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p2p成交量 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通俗的說就是,截止當前,平台已經貸出去,但還沒有還款的本金(不含利息);
貸款余額是衡量平台的經營規模、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標;
貸款余額高,說明平台的借貸規模大,同時,可能相應的流動風險也高,一旦無法如期收回借款,平台對投資人的兌付壓力增大,就可能崩盤。
Ⅱ p2p網路借貸共有幾種形式
發展至今由P2P的概念已經衍生出了很多模式。中國的網路借貸平台已經超過2000家,
平台的模式各有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擔保機構擔保交易模式,這也是最安全的P2P模式。
此類平台作為中介,平台不吸儲,不放貸,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由合作的小貸公司和擔保機構提供雙重擔保。此類平台的交易模式多為「1對多」,即一筆借款需求由多個投資人投資。
此種模式的優勢是可以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由國內大型擔保機構聯合擔保,如果遇到壞賬,擔保機構會在拖延還款的第二日把本金和利息及時打到投資人賬戶。
二、「P2P平台下的債權合同轉讓模式」的模式。
可以稱之為「多對多」模式,借款需求和投資都是打散組合的,甚至有由最大債權人將資金出借給借款人,然後獲取債權對其分割,通過債權轉讓形式將債權轉移給其他投資人,獲得借貸資金。
三、以交易參數為基點,結合O2O(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的綜合交易模式。
這種小貸模式創建的P2P小額貸款業務憑借其客戶資源、電商交易數據及產品結構佔得優勢,其線下成立的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對其平台客戶進行服務。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
四、P2P平台模式下的保本保息的模式?錯誤概念!
國務院法制辦公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出台網貸平台的12項禁止行為。其中規定:P2P網貸平台不能自融,不能做資金池歸集資金,不能提供擔保或承諾保本保息。
[2]
五、微信金融模式[3] 隨著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兩者的結合產品也開始出現,目前在微信平台已經出現了一些P2P產品。[4] 「快速、高效、移動化、無空間限制」等等優勢,決定了閃電借款模式的成功,且微信金融在風控上有自己完整的體系,第一是完備的信息管理和大數據風控,借款者除了必須認證個人金融信息,包括個人銀行卡和信用卡等, 還會考察社交關系。第二是用短期小額來分散風險。[3]
據統計,2015年網貸行業問題平台數量為894家,行業累計問題平台數量為1253家,而目前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為1962家,P2P行業淘汰率為39%。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新增平台數為1140家,僅比問題平台數多246家,而11月、12月問題平台數開始超過新增平台數。正常運營平台數量觸碰到「天花板」,出現降溫跡象,這也意味著網貸行業將進入存量淘汰階段。
具體來看,2015年10月份曾創下年內問題平台數新低,但11月、12月問題平台數又出現激增,逼近年內高點。而2014年問題平台數量僅為273家,1年時間數量暴增2倍多。[5]
Ⅲ p2p的貸款余額是多好還是少好
1、面向人群不同:
銀行面向的借款人主體是大中型企業,而P2P網貸一般面向小微企業或者個人消費。
2、貸款產品類型差異:
銀行大多數是抵押擔保的借款產品,信用貸款比較少,且貸款金額比較大,動輒幾百上千萬;P2P網貸大多數是信用貸款,一般金額是幾萬。
3、投資門檻不同
現在各大銀行推出各種理財產品,可是都至少十萬二十萬才能投資,很多年輕人都因為囊中羞澀而被拒之門外。相反P2P理財平台投資門檻十分低,有些平台只要100元就可開投,即使你只有100元一樣可以投資一個200萬的項目,人人都可以參與。
4、借款利率與審批時間的不同
銀行的利率低,但是貸款審核周期長,一般沒有半個月到一個月,借款人是拿不到錢的;P2P網貸利率高,但是放款快,一般3~5個工作日,就可以滿標放款了,急需要錢的人就可能會選擇P2P網貸。
5、對比手續費不同
銀行理財需要收取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減少了理財投資者的不少收益。而P2P平台中僅需收取少量的充值手續費和利息管理費,投資者從充值到提現全程不收任何費用,所有投資所得都全額到賬,相當於投資者無形中又得到一筆收益。
6、抵押擔保不同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一旦出現理財損失,投資者往往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而P2P理財會經過嚴格的審核,普遍要求借款人有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可以說為理財資金安全加上了雙保險。
Ⅳ p2p「借貸余額」什麼意思
P2P借貸余額應該是指的網上貸款的余額,p2p一般就是指的線上直接辦理的業務
Ⅳ 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路借貸平台的借款余額上線不超過多少
p2p只能貸20萬是將出台的《辦法》第十七條明確,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在不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借款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在不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辦法》稱,網路借貸金額應當以小額為主,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應當根據本機構風險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網路信息中介及不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余額上限,防範信息集中風險。 監管這樣的安排會督促互聯網金融成為真正的「普惠金融」,P2P進行風控過程中本來就要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而這也是普惠金融的要義之一。這條規定會對「大單」較多,比如涉及房地產項目融資的P2P造成影響,而有些所謂「大單」本來就是被銀行「踢出來」的容易壞賬的項目。
Ⅵ p2p網路借貸和小額借貸有什麼區別
一、模式不同
P2P投資理財模式主要的運營模式是線上的服務,投資者和借貸者都是在回網上直接完成合作,地域答上並無限制;而民間放貸的主要運營模式則是線下交易,放貸者和借貸者在線下完成資金的借貸,有地域的限制。
二、性質不同
在整個的借貸過程中,從P2P理財模式來看,p2p網貸平台起到的是一個中介的作用,為借款人和投資人的資金借貸提供服務。民間放貸模式則不同,小額貸款公司會根據其主要的業務為需要貸款者提供貸款,民間放貸公司是直接跟借款者對接,收取一定的利息費用。
三、收取費用不同
p2p網貸理財平台只是作為一個中介的身份,所以就是會向投資者和借貸者收取一頂數額的服務費用,而民間借貸公司則只是收取相對應的利息。
四、二者利率不同
P2P理財模式的借貸資金主要來自於投資者,按照個人對個人的原則服務,利率相對較低;民間借貸公司的貸款資金都是來自於股東,成本相對較高,所以,此種情況下,利率會略高一些,但是二者之間的利差並不是很大。
Ⅶ p2p網貸監管網路借貸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額是出借人還是借款人
借款人是指需要融資的個人或企業,出借人就是投資p2p的人。p2p網貸監管網路借貸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額指的是借款人。
Ⅷ P2P平台貸款余額意義
貸款余額,通俗的說就是,截止當前,平台已經貸出去,但還沒有還款的本金(不含利息);貸款余額是衡量平台的經營規模、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標;
貸款余額高,說明平台的借貸規模大,同時,可能相應的流動風險也高,一旦無法如期收回借款,平台對投資人的兌付壓力增大,就可能崩盤。
Ⅸ p2p貸款余額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
個人在貸款平台借款後,償還貸款仍剩餘的額度。
Ⅹ 中國P2P網路借貸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中國網路借貸發展自2007年—2014年大約經歷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7年—2012年:以信用借款為主的初始發展期
2007年國內首家P2P網路借貸平台在上海成立,讓很多敢於嘗試互聯網投資的投資者認識了P2P網路借貸模式,其後一部分具有創業冒險精神的投資人隨之嘗試開辦了P2P網路借貸平台。
這一階段,全國的P2P網路借貸平台大約發展到20家左右,活躍的平台只有不到10家,截止2011年底月成交金額大約5個億,有效投資人1萬人左右。
網路借貸平台初始發展期,絕大部分創業人員都是互聯網創業人員,沒有民間借貸經驗和相關金融操控經驗,因此他們借鑒拍拍貸模式以信用借款為主,只要借款人在平台上提供個人資料,平台進行審核後就給予一定授信額度,借款人基於授信額度在平台發布借款標。但由於我國的公民信用體系並不健全,平台與平台之間缺乏聯系和溝通,隨之出現了一名借款人在多家網路借款平台同時進行信用借貸的問題,最為著名的是天津一個網名叫坦克的借款人,在多家平台借款總額高達達到500多萬,這筆借款最終因逾期成為各個平台的壞賬。
基於以上問題的重復疊加出現,各個網路借貸平台於2011年底開始收縮借款人授信額度,很多平台借款人因此不能及時還款,造成了借款人集中違約。以信用借款為主的網路借貸平台於2011年11月—2012年2月遭遇了第一波違約風險,此時網路借貸平台最高逾期額達到2500萬,諸多網路借貸平台逾期額超過1000多萬,截至目前這些老平台仍有超過千萬的壞賬無法收回。
第二階段2012年—2013年:以地域借款為主的快速擴張期
這一階段,P2P網路借貸平台開始發生變化,一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同時又關注網路的創業者開始嘗試開設P2P網路借貸平台。同時,一些軟體開發公司開始開發相對成熟的網路平台模板,每套模板售價在3到8萬左右,彌補了這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的創業者開辦網路借貸平台技術上的欠缺。基於以上條件,此時開辦一個平台成本大約在20萬左右,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從20家左右迅速增加到240家左右,截止2012年底月成交金額達到30億元,有效投資人在2。5到4萬人之間。
由於這一階段開辦平台的創業者具備民間借貸經驗,了解民間借貸風險。因此,他們吸取了前期平台的教訓,採取線上融資線下放貸的模式,以尋找本地借款人為主,對借款人實地進行有關資金用途、還款來源以及抵押物等方面的考察,有效降低了借款風險,這個階段的P2P網路借貸平台業務基本真實。但由於個別平台老闆不能控制慾望,在經營上管理粗放、欠缺風控,導致平台出現擠兌倒閉情況,2013年投資人不能提現的平台大約有4、5個左右。
第三階段2013年—2014年:以自融高息為主的風險爆發期
這一階段,P2P網路借貸系統模板的開發更加成熟,甚至在淘寶店花幾百元就可以買到前期的網路借貸平台模板。由於2013年國內各大銀行開始收縮貸款,很多不能從銀行貸款的企業或者在民間有高額高利貸借款的投機者從P2P網路借貸平台上看到了商機,他們花費10萬左右購買網路借貸系統模板,然後租個辦公室簡單進行裝修就開始上線圈錢。這階段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從240家左右猛增至600家左右,2013年底月成交金額在110億左右,有效投資人9到13萬人之間。
這階段上線平台的共同特點是以月息4%左右的高利吸引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這些平台通過網路融資後償還銀行貸款、民間高利貸或者投資自營項目。由於自融高息加劇了平台本身的風險,2013年10月份這些網路借貸平台集中爆發了提現危機。其具體原因分析如下:10月份國慶7天小長假過後,很多平台的資金提現積累到了幾百萬以上,由於這些平台本身沒有準備或者無法籌集現金應對提現,造成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集體心理恐慌,集中進行提現,使這些自融的平台立刻出現擠兌危機,從2013年10月—2013年末,大約75家平台出現倒閉、跑路、或者不能提現的情況,涉及總資金在20億左右。
第四階段2014年至今:以規范監管為主的政策調整期
這一階段,國家表明了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態度,並在政策上對P2P網路借貸平台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很多始終關注網路借貸平台而又害怕政策風險的企業家和金融巨頭開始嘗試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組建自己的P2P網路借貸平台。今年P2P網路借貸平台集中上線期應該在8月份左右,目前據統計截止4月底全國P2P網路借貸平台每月資金成交量已經超過160億,預計2014年年末月成交量會達到300億左右,平台數量達到1300家左右,有效投資人會達到50萬人左右。