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央視電視劇 單集價格
央視黃金劇場 是招標的 具體的價位 很貴吧像今年蒙牛招標花的錢是2.305億做2011年上半年的廣告 下半年的被納愛斯以1.5億的價格拿下了
❷ 一部20集都市題材電視劇,成本應該是多少
一部20集都市題材電視劇,成本應該是多少,這個沒有標準的答案,根據目前國內拍攝現代劇的習慣呢,一般會請國內一線演員擔當男女一號,價格基本在5-10萬/集/人,實際是根據總投資來確定演員級別與檔次的。
一般現代劇每集成本20(最低的,這種投資額度的基本很難收回投資,更沒有賺錢的機會)-30-50萬/集(這種投資額度必須是確實的投入進去,那麼賺錢的概率達到90%以上,除非找到一個外行來做發行,賠本的只有1-3%左右的概率);50萬以上/集製作成本的現代劇基本都能賺錢的。
一部電視劇的生產過程大概分為:
1、策劃階段:主要是選題、劇本梗概、劇本分集大綱、劇本成型、劇本定稿,其中穿插劇本研討會。
2、立項審批階段:在自有製作資金的前提下,目前立項審批採用的是報備公示制度,不再向拍攝單位下發審批文件了,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網站每月都有新的報備計劃拍攝的電視劇目錄,可以查找。
3、劇組籌備階段:這個是自有資金而不是項目融資再來拍攝的階段,如果需要融資拍攝也計算在籌備階段內,那麼這個計劃時間很不確定,到找到投資也要很長時間,自有資金或者投資到位的籌備時間基本是不超過2個月為標准。
4、開機拍攝階段:根據目前國內的電視劇製作行業的速度快的為3天實拍2集的長度內容,一般習慣是2天拍攝1集,二十集實際需要30天到40天,最多45天可以將整部電視劇的實景拍攝完畢。(這個裡面不包括同期採取邊剪輯邊拍攝的時間,這個方式一般是白天或者晚上收工後,導演陪同剪輯師剪輯,或者剪輯在劇組拍攝的同時就開始初步剪輯)。
5、後期剪輯與合成、聲效、動效:20集現代劇的後期製作時間一般為40天到最多50天,其中有的如果拍攝的時候不是採取同期錄音,那麼需要後期配音時間就需要長一些、還有音樂、聲音效果、動畫效果等等的合成。
6、發行審批:國家對於每部電視劇電影都需要完成片的審批,通過後發給發行許可證,這個時間一般不超過30天結束,除非片子有違規的內容:比如黃色、政治問題、民族問題等等敏感內容,那麼就需要重新剪輯配音,說白了就叫做復工,後期按照審查要求再重新來一遍。
7、發行階段:這個工作一般就是專業的發行公司來做了,就是將電視劇的播映權賣給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電視台去播放,這個階段一般不屬於拍攝階段了,屬於投資人的投資計劃內階段。這個時間從開始發行到資金全部回籠一般在6-18個月,最快是製作公司一次性將成片電視劇賣給發行公司,還有就是發行公司代理一家一家發行給電視台,所以周期就很長了,這也是我們今年看到拍攝的電視劇明年才能看到播放的一個原因之一。
4、拍攝電視劇的工作人員:從介入劇組開始一般為製片人、製片主任、製片、策劃、編劇、導演、監制、出品人、製作人、攝影師、攝影(呵呵,一般有師就有無師的)、男女演員、場記、副導演、導演助理、有的還有執行導演、美術師、美術、錄音師、燈光師、道具師、化妝師、服裝師、煙火師、置景師、劇務主任、劇務、場務、司機、視頻技術、前面說到的每個職務根據不同都有無師的職務和助理職務,一般20集現代劇的工作人員(不含演員,因為沒有定稿的劇本是無法確定演員人數的)在40-60人,像《笑傲江湖》這部電視劇的劇組單純的工作人員就超過200人,演員幾千上萬人次,這個也是根據劇情的場面大小來定的。像現代韓劇,就那幾個人能演幾十上百集,劇組工作人員也是40人左右。
❸ 演一部電視劇大約成本要多少
第一次遇見這個問題。
關於拍攝電視劇費用實際上來說是個籠統的概念或者說一個總稱。
1、應該在問題上加上一些特定詞,比如:20集國產現代都市愛情電視劇總預算和總投資應該是多少錢?那麼根據目前國內拍攝現代劇的習慣呢,一般會請國內一線演員擔當男女一號,價格基本在5-10萬/集/人,實際是根據總投資來確定演員級別與檔次的。
2、一般現代劇每集成本20(最低的,這種投資額度的基本很難收回投資,更沒有賺錢的機會)-30-50萬/集(這種投資額度必須是確實的投入進去,那麼賺錢的概率達到90%以上,除非找到一個外行來做發行,賠本的只有1-3%左右的概率);50萬以上/集製作成本的現代劇基本都能賺錢的。
3、一部電視劇的生產過程大概分為:
1、策劃階段:主要是選題、劇本梗概、劇本分集大綱、劇本成型、劇本定稿,其中穿插劇本研討會。
2、立項審批階段:在自有製作資金的前提下,目前立項審批採用的是報備公示制度,不再向拍攝單位下發審批文件了,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網站每月都有新的報備計劃拍攝的電視劇目錄,可以查找。
3、劇組籌備階段:這個是自有資金而不是項目融資再來拍攝的階段,如果需要融資拍攝也計算在籌備階段內,那麼這個計劃時間很不確定,到找到投資也要很長時間,自有資金或者投資到位的籌備時間基本是不超過2個月為標准。
4、開機拍攝階段:根據目前國內的電視劇製作行業的速度快的為3天實拍2集的長度內容,一般習慣是2天拍攝1集,二十集實際需要30天到40天,最多45天可以將整部電視劇的實景拍攝完畢。(這個裡面不包括同期採取邊剪輯邊拍攝的時間,這個方式一般是白天或者晚上收工後,導演陪同剪輯師剪輯,或者剪輯在劇組拍攝的同時就開始初步剪輯)。
5、後期剪輯與合成、聲效、動效:20集現代劇的後期製作時間一般為40天到最多50天,其中有的如果拍攝的時候不是採取同期錄音,那麼需要後期配音時間就需要長一些、還有音樂、聲音效果、動畫效果等等的合成。
6、發行審批:國家對於每部電視劇電影都需要完成片的審批,通過後發給發行許可證,這個時間一般不超過30天結束,除非片子有違規的內容:比如黃色、政治問題、民族問題等等敏感內容,那麼就需要重新剪輯配音,說白了就叫做復工,後期按照審查要求再重新來一遍。
7、發行階段:這個工作一般就是專業的發行公司來做了,就是將電視劇的播映權賣給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電視台去播放,這個階段一般不屬於拍攝階段了,屬於投資人的投資計劃內階段。這個時間從開始發行到資金全部回籠一般在6-18個月,最快是製作公司一次性將成片電視劇賣給發行公司,還有就是發行公司代理一家一家發行給電視台,所以周期就很長了,這也是我們今年看到拍攝的電視劇明年才能看到播放的一個原因之一。
4、拍攝電視劇的工作人員:從介入劇組開始一般為製片人、製片主任、製片、策劃、編劇、導演、監制、出品人、製作人、攝影師、攝影(呵呵,一般有師就有無師的)、男女演員、場記、副導演、導演助理、有的還有執行導演、美術師、美術、錄音師、燈光師、道具師、化妝師、服裝師、煙火師、置景師、劇務主任、劇務、場務、司機、視頻技術、前面說到的每個職務根據不同都有無師的職務和助理職務,一般20集現代劇的工作人員(不含演員,因為沒有定稿的劇本是無法確定演員人數的)在40-60人,像《笑傲江湖》這部電視劇的劇組單純的工作人員就超過200人,演員幾千上萬人次,這個也是根據劇情的場面大小來定的。像現代韓劇,就那幾個人能演幾十上百集,劇組工作人員也是40人左右。
❹ 電視劇的盈利模式
有贊助商我們可以從電視劇中看到很多廣告圖片,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從細節中反映出來,比如誰在電視劇中使用了哪個品牌的東西。事實上,這是裡面的廣告部分,像這樣的東西會出現在古裝劇和時事劇中。雖然說贊助商幫我們拍電視劇,但你還是花錢宣傳自己吧。
外圍產品可能難以理解。讓我們舉個例子。例如,在一部熱播劇里,有很多吸引人的東西,所以市場上會有這樣的東西,同時會有一個繁榮,這將推動人們的消費。因此,對於周邊產品來說,它們傳播得非常快,可以提升我們的電視劇,帶動經濟效益。
❺ 國內電視劇一部的成本很低么
繼《如懿傳》賣出互聯網和衛視合計單集1500萬的轟動價格後,最近的影視行業,又一下創造了兩個記錄,先是唐德影視出品的電視劇《贏天下》以5億投資成本沖擊了「亞洲電視劇單體劇目最高紀錄」,在籌備中的《將夜》、《扶搖皇後》等電視劇項目也以「5億+」的投資緊隨其後。編劇宋方金上周透露,現在國內排名前三的小鮮肉演員片酬都是稅後1億5000萬以上,加上製片方代繳的稅金,片方在小鮮肉片酬的投入進入2億時代。
近年來,電視劇的投資成本急速攀升,同為大型古裝劇,2012年拍攝的《甄嬛傳》成本為7000萬。到了2015年,古裝玄幻劇《花千骨》成本就突破了1億,同年的《武媚娘傳奇》、《羋月傳》等長篇巨制,成本直接飆升至3億。而進入2017年,幾部新開機的重磅大劇成本鮮有低於3億。五年間,電視劇投資成本翻了近7倍。
錢花得值不值,首先得看電視劇的錢都是怎麼花的。電視劇《將夜》的出品方貓片傳媒CEO劉重材就《將夜》這個項目為我們做了分析。第一部分是演員薪酬。《將夜》目前雖未定下主演,但劇方現在所接觸的男一號演員,都是一線當紅流量擔當。除主演之外,其他已定的演員有新生潛力演員、老戲骨,甚至影帝級別的演員。按照最新曝出的一線流量小生的薪酬價格,主演一人就要拿走近2億,加上其他演員的價格,《將夜》的演員片酬預計投入近3億。
從天價投入劇的片單中可以看出,花費了大價錢的大多是古裝玄幻劇,相較於現代都市情感劇,古裝玄幻多了許多置景、特效等方面的開支,這就涉及到第二部分的投入,製作費用。
劉重材表示,《將夜》的服裝、道具、化妝、搭景、特效等製作團隊全部啟用專職做電影的大師團隊,這一筆費用也是不小的支出。「這些大師們本身就很貴,他們要用的設備也會很貴,所以就會拉動到這一個成本繼續往上走。」
由於《將夜》的故事格局非常龐大,即使做了刪減,初步的集數還是定在了60集,如此長的一個集數,註定拍攝時間不會太短,這就組成了第三部分的開支。
雖然已經到了「5億+」的投入,但劉重材認為,要從各個環節去精打細作,小成本是打造不出來大製作的。「認認真真要去做一部好劇出來,那就得花這個錢。」面對大眾對於投入成本的質疑,劉重材認為也有辦法解決,他們打算將《將夜》的前期到後續,包括選角搭景拍攝做特效等一系列過程全程直播。「我們重點講的是匠心精神打造電視劇,大家都在問錢花哪兒了,都在罵小鮮肉擔當,憑什麼這么多錢就給他們了,那我們就通過直播告訴大家,一部用匠心精神打造的電視劇製作過程是怎麼回事。」行業亂象的形成並非一日之寒,而是聚沙成塔的累積。雖然巨額投資已經讓投資方和製作方感到「壓力山大」和「苦不堪言」,但是在比拼投資這條惡性循環的路上,卻依然沒有人願意先停手。成本暴漲的同時卻沒有帶來質量的提升,這條本末倒置的路還會走多久?盲目投資的陣痛期還會有多久?這都是亟待行業反思的問題。
❻ 《電視劇》雜志價格
10元/本,每月5號和15號出刊
❼ 中國省級電視台購買電視劇的價格是多少錢一集30多個省級電視台有發行收購表嗎謝謝!
5,6千一集吧
❽ 電視台是播電視劇時怎樣盈利的
一般來說,電視劇的盈利模式只有四種:一輪播映權、二輪播映權、音響網路播映權和海外播映權。以最高的中央電視台一輪播映權為例,購買價格每集不會超過80萬元。雖然效果還是微乎其微,然而,電視劇製作方在不斷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加大廣告植入。
廣告植入將成盈利主流模式
去年是公認的國產電視劇大年,國產電視劇收視率頻頻刷新,廣大的電視觀眾向各「生產車間」展示了車不可載斗不可量的強勁吞食量。這個勢頭延續至今年,也導致各製作公司、電視台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眾所周知,比之國內電影業演藝經紀公司幾家獨大的壟斷格局,電視劇製作行業是諸製片方「紛爭天下」。
2008年,一部被譽為「山寨劇巔峰之作」的《醜女無敵》,令湖南衛視再次走到了行業的潮頭位置――第一次引進國際版權;第一次引入「季播」概念,邊播邊拍,由觀眾決定劇情走向;當然還有更重要的,第一次大張旗鼓地使用植入式廣告。
光線傳媒電視劇事業部高級發行經理朱璐說:「電視劇的盈利模式相對簡單和穩定,賣片是我們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但她強調:「我們看到國內已經有一些電視劇製作公司在做廣告植入,未來,光線傳媒也將加大在電視劇廣告植入方面的投入。」
「現代劇和時裝劇中比較容易植入廣告,比如汽車、手機、銀行、服裝、酒類等。」小馬奔騰策劃部總監李立功表示,他們也在嘗試古裝劇、歷史劇的廣告植入。例如將要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武訓大傳》,他們將聯系山東武訓故里,尋求與當地聯合開發。
如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電視劇市場中,檢驗一部電視劇是否能夠擔當「熱播劇」的重要標准,除了其引發的社會反響是否堪稱強烈外,亦可從行業角度客觀鮮明地歸納為「兩個率」:即電視台播出劇集的「收視率」——這自然是首當其沖且毋庸置疑的評判手法,而劇集在視頻網站上的「點擊率」則以當仁不讓的「後起之秀」姿態,成為最直接反映該劇受歡迎程度的「前沿陣地」,《潛伏》如是,《我的兄弟叫順溜》亦如是。網路平台以其獨有的可控性、快捷性、互動性和降低收視成本的特點,深受電視劇觀眾群體中年輕一族的青睞。由此,電視劇播出載體從傳統電視台正在加緊向以視頻網站為代表的新媒體延伸,不但已成為行業的大勢所趨,更成就了電視劇市場的新盈利模式。
既往電視劇在發行上的盈利幾乎完全依靠於以電視台和音像製品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如今,由於視頻網站的異軍突起,網路發行占據電視劇發行回收成本的份額愈加吃重,據悉,目前優酷網、土豆網、樂視網、激動網等幾大視頻網站都在致力於對電視劇版權資源的捍衛與競購,正版影視劇的互聯網視頻獨家播出權的市場價格甚至已經趕超電視台首播的購買價格。
近日,當代都市情感劇《再過把癮》就以每集4萬元的天價刷新了同題材劇集的網路首播權銷售記錄,這部改編自王朔小說,由個人風格極為鮮明的導演葉京執導,並由徐靜蕾親自出任監制的電視劇,其核心收視群體為大都市中青年男女,與時下電視劇主力收視人群特徵高度吻合,能夠賣出高價也在情理之中。此前,視頻網站對電視劇的購買一直被視為是電視劇營銷的一種補充手段。而在短短的兩三年之中,購買成交價格從幾千元迅速增長到了兩三萬元的平均水平,翻了十倍之多。如今,這一價格又被《再過把癮》刷出新高,已經相當於地面播出台的購買價格。因此可以預見,未來兩三年中,價格再翻個三到五倍,達到十至至二十萬也是很有可能的,而這樣的價格也將有望與衛視黃金時段的購買價持平, 到那時,網路購買將對電視劇的傳統盈利模式形成強有力的補充,更有甚者形成一種全新的播出模式,不同於如今的首輪四家衛視聯播,而形成4+1,即電視台與網路同步播出的模式。
在電視劇網路發行水漲船高的今天,視頻網站對於電視劇劇集的質量、時代特點和收視群體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指向性,由此可見,電視劇與視頻網站這一新媒體的聯合與發展,不僅在電視劇行業內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也推動了視頻網站向成熟化不斷邁進,而傳統電視媒體也將在這一局面下走向更加精品化和多元化的發展之路。
滿意請採納。
❾ 一般拍一部40集電視劇的主角能得到多少報酬
大陸一線的5到7萬一集,趙薇的《京華煙雲》當年是女星最高,7萬一集。據說姜文要價最高,能叫到10萬,但是有價無市,所以現在根本看不到姜文的電視劇。
二三線的也就5000到2萬吧,自己乘一下就可以算出來。
張若昀一部劇5000萬,渣浪說的應該不會有錯吧,注意,是2016年,那時候慶余年還沒播,他沒什麼名聲吧,頂多也就無心法師男二、麻雀男二有點存在感,就有了5000萬一部劇的價格,那麼標題這群人的比他多一倍沒問題吧
演員每集的價格沒有統一,也沒有規定,為大多數人熟知的明星片酬每集在5萬以上,甚至有的演員要價在25萬以上,比如金婚里的蔣文麗一集是20萬,陳道明有些電視劇也在20萬左右。
還有前幾年拍劉老根第二部,高秀敏的片酬就提高到20萬,並且找趙本山另加一幢豪華別墅,只因後來別墅沒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