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然氣價格的一般構成是什麼
天然氣價格是天然氣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天然氣價格和其他商品價格一樣,主要由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稅金四部分組成。它與其他商品不同之處是受石油價格變化的影響較大,此外還取決於國家對天然氣的價格政策以及供求狀況。理論上,天然氣的成本是反映天然氣從地質勘探、開發到采氣過程的全部耗費。合理的天然氣成本是制定天然氣價格的最低經濟界限。天然氣是能源產品,還要考慮在劣等自然資源條件下,也能充分開發利用所耗費的平均成本,並能得到社會平均利潤。天然氣合理的利潤,應按照資金利潤率確定天然氣價格中的利潤。這樣有利於引導社會對天然氣進行投資。天然氣的出廠價格為:式中:C+V為成本;m為合理利潤。
P1=C+V+m
天然氣的銷售價格為:式中:r為稅率。
P2=(C+V+m)/(1-r)
但實際情況和理論上有較大差別。天然氣基本上是區域性商品,天然氣價格沒有統一的價格結構。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交易領域和不同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具有多種不同的價格類型。
『貳』 中國天然氣價格怎麼構成的
中國天然氣價格的構成,一般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1)管輸費用。中國天然氣管道輸氣收費一直由國家定價。1976年開始,按輸送距離確定輸送費用,即國家規定了不同運距下輸送單位體積天然氣的運輸單價,乘以管輸天然氣體積總量即為總管輸費用。以後經過了多次調整,目前沿用的是按國家計委1997年3月頒布的管輸費。對於1995年及以後新建的天然氣長輸管線(如陝京線、鄯烏線、西氣東輸線等),國家實行了一線一價的政策,即按照「新線新價、老線老價」的原則執行,新線價格根據成本加合理利潤進行測算,經政府批准後執行。
(2)門站價格。天然氣從氣田經運輸後到分輸站點的價格。一般為出廠價格與管輸費之和。
(3)最終用戶價格。因用戶的類型不同、運輸距離不同等原因,最終用戶價格也不盡相同。最終用戶價格的確定主要基於成本加成法,同時也考慮最終用戶的支付能力、天然氣替代能源的價格、熱效率、配氣費等因素。配氣費由國家和當地政府確定。
『叄』 天然氣的國際貿易價格是什麼
天然氣國際貿易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以管道運輸為主。70年代以後,由於天然氣液化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天然氣國際貿易迅速增長。天然氣的國際貿易價格主要有邊境交貨價格、合同價格、液化天然氣離岸價格(FOB價)和液化天然氣到岸價格(DES價)。
邊境交貨價格:即天然氣經長輸管道跨越國界,天然氣生產國和消費國雙方進行談判確定的天然氣價格。這種價格類似一般商品的現貨價格,屬同時供氣付款的天然氣買賣價格。如俄羅斯用長輸管道給西歐十幾個國家供氣,以及美國進口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天然氣等。其計算單位是103英尺3(或103米3)和百萬英熱單位(MMBtu)。
合同價格:天然氣與其他商品在供貨方式上有很大差別。天然氣田一旦投入開發,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穩定用戶,供需雙方的合同期一般長達20~30年。在天然氣合同價格談判時,一般要考慮照付不議量、壓力等級與天然氣的生產成本、凈化費用、管輸費用、合同期內天然氣供求狀況及變動因素、預期利潤、預期金融市場變動因素(利率、匯率、通貨膨脹率等)。
液化天然氣離岸價格:由賣方在出口港將液化天然氣(LNG)裝上專用船為條件的價格。採用離岸價格時,賣方負責在出口港在規定的時間內將LNG裝上買方指定的LNG船,繳納出口稅,承擔LNG裝上船以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裝上船後的一切費用則由買方承擔。計算單位為百萬英熱單位(MMBtu)或噸。
液化天然氣到岸價格:由賣方負責租船,將LNG裝上船並支付由起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和保險費、出口稅,承擔買方收貨前的一切風險為條件的價格。賣方需向買方提供保險單據。計算單位為百萬英熱單位(MMBtu)或噸。
『肆』 企業用天然氣價錢偏高,希望政府能夠出面和天然氣公司協商,降低價錢,這種報告怎麼寫
這種定價,單個企業出面不合適。
最好是行業協會、企業家協會。
『伍』 不同地方為什麼天然氣價格差幾十
天然氣的價格會有一定小小的差異,但總體的價格走勢還是一樣的。我天然氣大多數是從西邊用管道運輸而來的,會根據距離的遠近,確定收費標准。天然氣供應商的不同,價格也會有一定的差異。你說的那兩個地方天然氣的采購商也不同,從而導致價格也會有一定的差異。
『陸』 為什麼天然氣一個月交2種價格
天然氣和電費水費一樣,是走的階梯價格,當你的用量高的時候,價格就高。
『柒』 天然氣的價格到底是怎麼確定的
兩套方案都實行階梯氣價
價格總體下降
市區居民生活用氣實行階梯價格,有2套定價方案。
方案一:
第一階梯戶年用氣量為0~216(含)立方米,含稅價格為每立方米2.98元;
第二階梯戶年用氣量為216~408(含)立方米,含稅價格為每立方米3.58元;
第三階梯戶用氣量為408立方米以上,含稅價格為每立方米4.47元。
制定理由:據調查,以金華新奧燃氣發展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的管道天然氣覆蓋到80%的居民用戶(不包括已開通未使用的用戶)月均用氣量為15立方米,覆蓋95%的月均用氣量為24立方米。
考慮到以後居民用戶人口增加的因素,提出了這一套方案。
方案二:
第一階梯戶年用氣量為0~300(含)立方米,含稅價格為每立方米3.05元;
第二階梯戶年用氣量為300~480(含)立方米,含稅價格為每立方米3.66元;
第三階梯戶用氣量為480立方米以上,含稅價格為每立方米4.58元。
制定理由:考慮到今後經濟社會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應該適當擴大居民分檔氣量,參照嘉興、衢州等地的階梯氣量標准制定此方案。
兩個方案中,居民用戶用氣地址對應的戶籍人口多於4人的,每增加1人,相應增加年用氣量60立方米。
不過,從兩套方案第一階梯每立方米含稅價格來看,都比現行每立方米3.8元的價格要便宜。
大多數聽證會參加人員
贊成第一方案
此次聽證會參加人員有23人,其中消費者代表10人,經營者2人,其他利益相關方1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2人,機關部門、社會組織9人。
聽證會現場,大家各執己見,分別對這兩套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記者現場統計發現,其中有12人贊成方案一,4人贊成方案二,3人要求兩者結合,4人未發表明確態度。
支持方案一的人普遍認為,如今金華絕大多數居民的年用氣量都不會超過216立方米,這個方案更省錢。
「我曾經對我們小區里的10戶人家做過調查,他們的月用氣量都在15立方米上下,一年也就180元,方案一的第一階梯足夠了。」機關部門代表陳晨說。
而支持方案二的人則表示,和其他能源相比,天然氣的優勢很明顯。一旦家裡通上天然氣,使用頻率肯定會提高。
「現在二胎政策開放,人口數肯定會提高。況且生活條件也會越來越好,生活觀念也不斷在變化,用氣量肯定會上升。」消費者代表於繼年認為,從長遠來看,方案二顯然更符合實際。
延伸閱讀
天然氣的價格是怎麼定的?
那3名選擇折中態度的代表則認為,如果第一階梯的年用氣量按方案二來,而每立方米的價格又以方案一的標准,或許更合適。
他們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觀點,主要來源於一份數據。
記者了解到,在浙江省內,湖州、嘉興、衢州的天然氣收費都已經實行了階梯氣價,第一階梯的年用氣量均在0~300立方米。而每立方米的起價分別為2.92元、2.98元、2.99元,都低於3元。
「享用同樣的用氣量,金華的價格沒理由這么高。」三位代表普遍有這樣的觀點。
不過在物價局提供的聽證方案上,記者也看到了這個價格制定的來龍去脈。
文件顯示,金華天然氣的銷售價格由定價成本、稅金、利潤三部分組成。
而定價成本又包括了購進成本、運營成本和輸氣官網損耗三部分,這三部分的核算數據分別是2.142元/立方米、0.472元/立方米、0.081/立方米,再加上0.403元的法定稅金。在不考慮利潤計算的前提下,銷售價格約為3.10元。
金華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認真聽取和研究代表們意見的基礎上,他們會盡快完善調價方案,滿足企業和消費者的需求,找到雙方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