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流程定價是什麼意思
定價程序:第一步:確定定價目標 企業價格的制定是一種有計劃有步驟的活動,是實現企業營銷目標和總體戰略的 具體工作。因此,必須首先明確企業的定價目標。第二步:估計市場需求 商品價格與市場需求一般情況下是成反比關系的。
價格會影響需求,在正常情況 下,市場需求會按照和價格相反的方向變動。 價格提高,市場需求就會減少。企業商品 的價格會影響需求,需求的變化會影響企業的產品銷售乃至企業營銷目標的實現。
因此,估計市場需求狀況是制定價格的重要工作。第三步:估算成本 企業在制定商品價格時,要進行成本估算,這是任何企業都不能例外的。企業商 品價格的上限取決於市場需求及有關限制因素,而最低價格不能低於商品的經營成本費 用,這是企業價格的下限(這里不包括短期的,由於某種原因個別品種的價格低於成本 費用的例外情況),低於這個限度,企業無法維持再生產和繼續經營。
第四步:分析競爭狀況 企業價格的制定除取決於需求狀況、成本狀況之外,還受市場競爭狀況的強烈影 響。對競爭狀況的分析,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五步:選擇定價方法。
㈡ 定價策略有哪些步驟
定價策略,市場營銷組合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
價格通常是影響交易成敗的重要因素,同時又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難以確定的因素。企業定價的目標是促進銷售,獲取利潤。這要求企業既要考慮成本的補償,又要考慮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能力,從而使定價策略具有買賣雙方雙向決策的特徵。此外,價格還是市場營銷組合中最靈活的因素,它可以對市場作出靈敏的反映。
一、影響企業定價的因素
A:內部因素
(1)企業的營銷目標
(2)企業的營銷組合
(3)產品成本
B:外部因素
(1)市場結構
(2)市場需求的價格彈性
(3)市場競爭
(4)國家政策
(5)其他外部環境因素
二、成本導向定價法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2、邊際成本定價法
三、需求導向定價法
1、需求價格彈性
2、供求關系
3、准確把握顧客心理
四、競爭導向定價法
1、隨行就市定價法
2、密封投標定價法
3、主動競爭定價法
五、價值導向定價法:
根據客戶對公司產品的價值認知確定價格。
六、新產品定價策略
(一)撇脂定價策略
所謂撇脂定價是指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初階段,把產品的價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潤。
撇脂定價的條件:
(1)市場有足夠的購買者,他們的需求缺乏彈性,即使把價格定得很高,市場需求也不會大量減少。
(2)高價使需求減少,但不致抵消高價所帶來的利益。
(3)在高價情況下,仍然獨家經營,別無競爭者。高價使人們產生這種產品是高檔產品的印象。
(二)滲透定價策略
所謂滲透定價是指企業把其創新產品的價格定得相對較低,以吸引大量顧客,提高市場佔有率。
滲透定價的條件:
(1)市場需求對價格極為敏感,低價會刺激市場需求迅速增長。
(2)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經營費用會隨著生產經營經驗的增加而下降。
(3)低價不會引起實際和潛在的競爭。
(三)滿意定價策略
滿意定價策略是一種介於撇脂定價策略和滲透定價策略之間的價格策略。其所定的價格比撇脂價格低,而比滲透價格要高,是一種中間價格。這種定價策略由於能使生產者和顧客都比較滿意而得名。有時它又被稱為「君子價格」或「溫和價格」。
七、產品組合定價策略
1、生產大類的定價
2、可選產品定價
3、必選產品定價
4、附加產品定價
5、產品捆綁定價
八、價格調整策略
1、折扣和補貼定價
2、分層定價
3、心理定價
4、促銷定價
5、地區定價
6、國際定價
九、刺激性定價策略
1、拍賣式定價
2、團購式定價
4、搶購式定價
5、與產品未來利潤增長掛鉤的持續回報式定價
6、會員積分式定價
㈢ 請簡述企業定價的程序
定價策略可以按照評估量化利益並確定價格上限、衡量市場規模、確定最低限價、預測競爭企業的反應、確定投放價格、進入市場控制六個步驟進行。
一、評估量化利益並確定價格上限
在推廣新產品時,企業應該准確地評估和量化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利益,這些利益可能是功能性的,可能是與過程有關的,也可能是與關系有關的。關鍵問題是要從市場收集信息而不是輕信內部理念。通過評估和量化利益,企業可以確定有效的價格上限,這既可以從零開始為一種完全創新的產品確定價格上限,也可以相對於市場存在的其他產品確定價格上限。這個理論上的最高價格可能最終並不會被採用,因為在這個價位上可能沒有市場,這個價位還可能為競爭對手留下了過多的進入空間;或是消費者實力強大,要求分享更多的產品價值,但是在開始所有的定價選擇之前,知道封頂價格是必需的。
在許多標準的市場研究工具中,聯合或權衡分析對於判斷相對利益是相當有用的,因為這兩種方法都有助於企業將新產品與相似產品進行比較。這類評估可以量化改進後的產品相對於原產品為不同客戶增加的利益。權衡分析對於企業考慮功能之外的利益非常實用,它可以考慮過程利益和關系利益。新產品越具創新性,越能滿足消費者在原來市場無法得到的那些需求,聯合分析的精確度也就越低。在探索那些市場所不熟悉的產品特性時,終端越開放的市場研究方法越能更好地收集到信息。這樣的方法可以使消費者隨心所欲地發表對產品利益的看法,而不是簡單地對供應商的假設做出反應。此時,市場測試和有針對性的小組調查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衡量市場規模
為新產品限定邊界的下一個因素是確定在產品的利益水平上的潛在市場規模。對潛在市場的准確衡量不僅對於估計產品的生存能力是必要的,而且這還是分析產品成本的基本要素。利益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哪些特殊的消費者群體更加重視新產品提供的利益,市場分析可以指出其中每個細分市場的規模。在本質上,它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小於等於最高價格的每個價格點的潛在市場規模有多大?
細分市場分析不僅可以清晰地呈現不同價格水平的吸收力,還能警告企業不要將產品定價在市場的死亡區域上。如果定義恰當的話,每個細分市場都將對產品的利益擁有不同的觀點,願意為這些利益支付的價格也不同。而且,市場細分分析還能發出警報:某個價格水平是否加速了與本企業其他產品的自相殘殺。估算在不同價格點上的市場規模可以為企業正確制定新產品的價格水平范圍提供導向。它還能促進企業更好地估計該產品的利潤率和更精確地估計成本。
三、確定最低限價
此外,企業還要決定產品的最低限價。企業可能因為根本無法正確分析,所以不知道制定什麼樣的價格水平才能從新產品中賺到錢。建立正確的最低限價,要求企業孜孜不倦地進行成本基礎分析。還有一個由市場決定的價格底線,它可以通過精確的價值分布圖表現出來。根據價值分布圖,企業不會希望產品價格低於某個水平,那樣的水平會對等價值線產生不恰當的向下壓力,或者沖破了可信任的區域。成本疊加定價是一種「營養不良」的戰略,把它作為唯一或主要的定價工具是不夠的。使用成本疊加模型會使企業忽視整個定價范圍的中部和上部的界限。但是對單位產品成本的精確分析後再加上一個代表最低可接受的投資收益率的毛利,將得到企業可盈利的最低價格水平。如果市場連這個價格都接受不了,那麼企業就應該重新考慮這種產品的可行性。
四、預測競爭企業的反應
對於改進產品或模仿產品來說,企業必須清楚地評估其他競爭企業可能做出的反應,以避免新產品的價格損害企業和整個行業的價值。過低的投放價值很可能激起一場毀滅性的價格戰。很少有競爭企業能夠立即推出新產品來匹配對手提供的利益,因此他們捍衛市場的唯一選擇就是降價。特別是對於改進產品,如果新產品的定價相對於增加的利益較低,很可能被視作激進的爭奪市場份額的行為,而且經常會引發競爭對手強烈的反擊。將產品價格保持在等價值線的中性區域里,只會引起市場份額一兩個百分點的變化,這種變動被看成是一種威脅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如果中性區域很大,這樣就留給新產品較大的定位選擇空間。當企業推出創新產品或改進程度較大的產品時,它必須估計其他競爭企業會以多快的速度進入市場,自己的定價策略是否給競爭企業的攻擊留下太多空間。
五、確定投放價格
新產品的定價界限確定以後,企業便可以開始建立具體的投放價格了。簡單地說,新產品的投放價格是企業希望市場能夠接受的價格。本質上來說,這個價格描述的是希望消費者感覺到的價格,特別是與競爭產品相比時感覺到的價格。在建立投放價格時,企業應該盡量發現新產品能夠創造的所有利益。但是,投放價格可能仍會低於在確定價格界限時所得到的最高價格。在推出新產品時,企業必須進行內部評估,確定如何在企業本身和消費者之間劃分新創造出來的價值。這里沒有正確的公式,在不同的情況下,供應商可能收獲90%的價值,也可能只收獲10%的價值。企業還必須協調投放價格與其他目標的平衡。同時,也要充分考慮新產品價格對本企業其他產品和品牌聲譽的影響。
六、進入市場控制
企業在推出新產品時,向市場介紹價格需要巧妙的溝通和良好的耐心。尤其是創新產品。但是無論新產品面臨著什麼樣的定位,企業必須注意不要因為錯誤地執行定價政策而破壞其向市場發出的價值信號。新產品上市最初的6~12個月是其建立價值定位的關鍵階段。特別是在這段時期,企業必須保證從上到下在每一個交易中對定價操作的牢固的控制。
然而如果管理者認為有必要將產品迅速推向市場,他可以選擇許多不犧牲投放價格或市場價值感知的做法。最常見的三種方法是:將產品首先推銷給那些特徵明顯或對市場有顯著影響的消費者,派發免費試用品以及提供一段免費試用期。標準的折扣或回扣通常是錯誤的信號,因為它們事實上降低了投放價格,使消費者對企業宣稱的產品會提供的利益產生疑問。
上海·勝者集團,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㈣ 如何制定價格管理制度
價格是產品的生命線。價格管理是市場營銷和銷售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價格管理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價格管理執行不到位、市場價格混亂。這些問題會影響到產品銷售、品牌建設和企業效益。為此,我們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學的價格管理制度,從而規范價格管理流程、指導價格管理工作,實現對市場價格的有效管理。
那麼,我們該如何制定價格管理制度呢?本課程將從實戰出發,透過鮮活有趣的案例,為您一一闡述制定價格管理制度的重點與難點。
解決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制定價格管理制度是有方法可循的。下面惡魔從實戰經驗中給大家總結一下工作流程和方法,以便大家參考借鑒!
制定價格管理制度,我們可以從三個步驟來做到: 第一步,分析價格管理問題; 第二步,擬定價格管理制度; 第三步,修訂價格管理制度。
第一步,分析價格管理問題。
包括分析制度是否執行、職責是否明確、流程是否清晰、定價是否科學、調價是否隨意、價格是否混亂等。
第二步,擬定價格管理制度。包括:
1.明確價格管理職責,主要職責有:市場價格信息調查與分析、 定價與調價建議、定價與調價決策、定價與調價批准、價格執行與管理等。設計價格管理流程,包括定價流程和調價流程,其中調價格流程又分為漲價流程和降價流程。
2.規范價格管理行為,包括:定價管理規范,明確定價因素和 定價策略等;價格調整管理規范,明確漲價和降價的條件及方式等;價格執行管理規范,包括建立價格體系(價格結構、獎罰制度),做好特價管理(促銷品價格管理、滯銷品價格管理、大客戶價格管理),價格監控與維穩(抑制低價竄貨、避免價格混亂)。
3.設計價格管理工具,例如市場價格分析報告、價格執行報告、 價格管理流程圖、渠道價格管理手冊等。
第三步,修訂價格管理制度。
需要做到:檢查價格管理制度是否符合企業利益訴求、是否存在價格管理漏洞,以及修訂與完善制度細則。
最後,將這幾部分的導圖串在一起。就形成了「制定價格管理制度」完整的方法流程。
或許文字的話大家並不是很清楚,我們可以看下面的思維導圖,能讓你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明白該如何制定價格管理制度。
㈤ 什麼是價格制定和修訂的程序
新產品上市前需要對產品制定一個合理的價格,並在產品上市後根據市場反映情況對其價格進行適當調整。
1.制定價格的程序
制定產品價格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如圖35所示。圖35制定價格程序2.修訂價格程序
產品的初次定價經過市場檢驗以後,會表現出過高或過低的情況。此時為了保證企業的成本和贏利,也為了被客戶所接受,需要確定一個穩定的價格。其具體程序和價格制定相似,這里不再復述。
㈥ 制定價格的方法有哪些
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一)
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其計算公式為:P=c×(1+r)
P—商品的單價
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此作為定價的標准。
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預計銷量
2、邊際成本定價法
3、盈虧平衡定價,考慮到銷售額變化後,成本也在發生變化,這種方法是運用損益平衡原理實行的一種保本定價法。
其公式是:
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平衡點銷售額=固定成本/1—單位變動成本率
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種
(一)認知導向定價法,是根據消費者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價值的主觀評判來制定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
(二)逆向定價法,它是指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考慮中間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潤後,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產價格。
可通過公式計算價格:出廠價格=市場可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
(三)習慣定價法,是按照市場長期以來行成的習慣價格定價。
競爭導向定價法
(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競爭導向定價法概述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
這種定價方法主要有3方面特點。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隨行就市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和密封投標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的幾種方式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㈦ 價格制定的步驟依次是什麼
定價分類
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一) 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其計算公式為:P=c×(1+r)
P—商品的單價
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此作為定價的標准。
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預計銷量
2、邊際成本定價法
3、盈虧平衡定價,考慮到銷售額變化後,成本也在發生變化,這種方法是運用損益平衡原理實行的一種保本定價法。
其公式是:
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平衡點銷售額=固定成本/1—單位變動成本率
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種
(一)認知導向定價法,是根據消費者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價值的主觀評判來制定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
(二)逆向定價法,它是指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考慮中間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潤後,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產價格。
可通過公式計算價格:出廠價格=市場可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
(三)習慣定價法,是按照市場長期以來行成的習慣價格定價。
競爭導向定價法 (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競爭導向定價法概述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
這種定價方法主要有3方面特點。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隨行就市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和密封投標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的幾種方式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