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均線多頭排列上漲途中的洗盤,如果你是滿倉狀態,明知道是洗盤會額外再補資金嗎
目的無非是為了清理市場多餘的浮動籌碼,抬高市場整體持倉成本。莊家為達炒作目的,必須於途中讓低價買進,意志不堅的散戶拋出股票,以減輕上檔壓力,同時讓持股者的平均價位升高,以利於施行做莊的手段,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不要簡單認為股價脫離均價過遠就去撿貨,因為開盤形態基本決定了當日走勢,主力有心開盤做打壓動作,這個動作不會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因此,較為穩妥的吸貨點應在股價經過幾波跳水下探,遠離均價3%-5%以上處。
㈡ 怎樣理解短,中,長期均線所反映的本質情況
均線的長短表達出的市場意願不一樣,短期均線反應速率更快,可以參考做為短線操作,而長期均線更代表長期的投資持倉情緒,就更能說明一種長期的形態
短期均線一般都看5.10這兩根
關於均線,我有兩個核心觀點:
1 均線對行情分析沒有實質幫助
2 均線不代表實際平均成本
第一條,小白就有疑惑,因為明明均線可以捕捉到波段行情,並且價格時常受某條均線壓制或支撐。我告訴你,這種思維對你分析行情是個大阻礙,越早去除越好。均線代表什麼,代表趨勢正在運行,這沒問題。趨勢怎麼出來的,是因為市場價格波動,市場不可能原地上下,時常有明顯的單向波動。均線做了什麼呢,對價格波動做了個平滑處理。歸根到底,沒持續的趨勢一點用沒有,跟MACD是一類。
是否有行情,自然不是幾個統計線條決定的。
技術指標兩大類,一類是趨向型,認為漲了會一直漲,跌了會一直跌。至於拐點,不管。反正拐了以後我會再告訴你,持續多久,不管。要抓趨勢行情,漲跌不明顯的震盪也得嚴格執行。
另一類,擺動指標,或者叫做隨機指標。這類告訴你漲多了要跌,跌多了要漲。震盪行情中最神奇。
然而到底是哪種行情,對後市分析判斷是盲的,背離了可以又背離。就均線來說,行情來了,什麼線都壓制不了,行情暴跌,什麼線都支撐不了,眼睛看到支撐壓制,不過是統計巧合。調一調天數,都能找到吻合的。
形態組合的可能性有無限種。那麼,均線等指標是不是全然一無是處呢,不是的。在對專一股票進行倉位滾動操作時,均線最好。有回答提到了,各位自行琢磨,通過均線組合進行動態調倉是很好的操盤方法。比其他指標明顯簡介直觀。
打個比方,五天線賣短線,十天線賣中線,三十天賣全部,這輪股災保利潤足矣。問題是紀律,沒幾人能做得到。
一句話總結,均線不是用來分析行情的,而是用來操作的。尤其是短中長滾動倉位。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停損持長。
以上是微觀操作層面,判斷大勢則是用另一種思維。兩個字:周期。非幾句話說得清。
第二條,均線是否代表市場平均成本。不想說得太復雜,舉個例:一隻股票,連續五個一字無量漲停,此時五天均線怎麼可能代表市場平均籌碼成本?
我不否認成本對支撐壓力分析有效,但必須實際考慮成交量。不展開了。
這也是傳統的西方技術分析缺陷所在,形態不結合量和時間因素。
若想判斷水的流向,必須了解河床結構,對一隻股票,便是籌碼成本結構,機構持倉分布等。散戶喜歡在花花綠綠的單純形態指標上研究,純屬浪費時間。
沒有聖杯。先掌握以上,便可以進階一層到研究題材和市場熱點、事件驅動。
這個世界,為不願意獨立思考的人准備了不計其數的陷阱,股市無疑是最有效的一個。
至今為止,我個人不做任何不能顯示成交量的品種,比如某些貴金屬。股指期貨是可以的,但是成交量的作用不是很重要,需其他幾部分要素綜合判斷。
另外,補充一下,如果一個常識是錯的,但信的人很多,也就需要當成規律來看。我在實盤中,不看指標,平均價格基本上掃一眼就知道在什麼位置,但也會看看股民常用的指標狀態,比如MACD金叉大家都喜歡,便可以加以利用參考。
指標和趨勢相互影響,這也算是索羅斯的反身性一種。
㈢ 均線之間的距離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應該是指均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吧。比如,5日均線18元,10均線15元,那麼它們的距離就是3元。
㈣ 東方財富資金趨勢中的三條線代表什麼
五天、十天和二十天的資金流平均線,比如五天就是從今天起前推五天的資金進出狀況,上漲表示五天內資金是流入的,反之是流出的。
㈤ 股市裡的均線理論怎麼真正理解呢
你好,均線理論的原理是指:短期均線的走勢要服從於長期均線的走勢,也就是說日線的走勢最終專要服從周屬線,周線走勢要服從季線,以此類推。趨勢改變的的方向將會按長期均線的運動方向進行,假如長期均線向上那麼大的趨勢就向上運動,長期均線向下則趨勢向下。
簡單的來說均線就代表了成本,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的差值可以看做是主力的利潤空間,如果股票漲幅超過60%就極大可能引發主力出局。均線可以告訴我們趨勢運行的狀態,這是投資者要花功夫仔細研究的地方。
總體來看,均線理論雖然有滯後性等缺點,但是它仍然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技術分析方法,投資者必須熟悉和掌握均線理論,這樣才能在技術分析上打牢基礎,看盤時則會更加輕松。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㈥ 為什麼均線代表資金的平均成本
移動平均線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內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容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移動平均線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多少日的均線就代表該段時期內的股票平均價格,也就代表了平均成本了.
㈦ 如何看個股的資金量變化
可以在網上看個股的主力動向,有當天,5天,20天,60天四個時間段,主力與散戶的資金進出統計
㈧ 為什麼說均價線是多空分水嶺
在技術派看來是抄這樣,他們認為均線是市場長期買賣的平衡的結果。它代表這條線附近是大多數人的買入價或套牢價,一旦價格破均線,就意味著極度悲觀(或樂觀)預期,沒人想持有這只股票(或人人都想要這只股票)——然後定義市場多空。
這個邏輯表面上沒問題,但是有漏洞——它太理想化:1.把人理想化。人是最情緒化的,做重大決定往往靠感性而不是理性;而且人有局限性,無法全知,就更難達到這種理想狀態了。2.把市場理想化。把市場整體認為它具有完美連續的邏輯——簡單點說就是前天是1昨天是2,那麼今天必然是3!這種邏輯短期可能有效,但絕對無法作為長期的原則——我並不是否定它具有價值,但我否定單純無理由的依靠它交易。
好像回答的有點脫題了,抱歉抱歉,沒剎住車!
㈨ 均線為什麼那麼重要
均線一方面反應的是周期內市場的持有成本;
另一方面反應的是市場買賣的力量(如均線上翹與均線下壓以及均線粘合等);
我個人認為研究均線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斜率、反壓、發散、粘合、交叉與距離。
技術分析可以通過不斷學習來加以掌握,但人性贏的貪婪與輸的恐懼是最難克服的。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