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差風險的基差風險的主要來源
一般來說,基差風險的主要來源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套期保值交易時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基差水平及未來收斂情況的變化。由於套利因素,在交割日,期貨價格一般接近現貨價格,即基差約等於零。因此,套期保值交易時的基差水平、基差變化趨勢和套期保值平倉對沖的時間決定了套期保值的風險大小及盈虧狀況。
二、影響持有成本因素的變化。在理論上,期貨價格等於現貨價格加上持有成本,該持有成本主要包括儲存成本、保險成本、資金成本和損毀等等。如果持有成本發生變化,基差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套期保值組合的損益。
三、被套期保值的風險資產與套期保值的期貨合約標的資產的不匹配。我國2006年以前沒有豆油期貨合約,由於大豆價格與豆油價格波動的高度相關性,所以豆油生產商或消費商使用國內大豆期貨合約來為豆油價格進行套期保值,這種套期保值被稱為交叉套期保值。交叉套期保值的基差風險最大,因為其基差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來源於套期保值資產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另一部分來源於套期保值資產的現貨價格與被套期保值資產的現貨價格的價差。由於被套期保值的風險資產與套期保值期貨合約的標的資產不同,其影響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也不同,導致交叉套期保值的基差風險相對偏高。
四、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隨機擾動。
由於以上四個方面的原因,在套期保值組合持有期間,基差處於不斷的擴大或縮小變化中,因而使套期保值組合產生損益。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由於影響某一資產的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因素相同,使套期保值基差的波動幅度相對較小且穩定在某一固定的波動區間中,在該波動區間內產生的套期保值組合盈利或虧損較小,因而不會對套期保值的有效性產生太大影響。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市場會出現對套期保值不利的異常情況,導致套期保值基差持續大幅度擴大或縮小,從而使套期保值組合出現越來越大的虧損,如果不及時止損,將對套期保值者造成巨大的虧損。從概率上來說,偏利正常基差水平的異常基差現象屬小概率事件,但對這類小概率事件風險處理不當的話,套期保值會造成巨大的虧損。
❷ 當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出人意料地增大時,以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的原理是什麼?
股指期貨之所以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股指期貨的價格與股票現貨的價格受相近因素的影響,從而它們的變動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投資者只要在股指期貨市場建立與股票現貨市場相反的持倉,則在市場價格發生變化時,他必然會在一個市場上獲利而在另一個市場上虧損。通過計算適當的套期保值比率可以達到虧損與獲利的大致平衡,從而實現保值的目的。
例如,在2006年11月29日,某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組合(貝塔系數為1)總價值為500萬元,當時的滬深300指數為1650點。該投資者預計未來3個月內股票市場會出現下跌,但是由於其股票組合在年末具有較強的分紅和送股潛力,於是該投資者決定用2007年3月份到期的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假定合約乘數為300元/點)來對其股票組合實施空頭套期保值。
假設11月29日0703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價格為1670點,則該投資者需要賣出10張(即500萬元/(1670點*300元/點))0703合約。如果至2007年3月1日滬深300指數下跌至1485點,該投資者的股票組合總市值也跌至450萬元,損失50萬元。但此時0703滬深300指數期貨價格相應下跌至1503點,於是該投資者平倉其期貨合約,將獲利(1670-1503)點*300元/點*10=50.1萬元,基本彌補在股票市場的損失,從而實現套期保值。相反,如果股票市場上漲,股票組合總市值也將增加,但是隨著股指期貨價格的相應上漲,該投資者在股指期貨市場的空頭持倉將出現損失,也將基本抵消在股票市場的盈利。
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在實際交易中,盈虧正好相等的完全套期保值往往難以實現,一是因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使套期保值者難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意的數量和交割日;二是由於受基差風險的影響。
何謂基差?它對套期保值有何影響?
理論上認為,期貨價格是市場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由於影響因素的相近,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往往表現出同升同降的關系;但影響因素又不完全相同,因而兩者的變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基差來描述。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貨合約價格間的價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基差有時為正(此時稱為反向市場),有時為負(此時稱為正向市場),因此,基差是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實際運行變化的動態指標。
基差的變化對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從套期保值的原理不難看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是用基差風險替代了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風險,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投資者在進行套期保值之初與結束套期保值之時基差沒有發生變化,就可能實現完全的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者在交易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基差的變化,並選擇有利的時機完成交易。
同時,由於基差的變動比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各自本身的波動要相對穩定一些,這就為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而且,基差的變化主要受制於持有成本,這也比直接觀察期貨價格或現貨價格的變化方便得多。
看完了,就明白了,實際上就跟你做現貨交易的鎖單有所類似
❸ 採用期貨合約來對沖會產生基差風險,怎麼理解這句話
舉個例子:比如某種商品的基差通常維持在100點左右波動,但是在一些情況,可能會出現從100點上漲到200甚至是300點,並且長期不回歸,這種情況就會產生風險··
❹ 基差風險的基差風險的類型
基差風險有以下三種類型:
(1)風險暴露基差(exposure risk),它是由所謂的交叉套期保值(cross-hedge)(即以某類利專率作為依據的期屬貨合同來抵補以另一類別的利率作為依據的某現貨市場金融工具的敞口風險)而產生的風險。
(2)期限基差(period basis),即現貨市場金融工具面臨風險的期限與保值工具期限不一致所產生的風險。
(3)收斂基差(convergence basis),它是期貨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變化不一致產生的風險。
❺ 當用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時,請解釋基差風險的含義
基差是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差,基差風險就是基差超出正常值范圍的風險。版
比如,09年年中,棉權花的主產區巴基斯坦出現大范圍洪澇災害,基差出現大幅變化遠遠超出正常范圍,這時企業在做套期保值的時候就面臨巨大風險,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企業要做好詳細的止損流程,否則,企業就會出現大幅的虧損。
❻ 股指期貨基差的基差風險
在股指期貨交易中,由於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波動不一致、從而基差波動專不確定而導致的風險屬被稱為基差風險。如果基差朝著有利方向變化,則不僅可以取得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而且還可以獲得額外的盈利;反之,不僅會影響套保效果,甚至還會蒙受損失。比如,在買入套期保值中,由於在套保結束時要買入現貨並賣出期貨合約,當基差變弱、即現貨價格相對更低而期貨價格相對更高時,投資者買低賣高就可能獲利。相反,如果此時是賣出套期保值,由於在套保結束時要賣出現貨並買入期貨合約,因此當基差變弱時,投資者賣低買高則可能虧損。
❼ 下列哪一個關於「基差」的敘述是不對的
幾個選項都有問題:
A 基差應該是 現貨價格減去期貨價格
B 正確的表述應該是套期保值者的風險來源於基差
C 應區分正向市場 和 反向市場
D 應為基差變小
❽ 期貨與現貨價格波動幅度不一樣,如果預測相反,還能穩定保值嗎
這個就是說的不完全套期保值
涉及到反向市場與正向市場;牛市套利與熊市套利。書上有的,你先看看,不懂在問。
有種情況是當基差風險大於價格風險的時候不應該做套期保值,但是這種情況很少。
❾ 基差風險
在商業來銀行運用金融期貨合自約進行套期保值規避利率風險時會產生基差風險。基差就是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的利率或價格差。用公式表示為:基差=現貨市場價格(利率)-期貨市場價格(利率)。
如果在期貨建倉或軋平倉位時基差有所變化,那麼銀行進行期貨交易就可能產生一筆損失,減少交易者在現貨市場的收益。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基差風險會小於現貨市場上的利率風險,也正因為如此,商業銀行和客戶才利用金融期貨交易來規避利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