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保險人控制風險的措施有哪些
保險風險是指尚未發生的、能使保險對象遭受損害的危險或事故,如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事件等。被視為保險風險的事件具有可能性和偶然性。
一、保險風險包括承保風險、管理風險、投資風險和道德風險等。
1、承保風險
由於保險公司的粗放性經營而帶來的風險。如在產險承保上,只注重保費收入,而忽視承保質量,對標的物缺乏充分的分折、預測、評估、論證.而導致風險;在壽險營銷上,對被保險人缺乏必要的調查、了解,簡化必要的手續,致使被保險人狀況失真,一旦與保險人簽訂保險合同,就易形成風險。
2、管理風險
由於保險公司管理不善,內控機制不嚴密,或缺乏必要的制約監督機制,而導致的風險。如在理賠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理賠管理規定、履行有關手續。或由於審查把關不嚴,而盲目暗付、隨意賠付,導致保險暗付率過大,造成保險公司資產流失.甚至入不敷出,加大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
3、投資風險
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保險的金融屬性決定了保險企業具有運用保險資金、開展投資、向資產業務轉化的職能。保險資金運用也已成為保險企業轉化經營機制的主要內容,如何安全、合理、充分、有效地運用保險資金是增強保險企業的後勁問題。在我國保險經營初期,保險資金的運用主要向企業單位發放貸款。但由於映乏有效的信貸管理機制,形成了相當大的風險,至今許多貸款已無法收回目前,雖然保險公司在融通資金方面有了新的高招,如參與證券投資等,但這種投資風險可想而知。
4、道德風險
由於受利益的驅動,人們的主觀心理行為、道德觀念發生扭曲,而形成道德風險。反映在保險公司方面,近幾年不斷發生的騙保騙賠案件,自己編造保險事故案件, 投保後有意疏於防範釀成的各類事故等屢見不鮮;保險代理過程中的惡意代理、惡意串通;內部員工的違法違紀、內外勾結等等。這種由於人的因素引發的道德風險,往往給保險公司經營造成較大的損失。
二、控制風險的措施:
1、提升保險市場的軟環境
提升保險市場的軟環境是指創造良好的氛圍,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從源頭上、思想上使投保人主動減少發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動機。
首先要繼續發展生產力,奠定物質基礎。物質基礎豐厚了,人民才會注重精神領域,降低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發生。其次要加強誠信治理,建立誠實守信的良好風氣。中國保監會、各地方保監局和保險行業協會應扛起維護保險信用;保險公司應加大對保險消費者保險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投保人應落實以人為本的誠信交易行為。
2、提升保險市場的硬環境
提升保險市場的硬環境指的是通過法律規章、條款制度等的頒布實施以及制度體制的強化。第一,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和司法制度。只有不斷完善有關保險的法律,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投保人有可乘之機,大大地提高了道德風險的成本,也有效起到警戒的作用。第二,保險公司內部也應加強管理,加強核保驗險,保險人從投保人那裡獲取更多的信息,並對投保人進行更准確分類和嚴格篩選;靈活設計費率體系,滿足不同投保者需要從絕對公平的角度看;有效運用免賠條款,降低道德風險通過設計免賠條款可以使投保人在簽訂合同之後不隱瞞或者是較少隱瞞自己的行為。
⑵ 保監會提出哪些風險防控措施
4月23日,中國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其已於近日對各保險公司印發了《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全行業進一步加強風險防控工作,強化各保險公司在風險防控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和一線責任,切實加強保險業風險防範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
九是聲譽風險防控。要求保險公司加強輿情監測,切實增強輿情應對能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十是保險公司要健全風險防控工作機制,從組織領導、責任分工、信息報告、責任追究等方面,加強風險防控工作。
《通知》強調,保險公司要深刻認識當前加強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承擔起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和一線責任,把風險防控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保險公司要形成「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風險防控工作格局,確保防控工作取得實效。對於出現的苗頭性、突發性、趨勢性風險,要及時向公司股東、董事會以及監管部門報告,不得隱瞞、掩蓋風險。保險公司對違法經營造成損失和風險的人員,要嚴格追責,涉嫌犯罪的,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不護短遮醜。
下一步,保監會將加強跟蹤督導,確保《通知》中各項風險防控工作要求落到實處。對在風險防控工作中失責失當、出現重大風險的公司,保監會將追究公司「一把手」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做到有錯必糾、有責必問、有案必查;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依法嚴肅處理。
⑶ 保險公司風險隱患有哪些應採取哪些措施
保險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風險也在不斷累積。保險與風險相生相伴,警惕風險、發現風險、管好風險是保險的職責。要履行好職責,保險業應回歸保險保障主業,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在行業發展和防範風險之間找到平衡點。
保監會近日發出警示,當前保險業存在償付能力不足風險、流動性風險、公司管控不到位風險和外部傳遞風險等四大突出風險,防範形勢復雜而嚴峻。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保險業正處於退保和滿期給付高峰期,將持續面臨較大的現金流出壓力,少數經營激進的公司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隱患。而個別公司治理失效、管控無力,極易成為風險爆發點。
風險起於亂象。去年以來,個別保險機構片面追求規模和利潤,出現非理性舉牌、與一致行動人非友好投資、激進經營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保險業長期健康發展。究其原因,是其缺乏對金融規律、保險規律和保險資金運用規律的正確認識。
陳文輝認為,一些機構忘記本源、偏離主業,盲目搞多元化、全牌照,熱衷於跑馬圈地掙快錢,導致主業不主、副業不副,有的甚至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還有的甚至通過多種方式規避監管,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出現大的風險。
從行業發展規律來看,致力於發展保障業務,在市場上精耕細作的保險機構,雖然保費增速不快,但「含金量」更高,後勁兒更足;而個別成立不久的保險機構企圖通過銷售大量高風險高收益理財型產品迅速做大規模,實現「彎道超車」,從風險管理者變成風險製造者,遭到監管重擊,「翻車」在所難免。
還有一些保險機構本末倒置,重投資、輕保障,在人才、制度及運作機制上仍處於基礎建設階段,還難以充分應對不同投資領域中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只看重收益率,什麼都想投,什麼都敢保,成為風險的最後接棒者。
有專家表示,保險業走得太快,已到了謹慎防範風險的時候,忽視風險管理能力建設的發展是沒有意義的。
對保險業來說,風險保障功能始終是「立業之本」,是其他行業不可代替的重要功能,也是行業價值靈魂所在。保險業的發展不能走捷徑,更不能「跑偏」,種好自己的田就是要回歸保障主業。
⑷ 加強風險防範的措施有哪些
一、風險迴避
風險迴避是投資主體有意識地放棄風險行為,完全避免特定的損失風險。簡單的風險迴避是一種最消極的風險處理辦法,因為投資者在放棄風險行為的同時,往往也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
二、損失控制
損失控制不是放棄風險,而是制定計劃和採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控制的階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損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後的控制主要是為了減少實際發生的損失。
三、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契約,將讓渡人的風險轉移給受讓人承擔的行為。通過風險轉移過程有時可大大降低經濟主體的風險程度。風險轉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險。
四、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即風險承擔。也就是說,如果損失發生,經濟主體將以當時可利用的任何資金進行支付。風險保留包括無計劃自留、有計劃自我保險。
(4)保險資金對沖風險防範措施擴展閱讀
風險防範是指某一行動有多種可能的結果,而且事先估計到採取某種行動可能導致的結果以及每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但行動的真正結果究竟如何不能事先知道。
主要指防範有危險的事件等,證券交易的風險防範通常可以從制度、檢察和自律管理等方面著手,以達到消除或減緩風險發生的目的。風險防範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和檢察等活動來阻止防範風險損失的發生,削弱損失發生的影響程度,以獲取最大利益。
參考資料風險防範_網路
⑸ 如何規避資金風險及防範措施
規避資金風險及防範措施:
(一)實行資金統一調度管理,拓寬籌資渠道
目前施工企業工程項目地域分散,逐漸形成了資金的分層管理,由於各項目「肥瘦不均」,致使大量資金沉澱,而有的項目資金匱乏,造成了企業的資金周轉緩慢,再加之單一化籌資渠道,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轉。為此建議採取以下對策: 1、統籌資金預算;年初局根據新上項目和施工生產的需要,統一編制資金預算計劃,指導和調節日常的資金管理工作。在資金預算編制的過程中,要堅持全局性、系統性的原則,機關管理預算與項目預算相結合的原則,編制的預算既能保證機關管理層正常經營的開支,又能滿足現場施工生產的需要。2、明確責任目標及獎懲辦法;與各項目部簽訂定期上交款目標責任狀,明確獎罰措施,確保資金在企業內部的良性運作,減少籌資風險的發生。3、設立資金結算中心,市場化運作;在資金運作上實行集中管理,統一調配,充分發揮資金規模優勢,滿足發展需要。
(二)嚴把合同關,做到「五不簽」
為有效防範財務風險,把好合同簽訂關,企業需要做好兩方面的防範措施。
1、做到合同「五不簽」即: ①不合投標程序的合同不簽; ②未經審查的合同不簽;③不合法的合同不簽;④低於成本價的合同不簽;⑤顯失公平的合同不簽。
2、密切關注施工合同中的「補充協議」
在施工合同中,業主往往基於自身對工程建設管理的需要,對施工合同進行補充或修改,經補充的協議,與施工合同前述條款規定相比有優先適用的原則。特別是工程款的撥付、稅金繳納、大型主要材料款的支付等等要有明確規定。
(三)加強預算管理,推行責任成本核算
成本風險是施工企業的一個重要的財務風險。要採取以下對策來防範財務風險:
1、切實推行責任成本核算
對責任成本按照:指標分解——指標控制——指標考核三個環節進行分解,層層分解到隊部、班組、個人。責任成本分解的過程不僅是增收節支而且也是逐步逐級降低財務風險的過程。
2、加強社會保險意識
在施工生產過程中不僅要為特殊工種人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而且要針對工程的特點參投工程保險,可有效地避免和降低不可預見費用的發生。
(四)及時辦理竣工結算,降低外欠款風險
建設工程竣工結算是施工企業所承包的工程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所規定的施工內容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後,向業主辦理工程價款結算的環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施工企業一旦按照圖紙要求完成施工後,就要及時辦理竣工驗收,編制工程竣工決算,按照施工合同規定的時間辦理決算送審。對於設計變更部分或因業主原因導致的停工損失、場地原因而發生的材料倒運費等費用要及時進行現場簽證,追加合同價款辦理工程結算,確保取得足額結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回收。
2、根據施工合同做好工程的索賠工作。索賠是市場經濟活動中常見的社會現象,是一種以合同和法律為依據、合情合理的簽證認可行為,是目前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的事項。在施工企業,索賠工作應是全部竣工結算不可忽視的內容之一,施工企業應當重視索賠的實質和方法。當工程施工中出現合同內容之外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引起工程發生事故或拖延工期等情況時,施工單位應及時收集相關證據,認真分析,提出索賠申請,追補損失。
3、在工程保修期內,工程項目部應根據實際工程量,合理預計可能發生的維修費用,並制定保修計劃,以此作為保修費用的控制依據。根據實際情況,項目部可委派專人或由就近施工的人員代管,盡量節約開支,降低財務風險。
(五)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財務人員財務風險意識
風險意識淡薄是產生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所以應提高財務人員的自身業務素質,增強參與經濟決策和經濟活動分析的能力,能夠透過經濟活動現象看本質,及時准確捕捉財務風險的信號並向管理者進行反饋並積極採取措施進行防範和規避。
綜上所述,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企業從這五個方面入手就可以防範和化解財務風險,將發生財務風險的機率降到最低限度,從而達到規避資金風險的目的。
⑹ 保險風險的防範
首先要規范經營、嚴格管理。保險作為資金密集型的企業,必須堅決執行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絕不允許自行其是或先斬後奏,須做到執行不走樣;同時,保險企業必須認真總結業務經驗,嚴格遵守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增強對各種業務和理嬙的管理,健全內控機制。完善的內部機制能夠運用一套嚴密統一的制約措施、確定各部門各環節的職責,以規范促發展,以規范防風險。 內控機制管理的重點是:1.嚴格執行保險費率或本行業協會頒行的浮動許可權;2.核保清楚,各項合同要素准確齊全,對難以產生效益和難以控制風險的業務嚴格把關;3.分保合理,嚴格分保手續,迅速落實分保方案 既保證業務進展,又分戴集中風險4.規范資金運用與管理,特別要堅持集中統一調撥使用的原則。
第二要加強制度建設。有章必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效的規章制度是規范經營行為,防範各類風險的基礎。近些年國家在保險法律法規建設方面已經起步,缸保險公司內部為適應深化改革的需要,還須建立許多制度和業務規則、運作流程特別是易於操作執行的規章制度及其量化的考棱標准。 為使保險企業內部規章制度順利執行,極有必要加強監察力量,形成定期、完整的檢查制度,尤其是對容易產生問題的環節實行專項檢查,杜絕和防止「有章不循,違章不究」的現象。對於嚴重損害國家和公司利益的行為.要根據新頒《刑法》的有關規定,依法追究開刑事責任,不能姑息和手軟。 第三要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在社會生產力中,人是第一位重要的因素,保險公司依法合規經營水平的高低取決於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⑺ 保險三年如何「防風險」
1月17日,保監會公布了《打贏保險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了三大類21小項的工作任務,21個小項又按照優先順序分為二星和三星。
保監會方面表示,將用三年時間,做好保險業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提升風險防範能力和水平,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切實打贏保險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五是要防控和處置資本不足風險。監測和識別由於盲目擴張、經營不善、費用失控等導致資本迅速消耗的保險公司,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控公司資本不足風險。強化保險公司三年滾動資本規劃的監管約束力。支持中小保險公司制定實施差異化競爭發展戰略
此外,保監會提出,要防控和處置新型保險業務風險、防控和處置外部風險傳遞與沖擊、防控和處置群體性事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