代收款項(代收客戶驗車費和購置稅及保險費)
(2)開具機動車發票
借:預收賬款——預收車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汽車銷售收入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代客戶繳納保險費和購置稅
借:其他應付款——代收款項
貸:庫存現金
(4)代客戶付保險費(一般保險費都是和保險公司聯網,如果客戶自己有銀行卡可以直接刷卡,如果沒有就需要用公司的卡刷,公司可以去開戶行辦理商務卡)
借:其他應付款——代收款項
貸:銀行存款
4、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汽車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二、精品銷售
(1)開具增值稅發票
借:預收賬款——預收車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精品裝飾收入
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2)結轉裝飾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精品裝飾成本
貸:庫存商品
三、配件銷售
1、配件購入
借:庫存商品——配件
借: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2、配件銷售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配件銷售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結轉配件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四、保險理賠
1、一般關於保險公司理賠維修先掛賬
借:應收賬款——**保險公司
貸:主營業務收入——維修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2、保險公司回款(保險公司回款其中有部分款是退三者的修理費)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保險公司
貸:其他應付款——退三者修理費
3、退三者修理費
借:其他應付款——退三者修理費
貸:庫存現金
4、結轉維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維修
貸:庫存商品——配件
貸:應付工資(職工薪酬
新准則,下同)
五、售後維修
(1)收到預收維修款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預收維修款
(2)開具維修發票
借:預收賬款——預收維修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維修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結轉維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維修成本
貸:庫存商品
貸:應付職工薪酬
六、保修保養費用
(1)發生保修保養費用
借;應收賬款——廠家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2)收到廠家確認電傳文件
借:預付賬款
貸:應收賬款——廠家
㈢ 貸款買車怎麼入賬
首付時: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現金
貸:應付帳款
以後每月:
借:應付帳款(付多少寫多少)
貸:銀行存款/現金
(3)買車還貸款怎麼做帳擴展閱讀:
公司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科目。
企業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但尚未支付的款項,應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有關成本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賬款」科目;企業償付應付賬款時,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抵付購貨款時,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應付票據」科目。企業的應付賬款,因對方單位發生變故確實無法支付時,報經有關部門批准後,可視同企業經營業務以外的一項額外收入,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㈣ 您好,公司貸款以個人名義買車,每月需要還貸款,還貸金額怎麼做賬
以個人名義貸款買車可以分期付款,以公司名義貸款買車不可以分期付款。
以個人名義貸款辦理信用卡可以分期付款買車,以公司名義抵押貸款不可以分期付款,可以全款購買。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
㈤ 請教:公司貸款買車 每個月從法人個人賬戶還貸,該怎麼來做賬
1,從個人帳戶里扣的不行,要從公司帳戶里扣,或以公司名義主動匯給他們。個人即便是法人和公司是兩個不同的主體,付了也白付,只能算他自掏腰包。
2,先詢問收款的銀行,要還款回執或收款確認回單,蓋銀行業務章的,告訴他們,你是公司貸車,不是個人貸的,回單上一定要分別註明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車貸合同是以公司的名義簽的哦,不是個人哦)
2,拿到回單後,作為還貸的原始憑證,附在記賬憑證之後
3,賬務處理:因為是公司貸款,還貸的利息作為營運費用列支,可抵扣所得稅。本金作為歸還貸款。假設,本期還本金1000,利息100,則分錄是
借:管理費用
100
借:長期借款
1000
貸:銀行存款
1100
㈥ 按揭車怎樣做會計分錄
按揭車做會計分錄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2.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3.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4.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5.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6)買車還貸款怎麼做帳擴展閱讀
會計分錄的方法有以下:
1.層析法
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2.業務鏈法
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3.記賬規則法
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市場金融業對個人貸款買車主要有以下兩個方式:
1.房產抵押貸款購車最長可貸5年,首付也是3成以上。利率主要根據你的貸款類型和你的個人資質綜合決定。
2.個人信用貸款購車(無抵押無擔保,要求你信用良好,工作收入穩定),這種形式貸款買車可以貸5年,首付3成以上。
㈦ 公司老總買車還貸款要怎麼記賬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借:固定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預付賬款
每月扣款時: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長期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㈧ 在銀行按揭貸款購車怎樣做會計分錄
借:國定資產--汽車(現款購車價)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付款總金額)
分期支付款項,分期確認費用
借:長期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借:財務費用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㈨ 汽車按揭貸款如何做賬
需書面填寫申請表,並提交如下資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
2、居住地址證明內(戶口簿等);
3、個人職容業證明;
4、借款申請人本人及家庭成員的收入證明;
5、銀行規定的其他資料。
拓展資料:
指貸款人向申請購買汽車的借款人發放的貸款。汽車消費貸款是銀行對在其特約經銷商處購買汽車的購車者發放的人民幣擔保貸款的一種新的貸款方式。汽車消費貸款利率就是指銀行向消費者也就是借款人發放的用於購買自用汽車(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家用轎車或7座(含)以下商務車)的貸款數額與本金的比例。利率越高,那麼消費者還款的金額就越大。
㈩ 本公司貸款買車,還3年款,求做會計分錄
公司貸款買車,還3年款會計分錄如下:
1、貸款買車(憑發票及車輛登專記證)
借:固定資屬產—車
貸:長期應付款—分期付款購車
2、每期還款
借:長期應付款—分期購車
貸:銀行存款
3、貸款購車應將利息計入財務費用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短期借款
(10)買車還貸款怎麼做帳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一、直線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
1、直線法是指這項固定資產在預計使用期間內,均勻價值量磨損。
2、年限平均法是指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
二、加速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
1、加速法是對磨損使用頻率的表達。一個企業新買進設備時,使用的頻率會更多,更反應一個企業使用設備真實情況。
2、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殘值的情況下,將每期固定資產的期初賬面凈值乘以一個固定不變的百分率,來計算折舊額的一種方法。其公式為: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年折舊額=年折舊率×每年年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