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品油的價格指數
10月31日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本輪調價周期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降低7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均降低0.06元,調價執行時間為10月31日24時。新華(大慶)國際石油資訊中心分析師王超認為,本輪調價創新機制以來的最小跌幅,調價後預計主營業者心態將有所企穩,按需補貨,但補貨數量有限,後市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將以平穩走勢為主。
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運行結果表明,上周93#汽油平均價格報收於9096元/噸,較前一報告周期上升了18元/噸;0#柴油平均價格報收於8014元/噸,較前一報告周期降低了77元/噸。
綜合來看,汽油價格變化幅度不大,但柴油價格下降明顯,帶動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小幅走低。
王超認為,上一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繼續呈寬幅震盪走勢,截至30日一攬子原油平均價格變化率為-0.95%,幅度逐漸收窄,對國內成品油市場形成利空影響。
王超分析說,本次油價下降幅度偏小,對成品油消費的提振作用將十分有限。成品油市場整體行情呈現持穩態勢。主營方面來看,多數業者汽柴油價格守穩,個別主營柴油價格上調。地煉方面,成品油市場交投較為清淡,油品升級成為市場重心,地煉面臨嚴峻挑戰。
社會單位根據市場情況適量補貨,按需買進。觀望後市,成品油市場缺乏明顯利好支撐,國際原油市場利空充斥,業者對後市普遍持看空心態。美國能源情報署公布美國石油庫存數據備受關注,庫存高企或將使原油價格維持弱勢震盪,利空國內成品油市場。
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是由新華(大慶)國際石油資訊中心在每天採集國內各地一萬多個成品油市場終端價格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系統和專業的計算方法得出的綜合指數,旨在全面反映國內成品油消費價格水平及波動情況。
Ⅱ 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國際市場石油行情怎麼樣
目前國際市場的石油行情逐漸穩定,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現在的新冠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遏制。
石油的問題其實是一個關乎整體經濟的問題,因為石油會直接影響到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會影響到物價水平,所以我們研究石油的問題,其實也就是在研究經濟的問題。
國內成品油價小幅回調。
對那些經常開車的小夥伴來說,現在我們加油的價格確實會便宜不少。現在我們每噸油的價格已經降低了300元左右,換算到消費者身上,我們加滿一箱油的價格會便宜接近10塊錢。這個幅度雖然不是特別大,但是對於那些經常開車的小夥伴來說,石油價格下調確實是一件好事。
Ⅲ 原油價格大跳水,國內油價會怎麼樣
美國著名外交家亨利·艾爾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曾經說過:「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
2020年3月9日,國際原油市場面對突如其來的集體「跳水」,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大跌31%,原油價格降至32.14美元/桶;美國WTI原油期貨最大跌幅達33%,原油價降至27.59美元/桶。但在隨後的3月11日,經歷突然暴跌的美股市場反彈回升,原油價格得以穩定。而如此大起大落的油價波動則源於3月6日的一場石油大壕之間的談判。
石油之所以能被稱為液體黃金,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它有著極高的利用價值,其衍生產物能夠串聯在全球經濟命脈中,因此它的價格高低也在影響著全球經濟的走向。但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原油進口大國而言,穩定的原油進口量才是關鍵所在,因此也有了之前的中俄石油供應協議和與伊拉克用鐵路換石油的舉動。不過對於與石油產物緊密相連的汽車行業而言,原油價格的浮動對於它們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帶來的可能是機遇,也可能是打擊。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中國油價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呢
受到國際油價大幅下降的影響,國內汽油、柴油零售價格隨之下調。按一般家用汽車油箱50L容量估測,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少花9元。
中國油價處於什麼水平從全球來看,在世界上167個國家(地區)中中國大陸處於中間位置(第94位),委內瑞拉油價最低,中國香港油價最高。
汽油汽油的英文名為Gasoline(美)/Petrol(英),外觀為透明液體,可燃,餾程為30℃至220℃,主要成分為C5~C12脂肪烴和環烷烴類,以及一定量芳香烴,汽油具有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燒性能),並按辛烷值的高低分為90號、93號、95號、97號等牌號。汽油由石油煉製得到的直餾汽油組分、催化裂化汽油組分、催化重整汽油組分等不同汽油組分經精製後與高辛烷值組分經調和製得,主要用作汽車點燃式內燃機的燃料。
從各國經驗看,應對國際油價波動的措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通過調節供需的方式來應對國際油價變化,以減少因油價變化對本國經濟的沖擊;二是實行能源多元化戰略,發展替代能源;三是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防範石油供應突然中斷的風險;四是利用市場化的方式來規避國際油價波動風險。
Ⅳ 92汽油價格將回歸6元時代,之後的油價走勢將會如何
國際油價繼續保持強勢,NYMEX原油創以來高位。行業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幅度超過預期。不過有調查顯示,OPEC+減產導致的庫存下降和油價上漲仍可能吸引美國鑽探企業重回市場。
讓我們回到國內成品油市場,本計價周期以來,沙特額外減產與美國原油庫存下降的消息支撐市場,原油價格呈現上漲走勢。在此背景下,機構預計,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五連漲」將落實,汽油將回歸「6元時代」。據金聯創測算顯示,截至本輪國內成品油計價周期的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53.98美元/桶,變化率為5.04%,對應的汽柴油的零售價應上調165元/噸。
Ⅵ 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 "十個工作日一調"原則是什麼意思
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 "十個工作日一調"原則,即國內成品油的價格根據國際油價價格的走勢,每十個工作日調整一次,在十個工作日日,國際油價累計是上漲的,國內油價就上漲調整一次,在十個工作日日,國際油價累計是下跌的,國內油價就下跌調整一次。
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摺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為節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6)國水成品汽油價格走勢擴展閱讀
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原因
1、調價時間滯後,未能及時靈敏地反映市場變化
現行國家確定的成品油銷售中准價,是要在國際市場三地價格加權平均變動超過一定幅度時才作調整,每次調整至少也在一個月以上,有時幾個月不動。特別是國際市場變化並不完全反映國內市場,按其確定國內油價則難以反映國內市場的真正需求,既誤導生產也影響銷售。
2、機械接軌,扭曲了市場的正常需求
1)定價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調價噸油在200元上下並不鮮見,致使提價要麼過高,實際價格達不到,所定價格形同虛設;要麼降價過低,達不到促進生產的目的;要麼調價滯後,所調價格時過境遷,使得國家指導價起不到指導作用。
2)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費結構、習慣及季節變化等,與國內市場不盡相同,而且國內各地市場的需求情況也不盡相同,按照國際市場油價制定國內價格,同國內市場的實際狀況必然有出入。
3、透明滯後的定價機制,刺激投機,干擾正常的經營和市場秩序,使政府定價異化,沒有達到穩定市場的目的,帶來經營者不平等的市場機遇
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與國際市場變化滯後一個月,給投機經營預留了較大空間,刺激囤積居奇等投機行為。
4、原油價格與成品油價格接軌不對稱,影響了成品油生產經營的正常安排
原油完全按照國際油價變動情況,每月1日進行調整,而成品油價格調整則有一個穩定的區間。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價,成品油價格不提,原油降價,成品油不降,生產企業原油進價與成品油銷價不匹配,不利於產銷銜接。
Ⅶ 國際原油價逼近礦泉水,國內成品油怎麼調
分析師認為,短期內,雖然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有望開啟地板價保護,但可兌現下調的幅度依然較大,對後期行情仍有打壓。
卓創分析師則認為,大幅調整行情或難以到來,但小幅調整或愈加頻繁。
首先從煉油單位利潤考量。2020年的煉油市場幾乎可以用“寒冬”形容,這點從幾桶油的財報中不難發現。記者梳理“兩桶油”今年一季度財報發現兩家公司均面臨大額虧損。中石油一季度利潤為-162.3億元,跌幅為-258.36%。中石化利潤為-197.82億元,跌幅為-234%。卓創方面表示,從“寒冬”走來,企業追求利潤亦無可厚非,加之買漲不買跌心理預期指引,也就使得即便在原油幾經下跌時,各銷售單位挺價意願偏強。
同時,庫存清理任務嚴峻。若此時進行大范圍跌價,參考市場人士的補庫心理,主營單位庫存加大的風險極高。最後,供需失衡下,價格營銷作用降低。當前成品油市場供應環節充足,雖8月份開始國內成品油出口量已增加,且後期仍是上漲的態勢,但無法緩解當前國內庫存壓力。在供需失衡下汽柴油漲跌價格的調價能力減弱。
Ⅷ 油價2021首次調價,未來的油價走勢會如何
八漲五跌十二擱淺
2020年已經成為過去,在這不平凡的一年,各種事物都在經歷著不同尋常的變化,而在2020年最後一天,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就給廣大群眾帶來一份不大不小的驚喜。在31號的最後一秒,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結束了一年的任務,以上漲給2020畫了一個句號。
而另一個重要的影響油價穩定的因素則是沙特和俄羅斯能否嚴格遵守限產協議,另外還有地緣政治因素也可能成為X因素,像中東問題,美伊關系,敘利亞、利比亞戰亂等等,太多的問題會最終作用到油價上,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世界走勢。
所以與之息息相關的油價走勢更是難以預知,只能是根據對於當前形勢的猜測而對油價做出一個大概預計。
2021年,只能說全年的油價平均水平會高於2020年,價格水平很可能會保持在45-55美元/桶的水平,具體的情況,還請大家拭目以待。
Ⅸ 以後中國的油價格會是什麼價格
(一)原油價格 經過多年改革,目前我國原油價格已經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國內油田生產的原油按品質不同,參照國際市場價格也不同。(國內原油分為輕質油、中質油I、中質油II、重質油四種。國際相近品質參照油種為:輕質油參照塔皮斯原油,中質油I參照米納斯原油,中質油II參照辛塔原油,重質油參照杜里原油。這四種原油價格有的比紐約WTI原油價格要低,例如辛塔原油;有的比紐約WTI原油價格要高,例如塔皮斯原油;而米納斯原油價格與紐約WTI原油價格接近。)總體上看,國內原油價格水平與變化幅度與國際市場價格基本相同,例如,大慶原油8月下旬價格也接近60美元/桶。 當然,也有專家認為,考慮到我國進口的原油中,從中東地區進口的佔50%左右,而中東地區原油品質相對較低,價格與WTI原油價格有每桶8美元左右的差距,所以進口原油價格整體水平並不是特別高。據統計,我國主要原油進口企業7月份原油進口平均價格為52.43美元/桶,比紐約WTI原油價格低6美元左右,比布倫特原油價格低5美元左右,比國內油田原油價格也略低一些。 綜合國產原油和進口原油價格,國內原油平均價格水平應當比WTI原油價格每桶低5美元左右。 (二)成品油價格 對於社會比較關注的成品油價格,經過多年的改革,其價格形成機制要點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汽油、柴油出廠價和批發價,由企業自主制定,國家不再干預(供軍隊和鐵道、交通等專項用油除外);二是汽油、柴油零售價實行政府指導價。此外,國家從嚴控制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條件,減少國內成品油調價頻率;考慮國內市場消費結構,調整汽油、柴油比價,合理安排國內汽油、柴油價格;建立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控機制,設定國內成品油漲(降)價區間,相對穩定成品油價格。亞洲許多國家也有與我國類似的成品油價格管理體制。 因此,近三年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變化幅度和調整頻率要明顯小於國際市場,國內汽柴油價格僅上漲了不到50%,約為國際市場漲幅的三分之一。國內成品油價格也由過去高於國際市場價格變為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例如,2003年1月份,(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市場90號汽油進口到岸完稅價格為2899元/噸,而國內出廠價格為3020元/噸,國內石化系統零售價為3592元/噸,分別比進口成品油價格高121元/噸和693元/噸。隨著國際市場油價不斷攀升,國內成品油價與國際市場相比越來越低,到2004年12月份,三地市場90號汽油進口到岸完稅價格為4942元/噸,而國內出廠價格為3750元/噸,國內石化系統零售價為4310元/噸,分別比進口成品油價格低1192元/噸和632元/噸。因此,我國東南延海地區走私成品油轉變了風向,由進口走私轉為出口走私。 國內油價與其它能源價格相比處在較高水平 近幾年來,在石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國內其它能源價格也有較大幅度上漲,其中煤炭價格從2002年250元/噸上漲到今年6月份最高的427元/噸,漲幅為71%。但煤炭價格漲幅要低於原油價格漲幅約60個百分點。而且與石油不同的是,自去年以來,由於高耗能行業投資受到控制、煤炭產量穩定增長,國內煤炭價格今年下半年以來已經開始出現回落的態勢。根據監測,36個大中城市煤炭價格7月份比6月份下降0.12%,8月份比7月份又下降1.96%。而石油價格卻在持續上漲,7、8兩個月,國內成品油中汽油零售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6.75%、2.91%。石油價格與其它能源價格走勢開始背道而馳。 從各種能源之間的比價關系來看,國內油價也比其它能源價格水平高。按國際通用的按熱值計算各能源的價格比,煤炭、石油、天然氣的比價關系,大致為1:1.5:1.35,而據測算,我國實際大致為1:4:3。再從煤、電、油三者價格的變化幅度進行比較,油價也是最高的。以1992年煤、電、油價格為100,2003年煤、電、油的價格指數分別為266.47:303.41:556.39。總之,與其他能源價格相比,我國油價水平是最高的。這也是我國石油開採行業利潤水平遠高其它能源行業的重要原因,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1-7月份,我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為299.9億元,同比增長81.5%;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總額為1606.17億元,同比增長74.6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為457.04億元,同比下降1.48%。
Ⅹ 國內成品油價將迎來年內首次下調,油價的變動和什麼有關系
成品油價將迎來最大幅度降低,汽油和柴油均下調0.28-0.29元,通俗點來說,也就是油價下跌了不到3毛錢,是有可能從8到7了,但依然是在8附近徘徊
甚至有人說這次油價下跌是為了下次的油價上漲,我覺得這個是不靠譜的,雖然油價不斷變化,但是也是需要相關的部門才能做出油價上漲或者下降的決定,油價屬於正常的商品,也應該經常調價,尤其是在這個競爭不充分的油價市場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