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貸款減值損失的計量時應注意

貸款減值損失的計量時應注意

發布時間:2021-04-25 09:36:10

⑴ 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如何計量

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減值損失的計量

1.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不包括尚未發生的未來信用損失)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短期應收款項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與其現值相差很小的,在確定相關減值損失時,可不對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

2.對於存在大量性質類似且以攤余成本後續計量金融資產的企業,在考慮金融資產減值測試時,應當先將單項金額重大的金融資產區分開來,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已發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對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或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實務中,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單項金額重大的標准。該項標准一經確定,應當一致運用,不得隨意變更。

單獨測試未發現減值的金融資產(包括單項金額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資產),應當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再進行減值測試。已單項確認減值損失的金融資產,不應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即使該金融資產沒有終止確認,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也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該轉出的累計損失,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攤銷金額、當前公允價值和原已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後的余額。

2.對於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原減值損失確認後發生的事項有關的,應在原確認的減值損失范圍內按已恢復的金額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但是,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後,利息收入應當按照確定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採用的折現率作為利率計算確認。

⑵ 貸款的減值如何確定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根據《資產減值准則》等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時,所形成的或有損失。如計提的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和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形成的損失。它一旦確認以後,就不能再進行修改了。
企業在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並計算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後,如果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比如,固定資產計提了減值准備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抵減了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後的金額,因此,在以後會計期間對該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應當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為基礎計提每期的折舊額。
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資產報廢、出售、對外投資、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通過債務重組抵償債務等符合資產終止確認條件的,企業應當將相關資產減值准備予以轉銷。

⑶ 談談資產減值的幾個問題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
對於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的,應當根據其賬面價值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之間的差額 計算確認減值損失。
1.商業銀行貸款減值損失的計量
根據本准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對貸款進行減值測試,應根據本銀行的實際情況分為單項金額重大和非重大的貸款。對單項金額重大的貸款,應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對單項金額不重大的貸款,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或者將其包含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貸款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單獨測試未發生減值的貸款,也應當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貸款組合中再進行減值測試。
商業銀行進行貸款減值測試時,可以根據自身管理水平和業務特點,確定單項金額重大貸款的標准。比如,可以將本金大於或等於一定金額的貸款作為單項金額重大的貸款,此標准以下的貸款屬於單項金額非重大的貸款。單項金額重大貸款的標准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商業銀行對於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的貸款,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的,應當計算資產負債表日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通常以初始確認時確定的實際利率作為折現率),該現值低於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貸款減值損失。
商業銀行採用組合方式對貸款進行減值測試的,可以根據自身風險管理模式和數據支持程度,選擇合理的方法確認和計量減值損失。
2.一般企業應收款項減值損失的計量
對於單項金額重大的應收款項,應當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的,應當根據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減值損失,計提壞賬准備。
對於單項金額非重大的應收款項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確定減值損失,計提壞賬准備;也可以與經單獨測試後未減值的應收款項一起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劃分為若干組合,再按這些應收款項組合在資產負債表日余額的一定比例計算確定減值損失,計提壞賬准備。根據應收款項組合余額的一定比例計算確定的壞賬准備,應當反映各項目實際發生的減值損失,即各項組合的賬面價值超過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金額。
企業應當根據以前年度與之相同或相類似的、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應收款項組合的實際損失率為基礎,結合現時情況確定本期各項組合計提壞賬准備的比例,據此計算本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的計量,比照貸款和應收款項減值損失計量的相關規定處理。
(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分析判斷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應當注重該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是否持續下降。通常情況下,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較大幅度下降,或在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後,預期這種下降趨勢屬於非暫時性的,可以認定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已發生減值, 應當確認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在確認減值損失時,應當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一並轉出,計入減值損失。

⑷ 資產減值損失該怎麼計算

存貨減值:會計准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熟低計量。減值時應按存貨可變現凈值低於成本的差額,確認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存貨跌價准備。因此明確存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概念是關鍵。存貨成本,就是存貨的賬面余額,可變現凈值;是存貨的估計售價-至完工時估計將發生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稅金。具體分兩種情況:1、直接用於外銷:可變現凈值=存貨估計售價-估計銷售費用稅金;2、如果用於繼續加工的生產材料半成品,可變現凈值=存貨的估計售價-至完工將要發生成本-銷售費用稅金等。估計售價的確定:有合同按合同價格,無合同參考市場價格,如超過定單的部分則可參考市場價了。特別規定:用於繼續加工生產而持有的材料,要結合用其生產的產品期末減損情況聯系判斷:原則:產品不減值,存貨就不提跌價准備,產品減值,則材料就要減值,這時材料的可變現凈值=該產成品估計售價-該材料加工成產成品尚須發生成本-產品估計銷售費用及稅金。 存貨發生跌價判斷標准: 1、市價持續下跌,預見未來無望回升; 2、使用該材料生產的產品成本大於銷售價格; 3、產品更新換代庫存材料不適合新產品需要,而且該材料市場價格低於其成本; 4、因商品過時,導致市場價格逐步下跌; 存貨跌價的轉回與轉銷:企業在期末資產負債表日應該重新確定存貨可變現凈值。轉回:是存貨價值上升了,轉回多提的跌價,借:存貨跌價准備,貸:資產減值損失;轉銷是:存貨發出,如銷售,債務重組,投資等等,要連成本一同轉賬,沖減成本(銷售)等科目; 金融資產減值:金融資產減值,以公允價值計量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不計提減值准備,只考慮後三種: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及應收賬款;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減值判斷標准: 1、發行方或債務人發生嚴重財務困難; 2、債務人違反合同償付利息本金逾期; 3、債權人對發生財務困難的債務人作出讓步; 4、債務人很可能倒閉,或發生債務重組; 5、發行方財務重大困難,該金融資產無法在活躍市場交易 6、權益工具發行方發生變化,投資人可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 7、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嚴重或非暫時下迭; 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帳款的減值及轉回處理:本類資產共性,都按攤余成本計量,發生減值時,應減記至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現值-攤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折現率按該類金融資產原實際利率確定。如遇到資產價值恢復且客觀與該減值後發生事項有關,則應轉回,記入當期損益.但轉回後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判斷:注重公允價值是否持續下降,並且下降趨勢不是暫時性。發生減值時,應減計至公允價值。特別注意:在計提損失前,應將原來公允價值下跌導致的已經計入借項的資本公積金(貸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轉出,記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數額計算確定公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金額-已經收回本金-已經攤銷金額- 當前(未做減值前)公允價值-原已經計入損益的減值損失。具體計算資產減值損失=期末公允價值-初始入帳成本;其中轉出的原公允價值降低額,貸資本公積(發生時借),差額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如借:資產減值損失40 貸:資本公積金10 (以前公允價值下降累計數),貸: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0(也可單列減值准備),可以理解為,該金融資產發生40萬減值損失,其中,10萬是以前公允價值正常浮動下降形成的損失,前期已經減少金融資產,在資本公積金內過度,現在正式轉為當期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轉回時特別注意:首先判斷客觀是否價值回升,其次是回升與原確認減值的事項有關;債券減值後升值,沖減損失增加利潤,同時增加金融資產價值。2,股票等權益性工具,轉回時,要一方面增加(借)金融資產價值,一方面增加(貸)資本公積金,而不能進入損益。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減值 減值跡象及判斷:內部外部,包括資產市價大幅下跌、經濟、技術環境變化、市場利率、陳舊實體損壞、閑置或提前處置、資產經濟績效低於預期等P44 減值金額的計算確定:基本原則是比較資產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並取其差額;重要概念是「賬面價值」,是資產成本-折舊-累計減值准備後余額,「可收回金額」,其確定方法是:採用熟高原則,取「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高者,作為該資產可收回金額。另外折現率及未來現金流量預計很重要。應按資產在持續使用過程中和最終處置時所產生的全部現金流入流出。但與未來尚未承諾的重組,資產改良、所得稅收付無關。 資產減值損失的處理:減值後要確認減值損失,計提減值准備,重要的是,要按減值後新的賬面價值以及其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及折舊額,以便在未來期間系統分攤;更重要的一點:一定記住:固定資產一旦計提減值准備後就不能再轉回。 資產組的減值處理 資產組:可以認定的最小資產組合,主要特徵就是看主要現金流入是否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資產組合。應該是最小的現金產出單元。一經確定不隨意改變。確認判斷基本與單個固定資產同。有兩點切記:1,資產帳面價值,如有與該資產組相關的負債項目,應該在資產組價值中減去。既此時資產賬面價值=原值-折舊-累計准備-負債金額。2、如果資產組涉及總公司資產分配,要把總公司資產按比例分配、合計在該資產組的資產價值中,然後按比例分配後的資產組價值,再考慮可收回金額及計算減值;3、在計算出各組減值額後,還要把每一組減值額分別按比例在總公司與該組之間分配;4,如果某一組資產還有商譽,該組減值額,要先抵減商譽額,再做減值處理,計入損益。就是千萬注意負債和商譽的處理。另外,由於允價值減費用、未來現金流,可能是負數,則按熟高原則可回收金額可能為負,但與賬面價值比較,則不能減記到負數,最多減值到0.因此,減值後,資產帳面價值不能為負數,就是不低於上述兩者和0的最高者。 商譽的減值:1、應將商譽價值(含少數股東的部分)分配到各個資產組,按各資產組公允價值的比例分配,分配後資產組合的賬面價值合計就包括了資產價值和商譽價值兩部分了。2、有商譽的資產組,計算完減值額,要先將減值抵減商譽部分,剩餘部分減值額,要在除商譽外資產帳面價值按比例分配,減少相應資產的帳面價值。此時的資產帳面價值應該是資產+分配的商譽,還要注意少數股東分攤的商譽,不在本公司抵減之列。記住:商譽總額=合並企業出資/合並企業占的股份比例-被合並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少數股東占的商譽=上述商譽總額*少數股東比例。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⑸ 貸款損失准備的會計分錄

(一)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確定發生減值,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計提;應計提的金額小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各項貸款,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轉銷各項貸款,借記本科目,貸記「貸款」等科目。

(三)已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價值以後又得以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四)企業收回貸款時,應結轉該項貸款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

(5)貸款減值損失的計量時應注意擴展閱讀

銀行計算的當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為期末該貸款的賬面價值與其預計未來可收回金額的現值之間的差額。在計算貸款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對於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重要貸款,銀行應逐項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按各項重要貸款的原始實際利率折現,如某項貸款的利率是變動利率則按依合同確定的當前實際利率折現;下同)。

(二)對於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非重要貸款,銀行可逐項也可對其組合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三)對於不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各項貸款,無論其是否屬於重要貸款,均應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進行組合,以判斷其是否發生減值。

如對該組合存在減值的客觀證據,應對其組合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以單項或組合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不應再包括在此類貸款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⑹ 關於貸款減值的帳務處理,以一例說明

我的理解是:存貨、應收帳款發生跌價准備和壞賬准備之所以這樣計提減值損失,是因為它們用的是賬面余額確認的減值(所謂賬面余額是沒有扣除減值的金額,賬面價值=賬面余額-壞賬准備),而貸款確認減值時用的是攤余成本,也就是我們說的賬面價值,因此,現在確認的這30萬元減值損失是新增的,而不是累計的。這個是我的個人理解,有錯誤的地方,請幫我修正。謝謝

⑺ 貸款—已減值 這個科目是什麼意思。在確定貸款減值損失的時候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貸款損失准備 同時:

在新的會計准則中新增了一個科目,貸款——已減值 是用來反映在資產中有多少是發生了減值的,這是一個明細科目。在金融資產中,確認減值損失:未來的現金流量低於計提減值准備前的攤余成本,差額要確認貸款損失准備。貸款減值後,貸款下設所有的明細賬都需要轉入一個新的明細賬「貸款——已減值」。這是確認減值損失和減值實際發生的區別.
找的其他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貸款減值測算是什麼

《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對貸款減值准備的計提建立在貸款五級分類的基礎上,並規定了貸款減值准備的計提比例: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25%,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可上下浮動20%。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分別採用單筆減值測試和組合減值測試方法計提貸款減值准備。在實際操作中,貸款單筆減值測試法通過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模型逐筆對貸款進行減值測試,並依據測算結果計提減值准備。組合減值測試,是銀行通過運用遷徙矩陣模型將具有相似特徵的貸款作為整體,在對貸款評級的變動及損失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貸款組合計提減值准備。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具體計提減值准備時仍然藉助貸款五級分類。首先,銀行將貸款分為公司類、零售類、信用卡類。對於公司類貸款中的正常、關注類貸款,銀行通過計算貸款向次級類遷徙的比例作為貸款違約率,再乘以次級類貸款的違約損失率作為預期損失率,按此比率計算組合減值准備。對於次級、可疑類貸款,其中單筆重大貸款標准以上的貸款採取單筆測試的方法計提減值准備,對於單筆重大貸款標准以下的次級、可疑類貸款,商業銀行一般按照各自單筆評估計提准備金的加權平均比例,分別計提組合減值准備。對於損失類貸款按100%比例計提全額准備。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確定單筆重大貸款的標准上存在差異,有的銀行以1500萬元為標准,有的銀行以500萬元為標准,有的銀行將所有對公貸款作為單筆重大貸款,有的銀行則沒有對重大貸款的標准作出明確規定。
對於零售類貸款和信用卡貸款,商業銀行將貸款分為不同的組合,通過遷徙矩陣模型,測算出貸款預期損失的方法組合計提減值准備。商業銀行根據歷史數據計算每類貸款從當前五級分類遷徙到損失類過程中在每個等級向下一級的遷徙率,從當前五級分類等級遷徙到損失類的所有向下一級遷徙率的乘積即為違約率(PD)。然後,銀行通過計算每個類別貸款遷徙到損失類貸款後的預計可收回金額,得出每類貸款的損失率(LGD)。最後,銀行通過每類貸款余額乘以違約率和損失率得出貸款減值准備。組合減值准備計提所需的違約率、損失率等數據都依賴於銀行歷史經驗數據,這些經驗數據主要依賴於信貸風險管理人員對同類貸款實際損失數據的統計分析。

⑼ 貸款和應收款項發生減值時,如何計算出減值損失金額

嗯,你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在會計的計量屬性那一章里你應該看過計量屬性就五種,沒有攤余成本這個計量屬性,所以它很可能是歷史成本屬性,也就是說它是用來表示賬面價值的,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是用攤余成本和可回收金額孰低來比較減值額啦,也就是說這里的賬面就是攤余成本~希望對你有幫助啦!

⑽ 銀行應如何計提貸款准備損失金

按照要求抄,企業的應收帳襲款也需要計提壞賬准備,這是因為應收帳款為已完成義務,但未收到相應銷售款的資金。這部分資金未來能不能收回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並且會對企業的經營發生重大影響,為了避免報表反映的情況與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產生太大的差異性,造成判斷失誤,因此需要計提壞賬准備,這部分說白了就是要從你資產裡面減去,視同發生風險應收帳款無法回收的情況。

銀行計提貸款損失准備是同樣道理:銀行發放的貸款也有可能無法回收,現在報表的情況並不能如實反映未來的全部情況,為了減少偏差,按照概率及相關規定,事先做好損失准備。

閱讀全文

與貸款減值損失的計量時應注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租賃大連 瀏覽:908
信託電子書 瀏覽:302
信託要交稅嗎 瀏覽:36
紙質黃金價格走勢根據什麼 瀏覽:534
68加信託 瀏覽:639
人民幣可以直接炒外匯嗎 瀏覽:485
信託行業整頓 瀏覽:711
瀝青期貨暴漲 瀏覽:706
上海先鋒融資租賃 瀏覽:973
自行車信託 瀏覽:340
股權回購信託 瀏覽:160
渝信貳號信託 瀏覽:37
綠地信託 瀏覽:310
深惠信託 瀏覽:816
香港私募基金哪個好 瀏覽:968
信託牌照發放 瀏覽:426
非法信託有 瀏覽:981
政府信託貸款 瀏覽:488
投資公司理財產品 瀏覽:952
廣州金誠無憂融資 瀏覽: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