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貨幣資金財務造假案

貨幣資金財務造假案

發布時間:2021-04-22 04:29:21

1. 有個問題不明白。上市公司造假是怎麼虛構貨幣資金的,貨幣資金銀行一查不就知道,是多少錢了嗎,謊言不就

首先你要明白,上市之前需要審計而不是銀行去查。銀行不管這些也和銀行沒關系內,你說的貨幣資金應該是容資本量,那是根據公司報表和各種合同章程測算出來的。比如存貨量,其他公司占股比例,應收款,應付等太多。不是什麼銀行存款這有本質區別。根據審計的結果銀監會考慮是否通過公司的上市申請,所以你覺得這其中能做假的環節在哪,自己腦補不方便「亂說」。

2. 有哪些特別典型或者經典的財務造假的案例

隨便搜搜還是蠻多的,例如美國史上最大的財務造假案:世通案;中國創業板特大造假案:廣東新大地財務造假案;在線時代華納等等,都很經典了

3. 求一個今年的財務造假案例

天津磁卡涉嫌銀廣廈式財務欺詐冰山一角,其驗鈔機神話至今沒有最終揭穿,巨額的資金往來也是迷霧重重,這幾年不斷有媒體質疑天津磁卡財務造假,翻閱近幾年來的年報,發現該公司 2002年報出巨虧2.88億元,2003年盈利0.61億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後是虧損1.29億元,2004年盈利0.25億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仍是虧損1.46億元,那麼這兩年的非經常性損益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家涉嫌嚴重財務造假的公司,雖然這兩年地產價格暴漲使其能繼續燒下去,盡管證監會2003年發布了對天津磁卡的處罰公告(證監罰字[2003]10號),但相形之下,如此浮在水面的造假行徑卻沒有受到監管部門應有的懲處。

著名會計學者李若山教授在《會計謎局》序中寫道:證券市場是什麼?是盈利能力極強公司的融資平台、是優質資本轉讓的交易場所、還是充斥欺詐的冒險樂園?這個簡單問題在設立證券市場之初似乎不是個問題!因為,沒有一個政府會在建立證券市場時,將其變成最後一種類型場所。因為,任何一個國家都知道,證券市場在其國民經濟中所佔的重要地位。然而,當人們在證券市場中看到一幕幕只知圈錢、隨後不給回報的騙局,看到一場場佔用資金、然後金蟬脫殼的鬧劇時,人們不禁要問:證券市場到底是什麼?

2005 年9月28日,審計署在第四號審計結果公告稱:2003年8月,天津某上市公司與天津某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開發公司)和天津某文化交流中心(簡稱交流中心)分別簽訂資產置換協議,開發公司將其評估價為3 247.61萬元的房產與上市公司的應收款項進行等值置換;交流中心將其評估價為4406.53萬元的房產與上市公司的應收款項進行等值置換。因開發商原因,上述兩處房產均未取得土地及房產產權證,造成資產置換存在風險。該上市公司年報未披露上述兩項債務重組置換的7654.14萬元房產未能取得產權證的情況。上海萬隆眾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該上市公司進行審計,其注冊會計師未能查出上述問題。

筆者當即發表評論:這家公司是天津磁卡(600800),這不是它第一次受調查了,該公司前幾年也被證監會調查過,但每次調查都是避重就輕,說明該公司背景還是相當深厚的,這家公司涉嫌大面積的造假,與天津廣廈 (銀廣夏造假主體)非常相似,但這幾年來,小事不斷,大事沒出,也真服了它。2003年,證監會曾對天津磁卡2000、2001年報財務造假進行處罰,且看其03年受到證監會處罰(證監罰字[2003]10號)的公告:

經查明,磁卡公司存在如下違法行為:

(一)2000年年報虛增利潤6370萬元

其一、磁卡公司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海南海卡有限公司(海卡公司)將委託他人開發的兩項pos 機技術協議轉讓給另三家公司,收取技術轉讓費5500萬元,扣除委託開發成本230萬元,形成營業毛利5270萬元。經查,海卡公司與受託開發方簽訂的委託開發合同規定,海卡公司除了支付了全部開發經費和報酬外,還支付了約定的「技術轉讓費」的,方可對研究開發成果享有完全的使用權和轉讓權,但截止年報審計報告日,海卡公司尚欠79萬元開發及轉讓費未付清。海卡公司在尚未享有pos機技術完全使用權和轉讓權的情況下,向三公司轉讓使用權,並將所收取的費用確認為收入,提前確認收入5500萬元,提前確認成本230萬元,虛增利潤5270萬元。

證實此項事實的主要證據有:記載披露內容的2000年年報、pos機技術委託開發合同、支付委託開發費用的記帳憑證、匯款憑證等。

其二、磁卡公司披露,公司與吉林天潔天然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天潔)簽訂合同書,向吉林天潔提供價值1200 萬元的計算機硬體設施和價值1100萬元的軟體系統、技術資料和技術服務,至年末,公司將吉林天潔支付的1100萬元作為軟體系統及技術服務收入記入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經查,截止審計報告日,該合同硬體部分尚未履行,天津磁卡在合同尚未履行完畢的情況下,將1100萬元確認為收入,屬提前確認收入,形成等額虛增利潤。

證實此項事實的主要證據有:記載披露內容的2000年年報、相關合同文本等。

4. 誰有會計造假和審計造假的最最最新的案例,急。。。

案例一:閩福發(000547) 閩福發年收入只有2~3個億元(實際上真正的收入估計連1個億元都沒有達到),但近幾年貨幣資金一直保持較高余額,甚至超過了年收入額,而且閩福發的貨幣資金很有意思,除了2002年有「其他貨幣資金3550萬元」外,其餘基本都是銀行存款,而這些銀行存款都是沒有受限的。而實際上,閩福發大股東的股權早就被司法凍結或質押,閩福發截至2005年半年報,資產總額11.08億元,股東權益.4.60億元,資產負債表58.48%,而這只是賬面數,如果扣除大量的泡沫、虛假資產,筆者懷疑閩福發早已資不抵債,在此背景下,竟然還有2個億甚至3個億元無受限的銀行存款,只能斷定這些銀行存款實為虛構或早已受限。2 案例明天系 與德隆系齊名的明天系最近也傳出資金鏈綳緊的傳聞,明天系實際控制人是肖建華,其核心企業是明天控股,據該公司網站介紹:明天控股有限公司,是以IT行業為龍頭,基礎工業為後盾,產品開發和資本運作為兩翼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現有20多個高科技控股公司,其中六家為大型上市公司。與明天系有染的公認的上市公司有華資實業(600191.SH)、明天科技(600091.SH)、寶商集團(000796.SZ)、愛使股份(600652.SH)、西水股份(600291.SH)。 2005年半年報披露,明天科技9.29億元現金,華資實業5.60億元現金,愛使股份10.30億元現金,而三家公司總資產分別為29.37億元、23.12億元、32.22億元,眾所周知,明天系掌門人是資本運作起家,如今旗下上市公司有如此巨額現金令人生疑,盡管煤炭投資收益明顯,但卻不足以支撐整個系的現金需求,而肖建華等資本運作高手對現金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因為這幾年熊市使大多數的同類資金鏈斷裂,在這種背景下,明天系居然手握25億現金豈不令人生疑,在這巨額現金的背後懷疑又是一家家的金花股份(金花股份最近承認虛構巨額現金、隱瞞巨額賬外借款)。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明天科技2005年第三季報顯示其貨幣資金余額增加至16.79億元,據該公司三季報稱「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5.81億元,但查遍所有的公開信息,不能知道這筆巨額資金的來龍去脈,明天科技稱貨幣資金是公司在建項目的專項建設資金和必要的生產流動資金,而明天科技截止第三季度共實現收入5.11億元,資金負債率盡管不高,但也有55%,欠銀行貸款14多億元(包括應付票據3億元),海吉氯鹼項目一期總投資也只有17億元,明天科技為何要一次性准備如此巨額的現金呢?實際上,半年報並沒有海吉氯鹼項目,資金余額也高達9.29億元,因此,我們懷疑這筆巨額現金涉嫌虛構或早已設定質押。 案例三:悅達投資(600805) 悅達投資2004年報現金余額11.88億元,其中有外埠定期存款5.27億元——人們不竟發出疑問:好端端跑大老遠去存什麼定期存款?且該存款無質押等情況。 截止2004年底,該公司資產總額61.87億元,其中貨幣資金11.88億元,資產負債率63%,銀行貸款31.66億元(包括應付票據5.07億元),2004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1.88億元,實現凈利3982萬元,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入分別6.13億元、-1.40億元及-0.04億元。2004年現金凈增加4.69億元。 2004年報披露: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東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佔用公司資金凈額(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佔用公司資金扣除公司及子公司佔用悅達集團及其子公司資金)合計為22,629.00萬元。其中:本年累計增加138,246.84萬元,本年累計減少144,899.44萬元,全年平均佔用凈額48,809.61萬元。 2005年半年報顯示,貨幣資金余額減至9.22億元,經營性現金凈流出4.64億元。貨幣資金中有5.25億元是其他貨幣資金,附註稱期末其他貨幣資金中為辦理承兌匯票抵押存款金額51910.50萬元、信用保證金存款659.44萬元、外埠定期存款3.24萬元。而2004年報中11.88億元中有9.37億元是其他貨幣資金,附註稱:期末其他貨幣資金中為辦理承兌匯票抵押存款金額26429.50萬元、信用保證金存款2639.19萬元、外埠定期存款52700.00萬元。 至此,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悅達投資外埠定期存款5.27億元實為虛構或已設定質押,造假目的是掩蓋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違規行為,

5. 會計造假案例和財務造假案例有區別嗎

近期影響最大的莫過於 萬福生科造假案例了,虛增收入融資被證監會處罰。樓主可以搜索下具體的情況。

6. 虛增收入,不虛增貨幣資金的財務造假影響的科目是哪個

可能是應收賬款,虛增收入,不增加貨幣資金,可以將收入掛到往來上面。

7. 虛增收入,實增貨幣資金,虛增流動資產的財務造假涉及的會計科目有哪些

增收入石增貨幣資金,虛增流動資產的財務造假,涉及的會計科目主要就是主營業務收入

8. 證監會處罰警告財務造假事件有多少起

2018年證監會公布處罰了多起財務造假的案例,包括聖萊達、ST仰帆、金亞科技、昆明機床等,初善君從造假方式、造假動機、財報特徵和如何防範等角度整理相關案例,供各位參考
案例一:ST國葯(現在ST仰帆)虛假記載營業收入
案例二:金亞科技虛增收入、利潤
案例三:昆明機床跨期確認收入
案例四:聖萊達通過虛構營業外收入虛構收入和利潤

9. 求 中國近五年重大會計造假案例

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會計造假案例
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派神)是甘肅省蘭州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注冊及辦公地址是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因披露虛假利潤等違規行為,2008年4月14日接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公司處以30萬元的罰款;對時任公司董事長張晨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的罰款;對時任公司財務總監金明喜給予警告並處以20萬元的罰款等。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原控股股東控制期間,原董事長張晨蓄意犯罪,隱瞞董事會,未按規定披露公司的外貿業務、與關聯股東的交易,特別是大額對外擔保等重大信息。為此形成的虛假利潤300多萬元,嚴重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

ST派神在2008年年報中的「公司治理結構」部分指出:「本屆董事會認真汲取教訓,深刻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未發揮作用1形同虛設,致使犯罪分子再三侵害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

事實是這樣的嗎?ST派神幡然醒悟了?認真分析一下2008年年報,真相即刻揭曉。虛假利潤,就像幽靈一樣,繼續纏繞著ST派神。與以前不同的是,2008年的會計處理表象是合理的,但沒有如實反映交易的本質,不符合新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

以資抵債的會計計量

在2008年年報中,ST派神的無形資產增加了一項土地使用權,該項土地使用權「系根據本公司與三毛集團簽訂以資抵債協議,三毛集團以其所持有的土地抵償欠付本公司的款項。該土地使用權的入賬價值44242500元系根據甘肅方家不動產評估咨詢有限公司甘方估字[2008091]號評估報告為依據確定,評估方法為市場比較法和成本逼近法。」三毛集團是ST派神的第一大股東。

根據上述信息,如果不存在債務重組的情況,會計處理比較容易,借記「無形資產」,貸記「應收賬款」;如果以前年度計提了壞賬准備,則借記「壞賬准備」,貸記「資產減值損失」。

回到年報,看一下這四個賬戶的明細賬,就可以看出會計處理是否恰當,會計信息披露是否如實反映交易事項的經濟實質。

1「資產減值准備」中的「壞賬准備」明細賬如表1所示。

表1說明,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在2008年大幅度減少,壞賬准備被巨額轉出。

2「資產減值損失」賬戶中的「壞賬損失」明細賬2008年度的余額為-31935873.38元,年報中沒有詳細披露這次以資抵債交易發生後,沖回資產減值損失的金額,但從表1和年報,可以判斷沖回的金額為3065.39(2019.94+1045.45=3065.39)萬元。

3應收賬款部分,年報中作了如下信息披露:「本公司應收三毛集團及所屬公司的款項共27066441.29元,在以前年度已計提壞賬准備20199394.79元,本年度三毛集團用土地償還,原估計計提比例是根據三毛集團償債能力作出的,原估計計提比例合理。」

其他應收款部分,年報中作了如下信息披露:「本公司對應收三毛集團及所屬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共計19366583.94元,在以前年度已計提壞賬准備10454539.15元,本年度三毛集團用土地償還,原估計計提比例是根據三毛集團償債能力作出的,原估計計提比例合理。」

4「無形資產」賬戶的「土地使用權」明細賬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2008年度新增44 242 500元的土地使用權,與前述吻合,即為三毛集團償債所轉讓給ST派神的土地使用權。

此外,在ST派神與三毛集團簽訂《以資抵債協議》中,雙方同意以評估值4 424.25萬元為依據,抵償三毛集團佔用ST派神的資金4 643.30萬元,不足部分219.05萬元採用現金方式一次性歸還。2008年年報中「公司治理結構」部分中披露「2008年12月16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12月17日三毛集團即以現金方式一次性償還了219.05萬元欠款。」

通過各賬戶明細賬和《以資抵債協議》,可以看出,ST派神在以資抵債交易過程中的具體會計處理是:增加無形資產4 424.25萬元,增加庫存現金219.05萬元,減少應收賬款4 643.30萬元;轉出以前年度計提的壞賬准備3 065.39萬元,轉回資產減值損失3 065.39萬元。

以資抵債的會計確認

會計處理有兩個很重要的步驟,即會計確認和會計計量。上述會計處理過程中,會計計量沒有問題,會計確認,尤其是無形資產的確認則需要進一步驗證。這里主要分析土地使用權這一無形資產的會計確認問題。

為了保證「以資抵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ST派神考慮得相當周全。在《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股東蘭州三毛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資抵債的報告書(修正草案)》(2008年11月26日公布,以下簡稱「報告書」)作了詳盡的披露。無論是董事會、獨立董事,還是獨立財務顧問,都對該交易事項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發表了正面意見,這樣看來,以資抵債的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了。

至於合法性,該報告書中披露了律師結論意見:「甘肅正天合律師事務所經辦律師認為:本次資產置換所必備的協議、文件齊備,內容真實合法,且已經履行了必要的法定程序,符合《民法通則》、《合同法》和《證券法》及中國證監會規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為有效。不存在違反國家法律和公共利益的情形,有利於保護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

由此看來,上述以資抵債交易的合理性,以及交易本身合法性,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而且從會計計量上看,ST派神的會計處理是沒有瑕疵的。

但是,從交易事項的經濟實質上判斷,就不難發現,「以資抵債」的會計處理是站不住腳的。

百密一疏。ST派神在2008年報和報告書中都露出了以資抵債交易的瑕疵。

ST派神「公司治理結構」部分披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三毛集團立即按照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的批復,向蘭州市國土資源局申報土地使用權等相關手續,同時積極籌措資金繳納了土地使用權契稅,於2009年1月19日取得了蘭州市國土資源局的《土地登記通知書》,通知書下達給了蘭州市國土資源局西固分局。通知書明確指出三毛集團面積為37 592.39平方米的土地,已辦理土地使用權申請登記手續,通知西固分局接此通知後,完成土地登記注冊發證工作。三毛集團已按有關規定將申請和相關文件提交蘭州市國土資源局西固分局,蘭州市國土資源局西固分局答復,按照土地管理有關規定,三毛集團該宗土地在取得宗地圖四至單位蓋章同意後,將進入土地公示階段(一個月),在公示無異議後,方可取得土地證。」

報告書在「交易標的介紹」部分披露:「由於本次以資抵債的土地使用權均由三毛集團以劃撥方式取得,故就目前來說此宗土地使用權尚屬國家所有,沒有明確客觀的賬面價值。三毛集團必須取得此宗土地使用權後,才能進行本次以資抵債交易。三毛集團在因無力承擔土地出讓金而無法將此宗土地的使用權類型由劃撥變更為出讓,從而導致一直無法實施以資抵債方案的情況下,2008年4月提出將上述擬抵債的土地全額轉增國家資本金,取得土地使用權,然後由三毛集團抵頂給本公司的解決方案。2008年10月,該方案獲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2008年11月14日,蘭州市國土資源局出具了《關於給蘭州三毛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土地評估結果初審意見》,審查確認了該宗土地評估事項。2008年11月24日,三毛集團取得了甘肅省國土資源廳《關於蘭州三毛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化改革土地資產處置的批復》,完成了土地使用權評估備案,並同意對上述擬抵債土地以作價出資方式進行處置。土地使用權變更和登記手續正在辦理當中。」

在年報「董事會公告」部分披露「2008年12月16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三毛集團即以現金方式一次性償還了219.05萬元欠款。三毛集團用於抵債的土地產權證手續正在辦理中。」

由此看來,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三毛集團獲得以資抵債交易中被其轉出的土地使用權。換言之,三毛集團在沒有獲得該項土地使用權的情況下,把這一貌似已經歸屬自己的資產轉讓出去,償還自己的債務。更有甚者,ST派神在根本就沒有獲得該項土地使用權的控制權的情況下,將其確認為自己的無形資產,不僅如此,從表2可以看出,ST派神還對該項資產進行了攤銷;更讓人迷惑不解的是,ST派神堂而皇之、順理成章地將以前的壞賬損失沖回,金額與2008年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3 365.92萬元)相差無幾,超過了利潤總額(2 929.17萬元)。

這樣,就不難推出:如果沒有前述的會計處理,ST派神2008年報中的凈利潤為負(不排除,其採用其他方法調節利潤),那麼2007年的盈利,對於脫帽來講,可謂是功虧一簣。

結論

2008年4月,ST派神剛被證監會行政處罰過,前車之鑒,後事之師,這一古訓在這兒失靈了,被ST派神擋在門外。ST派神的這一做法,發人深思。

關於資產的定義、確認條件,《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第二十條明確規定,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第二十一條規定,符合第二十條規定的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與該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或者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關於無形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三條規定,無形資產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資產。第四條規定,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以下兩個確認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與該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

筆者認為,這些基本的知識和規定,作為上市公司的會計人員和財務負責人,是再清楚不過了;作為「守夜人」,會計師事務所的從業人員,也是心知肚明。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只有一種解釋:兩者形成了合謀,爭取早日脫帽。如果不是出於這一目的,為什麼拖了數年、沒有解決的債務問題,竟然會在2008年的最後36天內,一下子解決掉了。一塊沒有土地證的土地,既幫助債務人償還了債務,又增加了債權人扭虧為盈、早日脫帽的幾率。妙哉!怪哉!

閱讀全文

與貨幣資金財務造假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製作股票軟體 瀏覽:958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瀏覽:444
信託兌付困難 瀏覽:986
外匯贈金開戶 瀏覽:671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
小贏理財定期怎麼樣 瀏覽:950
銀行貸款調查表 瀏覽:809
2019深港通交易日 瀏覽:998
珠海橫琴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298
投資創始人 瀏覽:801
田洪良老師外匯 瀏覽:448
黃金鴿子價格一般 瀏覽:836
搜宜貸理財 瀏覽:343
工行貴金屬最多可以持倉多長時間 瀏覽:655
招行抵押貸款提前還款 瀏覽:870
宗申融資租賃 瀏覽:933
好講台融資 瀏覽:290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