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預期價格變動率
變動率(Rate of change,ROC)
經典指標ROC
ROC是由當天的股價與一定的天數之前的某一天股價比較,其變動速度的大小,來反映股票市場變動的快慢程度。大多數的書籍上把ROC叫做變動速度指標、變動率指標或變化速率指標。從英文原文直譯應該是變化率。
[編輯]ROC概述
1、ROC的參數
ROC中只含一個參數,那就是究竟是同多少天之前的股價進行比較,這個天數N就是參數。
參數的含義其實反映了相比較的股價離現在時間上的遠近。N越大,距現在越遠。N選得太大,離得太遠,對於股價的預測可能沒有什麼指導意義。N選得太小,離得太近,對預測也可能沒有什麼指導意義。參數N應該選多少,這與個人的習慣有關,不能一概而論。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是N=5和N=10等幾種。
2、ROC的特性
1) ROC表示股價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大小。
如果是上升趨勢,並且ROC為正值,另外ROC步步上揚,則意味著上升趨勢正在加速,若ROC開始走平,這就意味著,現在股價的漲幅與數天前的股價漲幅相近,盡管還處於上升趨勢,但速度已經放慢;若ROC開始回落,雖然股價還在上升,但上升的力量已經衰落;若ROC開始延伸到0之下,則近期的下降趨勢已開始露頭,ROC進一步向下,則下降動力正在加強。
ROC是顯示一定時間間隔的兩頭的股價的相對差價。ROC上升,則股價比數天前的股價有所上升。ROC走平,則當前股價漲幅僅僅同數天前一樣。ROC向下,則股價已經比數天數的漲幅小了。ROC就是這樣顯示當前股價趨勢的加速和減速狀態的。
對於下降趨勢和ROC下降,且為負值的情況,可以類似地敘述。
2) ROC的變化超前於股票價格的變化
因為ROC的構造特點,ROC的變化總是領先於股價的變化,比價格提前幾天上升或下降。股價還在上升時,ROC可能已走平,而股價走平時,ROC可能已經下降了。這一點也是背離思想的基本依據。
3)ROC折變化有一定的范圍
ROC可正可負,可大可小,但是ROC的變化基本上是有一個范圍的。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使得ROC曲線絕大部分落在這兩個數構成的范圍內,即比這個正數小,比那個負數大。這樣,就好像給ROC加上了上下邊界一樣。這兩條邊界對我們今後預測股價的上升高度和下降深度很有幫助。我們可以利用這兩條邊界通過反向運算的方法,計算出未來的上升高度和下降高度。
3、ROC的應用法則
根據ROC的特性,我們可以按以下的法則正確地應用ROC。為了更好地應用ROC,我們還引入了另一個技術指標──ROCAVG(ROCR的移動平均)。
1) 從ROC的取值方面
ROC自上而下跌破0,是賣出信號。反之,ROC自下而上穿過0,是買進信號。這是由ROC描述股價變動速度的特性而定的。
2) 從ROC與ROCAVG的相對取值方面
後者是前者的移動平均,這兩個指標的關系就如股價與MA的關系一樣,正是由於這個原因,ROC上穿ROCAVG並且ROC為正值時,是買入信號。同理,ROC下穿ROCAVG並且ROC為負值時,是賣出信號。
3) 從ROC與股價的背離方面
ROC有領先於股價的特性,所以有如下的法則。
如果從高向低ROC曲線出現兩個依次下降的峰,而此時,股價卻出現新的高峰。這就是背離,是賣出的信號。同理,ROC從低向高形成依次上升的兩個谷,而此時,股價卻出現了新的低谷。這是買入信號。
ROC(Price Rate of Change)乃以今天之價格比較其N天前之價格,以比率表示之,此指標經由Gerald Apple And Fred Hitschler 兩人於"Stock Market Tra Systems"一書中介紹,採用12天及25天周期可達到相當的效果。
買賣原則:
ROC具有超買超賣的原則。
個股經價格比率之不同,其超買超賣范圍也略有不同,但一般介於正負6.5之間。
ROC抵達超賣水準時,作買;抵達超買水準時,作買。
ROC對於股價也能產生背離作用。
[編輯]ROC的用途及使用
1、用途
該指標用來測量價位動量,可以同時監視常態性和極端性兩種行情。ROC以0為中軸線,可以上升至正無限大,也可以下跌至負無限小。以0軸到第一條超買或超賣線的距離,往上和往下拉一倍、兩倍的距離,再畫出第二條、第三條超買超賣線,則圖形上就會出現上下各三條的天地線。
2、使用方法
ROC波動於「常態范圍」內,而上升至第一條超買線時,應賣出股票。
ROC波動於「常態范圍」內,而下降至第一條超賣線時,應買進股票。
ROC向上突破第一條超買線後,指標繼續朝第二條超買線漲升的可能性很大,指標碰觸第二條超買線時,漲勢多半將結束。
ROC向下跌破第一條超賣線後,指標繼續朝第二條超賣線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指標碰觸第二條超賣線時,跌熱多半將停止。
ROC向上穿越第三條超買線時,屬於瘋狂性多頭行情,漲漲漲!漲不停,回檔之後還要漲,應盡量不輕易賣出持股。
ROC向上穿越第三條超賣線時,屬於崩潰性空頭行情,跌跌跌!跌不休,反彈之後還要跌,應克制不輕易買進股票。
2. 價格變化率
85年實際價格為2.12\1.3058 ,這樣就能算85、84變化率。
3. 統計學上價格變動率怎麼計算
1.本期銷售額環比變動率=(本期即征即退貨物和勞務銷售額-上期即征即退貨物和勞務銷售額)÷上期即征即退貨物和勞務銷售額×100%。
4. 什麼叫物價變動率
根據你的提問,我估計應該是經濟學上的物價指數吧。
物價指數又稱為商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各個時期商品價格水準變動情況的指數。也就是你所說的變化率。
計算方法,是以計算期各種商品的價格乘以計算期各種商品的銷售量,再除以基期各種商品的價格乘以基期各種商品的銷售量。
而在實際情況下,也可以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情況,用算術平均數或調和平均數來計算。
5. 西方經濟學的價格變化率問題
若要求肉腸需求的價格彈性,那得先得出肉腸需求的價格函數。肉腸需示量為Y,肉腸價格為P,則有,Y=M/2P,因為麵包與其完全互補,價格又相同。很明顯彈性就是-1,因為價格上漲多大百分比,需求量就減少多少百分比。數學論證也是一樣的。我覺得這樣的問題很無意義,我就那麼多錢,不就是價格漲多少我就少買多少嘛!而且無論麵包價格與肉腸價格是什麼比例,都不影響這個結果。
其次再說說這個交叉彈性,意思就是買肉腸的數量增加一定百分比時,麵包數量減少的百分比。題目中已經說明了,是完全互補品,那麼這個值就一定等於1。如果在兩者價格不相等的情況下,其需求量之間的關系還是1。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你說的變化率,那是錯的。變化率不同於變化量,量上是兩倍的關系 ,率上肯定是一樣的。
6. 價格變動率怎麼計算
價格變動率怎麼計算?價格變動率比需求變動率這個公式是以基期價格做同度量因素,價格變動率最早由德國經濟學家拉斯貝爾於1864 年提出,因此,也被稱為拉斯貝爾數量指標指數公式。此公式的優點在於把價格固定在基期,價格變動率使指數的計算不受價格變動的影響,從而更確切地反映銷售量指標的綜合變動程度。其缺點是用此式分析絕對數經濟效果時,往往脫離實際。再有,價格變動率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價格變動率有些商品的價格變化很大,加上大批新品種的出現(沒有基期價格,只能用現行價格計算),這樣,就會使不同時期的指數之間失去可比性。但是,從編制指數的基本任務上來看價格變動率,因為此式排除了價格變動的影響,單純反映銷售量變動,所以優點還是主要的。
在我國,編制數量指標綜合指數時,一般把作為同度量因素的質量指標固定在基期。價格變動率這個公式是以報告期價格做同度量因素,最早由德國經濟學家派許於1874年提出,因此,也被稱為派許數量指標指數公式。價格變動率此公式的特點是把價格固定在報告期,價格變動率在進行絕對數經濟效果分析時,避免了(1)式脫離報告期實際的缺點,但由此也帶來了新的弊端。
7. 價格變化率是怎麼計算的最好能說個定義
我記得小學課本上好象有比如一件商品原價值1元,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5個百分點後,價值若假設過去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是1小時,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5%後,意味著現在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是1+25%=1.25小時,也就是說現在的是過去的1.25倍,那麼也就是說過去的價值是現在的1.25倍,過去的是1元那現在的就是1÷1.25=0.8元
8. 變動率怎麼算
ROC指標計算公式是:
ROC=(今天的收盤價-N日前的收盤價)/N日前的收盤價*100
ROCMA=ROC的M日移動平均價=ROC的M日累加/M
ROC是由當內天的股價與一定的容天數之前的某一天股價比較,其變動速度的大小,來反映股票市場變動的快慢程度。大多數的書籍上把ROC叫做變動速度指標、變動率指標或變化速率指標。從英文原文直譯應該是變化率。
(8)價格變動率擴展閱讀:
變動率使用方法:
1、ROC波動於「常態范圍」內,而上升至第一條超買線時,應賣出股票。
2、ROC波動於「常態范圍」內,而下降至第一條超賣線時,應買進股票。
3、ROC向上突破第一條超買線後,指標繼續朝第二條超買線漲升的可能性很大,指標碰觸第二條超買線時,漲勢多半將結束。
4、ROC向下跌破第一條超賣線後,指標繼續朝第二條超賣線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指標碰觸第二條超賣線時,跌熱多半將停止。
5、ROC向上穿越第三條超買線時,屬於瘋狂性多頭行情,漲漲漲!漲不停,回檔之後還要漲,應盡量不輕易賣出持股。
6、ROC向上穿越第三條超賣線時,屬於崩潰性空頭行情,跌跌跌!跌不休,反彈之後還要跌,應克制不輕易買進股票。
9. 價格變動率是什麼
變動率(Rate of change,ROC)經典指標ROC ROC是由當天的股價與一定的天數之前的某一天股價比較,其變動速度的大小,來反映股票市場變動的快慢程度。大多數的書籍上把ROC叫做變動速度指標、變動率指標或變化速率指標。從英文原文直譯應該是變化率。[編輯]ROC概述 1、ROC的參數 ROC中只含一個參數,那就是究竟是同多少天之前的股價進行比較,這個天數N就是參數。 參數的含義其實反映了相比較的股價離現在時間上的遠近。N越大,距現在越遠。N選得太大,離得太遠,對於股價的預測可能沒有什麼指導意義。N選得太小,離得太近,對預測也可能沒有什麼指導意義。參數N應該選多少,這與個人的習慣有關,不能一概而論。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是N=5和N=10等幾種。 2、ROC的特性 1) ROC表示股價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大小。 如果是上升趨勢,並且ROC為正值,另外ROC步步上揚,則意味著上升趨勢正在加速,若ROC開始走平,這就意味著,現在股價的漲幅與數天前的股價漲幅相近,盡管還處於上升趨勢,但速度已經放慢;若ROC開始回落,雖然股價還在上升,但上升的力量已經衰落;若ROC開始延伸到0之下,則近期的下降趨勢已開始露頭,ROC進一步向下,則下降動力正在加強。 ROC是顯示一定時間間隔的兩頭的股價的相對差價。ROC上升,則股價比數天前的股價有所上升。ROC走平,則當前股價漲幅僅僅同數天前一樣。ROC向下,則股價已經比數天數的漲幅小了。ROC就是這樣顯示當前股價趨勢的加速和減速狀態的。 對於下降趨勢和ROC下降,且為負值的情況,可以類似地敘述。 2) ROC的變化超前於股票價格的變化 因為ROC的構造特點,ROC的變化總是領先於股價的變化,比價格提前幾天上升或下降。股價還在上升時,ROC可能已走平,而股價走平時,ROC可能已經下降了。這一點也是背離思想的基本依據。 3)ROC折變化有一定的范圍 ROC可正可負,可大可小,但是ROC的變化基本上是有一個范圍的。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使得ROC曲線絕大部分落在這兩個數構成的范圍內,即比這個正數小,比那個負數大。這樣,就好像給ROC加上了上下邊界一樣。這兩條邊界對我們今後預測股價的上升高度和下降深度很有幫助。我們可以利用這兩條邊界通過反向運算的方法,計算出未來的上升高度和下降高度。 3、ROC的應用法則 根據ROC的特性,我們可以按以下的法則正確地應用ROC。為了更好地應用ROC,我們還引入了另一個技術指標——ROCAVG(ROCR的移動平均)。 1) 從ROC的取值方面 ROC自上而下跌破0,是賣出信號。反之,ROC自下而上穿過0,是買進信號。這是由ROC描述股價變動速度的特性而定的。 2) 從ROC與ROCAVG的相對取值方面 後者是前者的移動平均,這兩個指標的關系就如股價與MA的關系一樣,正是由於這個原因,ROC上穿ROCAVG並且ROC為正值時,是買入信號。同理,ROC下穿ROCAVG並且ROC為負值時,是賣出信號。 3) 從ROC與股價的背離方面 ROC有領先於股價的特性,所以有如下的法則。 如果從高向低ROC曲線出現兩個依次下降的峰,而此時,股價卻出現新的高峰。這就是背離,是賣出的信號。同理,ROC從低向高形成依次上升的兩個谷,而此時,股價卻出現了新的低谷。這是買入信號。 ROC(Price Rate of Change)乃以今天之價格比較其N天前之價格,以比率表示之,此指標經由Gerald Apple And Fred Hitschler 兩人於"Stock Market Tra Systems"一書中介紹,採用12天及25天周期可達到相當的效果。 買賣原則:ROC具有超買超賣的原則。個股經價格比率之不同,其超買超賣范圍也略有不同,但一般介於正負6.5之間。ROC抵達超賣水準時,作買;抵達超買水準時,作買。ROC對於股價也能產生背離作用。[編輯]ROC的用途及使用 1、用途 該指標用來測量價位動量,可以同時監視常態性和極端性兩種行情。ROC以0為中軸線,可以上升至正無限大,也可以下跌至負無限小。以0軸到第一條超買或超賣線的距離,往上和往下拉一倍、兩倍的距離,再畫出第二條、第三條超買超賣線,則圖形上就會出現上下各三條的天地線。 2、使用方法ROC波動於「常態范圍」內,而上升至第一條超買線時,應賣出股票。ROC波動於「常態范圍」內,而下降至第一條超賣線時,應買進股票。ROC向上突破第一條超買線後,指標繼續朝第二條超買線漲升的可能性很大,指標碰觸第二條超買線時,漲勢多半將結束。ROC向下跌破第一條超賣線後,指標繼續朝第二條超賣線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指標碰觸第二條超賣線時,跌熱多半將停止。ROC向上穿越第三條超買線時,屬於瘋狂性多頭行情,漲漲漲!漲不停,回檔之後還要漲,應盡量不輕易賣出持股。ROC向上穿越第三條超賣線時,屬於崩潰性空頭行情,跌跌跌!跌不休,反彈之後還要跌,應克制不輕易買進股票。
10. 如何計算建設期內平均價格變動率
根據你的提問,我估計應該是經濟學上的物價指數吧。物價指數又稱為商品價格指數,是反映各個時期商品價格水準變動情況的指數。也就是你所說的變化率。計算方法,是以計算期各種商品的價格乘以計算期各種商品的銷售量,再除以基期各種商品的價格乘以基期各種商品的銷售量。而在實際情況下,也可以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情況,用算術平均數或調和平均數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